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论文_张云先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论文_张云先

张云先

广东省电白建筑工程总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的政策建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涵义存在问题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完善对策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工程建设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很多优秀的城市工程不仅成为城市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但是建筑工程涉及到诸多的环节,如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和造价管理等,其中造价管理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其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但是当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对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根本环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并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并已经建立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机制,形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管理体系,这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经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管理工作,并日益发挥出维护建筑企业发展和促进建筑企业进步的价值和作用。

2.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动控制工程造价及全过程管理的意识

对建设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少、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其对工程造价控制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

我国现行的投资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贷款利息不断增加,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里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信息积累滞后目前工程投资确定多是以定额为依据,定额单价又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虽然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也通过定期发布一些调整系数或补差来达到与当前的价格水平,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还不能及时提供造价管理人员所需的信息,难以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物法预算编制。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日益普及和提高,在瞬息万变的工程市场竞争中,建筑业数据信息化模式、决策程序、管理结构等项目的量化程度较低,没有一个有效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致使大量已完工程资料缺乏收集、分析、统计,造成了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使工程项目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关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

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有关的具体规定;设

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及时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疏漏

在施工阶段还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虽然出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难免出现施工图在会审中或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把关,避免先干后变的状况,也是避免工程造价突破概算,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保障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互利。

(四)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严

建筑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鉴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

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的一拖就是几年,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筑工程造价的确认。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措施

3.1 创新造价管理观念,确立控制投资全过程的意识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和控制主要为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与实施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建筑项目进展,及时纠正工程项目实际造价和预算造价之间出现的偏差,保证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使建筑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合理配置物力和财力,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施工单位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使工程项目的计价、审查、结算和决算环节等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与完善行之有效的督查和奖惩措施,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全过程都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内,既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应用,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工期,进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2 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质量符合国家的规定和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投资的多少,而且关系到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利用详细的数据对建筑工程的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选择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的技术方案时,建设单位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提高投资的效益作为前提,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方案和先进的工艺,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项目的支出,从而完成预期的工程造管理目标。

3.3 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前期需要采取造价监理制度,监理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使工程设计趋于完善,确保工程的造价在控制范围内,真正实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其次,施工单位需要再用“限额设计”的方法,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施工单位需要保证设计人员经验丰

富,懂得技术经济,其设计的成果既实用又造价合理,以便施工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限额。最后,建设单位需要将多种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案进行比较,因为工程造价方案不是开始就可以确定,而是需要逐步修改与完善,因此建设单位需要认证衡量造价方案的实用性、经济性与先进性,以便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4 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管理、技术、法规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造价人员不但有良好的财务预算能力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而且还需要有专业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及材料和机械施工技术等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不会在计算工程量和工程清单预算中出现疏漏和错误。同时,造价人员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可以在多元化的经济形势下,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因此,工程造价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做到恪尽职守,从而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可以发现整个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应对解决。

参考文献:

[1]茹洁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J]西北电力技术2003(04)

[2]谢洪斌.试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学术论坛,2007,(22).

[3]王魏.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4,20:234-235.

论文作者:张云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论文_张云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