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专教育的基本评价和回应挑战的若干关系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专论文,评价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中等专业教育(未含中师,下同)随同共和国的成长壮大,历经风雨和磨难,发展和创新,现在已形成了具有年招生能力130万,在校学生374万的教育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为国家输送了1055万毕业生。它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功绩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得到社会的公认。然而近十多年来,中专教育并没有受到所有政府部门应用的重视,不仅一些久已存在的政策性问题未能解决,而且还不时出现一些不利于中专教育稳定和发展的舆论,有的对于中专教育的现实作用和十多年来改革和建设的成果估计得不甚充分和公平,有的试图否定技术员类人才和技工类人才在培养过程方面的区别。随着形势的发展,中专教育又面临许多新的需求和机遇,同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风险。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通过改革和建设,进一步完善自我和强化自我,以更好地发展和服务。因此,有必要对中专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成就进行较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同时进一步明确中专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和方略,以坚定自我,发展自我,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笔者就此提出个人看法,以图抛砖引玉。
对中专教育的基本评价
众所周知,我国的中等专业教育同其他各类教育一样,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得到了健康而迅速的发展;1958-1965年间,有过一个大的起落;十年“文革”中,横遭浩劫;然后,拨乱反正,在恢复的基础上发展,在调整中逐步提高。
我国中等专业教育作为中等层次的一种教育类型,所以能够在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的长时间里被社会所认可,并克服种种困难而不断发展,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它有符合这个时代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它的培养目标历来明确,是培养中级技术员类(包括管理)人才。中等专业学校,与培养目标为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以及具有多种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共同构成了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由于中等专业学校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办学的规范化,具有较强的实力,因此,自然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
所谓技术员类人才或技术型人才,它是包含了医辅人员、财会人员等专业辅助人员的总称,是工业化过程中逐步出现的人才类型。最典型的是在工业领域,随着生产、管理的日益复杂,在专业人才结构中出现了介乎技术工人与工程师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人才——“技术员”。为培养技术员类人才,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技术员类教育课程”体系,它既不同于学术型教育课程,也区别于技能型教育课程。它是一种专业教育,但比培养工程师的教育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有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比技工教育有更多的理论基础,但操作能力要求则相对地低一些。至于所谓“智能型操作人员”,从其知识能力结构分析,实际上属于技术型人才。
凭借常识就不难判断:这种技术型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方面对经济生活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这类人才的培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向高等层次延伸甚至转移,但这种人才类型和相应的教育类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国内外的经验都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技术型人才是任何国家现代化建设都不可或缺的人才类型。在中国过去的半个世纪和今后的一个阶段,培养这类人才的主要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中等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肩上。
事实证明,我国的中专教育系统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它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充实和壮大。进入90年代以来,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1990-1997年这七年的时间里,招生数增加了1.58倍,在校生数增长了1.39倍,但学校数只增加了10%,专任教师数量仅增加了21%,从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校均规模扩大了1.17倍,达到1151人/校,师生比例也几乎提高了一倍,已达1:17.6。上述效益指标的增长幅度,在三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无一不是最高的。七年来,全国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大有改善,仅以校舍为例:1997年比1990年净增2735万平方米,是1990年校舍总面积4410万平方米的62%。在此期间,中专教育的各项改革都在逐步深化,特别是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应该说,这对于中专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是,全国中专学校的四十多万教职员工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锐意开拓和进取,已经在改革的滚滚大潮中取得了一定的主动权。以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为例:从80年代后期以来,积极稳定地逐步扩大委培、定向、自费的形式,使调节性计划比例到1997年达到了70%,发达地区超过了90%,于是至1998年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全面并轨”。这是我国中专教育发展的重大突破和历史性的成就。
可是,一些政策性问题却长期困扰着我国的中专教育。
自从60年代初期试行招收高中毕业生以来,我国的中专教育实际存在多种层次教育并存的局面,其中,初中后四年制和高中后2~3年制实际上属于高中后教育。这种跨高中阶段和高中后两个层次培养技术员类人才的状况,恰恰与世界多数国家培养技术员类人才的共同趋势一致。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的学历证书级别是完全按照学校层次划分的,劳动人事制度上又往往把学历证书作为安排工作和升职晋级的主要根据。于是长期以来存在着层次不清和待遇不公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存在的事实和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早在1986年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当时的李鹏副总理就明确指出过。但是时过12年的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客观地说,有关部门不是没有做工作,而是劳而无效。
