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及其变化--以日本为例_商业论文

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及其变化--以日本为例_商业论文

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及其变化——以日本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为例论文,竞争论文,结构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城市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问题,实质上就是商业资本的“空间分化”问题。但是,传统商业资本理论关心的重点是商业资本的层级分化、阶段分化、部门分化及功能分化问题,而对商业资本的“空间分化”问题研究不多。事实上,商业资本不仅存在阶段分化、部门分化及功能分化,而且还存在空间分化,即商业资本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① 例如,当零售商向特定区域集聚时,就会在该区域形成零售交易中心地,零售交易活动便以此为中心向其周边地区辐射,从而形成零售市场空间。集中在交易中心地的零售商将围绕该市场空间内的消费者展开竞争,同时,这些零售商又作为一个整体而与其他交易中心地的零售商集团展开竞争,即相互争夺零售市场空间。竞争的结果则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市场空间。因此,零售商业集聚(集团)的空间竞争是城市流通系统竞争的重要层面。本文主要研究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问题。

一、城市发展阶段与城市流通系统的变化

(一)城市发展阶段

城市流通系统的空间布局是通过城市内部或城市之间的流通活动和多重竞争关系,即集中——分散过程而实现的。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为了有效地提供商品与服务,商品流通应该是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但是,集中的正效应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为追求集中的正效用,资本、商品流通及人口等就会向城市集中,当集中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地价高昂、交通拥挤等集中负效应的出现,从而又会促使批发商业或零售商业向城市的外部空间分散。批发商业或零售商业向城市的集中与分散使得城市流通系统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显然,城市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流通系统的空间特征也不同。

城市经济学家克拉森(L.H.Klaassen)等人提出了城市的发展阶段模型。② 克拉森等人认为,由于人口要经过向城市中心部集中与向郊外分散的动态过程,因此,城市发展也具有生命周期,即要经过成长、饱和与衰退等发展阶段。第1 阶段是“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人口及产业向城市中心部的集聚,从而使城市得到发展,城市经济的辐射范围扩大到郊外及周边地区;第2阶段是“郊外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中心部的人口与产业逐渐向郊外分散,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大;第3阶段是“逆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 城市中心部的人口与产业进一步向郊外分散,从而使城市中心部出现空洞化,城市发展也开始陷入停滞或衰退状态;第4阶段是“再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民间投资或政府的城市再开发政策以缓解或消除“逆城市化”问题,从而使城市中心部的人口与产业再度增加,进而实现再度向城市中心部的集中。当然,由“逆城市化”到“再城市化”的转移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主导的城市开发政策的成功与否。

克拉森的城市发展阶段模型是对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各国大城市发展现象的一种总结与概括。该模型虽不能完全与各国城市的发展实践相吻合,但是,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却是符合各国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的。到20世纪90年代,各国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中心部空洞化或郊外发展速度大于城市中心部发展速度的现象。

(二)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阶段与城市流通系统的变化

现在我们以日本为例分析一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阶段。日本一般将大城市分为三类:一类是特大城市,主要是东京、大阪与名古屋;二类是全国性大城市,主要有千叶、横滨、川崎、京都与神户;三类是地方大城市,主要有札幌、仙台、广岛、福冈等。从人口变动情况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特大城市的人口是持续下降的,而全国性大城市及地方大城市的人口基本上是稳步增长的。当然,各城市的增长程度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特大城市人口是持续减少的,这些特大城市基本上处于前面所说的第2阶段(郊外化),并开始向第3阶段(逆城市化)转移。

从地方城市来看,一些地方大城市或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是持续增长的,因此,仍处于城市化阶段。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地方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这可能是来自于地方大城市增长的波及效应。当然,在地方城市中也有一些中小城市处于衰退或停滞阶段。但是,与欧美相比,日本具有明显的中央集权倾向,因此,通过中央政府的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避免大城市直接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当然,日本的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也出现了过度集中而产生的集中负效应,但是,只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政策还是可以减缓甚至避免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而直接进入“再城市化”阶段的。与大城市相比,一些地方中小城市的城市流通系统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例如,从批发流通系统来看,地方中小城市的批发流通系统正处于重组或淘汰阶段;从零售流通系统来看,中心商业地(传统商业街)也处于严重的衰退阶段。地方中小城市的城市流通系统不仅面临着与周边同等城市或地区的竞争,而且还面临着与大城市的竞争。因此,如何避免地方中小城市及其流通系统的衰退已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表1 日本大城市人口变动情况(全国层次)(单位:%)

