历史学科德育课教学应体现四种意识_抗日战争论文

历史学科德育课教学应体现四种意识_抗日战争论文

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应体现四种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种论文,品德论文,题材论文,课教学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安排了大量国情、历史与文化教育题材,其中关于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近两年品德教研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笔者近年来对浙教版《悲愤的吼声》与苏教版《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这两课进行了深度研究,也形成了一些粗浅的体会,概括来说,即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应体现四种意识:

一、学生意识

有效教学首先应源于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起点。因此,要上好历史题材的品德课,首先要研究学生对相关历史的了解程度,研究学生对历史的视角与观点,以及情感归属方向,从而确定教学设计的基点。这样才能产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根源上解决历史远离学生生活的困惑。笔者在教学上述两课时首先思考:抗日战争充满屈辱、苦难与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六十多年后,今天的孩子对那场战争又了解多少呢?他们会以怎么样的视角来审视抗战?他们是否懂得当时的中华儿女为何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祖国、捍卫民族的尊严?……课前,笔者通过《我眼中的抗日战争》等相关调查,深入研究学生对抗战的认知经验与情感原点,发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1)抗战认知片面化:大多数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系统与全面的客观认识,对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抗战中的著名战役与抗战英雄,以及抗战胜利所孕育的伟大精神的认知都比较片面,特别是对一些历史细节的了解非常模糊。

(2)抗战认知浪漫化:学生对抗战的认知有革命浪漫化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抗战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印象基本可概括为“凶残”和“愚蠢”,这样的印象主要来自《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战电影,正是这些电影所塑造的抗战英雄与鬼子形象使学生产生了战争浪漫化的倾向。

(3)抗战认知淡漠化:由于历史久远,很多学生对这场战争持淡漠态度,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的民族耻辱感没有深刻体会,对当年无数中华儿女为什么不惜用生命来保卫国家不能完全理解,特别不能领会他们对国家与民族刻骨铭心的爱,有极个别孩子还认为那样很傻!

虽然学生的认知经验让人心情沉重,但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如果没有这样真实与原始的了解,我们的教学将会是空中楼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再度审视教材,思考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目标的定位,从中探寻最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设计思路。当然,学生意识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课前调查。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时刻注意引领学生反思自身原有的历史观,不断生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样有着强烈学生意识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教学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

二、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关系着一节课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正如布鲁斯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所在。”根据笔者的实践探寻,有效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定位有这样一些鲜明的特征:体现理性的历史观,更强调精准化。笔者对上述两课分别进行了以下目标定位:

《悲愤的吼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激起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心愿。

(2)初步懂得如何理性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意识。

(3)初步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整合历史资料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深度激荡内心世界。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初步培养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的事实以及抗日战争中的典型战役,初步了解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事迹。

以上目标定位首先体现了理性的历史观。为什么会有“理性爱国与体验抗战精神”这样的定位?这是源于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的本质思考,即:了解抗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激发仇恨还是以史鉴今?有些人解读这段历史时无形中会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无法保持理性与客观的态度。而我认为,虽然不同的人对历史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但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品德教师最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正是关于抗战历史的理性价值观。

其次这两节课的目标定位也体现了精准化的特点。历史题材品德教材往往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容易在目标的定位上出现求大、求多、求全的毛病,造成教学不深刻、走过场,没有深入领会历史的价值本质。因此这两节课的目标定位我都力求精准,小而实,针对性强,紧紧围绕“日军暴行带给我们的民族耻辱感与理性爱国的艰难抉择”以及“体验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两个重点,力求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集中精力对准一个目标重锤猛攻,因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教材意识

历史题材品德教材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历史背景介绍比较详细。所谓的教材意识指的是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要充分地、科学地用好教材,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围绕该历史主题作全方位的拓展阅读,形成客观、全面、理性的认识。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中的教材意识应该表现为:

1.教材文本资源要用足。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老师上课好像不需要教材,上课过程中也很少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来品味教材内容,其实这是和新课程精神相背离的。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首先要以教材提供的文本为载体,并坚持以这个载体为出发点开始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因为历史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只有通过典型性历史文献资料的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义的文本拓展来深度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才是有质感的教学,才能一步一步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观。如《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第二课时“认识抗战人物”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片段:依托文本认识抗日英雄

师:同学们,在无数次悲壮的战斗中,也诞生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从将军到普通的士兵,乃至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下面让我们静静地打开课文第105~107页,结合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走进这些人物的抗战人生,然后把你认为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介绍给大家,好吗?

(课堂上出现了公开课中少有的一个情景:学生大约用了7分钟时间来安安静静地阅读相关的历史材料。接着师生进行了反馈、交流。)

师:你刚才重点看的是哪个材料?他的哪些英雄壮举深深打动了你?在他身上闪烁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关于这个人物你还有补充吗?从他们的身上你寻找到了我们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原因了吗?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体现以文为本的教材观,最大限度地用足、用好了文本资源。学生在领悟教材的同时也对历史有了比较基础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老师的引领下更深层次地了解历史。如果没有这个以文本为载体的基点学习,就难以体现历史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

2.教师要有广义教材观。如果说狭义的教材观是指教科书给我们提供的各种历史素材,那么广义的教材观就是指与该历史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历史题材品德课仅仅用足教材肯定是不够的,它和其他教学内容相比有更大的教材处理空间,因为历史是宏大的,这是历史题材的独特性所在,更是品德新课程的本质所在。我们要以文本为基点梳理和选择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源。

教学片段:拓展文本,走进“台儿庄战役”

师:关于台儿庄战役,课本中有简单的介绍,大家打开书详细了解一下。

(学生看书了解事件概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关于台儿庄战役的哪些历史介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过这些介绍你能想象这是一场怎样的战役吗?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打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后人评价其为“一寸山河一寸血”。老师特意查找了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下便是几位亲身经历过那场战役的老兵回忆录,大家打开来看看吧!相信你们会对这场战役产生新的认识与更深刻的感悟。

(学生用心阅读5段老兵回忆录)

师:孩子们,刚才课堂里是那样的安静,但是大家的内心一定是非常不平静的。你抽到的是什么材料?这个材料让你特别有感触吗?你从中看到了这些军人身上一种怎样的精神?哪些回忆的细节深深触动了你的内心?

