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分工、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优势——兼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优势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优势论文,制造业论文,格局论文,长三角地区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论
马歇尔把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并且指出这种外部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技术的外溢;(2)提供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3)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产业集聚可以支持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非贸易投入品的生产。众多使用中间投入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使得辅助性工业能够使用专业化的、高成本的机械设备,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来供应众多的消费者。克鲁格曼① (1991)在《地理和贸易》一书中也阐述了相同的观点,并且认为产业集聚具有累积循环的自增强机制,他主要从产业和人口的区域集中来解释这种累积循环效应。但是Thomas J.Holmes、张轶凡等人注意到,以往的研究可能低估了中间品市场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产业集聚区拥有丰富的中间投入品,其根本原因是产业链的解体,形成产业链上的专业化分工,这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垂直分工②。本文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垂直分工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即某一产业的地域集聚是否使得该产业的垂直分工水平增加,垂直分工的深入是否又使得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剧?2、集聚区域内某一产业垂直分工的深入是否意味着该产业的相对其它区域具有专业化优势?本文试图通过对垂直分工、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优势三者之间的关联的讨论和实证分析,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并通过对长三角制造业垂直分工水平的测度,描绘出长三角内部制造业的产业优势格局。
二、垂直分工、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优势
1、垂直分工及表现形式
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当生产包括了多个工序时,企业就必须决定是垂直分工还是将这些工序整合。
垂直分工或者垂直解体,是与垂直一体化相反的进程,是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纵向链条上的生产过程分离出去,或者说从价值链体系的某些阶段中撤离出来,转而依靠外部供应商来供应所需的产品、支持服务或者职能活动③。引用张轶凡(2005)对这个概念的框架所作的阐述,他认为,垂直分工发生在以下这些状况:(1)产品生产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工序;(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各自的生产中为产品增值。
(1)垂直分工的内在表现:产品“生产链”的分解。即同一生产链中上下工序之间的分工。
(2)外在表现:同一行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中间品交易市场。在垂直分工体系下,一件最终产品往往经由许多家不同的企业共同协作完成,产业链上企业数量越多,产业链环节分解越细化,中间品生产的数量和交易量就会更加庞大。而在产业倾向于垂直一体化的地方,中间品市场就难以形成。
2、产业集聚、垂直分工与专业化——以往的研究
在垂直分工的研究历史中,有三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歇尔(Marshall)和斯蒂格勒(Stigler)。
根据大市场理论,一个大经济区域总比一个小经济区域要更可能地产生专业化。这个观点是斯密(1776)提出来的,他认为,劳动力的分工受市场的大小所限制。马歇尔(1920)用这个原则来解释产业的地方性集聚,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和硅谷的半导体产业。他认为,产业的区域集聚能够导致产业链上中间品生产的专业化,它允许企业专业化生产行业中的某个特定的中间产品,这就是一种垂直分工。换句话说,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能会使垂直分工增多,因为投入品共享允许更多专业化的、中间投入品的供应商出现。
斯蒂格勒在1951年发表的讨论垂直分工的论文也是基于斯密的“劳动力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理论。斯蒂格勒的理论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的模型:劳动分工模型(Division of Labor model),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和垂直整合的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 of Vertical Integration)。其中第三个模型是最为有名的。他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一般是垂直整合(垂直一体化)的,因为企业必须负责整个生产环节中的很多部分;当市场渐渐成熟以后,一些生产环节会被其他企业取代,并专业化生产,所以企业的垂直分工水平会不断上升。在衰退期,相对于整个经济而言,企业的规模收缩了,所以垂直分工水平也开始下降,垂直整合再度出现。即在产业周期和垂直分工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
图2 垂直分工与产业周期
Thomas J.Holmes(1995)通过对美国1987年的制造业企业的普查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和垂直分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他用投入—产业率来反映区域的垂直分工水平,用同一地区相同产业的企业数(own-industry neighboring employment)来测算区域的产业集聚,他发现,这两个指数是相关的。这表明,相对于集聚区外的企业来说,产业集聚区域有着更为显著的垂直分工。