全国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5

12.9 5.6 1.6

特大城市 -5.6 -1.1-1.7

东京 -5.5 -2.3-2.4

大阪 -11.1-1.0-0.9

名古屋

2.5 3.2 -0.1

大城市(在枢城市) 15.6 10.31.1

千叶 54.8 11.13.3

横滨 23.9 16.12.7

川崎 6.9 12.82.5

京都 3.8 -0.80.2

神户 6.1 8.0 -3.6

城市大城市

37.4 21.24.3

札幌 38.8 19.35.1

仙台 22.0 38.15.8

广岛 65.9 20.72.1

福冈 27.6 13.63.9

资料来源:日本《国势调查》各年版。

表2 日本地方城市人口变动情况(单位:%)

1970—1980

1980—19901990—1995

全国 12.9 5.6

1.6

地方中心城市 13.7 3.6

2.6

大城市周边的中61.2 18.4 9.0

小城市(卫星城市)

其他中小城市 2.9

-0.1 -0.2

资料来源:日本《国势调查》各年版。

表3 日本大城市零售商业店铺数与销售额的变化 (单位:%)

店铺数 年销售额

1970-

1982- 1991-

1970-

1982- 1991-

1982-1991 199419821991

1994

全国17.0-7.6

-5.727.65.50.6

特大城市11.9-13.2 -7.419.55.6-2.6

东京13.4-14.4 -9.020.25.6-2.7

大阪10.7-12.8 -7.017.95.6-3.8

名古屋 8.4 -10.4 -5.919.56.1-0.0

大城市 19.4-8.0

-4.823.86.51.1

千叶53.2-4.1

-0.629.47.12.6

横滨22.2-7.8

-5.024.47.90.2

川崎16.7-5.9

-6.220.46.10.4

京都10.1-10.8 -5.222.55.12.6

神户20.6-7.5

-4.824.05.50.9

地方大城市 44.63.5-4.832.06.81.2

札幌39.54.4-5.835.06.20.2

仙台29.215.9

-3.729.59.01.5

广岛60.02.8-4.532.67.52.4

福冈48.0-3.4

-4.729.95.51.1

资源来源:日本通产省《商业统计》各年版。

(三)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竞争结构的变化

零售商业是与城市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服务城市的产业”,因此,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零售商业的发展水平。零售商业的集聚虽然不同于批发商业的集聚,但是,不同城市零售商业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从而在城市之间也存在顾客流入与流出的关系,而且是不断变化的。

如表3所示,不同类型的城市其零售商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一般认为,日本的零售商业具有店铺数量多、小型化、生计性及低效率等特点,但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零售商业开始发生结构转变,一些小型零售商业或生计型零售店开始减少,尤其是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小型零售商店减少幅度更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大城市小型零售商店的减少幅度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不同,一些地方大城市的小型零售商店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保持增长,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也开始减少。总之,特大城市的零售流通系统的结构转变比较激烈,并逐渐波及到地方城市。

另一方面,从零售商业的销售额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类型城市都大幅度下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大城市的零售商业销售额开始出现负增长。这说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特大城市的人口大量向郊外转移,城市中心部零售商业出现衰退,城市发展也开始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零售商业集聚

城市是零售商业活动的重要空间,城市与零售商业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研究零售商业的空间竞争问题时,必须以城市的空间结构理论为依据。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③

第一,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论。该理论主要有巴杰斯(E.W.Burgess)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H.Hoyt)的“扇形理论”及哈里斯(C.D.Harris)与沃尔曼(E.L.Ullman)的“多中心理论”。“同心圆理论”认为, 城市一般由中心商务区、边缘地带、工人居住地带、住宅地带、通勤者地带等五个地带构成,城市规模将随着各个地带不断向外围延展而不断扩大。“扇形理论”认为,城市的批发商业或轻工业地带、重工业地带、工人居住地带等是围绕城市中心部呈扇形状态而不是呈同心圆形状分布的。“多中心理论”认为,城市是由中心商务区,批发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文化中心、公园、小型商务区、小型工业中心等若干小区,以及郊外与卫星城市等六个中心区构成的多中心体系,各个中心区具有不同功能。

第二,关于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理论。该理论主要是“中心地理论”。为了解释城市的数量、规模与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理论提出了作为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供给场所的中心地概念,并认为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的商圈范围是有边界的,从而认为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中心地的市场空间也是有限的,并提出了决定中心地数量、规模与分布的三个原理,即市场原理、交通原理与隔离原理。

