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思路论文_何鹏云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进行的项目管理活动。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施工管理 创新思路 管理方案

1. 前言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随着建筑标准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建筑模块化和统一性的不断发展,为项目集群化管理提拱空间和潜力,但项目管理的集权和分权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建筑施工企业在目前建筑市场萎缩,据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建筑业产值达到19万亿,占GDP的比重达6.66%,建筑企业数达8万余家,从事建筑业的从业人数达8000万人以上,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是普遍现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一方面低价中标,另一方面业主对施工单位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需要进行品牌竞争,如果不进行项目管理的制度及管理创新,势必被市场淘汰,进行项目管理创新,也是必然之路。

2. 项目管理创新的方法和思路

2.1项目管理的集约化管理思路

项目施工管理组与企业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

随着建筑技术的成熟和施工企业广泛采用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为项目的集约化管理提供了可能,一个大型建筑企业同时施工的项目众多,管理大量的重复性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由项目部分别完成将造成人力物力极大浪费,同时由于不是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完成,出现错误率也较高,管理质量不高。如果对项目群实现集约化管理,将事半功倍。项目管理团队将实现真正的轻型化管理模式。根据本人的调查,XX企业在云南有造价3亿元以下的建筑项目13个,实现集约化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团队仅设置6人,企业总部在昆明设一个事业部,配置事业部领导3人,专业技术人员23人,项目部负责现场施工管理,技术、成本及合同、物资管理均由总部完成,管理制度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13个项目的平均管理团队人数为8人,大大的减少了管理成本,且实现管理目标好,普遍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2.2 项目管理+总部服务的管理思路

对于中小型和工程不复杂的工程项目,采用集约化管理将取到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管理质量的效果,但对于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的项目,采取集约模式由于管理链条较长,总部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实际应用中就会出现反应不及时、业主投诉多、履约不好的情况,从管理实践来看,对于工程超过10亿和技术复杂的项目不宜采用集约化管理模式,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但也要发挥总部的技术及管理优势,给项目提供服务,使项目人员配置科学化、合理化,在良好履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管理成本。

2.3“五位一体、二环”品牌管理思路

建筑业的市场化竞争已存白热化程度,建筑业企业数量众多,成本竞争将会导致安全隐患较多、工程产品质量低下、履约状态差等问题。利用履约良好的项目取得良好的品牌效应,在业主由于建筑企业低价中标带来的恶意讨薪、停工索赔等问题困扰时,选择履约良好、工程质量好、有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又是一个选项。这就要求企业要良好的管理能力,良好的履约能力、高质量、创精品工程的能力,“工匠精神”应运而生。“五位一体、二环”品牌管理理念,也是管理创新管理的思路之一。“五位一体、二环”品牌管理理念如图。

“五位一体、二环”品牌管理理念图

五位指的是目标、合同、授权(责任)、制度、流程管理体系,二环指的是风险防范环和品牌形象光环。目标体系是全部管理体系建设的导向;制度体系是公司执行力的空间维度,决定着所有管理者的行为及其后果;合同体系是对外权利和义务的运行法则,连接着公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流程体系是公司执行力的时间维度,决定着客户满意度和产品价值,它明确内部做事的起终点、先后顺序和重要关卡,实现多部门、多岗位的有效配合的高效率。

风控防护环是以风险为导向,与公司基本智力系统在治理层面、经营层面同目标、同组织,同制度,同流程,同行为、同文化的统一体系,它制衡和护佑着公司的运行,决定了公司及子平台的健康。品牌光环树立品牌化经营与发展理念,激发其在建设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向外传递亲和、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收获美誉,向内振奋精神、引领境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4 项目管理团队全员持股管理思路

人是项目管理最大的财富,人的能动性是项目管理的最大管理资源。企业是项目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鼓励项目管理团队成为公司股东,通过参股方式提高责任感,而成为利益共同体。也可以实行技术入股方式。鼓励具有技术优势和专利的持有者,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入股,提高施工技术含量,利用技术优势,提高获利能力。

3.机制创新思路

3.1 合作管理模式

合作管理模式是在本企业不具备优势或有不足时,借助其他企业优势进行施工的项目,与其他企业组成联营体或实事上的联营体运作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在现实中存在较大的管理风险,如果一方出现履约不当,将产生较大的负效应,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双方有强烈的合作意向,必需有一个主导方,需在事前签定责、权、利一致的,详尽的合作协议,以便工程的顺利推进。

3.2 投资营销策略

近年来,出现了国家主导的大量PPP的项目,企业利用自有、银行货款,利用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进行自主投资、施工、运营管理。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企业,采用这种模式,利用投资带动施工模式,规避了低价竞标、管理风险大的劣势。但采用投资模式,对项目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风险评估等大量前期工作,如果决策错误,也会带来巨大债务风险。

4、意见和建议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管理团队,在体制、机制、管理思想和技术创新上要有新思路,新的管理模式,应理顺企业与项目管理团队的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项目部作为企业的一级管理机构,对项目管理团队人才输入、培训、激励、约束和推动技术创新的职责,在机构、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使项目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才能使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常青,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萍主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林密主编.《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常丽莎、洪艳主编.《建筑法规》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4]周三多主编.《管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李会敏,《建筑工程公司集约化管理新模式探讨》《建筑设计管理》, 2015 (7) :34-36

论文作者:何鹏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思路论文_何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