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江苏省城市发展问题初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世纪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江苏省情与城市发展现状
江苏省的省情是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高,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区之一,人均GDP7296元,仅次于广东省(1995)。全省城市化水平从1992年的21.8%提高到1997年的27%。江苏省许多城市特别是沿江城市的建设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沿海沿江的大中城市发展较快且有集中化的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工业项目集中布点、开发区的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完成,江苏省特别是沿沪宁铁路、长江产业带地区,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性质表现出多功能化和综合发展的趋势,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据估算,沪宁之间约300公里,却分布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及上海市等城市;苏锡常地区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城市6.85个、城镇160个,城市密度和城镇密度不仅高于苏中(4.22、105)、苏北(1.66、44),也高于全国的0.52个城市/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1]
1.2 沿海沿江地区城镇密集区逐步增多,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和宁镇扬地区形成了城镇群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交通运输网络的逐步形成,城市化的集聚性因素的作用大大加强,在生产力高度集中与城市逐步扩展时,城市化范围从城市区域发展到农村地区,尤其是郊区与远郊区工业镇的城市化不断扩大,城市、重镇与工业开发区之间日益联系密切,一些城镇组合成一个有机的城镇群体,例如,苏锡常地区,不仅这三个城市之间的小城镇、工业卫星城镇不断增加,而且与苏锡常外围的一些中小城市如常熟、江阴、张家港等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城镇群体。
1.3 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功能日益增强
江苏省许多城市由于原有的经济基础与沿海地理区位的作用加强,城市现代化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由原来的“工业生产型”向多功能转变,这种变化在苏南地区许多城市尤为明显,不少地方的经济与建设开始面向国际化,并与国际经济逐步接轨。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城市中如: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张家港、常州、镇江、扬州和昆山等,城市的发展不再仅仅是区域的生产中心,而且也变成了区域或省际的流通中心、金融贸易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一些城市的外向化程度与市政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并与亚太地区的部分国际城市加强合作与接转。[2]
1.4 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城市经济改革后,沿江沿海城市化的发展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既有许多城市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的工业卫星城镇,发挥着大中城市经济中心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也有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小城市、小城镇迅速发展的趋势。全省目前城镇化程度达到30%左右,预计2000年前后可达到35%-38%,个别地区将超过40%(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全省各地也进一步加快。
但是,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全省的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苏南发达,苏北尤其是徐淮盐连地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见表1)
目前,苏南、苏北处于两个不同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苏、锡、常、宁处于工业扩散(辐射)阶段,徐、淮、盐、连等城市处于工业极化(集聚)阶段,其它城市则处于两者之间。苏北的中心城市,市带具的平均值为7,高于苏锡常市带县的平均值4,往往使得行政管理者力不从心,中心城市难以承担扩散经济要素、组织经济运行的职能,中心辐射作用也没能够较好的发挥,加之中心城市规模较小,造成与所辖县(市)争项目、争投资、争留成。苏南中心城市的扩散化,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多方面的深层次的隐患和弊端。苏北沿江扬州、南通两市,尤其是扬州,市带县数目较多,从总体上不利于极化过程的加快,也无助于这一地区整体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级泰州市以后,虽然泰州凭借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权力,加快了城市集聚的速度,但是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区与经济区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凭借着经济实力、资源优势、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辐射和集聚自己的能量。
2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趋势
2.1 高等级城市人口集中趋势进一步加强
在城市化过程,城市效率有一个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梯度,城市规模愈大层级愈高,效率也愈高,这种梯度力的作用将使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数量随着城市层级的提高而增多。在此过程中,最上层城市的规模膨胀特别快,大城市超前发展的势头将显得非常强烈。目前江苏省城市化正进入开始加速上升的阶段,可推断在江苏省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将继续受到大城市效率的牵引,大城市地区人口集中趋势将有增无减。
2.2 小城镇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十多年来,江苏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使小城镇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带来了农村小城镇量与质的变化。全省50000多个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在内的农村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分散开办在农村里、相对集中在小城镇上,这就使一大批老集镇恢复了活力,使一大批乡政府所在地形成了亦工亦农的新型集镇。
目前,江苏省已有县城、县属镇115个,农村集镇1800多个。小城镇的工业产值目前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6%[4]。随着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有些镇从工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小城镇建设基金,加强了文教、卫生和集体福利事业和城镇事业的建设。随着小城镇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特别是县城在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小城镇将可能从分散向集中发展转变,并将成为江苏省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3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发展重点
江苏省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城市化水平也较高。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规模以及各级城镇本身发展的可能性分析,江苏省未来城镇化水平将稳定提高。
江苏现有大小城镇126个,还有1800多个农村集镇。按照我国城镇规模划分的标准,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含特大城市)有6座(南京、徐州、无锡、苏州、常州、南通);人口在20-50万的中等城市有8座(连云港、淮阴、盐城、泰州、扬州、镇江、江阴、常熟);其余绝大多数是人口20万以下的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集镇。首先,由于从城镇在整个国民经济地域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江苏省现有的部分城市在全国、全省经济职能分工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大中城市比小城镇占地少、集聚效益高,但投资大。江苏省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对大中小城市的发展要统筹安排。其次,从城乡人口再分配的预测看,到2000年将有17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其中至少500万要进入城镇。而真正拥有巨大容纳能力的是1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最后,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看,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今后江苏省城镇发展建设的重点,应适当选择培育和发展大中城市,积极提高小城镇的规模和质量。[3,4]