第三,关于城市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结构理论。该理论主要有科尔比(C.C.Colby)“离心与向心力理论”和布鲁门菲尔德(H.Blumenfeld)的“波浪理论”。“离心与向心力理论”认为,城市主要由中心地带、中间地带及外围地带组成,城市中心部的功能既有向外围地带转移的倾向,也有部分功能向中心部集中的倾向,也就是说既存在离心力也存在向心力,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过程。“波浪理论”认为,城市的人口集聚具有由城市中心部向近郊地带转移的倾向,即像波浪一样由中心部向岸边移动,从而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上述各种城市空间结构理论虽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会产生不同性质与功能的城市区或地带,即这些城市区域或地带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但是,上述各种理论却从功能方面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并对以中心地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分布形式进行了解释。正因为上述各种理论从功能方面解释了城市的空间结构问题,因此,对我们研究流通活动特别是零售商业活动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是很有启发的。

不论是什么样的城市或区域,为了维持居住在该空间上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就需要有一定的中心功能,并自发地形成若干个中心区域。其中,向居民提供商品与服务的商业活动也会相应地形成集聚,即形成商业中心区,并发挥重要作用。当然,零售商业空间集聚存在着量与质的差别,不同的零售商业空间集聚共同形成多层次的具有一定联系的区域性零售市场,并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也是研究零售商业集聚问题的重要基础。

三、零售商业集聚理论及其类型划分

有很多学者对城市零售商业的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关于城市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对城市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着眼于城市内部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一类是着眼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第一类研究主要有美国学者贝利(B.J.L.Berry)、琼斯(K.Jones)与西蒙斯(J.Simmons),以及日本学者荒川祐吉等人的研究;第二类研究主要有日本地理学者服部銈二郎等人的研究。

美国学者贝利根据中心地理论对零售商业与服务业的空间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零售商业集聚进行了类型划分。④ 贝利认为,零售商业与服务业是按中心地的层次进行集聚的,而且每个中心地都有规模不同的集聚,各种商业集聚的市场覆盖范围也不同,并将零售商业的集聚类型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中心商务区,主要由各种食品商店、药品店、理发店、综合服装店、百货店等构成的商业集聚;第二种是高速公路或城市主干道周围的带状商务区,主要由各种服务店、餐馆、加油站,以及各种家具店、汽车维修站、电器商店等组成的带状商业集聚;第三种是各类专业商务区,如汽车商业区、娱乐商业区等等。琼斯与西蒙斯则根据“集聚地的形状或空间形态”、“集聚业种的功能结构”、“计划与非计划”等因素对城市零售商业集聚进行了分类。日本营销学者荒川祐吉则将城市零售商业集聚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一级商业街、二级商业街、商业地区、店铺集团等。⑤ 一级商业街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部,其业种构成主要以经营选购品的商店为主,店铺规模较大,并有一定数量的百货店,店铺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二级商业街一般分布于城市中心部的外围或近郊城市、卫星城市的中心部,主要以经营食品的商店为主,店铺规模比一级商业街的店铺规模要小,经营商品的范围也比较窄,商业街内部的店铺之间也是相互竞争的;商业地区一般分布于中心城市及近郊城市的周边地区,主要以经营食品的商店为主,店铺规模较小,经营商品的范围较窄,专业化程度较低,各种店铺是相互补充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店铺集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布在住宅区附近的高级或特殊店铺集团,如高级食品店、药品商店及各种服务类商店等,一种是分布在农业中心地或近郊城市周围的一般店铺集团,主要以食品商店为主,规模较小,核心店铺一般以综合商店为主。

第二类关于零售商业集聚类型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不同城市之间的零售商业集聚差别的研究。该类研究认为城市规模不同,零售商业集聚的形态、规模也不同,从而根据城市规模不同对零售商业集聚进行了类型化研究。该类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日本的服部銈二郎。⑥ 服部銈二郎认为,零售商业集聚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秩序与层次性,根据城市规模的大小及其功能、以及零售商业集聚的规模或商圈范围、成长性等等,可以将零售商业集聚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特大城市商业街”,一种是“地方中心城市商业街”,一种是“地方中小城市商业街”。

以上关于零售商业集聚类型划分的研究虽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各种零售商业集聚无论规模还是功能都是不同的,而且存在着多种形式的零售商业集聚。

四、零售商业集聚的变化及其原因

既然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零售商业集聚,那么,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在各种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中,具有传统优势的城市中心部以及近邻居民区的零售商业集聚与郊外,以及高速公路周边的新兴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则最为明显与激烈。竞争的结果是,那些具有顾客吸引力优势的城市中心部的零售商业集聚,由于百货店及站前超市,特别是中心商店街的低迷,从而使其优势不断下降,同时,与居民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近邻型商业集聚也因汽车的普及、消费者购买空间的扩大而处于停滞与衰退状态。也就是说,零售商业集聚具有不断分散化的趋势。