有人会说,只要中专学校不要继续招收高中生和取消四年制,问题不就全部解决了吗?殊不知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总有其内在的社会根据。招收高中毕业生从1963年开始由当时的教育部部署试办,在“文革”前的几年曾逐步扩大,到80年代初期,在中专招生总数中,高中毕业生曾占到80%以上。此后国家教委要求逐步压缩,但在部分行业确有实际需要,因此,至1997年,全国中专学校还是招了13.7万余名高中毕业生。几十年的实践说明,这种现象决不是任何主观意愿所能决定的。至于四年制问题,那更是我国历史和当前培养中级技术型人才的客观要求。也许有人说技术水平提高了,用四年时间培养技术员类人才已经太少了。笔者认为,完全由高等教育来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这一天终将到来,但不是现在。即使在发达的美国,还有学者在进行高中二年与社会学院二年课程一贯制的试验。这不正是我国的四年制中专吗?我们对我国总体上的现实生产力水平不能估计过高,对地区和行业差异不可估计不足,如果在对上述两种实际情况估计不当的情况下作出全局性的判断和决策,那是十分危险的。
80年代以来,各类教育争相发展,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好事,但是由于缺乏对教育整体的统筹兼顾,从而使中专教育左右为难。例如在高等教育中重点发展专科,应该说这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所采取的对策,无可厚非,可是,由于专科本应培养的人才类型和层次与中专学校上述高中后教育的情况大同小异,没有对高专和中专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结构作统一的筹划和协调,从而导致教育层次重叠不清的问题突出了。此外,这一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中专,一些部门对中专教育又往往误解较多而支持较少,于是使中专教育不仅层次地位不清,而且发展方向也不很明确了。
以笔者个人之管见,出路有没有?当然有。出路在那里?从中专教育内部而言,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努力地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就外部环境而论,必须调整相关的政策。
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前提是:
1.充分认识具有274亿固定资产(1996年)和44万教职工(其中高级知识分子3.2万)的中等专业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2.充分认识我国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我国的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为此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3.充分了解中专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了解未来社会对它的需求和它所能承担的任务,了解目前的症结所在。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
一是承认现行中专教育中高中后教育部分的客观属性。二是承认技术员类教育与其他类教育之间的客观区别。三是统筹兼顾我国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谨防顾此失彼。
至于具体政策的调整与制定,难度确实很大,不妨分步到位。但只要有关决策者方向明确,态度坚定,就可以逐步把不清的层次理清,把不顺的关系理顺。
经济领域的挑战
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包括中专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七个方面:
1.经济发展的速度——1980-199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9%的高速度增长,从而激发了社会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对职业教育的主要影响是数量和结构。
2.经济体制的转变(计划—市场)——它几乎对职业教育传统的行为方式的每一个大的方面都提出了挑战,主要影响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经济类型的改变——指经济所有制类型的改变,主要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课程结构。
1980-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总投资额的比例,从81.9%降为52.2%;非公有制单位的此项比例则从13.1%提升为33.0%。同期,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产值所占比例从76.0%降至28.8%,而非公有制工业的此项比例则从0.5%上升为30.8%。
4.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1980-1996年,我国GDP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从30.1%减少为20.0%,第三产业则从21.4%增加到31.1%;在全国从业人员总数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从68.7%降低到50.5%,第三产业从13.1%上升到26.0%;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所占比例从75.6%减为64.7%,牧业产值从18.4%提高到25.7%,水产业从1.7%增加到5.4%。
5.科技含量的提高——主要影响职业教育层次和教育标准的变化。
例如: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2年只有2%,1995年为10%,预计2000年达到15%,2010年可能达到20%。
6.经济生活国际化——主要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
我国的GDP和进出口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如果都以1978年的数额为100,那么,1996年的GDP指数为544.7,而进出口总额指数则达1401,说明国际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大幅度地超过了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7.就业形势的变化——主要影响毕业生就业、新生来源、培训方式及培训对象。
一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其表现为:一是失业人数日益增多,据劳动部统计,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993年103万,1994年196万,1995年261万,1996年为331万;二是下岗人员剧增,同样据劳动部统计,至1996年已累计841万,1998年初为1150万人;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据劳动部门估计有1.37亿。与此相关的是城乡人口比例发生了变化,1980-1996年间,城乡人口比例的增减幅度正巧是10个百分点。值得严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1996年全国城镇从业人员为1.98亿,如果1.3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短期内全部涌入城镇,那就意味着城镇从业人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70%。(以上数据来自《教育与职业》1998年第一期、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我国就业工作的情况》和1998年4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的采访报道)
另一方面,城镇就业去向发生了很大变化。1985-1996年,城镇新从业人员中,去国有单位的人数比例从72%降到36.1%,而去非公有制单位的人数比例则从13.7%猛增到40.3%。这是经济体制和社会观念发生重大改变的结果。
回应挑战的若干关系问题
在认真考虑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基础上,研究我国中专教育的对策时,需要处理好一系列的关系问题,现就以下五个关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1.多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谈到过。
一所学校过去只有一类培养目标,无论称其为中级专业人才,或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都同属于技术型人才。但是近些年来,有的学校变化不大,有的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仅培养技术型人才,也培养技术工人、餐饮服务人员等,还有各种各样的短期培训。笔者认为,只要适应你服务对象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你自身的发展,变化与不变都未尝不可,都应认为是正常的。如果要变,要扩展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则须注意掌握好如下两个原则:
(1)必须既要有实际需求,又要确实具备条件。
(2)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过程要与之相适应,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人才类型是变化的,培养目标及其培养过程当然也会相应地变化。但必须变之有据,变得明白,不能见风就是雨,也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更不能夸大其词,哗众取宠。
2.专业特色和多科类综合的关系 50年代初学习当时苏联的经验,按专业门类调整建立的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确有弱点,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学科的交叉综合,其弊端日益明显。但是在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的高等学校,特别是对于有“两个中心”建设要求的高校,这个弊端显得更突出一些。对于重在专业建设的中专学校,虽然也表现出弱点,可是按专业门类建校,比转有利于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尤其在规模不很大,人财物力量较小的情况下,这种建制更为有利。因此,处理这个关系时,也必须从本行业、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需要与可能,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近期目标,不可盲目攀比。
3.面向市场和为部门服务的关系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任何中专学校都要面向市场是肯定的。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都不能不适应这新的改革趋势和环境。于是在学校里流行着一句话:“要从找市长转变为找市场。”但这并不排斥学校为部门服务,包括主要甚至完全为部门服务。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很多,我国今后将长期存在。问题是部门应该如何对待学校,学校如何看待部门。“市长”也还是要找的,问题是市长应该管什么?学校以何种态度找市长?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一方面,市长和主管部门要开明,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别管,要多服务,少作具体干预,要主动为学校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不能一味地依赖市长和主管部门,要善于自强、自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即使投资和经费主要来自一个部门的学校,也不妨把你的“婆婆”作为市场或市场的一个部分来对待,“市长”既是你的领导,也是你的市场,而一所有信誉的学校,应该对市场的任何有关部分都是尽心尽力服务的。武汉铁路运输学校这些年的改革成果是具有说服力的成功例证之一。他们的原有基础并不好,近年来,他们在继续为铁路服务的同时,主动地、勇敢地面向社会,进入市场。现在,居然已发展到具有5.7万平方米校舍,在校学生4840人,教学实施焕然一新的一流学校。
4.以育人为中心和多功能作用的关系 中专学校发挥多功能作用是现代中专教育的应有之义,中专学校有责任多参与现实社会的有关活动和变革,积极主动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多功能”作用发挥得好,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育人。但是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育人是中心,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任何一类教育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是进行教改的前提;专业建设是中专教改的重点;当前的教改是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在努力发挥多功能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十分重视创造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可为扩大功能而扩大功能,不能不顾条件地盲目扩大专业类型和学校规模,谨防为了扩大财源而牺牲质量。正如江苏涟水职高蒋开春同志所提出的:“莫把‘职教’当‘杂教’。”“大连铁路卫校多年来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地狠抓教育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同时也重视服务功能的拓展,使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是这一关系处理比较好的例证之一。
5.全面发展和专业特长的关系 这实际上至少包含有以下四个关系:(1)全面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2)关键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关系;(3)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上述这些关系,是当代教育上的世界性课题。这里仅仅想强调一点:必须重视处理好这些关系,防止各种形式的极端化做法。我国在基础教育中过早地文理分科,笔者认为是典型的极端化做法之一。在中专学校和其他职业技术学校中,专业面过窄(特殊需要除外),或仅以一二个单项技能的水平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也是一种极端化的做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视技能训练,参加技能鉴定并取得证书,都是毋庸置疑的,是必须坚持的。它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质量优势之一,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不矛盾。但是《职业教育法》规定“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三种证书是有各自不同的标准的,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把“职业资格证书”理解为技能等级证书。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如果忽视人才的全面性要求,忽视职业资格的综合标准,只注意单项技能培训,把它们的意义比毕业生证书还要看重,那是另一种形式的极端化做法。其结果将使毕业生的适应性过弱,不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结果势必既误人又误校。
全面发展是对未来人才的普遍要求和基本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今后中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必须保证鲜明的专业特长和基本的专业质量。一定的专业特长应该看成未来人才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排斥现象。对于一所中专学校,具有一定的专业重点和一定的专业强项,是形成学校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条件。例如香港地铁系统所以愿意把自己的职工一批又一批地送到衡阳铁路工程学校接受培训,正是由于他们看中了这所学校在铁路工程方面的独到之处。
增强办学活力是我国中专教育近期较普遍的一个改革目标,但万不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规律性的东西是不容违背的,如果违背了,过几年回头一看又是一条弯路,再重新纠正就很费劲。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兴办职业教育形象地比喻为“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对于今天的中专教育改革和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能把对外的灵活与通达,同内在的原则和规范在具体工作中辩证地、艺术地统一起来,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无往而不胜。
注:
本文的数据除文内已注明外,均来自: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1997年。
2.原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96。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2),P.62,《1997年全国各级学校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