……

为了上好这两节课,我阅读了大量的史料:《抗日战争实录》《我的见证——抗战往事》《寻找英雄——抗日战争之民间调查》《抗日战争史》《抗战档案》《暖昧的邻居》《铁与犁——百年中日关系沉思录》《缅北会战》《南京1937》……并撰写了上万字的阅读笔记。当我透过这些史料走进抗战岁月,每每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基于对学生、教材以及史料的综合了解,我在很多教学环节都选择了课外文本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有关台儿庄战役的教学环节的处理上就是先扎根于教材文本,在研究狭义文本的基础上,用大教材观来引进更多鲜活的历史材料,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历史。

四、情感意识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世界,因而很多老师感慨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强烈的情感意识,因为只有通过历史的情感之门才能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认识历史、感受历史,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教学的情感意识主要表现为:课前情感基调的正确定位,课中情感基调的层层推进,课后情感基调的理性回归。

1.课前情感基调的正确定位。课前情感基调的正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贴近历史,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悲愤的吼声》一课就需要凝重的情感基调,因此,课前我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在松花江上》的歌曲MTV,沉重的画面,凄凉悲壮的曲调,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切入了教学内容。

教学片段:课堂序曲——感受《在松花江上》

师:今天这节课,先让我们共同聆听一首六十多年前传唱整个中国的老歌——《在松花江上》。

(师生共同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歌曲听完了,不知道你们此时此刻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听了这首歌曲我觉得很悲伤(伤感、痛苦、仇恨)……

师:同学们,不管是悲伤、痛苦还是愤怒,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是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

生:日本!

师(出示日本地图):同学们,就是这个带血的国家——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充满屈辱、苦难与抗争的岁月吧!

这样一段看似普通的课前活动,其实就是课前情感基调定位的开始。这节课的话题沉重、悲壮,甚至让人有窒息感。当我们的学生一开始有了这样的情感定位之后,就能顺利地走进文本。正如一些教师所评价的那样:随着那首悲凉的《松花江上》,《悲愤的吼声》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歌者那单薄无依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张张尸横遍野的照片……仿佛可以听见炮火连天、战马嘶鸣,依稀看见一个苦难的民族不堪回首的岁月,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学生的心一瞬间就和历史重叠在一起。

2.课中情感基调的层层推进。对于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整堂课都要牢牢把握好一个情感基调,让情感因素能在课的进程中得以层层推进。如《悲愤的吼声》整堂课的基调就是:悲愤、沉重、理性。我在执教这节课的进程中始终牢牢把握好这三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每一句话语的引领都基于对该基调的把握,特别是到了教学的关键环节还要做层层推进,让历史情感在学生的心中沸腾。

教学片段:走进历史——深度感受同胞的屈辱与苦难

(师生共同观看一段描述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种种罪行的历史镜头)

师:同学们,尽管池老师不是第一次看这段画面,但是每一次看,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无限的悲愤。你们看到了吗?是谁将还在腹中的胎儿残暴地杀死?

生:日本军国主义!

师:大声说出来!到底是谁?他们还是人吗?

生:不是人,禽兽不如!

师:是谁用邪恶的枪口对着无数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让他们悲惨地死去?

生:日本军国主义!

师:是谁践踏国际公法,灭绝人性,用人体做实验?

生:日本军国主义!

师:是谁让我们美丽的国土变成战争的废墟?

生:日本军国主义!

师:下面让我们来记住几张面孔吧!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无数中国人民的鲜血,因为罪大恶极,他们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决为绞刑,得到了应有的可耻下场!让我们记住他们残暴的罪行,深深地记在心底!一辈子记在心里!世世代代记在心头!

以上教学环节的处理犹如排山倒海之势,让历史变得那样清晰而有力,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表情告诉大家,他们已切身感受到侵略者带给人民的痛苦与伤害,并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3.课后情感基调的理性回归。历史题材品德课在结束部分还要实现对教学目标的回归,特别要实现情感基调的理性回归。如《悲愤的吼声》一课最后的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片段:走出历史——理性爱国

总结:孩子们,其实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有些问题暂时不太明白也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已经开始关注与思考了。最后老师以一段话来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和大家共勉!

硝烟早已散去

但是心中的伤痛永远都无法抚平

我们不能遗忘

因为遗忘意味着背叛

遗忘意味着历史悲剧即将重演

我们不能简单地选择仇恨

抱怨没有用,咒骂没有用,仇恨也没有用

有用的只有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

自强不息,努力拼搏

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洗刷民族的耻辱

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赢得地位和尊严

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课后,有教师在评价这一教学设计时这样说: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望着孩子们凝重、坚毅的神情,作为教师的我不断回味、揣摩那震撼人心的教学。我的心像被人用手紧紧地攥着,透不过气来。这是让不了解历史的孩子学习正视历史的一课,是给遗忘历史的我们警醒的一课。接受心灵洗涤的不仅有学生,更有我们这些在场听课的老师。

标签:;  ;  ;  ;  

历史学科德育课教学应体现四种意识_抗日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