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及预后探究论文_胡国兴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399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方法:对本院经临床确诊,治疗随访证实HIE 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CT对HIE的敏感性高,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其诊断对医疗和预后评估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结论:CT扫描有助于了解脑水肿范围、颅内出血类型,对早期诊断治疗和估价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螺旋CT;窒息

CT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prognosis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IE was performed in our hospital afte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follow-up. RESULTS: CT is highly sensitive to HIE and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imaging studies. Its diagnosis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for medical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Conclusion: CT scan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scope of cerebral edema and the typ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nd reduces neonatal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Key words]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spiral CT; asphyxia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新生儿窒息,引起脑血供和气体交换障碍所致的一种全脑性损伤,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而又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随着CT检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CT扫描对本病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它能更准确反应脑内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估计病情轻度程度,进行预后分析有很大帮助,因此,正确认识HIE在CT成像上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选取经临床确诊HIE50例,围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窒息史,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从生后1~5天。自然分娩30例,早产儿8例,急产3例,剖宫产20例,产钳助产2例,臀位产3例。

1.2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4000DX型双排螺旋CT机,层厚5mm,层距5mm扫描条件为:电压120KV,70MAS,距阵512×512,患儿熟睡后仰卧于床上,头部固定,自OM线向上连续扫描至颅顶,全部均为轴位平扫,初次头颅扫描在出生后1~15天,其中40例在1~15个月内进行了头颅CT复查。重点观测恢复期(3~6个月)情况。

2结果

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标准,将HIE分为轻、中、重Ⅲ度。轻度:脑内散在局限性,边界清楚低密度区不超过2个脑叶,CT值≤18HU,无占位表现,本组30例;中度:低密度区范围超过2个脑叶,但未累及整个大脑半球,灰白质界限模糊,股沟、脑池受压,部分病例可有少量颅内出血,本组10例;重度:双侧大脑半球广泛低密度区,脑室系统受压变窄,合并颅内出血,本组5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例、脑室内出血(IVH)1例,脑实质内出血(IPH)2例、硬膜下出血(SDH)1例,室管膜下内出血(SHE)1例。

3讨论

HIE的病理机制与CT表现之间的关系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由多种机制综合作用所致的一系列生化连锁反应的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能量衰竭学说、兴奋性神经毒性学说、钙通道阻滞学说、自由基损害学说、一氧化氮学说、亚低温疗法等理论。脑损伤一般经历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一般间隔时间为30min~72h。目前研究证实,继发性损伤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HIE的发生主要与围产期胎儿宫内窘迫或产后窒息有关,产后窒息多是宫内窘迫的延续。缺血缺氧导致大脑能量代谢障碍和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脑细胞水肿及多发性脑组织缺血坏死[2],严重者可发展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形成囊腔或吸收后导致脑室扩大,上述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较其他器官敏感所致,缺血缺氧相互作用、互为因果。HIE的病理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3],由该病的病理特点所决定,HIE患儿在不同的发病时期及程度不同时表现出不同的CT特点。其中脑组织水肿后形成的低密度改变是CT较早出现的征象,且发生率很高。而且HIE是围产期窒息所致的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发生窒息后,患儿会产生器官血液重新分布以维持生命器官的氧供应,如果缺氧时间过长而破坏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时,会发生组织缺血,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血管通透性增加,这时如果血压波动过大,可造成周围毛细血管破坏出血。因此,颅内出血是HIE常见的合并症。足月儿HIE合并颅内出血主要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室内出血(IVH)、脑实质内出血(IPH)、硬膜下出血(SDH)、室管膜下内出血(SHE)。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出血最多见。HIE最常见CT表现为脑水肿,单侧或双侧,双侧多见,脑实质内局限性或广泛性低密度影,脑室、脑沟、脑裂及脑叶间隙变窄,较严重时丘脑、脑干和小脑密度相对增高,边缘区可见脑梗死,脑梗死区多在大脑前中后动脉边缘处;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实质内出血多见,少数可有脑室内出血。HIE在CT上显示脑内大小不一、数目不等及范围不等的低密度区,CT值一般<18HU,根据其低密度范围、大小可从CT角度辨别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度:散在局灶性脑实质内低密度影,不超过2个脑叶;中度:低密度影病灶范围超过2个脑叶,可达4~5个脑叶,脑灰白质界限模糊不清;重度:低密度影呈广泛性弥漫性分布,灰白质界面消失。低密度影由白质发展到灰质,脑白质边缘形态由枫叶状变成杵状、花瓣状、蘑菇状,这些表现同样说明脑水肿严重,脑室正常或缩小,可合并脑内出血、脑积水和脑萎缩等。CT检查可明确有无脑损伤,明确HIE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明确有无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根据脑白质低密度范围,HIE从CT角度多分为轻、中、重度,但与临床不一定完全一致,所以,HIE的CT诊断应结合临床。由于CT对颅内出血,尤其新生儿急性颅内出血扫描检查显示最为敏感,CT扫描对于确定有无颅内出血、出血部位、范围有特殊作用,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新生儿HIE轻中度CT扫描异常多在1周左右恢复正常,部分中度及重度病例10~14d后CT影像改变仍不恢复时,脑水肿的病理过程已演变为神经元坏死的病理改变,3~4周CT表现可有脑空洞、脑萎缩改变,预示预后较差,临床神经系统后遗症相继出现。因此,CT检查能为辅助临床及时准确诊断、指导治疗、评价预后等提供客观科学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进展[J].马超,刘春枝.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01)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与处理疗效观察[J].李世坤.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01)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述[J].魏长婳,姜富耀.基层医学论坛.2016(09)

论文作者:胡国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及预后探究论文_胡国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