垂直分工和产业集聚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集聚会导致垂直分工的发生。产业集聚会导致集聚企业间知识的外溢和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按照马歇尔等人的观点,正是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导致了专业化和垂直分工的发生和深入。
同时,垂直分工也是产业趋向于地域集聚的原因之一。导致产业集聚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客观条件的具备和必要的外部环境的存在,其次是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克鲁格曼将产业集聚形成初始原因归结为“历史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在“累积循环效应”的作用下被放大,进而产生“锁定”效应。产业集聚带来了知识外溢、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业的规模经济等外部经济性,反过来又推动了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但是Holmes的模型④ 表明,专业化水平的增加也是推动产业集聚的因素之一。而垂直分工和专业化是同一问题的二个方面,它们都源于劳动的分工。
关于垂直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的效率问题,学术界没有达成一致。像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跨国公司,如制鞋业中的耐克、adidas企业等,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制成品,甚至到销售领域,都由自己公司承担,生产组织是垂直整合而不是垂直分工。在温州,你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垂直分工,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手工作坊构成了一个生产体系,有些地方,整个村落的所有作坊都只生产一种产品。实际上,由于垂直分工而形成的专业化经济就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而对生产工序的垂直整合的目的就是形成内部规模经济。这就涉及到两种生产组织的对比:内部规模经济(垂直整合)vs外部规模经济(垂直分工)。90年来以来,Young,Yang,Becker,Murphy,Brown等人一直在讨论这两者的区别。而美国匹茨堡大学张轶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垂直分工增加使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3、本文的观点
产业集聚、垂直分工、专业化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产业的区域集中之所以会产生“集聚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丰富的中间品市场以及中间品生产的专业化。在产业集聚区,同一产业链上,众多的企业分工协作,单个企业只需要专注于生产某一种中间品,使得该产业的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形成区域内部的专业化生产网络体系,从而确立该区域的专业化优势。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企业数量越多,那么专业化水平也会更高。由于产业优势的存在,使得外部企业进一步移入,产业集聚进一步加深,出现“累积循环效应”。当该区域的产业逐渐没落时,由于企业数量减少,许多中间品生产开始出现短缺,企业就不得不进行垂直整合,将一些中间生产环节整合到企业内部完成,专业化优势也随之逐渐消解。见图3。
进程1:区域产业优势的积累循环
图3 垂直分工和产业集聚
本文使用我国的制造业数据来判断垂直分工与产业集聚、专业化优势之间关系。选择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的原因:(1)该产业具有较小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企业、大企业共同存在,垂直解体和垂直一体化都有发生;(2)由于中国的国情,制造业是目前我国的重点发展产业,也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型产业,对制造业集聚和优势的研究能够反映我国各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我们试图证明,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垂直分工水平能够反映区域的产业优势。从区域的角度来说,产业集聚、垂直分工和专业化的形成,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反映。
三、实证检验
1、数据构成
我们把我国31个省市的制造业部门的垂直分工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专业化优势指数作为模型的研究对象,通过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这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制造业主要包括18个部门⑤,各地区制造业数据是对这18个制造业部门的加总,原始数据出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年》。
2、对垂直分工、产业集聚、专业化生产的指数的测度
(1)垂直分工的测度
我们用产业附加价值率来测度垂直分工的状况,测度公式为:
产业附加价值率=产业增加值/产业总产值
公式表明,垂直分工程度高,各个部门的生产工序是分离的,各主要生产环节是由独立的企业承担,它们都是从外部购入加工品作为中间投入品用于生产的话,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会变低;而相反,垂直一体化程度高,各部门生产工序是连续的,基本上是原材料投入,最终产品出来这样的一贯性生产。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会变高。垂直分工水平与附加价值率之间呈负方向变化的关系。在产业集聚的区域里,存在着垂直分工,产品的“生产链”被分解,一个或者几个企业只承担整个生产链中的一小部分,由于大量的中间品的存在,产业的总产出被重复计算的次数较多,而增加值是不变的,所以该区域的产业附加值率与非集聚区域相比,会显得比较低。
在海外,Holmes(1999)使用投入—产出率(purchased-inputs intensity)作为垂直分工的一个测量指标,即中间投入品与最终销售的比率,也有学者称之为“垂直分工指标”(VSI)。VSI和我们的附加价值率指标实际上是一致的。
(2)对产业集聚的测度
我们用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区域集中度来测度产业集聚的指数。测度公式为:
(3)专业化优势的测度
专业化优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无法对这个指数进行直接的测度。产业链上中间品的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所以我们用制造业产业的人均生产效率来测度该产业在某一地区的专业化优势。
(括号中的数值表示t检验值,*表示变量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有意)
(1)垂直分工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
回归结果显示,附加价值率与企业集中度是负相关的,系数为-0.32。因为附加价值率与垂直分工水平是相反变化的,较低的附加价值率代表较高的垂直分工水平,这也意味着,垂直分工与产业集聚存在着正向关联的关系。产业集聚的深化,同一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位置上的集中,能够促进该产业链上的生产环节的解体,基于成本和生产资源分配上的考虑,一些大的企业会将部分中间品生产剥离出去,由附近的一些小的企业来完成,这个形式与“外包”极为相近。
而垂直分工对产业集聚也有反向作用力,垂直分工水平的增加能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加剧。一方面,由于垂直分工产生的完善中间品市场,吸引了区域外相同产业企业的转移,使得区域的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由于垂直分工,也使得本地区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变得相对容易,因为产业链的分解使得产业的进入壁垒变得非常低,一些中间品的生产并不需要很高的资金和技术要求,人们的创业变得相对简单,依靠分工协作,许多小企业也得以慢慢发展,而不至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快速淘汰。
(2)垂直分工与专业化优势的相关性
附加价值率与产业的生产效率也是负相关的。这也意味着,垂直分工水平与专业化优势之间也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在垂直分工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比较高,专业化生产的优势相应地较为明显。可以认为,垂直分工的深入意味着该产业的相对其它区域具有专业化优势。由于产业链环节上的垂直解体,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于某一个环节的生产,从而出现专业化生产的优势,体现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在浙江的一些制造业产业的集聚区域,由于产品生产价格低廉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成本低的原因不只是廉价的要素成本,事实上,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是很高的。但是专业化生产的模式熨平了相对内陆地区的成本差异,保持了这些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四、基于垂直分工的长三角内部制造业产业优势比较
由于垂直分工水平与产业集聚、专业化优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这就为我们研究区域产业优势提供了新的方法。以往人们对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往往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从规模的角度,考察产业的规模经济、区位商、市场占有率等;(2)从成本的角度,考察区域的商务成本,商务成本包括了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3)从生产技术的角度,比较人均产出、劳动生产率、高科技产业等。 现在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方向,基于产业垂直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来比较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2003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55.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47.8%,长三角是全国外商投资的中心地区。从外商投资中投资于制造业的比重来看,江苏为85.63%,浙江为73.98%,而上海是42.03%;从投资额上比较,江苏为904565.3万美元,浙江为368461.1万美元,上海为229840.6万美元。如果假定上海是1,那么江苏和浙江分别达到了3.9和1.6。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在制造业行业上,江苏和浙江对外商资金的吸引力都超过了上海。这让我们注意到,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产业格局正在出现一些变化。
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上海一直处于发展的中心地位。根据区域集聚演化的一般规律,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使得集聚成本迅速提高,如土地资源的短缺,水资源的短缺,环境问题的激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各类社会矛盾的增加等等,从而产生产业和要素资源从集聚中心向外部地区转移和扩散的动力,集聚中心的较低层次的制造业会转向其外围地区。而对于上海来说,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江苏和浙江。陈建军(2005)的分析表明,长三角的制造业重心由上海转移到了江苏和浙江。而产业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竞争力优势的转移。我们将基于长三角制造业及制造业务部门的垂直分工水平的测算,来证明这一点。
依据附加价值率指标,我们对全国31个省的制造业及制造业各部门的垂直分工水平进行定量测算,进而比较了浙、苏、沪二省一市的附加价值率及全国排名。
1、制造业垂直分工比较
全国制造业的平均附加价值率是0.26。浙苏沪三地制造业的附加价值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相对全国来说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事实上,在市场比较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附加价值率的排名普遍居于前列。浙江、江苏、广东三大制造业发达的省份都排在前五位。相对来说,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附加价值率就比较高的,表明这些地区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处于较低水平。