表4 日本不同零售商业集聚店铺数及销售额的变化 (单位:%)

店铺数

年销售额

构成比 增长率构成比增长率

1982 1991 1994

82-91

91-94

1982 1991 199482-91 91-94

全体100

100

100-7.6-6.6100

100

100 49.7

0.7

商业集中区 38.9 41.9 42.0

-1.6-6.150.3 47.8 46.447.5

-1.9

写字数集5.3

4.7

4.8-13.4

-5.76.3

5.7

5.5 36.9

-3.9

传统住宅区 29.9 28.2 28.0

-12.5

-7.524.6 25.6 26.250.4

3.1

住宅团地2.1

2.0

2.0-13.6

-6.72.1

2.0

2.1 47 .0 9.8

工业区 4.3

4.3

4.5-7.9-3.56.0

7.0

7.1 72.7

2.1

农村及 19.4 18.9 18.8

-9.8-7.210.7 12.0 12.652.4

6.2

资料来源:日本通产省《商业统计:选址环境特性统计篇》各年版。

从静态上看,1994年“商业集中区”的店铺数占总体的42%,而销售额则占46.4%,而与该区域比较接近的“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数占总体的4.8%,销售额占5.5%,这两个区域合计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分别占总体的46.8%与51.9%,大约占整个零售商业的半壁江山。这两个区域也就是城市规划中的“商业区或近邻商业区”,也是城市中心部及其周边的中心商业区。上述结果表明,零售商业向这两类区域集中可以获得“集中正效用”。

除上述区域外,“传统住宅区”的店铺数与销售额所占比重也较高,分别占总体的28%和26.2%。而与该区域类似的“住宅团地”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则分别占总体的2%和2.1%。这两类区域主要是指城市规划中的“第一、第二种住宅专用区及一般住宅区和住宅团地”区,这两类区域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大约占总体30%左右。第三类区域是“农村及其他区域”,该类区域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分别占总体的18.8%和12.6%。这类区域是指城市规划中的“市街化调整区及非指定区域”,在该类区域的零售商业主要承担向居住在该区域的农村消费者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职能。第四类区域是“工业区”,该类区域是指城市规划中的“工业专用区、准工业区及一般工业区”。该类区域的店铺数与销售额分别占总体的4.5%与7.1%,该类区域与“商业集中区”及“写字楼集中区”一样,其销售额的构成比要高于店铺数的构成比,从而说明该区域的大型店比率较高。

从动态上看,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发生了以下变化:

从1982年开始所有区域的店铺数都是不断下降的,但不同区域店铺数的下降幅度是不同的,从而表明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城市中心部“商业集中区”的店铺数仅下降1.6%,与其他区域相比,该区域的店铺数下降率是最低的,说明该区域的“集中正效应”仍然存在。但是,与“商业集中区”同处于城市中心部的“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数却减少了13.4%。这类区域虽然在城市规划中也属于商业区域及近邻商业区域,但由于规模较小,因此很难发挥“集中正效应”,基本转变为专门的“写字楼区”。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零售商业集聚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集中区”与“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数继续减少,而且销售额也开始下降。无论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这两类区域的销售额增长率都低于整个零售商业的平均增长率,这说明郊外新的商业集聚正在形成,而城市中心部的商业集聚开始出现衰退。另外,无论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传统住宅区”与“住宅团地”的店铺数下降速度都高于整个零售商业的平均下降速度,但是年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却高于平均增长速度。这说明该区域的大型店铺较多,小型店铺较少。与此同时,在80年代和90年代,店铺数的下降速度也高于平均速度,但是,这类区域的销售额却是增长的,且增长速度也超过整个零售商业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速度。这说明该类区域的小型店铺数也不断减少,但大型店铺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同样,“工业区”在80年代与90年代的店铺数分别下降7.9%和3.5%,但是销售额却分别增长了72.7%和2.1%,从而表明该类区域的大型店也在增加,零售商业也向该类区域集中。

