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凤鸣学校 261300
摘 要:标签,是一个标志,是用来标志产品或行为、或品行、或内容。标签如同一个关键词,便于您自己和他人查找和定位目标的工具。标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产品或一个人品行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和走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如同标签一样,决定了学生的好与坏,决定了学生的价值取向。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标签的效应,让学生贴上好的标签,让每一个学生都道德高尚、品行端正。
关键词:标签 行为 道德 品行 可塑性 素质 习惯
一、故事背景
在学校里,经常听到教师们的抱怨:某某学生又玩手机被领导抓了;某某学生又在课堂上与老师顶撞了;某某学生又与别人打架了等等。我觉得我们的学生既然能够坐在教室里,就说明他们具备成人、成才的最基本的条件。只所以他们后来成为老师们所说“混混学生”、“双差学生”,肯定是各有各的原因。他们只是暂时出现了一些像扰乱学校纪律、顶撞老师、学习倒退、旷课迟到等的现象,而我们有些教师又“及时”地给他们在同学们面前贴上了“混混学生”、“双差学生”的“标签”。这就使他们在学校中得不到应得到的肯定和关爱,这样一个个“混混学生”、“双差学生”就被“培养”出来了。反之,如果原谅他们的过错;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大家都有的优点;给他贴上个好的“标签”,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二、我的做法
在我的教学中,这样的学生每年也会遇到几个。但我从不把他们视为“混混学生”、“双差学生”,而是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用一颗公平、公正之心来对待他们,给他们贴上好的标签。他们可能在学习上很糟糕,那也许是因为他们对这方面不感兴趣;他们可能自制能力差、纪律涣散,那也许是因为学校的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完美。但他们在其它方面可能胜人一筹,我们教师不能凭借一两次的过错就给他们定了性。教育的本质就是受教育者在一次次完善与整合中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从而使生命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完美到完美,从失误发展为成功。例如,过去我的一名学生在校时以调皮捣蛋出名,曾经因打架而差点被学校开除。而如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了一名相当成功的乡镇企业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曾经对我说:“老师,我最佩服你的一点是你对我公平、公正;最感激你的一点是你懂得如何维护我的自尊。”我并非在标榜自己,而是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是不是我们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过早地或者是轻率地给某些学生“贴”上“混混学生”、“双差学生”的“标签”了呢?
三、收获与体会
1.给每个学生都贴上好的标签。中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一个整体,你说他是个好学生,他就会以一个好学生的样子表现给你看;如果你说他是“混混学生”、“双差学生”,他就会变着法地“混”给你看,“差”给你看。作为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地给学生贴上“混混学生”、“双差学生”的“标签”,而是应该认真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尝试着给他们贴上令其鼓舞、自信的“标签”。并用赏识的语言鼓励他们,从而使他们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激发上进心,在老师期待中不断地成长。
2.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爱其师学其样,提高自身道德品质,让每个学生贴上好的道德标签。教师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又是开展德育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善于把教师教学与德育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地从小事做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平时要克制不良爱好,用自己对教学执着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教育学生。另外,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渗透德育因素务实基础。还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一种纯粹的客体,采用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那么他的管理将过于严格而且常常不合情理;如果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既看作是学生的需要,又看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那么他和学生都是幸福的。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学生爱其师、学其样,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提高自身品行,让每个学生都贴上守道德标签,贴上良好品行标签。
3.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学生乐于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贴上爱好学习的标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敏锐地探索。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练习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讲练结合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上课时要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应在问题上下功夫,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教师要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提高学生渴望学习的情感。在课堂中,如果老师经常恰当地使用“好极了”、“很好”、“你怎么想到的”等赞誉之词,融知识教育与情感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并在不知不觉中让每个学生都贴上爱好学习的标签。
论文作者:林美玉 王惠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学生论文; 标签论文; 教师论文; 贴上论文; 混混论文; 品行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