浙江制造业的附加价值率为0.22,居全国第一位,江苏和上海分别处于第四和第七位。表3表明了长三角内部的制造业优势格局,上海的产业优势已经弱于浙江和江苏。江苏的制造业虽然总量最大,但是其垂直分工水平却不如浙江。
表3 浙、苏、沪制造业附加价值率比较2003
2、制造业各部门的比较:
依据表4,我们对浙、苏、沪三地的相对优势产业作了归纳,其中浙江相对优势产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有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共12个产业。江苏相对优势产业是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上海相对优势产业是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
表4 浙、苏、沪制造业各部门垂直分工比较
注:排名是指全国范围内比较的排名。
我们的测度结果显示,在制造业各部门的比较上,浙江在大多数制造业部门上的垂直分工水平要高于其他省份。如表5所示,在长三角范围的比较中,18个制造业部门中,浙苏沪之间具有相对优势的制造业部门数量浙江占12个,而江苏和上海各占3个。其中,浙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四项全国排名第一,在这些制造业部门,浙江的专业化分工优势非常明显。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浙江垂直分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制造业部门有17个,江苏和上海分别为13和12个。
表5:浙苏沪制造业部门数量比较 单位: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部门,上海以0.15的附加价值率,领先江苏和浙江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尽管上海在一些制造业部门的专业化水平上已经不如浙、苏,甚至中西部的一些省份,但是代表制造业高端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上海依旧地处于某种领先地位。而对于浙江和江苏来说,尽管制造业发达,然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却处于弱势位置,R&D投入低于沿海许多省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待于人们的关注。
总之,通过对长三角制造业和制造业分行业的垂直分工水平的测度,我们发现:(1)上海的制造业总体的垂直分工水平落后于浙苏两省。说明了上海的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弱化;(2)在一些高科技制造业部门,上海仍然处于优势地位;(3)虽然浙江的制造业总量不如江苏,但是浙江的制造业总体的垂直分工水平要略高于江苏,制造业分部门的测度也表明,浙江在制造业多数部门具有高于江苏的专业化生产优势。
五、小结
1、产业集聚、垂直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对中国31省市制造业数据的分析表明,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产业的垂直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生产也会不断深化,表现在相关企业在空间的集中和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增加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产业集聚的背景下,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一些大的企业会将部分中间品生产剥离出去,由集聚地域的专门企业来完成,从而导致垂直分工的深化,进而形成专业化生产的优势,表现为规模经济的形成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2、从垂直分工的角度来测度长三角制造业格局,结果显示,在制造业的大多数部门,浙江和江苏的垂直分工水平要高于上海,由此表明,从制造业整体上讲,浙、苏两省对于上海已经具有优势。但是上海在一些高新技术部门依旧拥有一定的专业化生产优势。
3、应该指出,以垂直分工指标测度产业优势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1)经济统计上的缺陷,各个地区都存在一些“统计外经济”,制造业的一些统计指标并不包括规模以下的非国有企业,但是在区域的生产体系中,小企业、手工作坊直接参与了产业的垂直分工,在整个分工网络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一些地方来说,这部分“统计外经济”总量很大。如温州市2003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为69.7万人,总产值1266亿元,但是其规模以下非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却达到167.4万人,总产值达到1411亿元,均高于规模以上企业。(2)对于某些产业而言,垂直一体化可能比垂直分工要更加具有产业优势。一些重工业制造业部门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垂直一体化生产可能更加具有效率,而一些组装类产业,垂直分工可能会增进产业优势。使用垂直分工来测度产业优势是一个整体上的估计,它没有考虑到某些行业生产的特殊性和产业之间最优化垂直分工水平的差异,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
注释:
① 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至52页。
②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也称为垂直解体(vertical disintegration),与垂直一体化是相反的过程。
③ 引自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一文中对垂直分工的概念界定。
④ Thomas J.Holmes,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Vertical Disintegration,Research Departmen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April 1995
⑤ 《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的分行业数据,我们将31个省市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18个行业的数据汇总,作为各地区的制造业数据。
⑥ 按照制造业的附加价值率的大小,对31个省市进行排位,附加价值率最小的地区排在第一位,这表明该地区制造业的垂直分工水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