由上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各类商业集聚的店铺总数都在减少,但是,零售商业最集中的“商业集中区”其店铺构成比却从1982年的38.9%提高到1994年的42.0%。同时,原来很少有零售店铺的“工业区”其店铺构成比也由4.3%提高到4.5%。与此相反,“传统住宅区”的店铺构成比则由29.9%下降到28.0%,“农村及其他区域”的店铺构成比由19.4%下降到18.8%,“写字楼集中区”的店铺构成比则由5.3%下降到4.8%,“住宅团地”的店铺构成比则由2.1%下降到2.0%。但是,从销售额的变化情况来看,“商业集中区”的店铺构成比虽然有所增加,但销售额构成比却由50.3%下降到46.4%,与此相反,“工业区”的销售额构成比却由6.0%上升到7.1%。此外,“传统住宅区”和“农村及其他区域”的店铺构成比虽然下降,但销售额却分别由24.6%和10.7%上升到26.2%和12.6%。而店铺构成比下降的“写字楼集中区”其销售额构成比也在下降。最后,“住宅团地”的店铺构成比虽有所下降,但销售额构成比却基本保持不变。

总之,传统的“商业集中区”仍然是最重要的商业集聚,但零售商业集聚已呈现明显的分散化趋势,其中“传统住宅区”、“农村及其他区域”等郊外地区的中小零售商业不断减少,而新的零售商业集聚正在形成,特别是“写字楼集中区”已开始转化为单纯的办公区,而“工业区”却正在成为新的零售商业集聚。

当然,零售商业集聚的上述变化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中心部的地价高昂、交通拥挤、汽车普及、郊外人口及大型店铺的增加是导致零售商业集聚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汽车的普及是导致郊外人口和大型店增加的最直接原因。即汽车的普及促进了人口向郊外转移,进而促进了郊外新的零售商业集聚的形成以及大型零售店铺的增加,但是,汽车的普及不仅促进人口向郊外转移,而且也为居住在城市中心部的人口提供了到郊外商业集聚购物的便利。同时,由于郊外地价比较低廉,从而大大降低了郊外大型店铺的建设成本,进而也促进了郊外大型店铺的增加。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型店铺的地区分布来看,有近94.5%的大型店铺是在郊外开设的,而且大多数大型店是在人口在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或城镇开设的,其中在3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或村镇开设的大型店占33.5%,在5—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21.2%,在3—5万人口的小城镇开设的大型店占16.8%,在10—3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14.7%,而在30—100万人口的城市开始的大型店占7.7%,在100万以上大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6.1%。也就是说,在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开设的大型店占70%以上,特别是在5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开设的大型店占50%左右。⑦ 这是导致日本零售商业集聚结构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日本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空间竞争结构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也不同。在“城市化”阶段,零售流通系统具有向城市中心部集中的倾向;在“郊外化”与“逆城市化”阶段,零售流通系统则逐渐向郊外转移,进而出现城市中心部“商业空洞化”现象;在“再城市化”阶段,城市中心部的零售商业有所复兴,但仅限于部分业态(具有观光与文化功能的商业街、具有交流与休闲功能的小型专业店等等),一些大型的零售商业设施仍然在郊外布局。

2.大城市首先发生零售流通系统规模结构的变化,即小型店比率减少,大型店比率增加,进而波及到地方城市或中小城市;在城市内部,郊外的大型店比率增加,而中心部的大型店比率减少。

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零售流通系统出现了许多相互区隔、相互竞争的零售市场空间(零售商业集聚)。零售流通系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与店铺层面,更表现在商业集聚之间。一些理论可以解释零售商业集聚之间的竞争。

4.零售商业集聚的竞争优势会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新的零售商业集聚区也会不断出现。

以上结论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1.在制定城市政策与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功能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在制定零售商业空间布局规划与零售商业政策时,也要考虑到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

2.从企业层面来讲,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业态选择与网点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店铺、业态及企业层面的竞争,更要考虑商业集聚层面的竞争,从而使企业的业态选择、店铺布局更适合特定商业集聚的特点。

3.政府与企业可以利用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零售商业集聚理论,研究城市空间与零售商业集聚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协调发展,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注释:

① 森下二次也·商业概率[M].东京:有斐阁,1967.91.

② L.H.Klaassen and G.Scimemi.“Theoretical Issues in Urban Dynamics” in L.H.Klaassen and others eds[M].The Dynamics of Urban Development,1979.8—28.

③ 宫泽永光,等译.市场营销与城市发展[M].东京:密涅瓦书房,1971;国松久弥.城市空间结构理论[M].东京:古今书院,1971.

④ 奥野隆史,等译.零售布局的理论与应用[M].东京:大明堂,1992.

⑤ 荒川祐吉.零售商业结构[M].东京:千仓书房,1962.186—195.

⑥ 服部銈二郎.大城市区域论[M].东京:古今书院,1969.

⑦ 宇野史郎.现代城市流通的变革[M].东京:中央经济社,1998.129.

标签:;  ;  ;  ;  ;  ;  ;  ;  ;  

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及其变化--以日本为例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