根据江苏省省情,今后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首先要重点建设好的是一批人口10-20万上下、区位适中、基础较好、辐身范围较大的小城镇、县城和县镇。它们多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全省城镇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能力,有较好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好的投资效果,优先建设这些城镇对于节省基础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避免大城市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完善全省城镇体系是有利的。至于为数众多的农村集镇,它们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情况悬殊,且大多市政基础建设不完善,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不可能重点建设。
4 21世纪江苏省城市发展概要
4.1 总体发展框架
按照江苏生产力的长远布局,未来经济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沿江产业带(沪宁铁路与南京至扬州、启东高等级公路沿线),以及沿海沿大运河的T形发展带。以沪宁铁路为经济发展轴所形成的苏南城市群比较发达(尤其是苏锡常地区),随着苏北铁路的修建,新铁路沿线的苏北产业带、城镇带也将在20年内逐步形成,这些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县镇都是建设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未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形成新的城市化地带,沿铁路线的淮阴、盐城、南通、江阴、宜兴经济集聚的规模将会加大,城市现代化水平将会提高。
结合江苏省情,今后城市发展要适当考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到2010年或者更远期,全省城市形成以苏南、苏北交通干线为主轴,串联一系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逐渐形成江苏省“井”字形的城市化比较发达的新格局。(图1)
依据1994年全省设市规划预测,到2010年江苏全省共设市51个。具体预测方法是以各经济区的总面积、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4个方面占全省的比重,确定各经济区的设市数量。(见表2)
为了解决地区间不平衡问题,应大力开发苏北,发展苏北工业经济,提高苏中、苏北的城市化水平,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三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仍将存在较大差距,苏南地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全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4.2 江苏省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江苏省在今后10、20年内将有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转入城镇,需要有较多的城市和城镇来容纳。从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江苏的城镇化速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工业化速度却快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江苏省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应为:在2000年以前,有选择的发展大城市(如苏州、无锡、徐州等),合理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方针,2000年后,逐渐转向以建设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6]
根据江苏省“九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战略,实行“大开放、大集团、大市场、大城市”的发展路子,苏南地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日益走向经济国际化;苏北地区加强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的方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沿海、沿路的工业开发区,建设大中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同时要注意城镇化机制的作用,要从发展生产力入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省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4.3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据统计,200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均为3100万人,按全省耕地总面积6800万亩,人均6亩耕地计算,种植业约需劳动力约11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5%,从事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约3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0%,则全省剩余劳动力约1700万人。据有关资料表明,1980-1994年间,全省约有32%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以上的城镇,预计至2000年仍保持在28-30%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进入乡镇(集镇)以上的城镇,即约有560万人进入城镇,加上原有城镇人口自然、机械增长,全省城镇总人口约为2600多万人,[7]其中13个大中城市约为850万人,17个小城市约370万人,县城约550万人,县属镇约830万人,考虑到江苏省外出做工或各种纯进入劳动力的影响较小,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约为35-36%,苏南高于苏北,苏中快于苏北、慢于苏南。[8]
如果采用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做为衡量城市(镇)化水平的指标,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将有稳定提高,但由于江苏省人口基数大,城市化水平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大体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速度,这同时也为江苏省率先进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注:江苏省城镇化水平预测应包括两部分,一是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U[,1],为“户口城镇化水平”,可从统计资料直接得到;二是乡村人口中城镇化了的总人口比例U[,2],为“乡村人口城镇化水平”,这部分比较实际,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亦工亦农、流动人口与暂住户口的人口数。这两部分为:U[,城镇化人口]=U[,1]+U[,2]。(见姚士谋等,江苏省城镇化水平指标研究报告,1997年,内部稿)
4.4 江苏省域城镇体系结构
按照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长远目标,江苏省城镇体系结构应符合经济总体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沿海沿江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江苏省工业化与社会化发展水平以及城市本身的区位、功能作用和人口规模,加以受到上海国际化大都市规划建设的辐射影响,到廿一世纪,江苏省城镇体系的整个地域结构中,将形成特大城市3座:南京、无锡、徐州;大城市4座:苏州、常州、南通、连云港;中等城市7座:镇江、扬州、淮阴、盐城、泰州、常熟、江阴;其余为江苏省重要的小城市和面广量大的建制镇(包含县城镇)。这五个层次为江苏省城镇体系结构的基础层次,而乡镇是不属于城镇范畴的农村主要居民点,但它们是江苏省城乡结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根据江苏省各城市的历史发展方向与基本功能地位,全省将形成四大类型的职能城市:
(1)省一级并含有省际意义的综合城市,主要是南京、无锡,徐州。2000年后无锡、徐州的市区人口将超过100万人,南京接近280万。这些城市的主要职能多涉及全国和全省,在全国、全省经济职能分工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2)沿海、沿江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主要是南通、连云港、镇江和张家港。城市人口接近50万,地理位置与建港条件优越,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江海运输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3)区域发展中心与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主要是苏州、常州、扬州三市。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4)地区级的工商和工矿城市,也是省内各地区农副产品与工业品的集散中心,主要有盐城、淮阴、泰州、仪征、常熟、江阴、昆山、新沂,宿迁、淮安、丹阳等市。这些城市一般规模不大,多数为我省地方一级的工商业与工矿业城市,有些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加工工业城市,其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今后这些城市将扩大规模,成为各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标签:小城镇论文; 苏北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