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5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不但与项目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反映了工程实体质量以及工程管理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它能够使工程质量有据可查,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资料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则判定该项工程为不合格,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工作。
关键字: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问题;建议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合型工作,其涉及到各个专业技术部门。由于建设项目一般都具有隐蔽性的工程,只有通过资料才能体现此工程项目技术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并记录和反映施工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因而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以下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存在问题和策略进行探究,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质量的提升,最终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一、分析建筑工程项目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施工资料评定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材料方面。施工中用到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强度评定需要依据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进行统计法与非统计法的结合评定。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阶段工作中,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存在仅进行非统计评定,只做一个实验就对结果进行记录,有的甚至不作任何的评定,由于没有任何的记录,在后期没有参照的依据。因此,这样不完整的评定会对强度评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2)施工工序质量方面。常体现在工程实际检验的的点数少于规定的应检点数,没有按规定进行,造成检验的频率不够,影响检验的精确度;在应该检验的点数量确定上缺乏准确性,造成有些检验数量过少,有些检验数量过多,常出现错误,使检验得频率不准确。
2、施工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
(1)施工测量方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是总体施工过程中要有效落实的程序,其要包括施工的初测以及过程中的对应复制和其竣工验收的测量记录,各个位置及层次的测量记录,这些有关的测量资料均是要实行一定程度分析归纳以及整理归档的,不过时常会存在对应的工程测量资料记录不够完善、不够健全的情况,这就不能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2)规范及标准不能及时更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应的施工技术资料,其使用的对应规范及标准并未进行及时更新,很多时候就是在应用之前的规范及标准,进而导致很多的资料所使用的对应表格还有其内容填写格式不同,这就给资料后期归整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3)施工中资料未及时归整。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讲,其应该是每天都对相关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整理及归纳,但是诸多的资料管理人员,其在原始资料归整方面的对应意识非常薄弱,以及其施工企业要节省一定的人工成本,没有配备一定的资料管理人员,这时就导致对应原始资料保存不完整,或因为其资料整理不及时而导致在工程竣工之后突击式的资料补充。
(4)轻视竣工备案资料。在相关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就要经由对应构建企业来组织相关的勘察、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市政养护及质量监管等部门对其实行标准化验收,不过其较多的是对相关现场状况实行检测,不注重对应施工技术资料的健全性,相关的工程项目在竣工移交之后,建设企业总是会不注重竣工的对应备案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资料管理的建议
1、认真记录和收集施工工程的资料;由于工程施工资料反映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真实性的整体表现,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总进度将施工过程中所需资料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收集。通常情况,对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建材和构件,如铝合金、水泥、钢筋等,将它们进行样品取样试验或者出产检验合格证明,就能知道它们的具体质量情况。但是,由于现在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较多,有很多建材都是经过几次转手的,材料样品取样试验和检验合格证已不能成为有力的质量依据。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施工资料管理负责人,来负责记录和收集施工资料,并加强施工材料的跟踪,将质量等级的评定和各阶段的记录都及时做好,让施工资料的质量得到保证。
2、认真完善资料整理、质量记录等各项工作;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由于施工项目的功能质量和内在质量并不能通过系统的测试显示出所有的资料,有的甚至还无法测试,因此,需要用质量记录来补充和证明其中的不足之处。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措施的有效运行,证明施工的质量状况,就必须对资料整理和质量记录进行完善,并将其保存好。这样才能让用户及其他人通过完整的施工资料,就能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状况有全面、具体的了解,还可以为以后的工程的扩建、管理、维修等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3、保证施工资料的准确及真实性;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应该严格对施工材料,如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等进行抽样检验并评定,杜绝资料造假的情况发生,保证材料抽样检查工作的真实和科学性;避免施工材料有混乱,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是严禁为了应付建筑材料的抽样检查而对混凝土和砂浆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进一步保证施工资料的客观及真实性。在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评定时,应正确的使用非统计和统计结合的评定方法,将不同阶段的工程分开,明确验收批的概念;还应规范每项施工工程质量的评定表的填写,保证施工自来偶的准确性。
4、保证施工内业资料的完整性;施工内业资料不完整,可能会影响施工管理工作,不能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反应施工工程质量的整体状况。往往忽略了比如:刚性防水屋面细石混凝土强度试块、楼地面基层混凝土强度试块、楼地面面层水泥砂浆试块、抗渗用混凝土试块等情况都是建筑工程施工内业资料不完整性的表现,因此,对于杜绝这类情况的发生,各个工程分包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检查和评定自己所负责的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等级,然后认真整理全部相关的资料,把结果交给总负责的总工程承包单位进行相关的评定,保证施工内业资料的完整性。
5、技术资料部门全面参与
应该给每个施工技术环节和技术项目均安排对应专业化技术资料员,且都应熟悉各个施工环节和项目的对应施工技术,并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归整以及审核工作。如在对应的施工技术质检过程中,应及时展开跟进施工,把其中实际的检测结果在对应的地方进行标注,最终再把对应检测结果进行真实记录。同时,对应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以及其行政部门和质监部门,其应该全方位地协作施工计数资料的规整程序,工程的监理部门要充分的强化其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对资料归档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与检查。还有行政部门应该合理的强化其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所对应的责任归属工作,并对其最终的实验性报告以及资料与结果展开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的审查与评定,以便于充分的保障其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6、施工技术资料归档管理
应对不同的施工技术程序以及技术项目所使用的材料及成品,还有其对应机械装备来源、应用以及检验展开详细的跟踪式记录;并且,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规程以及质量标准等施工程序技术资料进行归档,应该合理的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专业化技术以及其业务和知识的个方面学习,要及时的将对应理论以及工作知识进行更新,并促进技术资料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交流,促使对应技术资料管理以及工程同步提升。
三、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是建筑施工的一种记忆载体,也是建筑过程的展现,更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而且,建筑工程资料还体现了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准。所以,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需要企业和个人根据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只有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施工管理水平提升,以体现建筑企业的成果见证。
参考文献:
[1]徐祯,赵鑫.建筑工程资料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陈梅芳.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04):40-41.
[3]马立丽.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20:51-52.
论文作者:龚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资料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技术资料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