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研究_两岸关系论文

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青少年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3-0043-07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台湾青少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生力量,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日益巩固与深化,台湾青少年在两岸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两岸交流中的主角。“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1]。如何认识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理解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形成的背景和过程,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台湾青少年工作、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的理论基础。2014年3月,在台北发生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反服贸”为号召的所谓“太阳花学运”,反映台湾青少年在政治认同上的疏离倾向,对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化解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两岸青少年在政治认同上的融合,是新时期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的现状与特征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政治归属感,政治认同包括国家认同、阶级认同、政党认同、政治制度认同、政治理想认同、政策认同等等,其中国家认同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是人们对于“我是谁”的认知的基本出发点。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包括台湾青少年对于两岸关系、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党认同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是台湾青少年对于两岸关系现状的认知,也是台湾青少年对于国家概念和台湾前途的认知。当然,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不是静态的概念,而是动态的趋势;不是单一的认知,而是多元的倾向;不仅仅是外化的言行,而且是内在的思想。

       从狭义上看,台湾青少年主要是指15~29岁年龄段的人口,总计约500万人,这也是台湾主计部门进行青少年状况调查的样本范围,其中台湾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更受瞩目。根据台湾当局2009年的调查,15~24岁的台湾青少年人数为304.2万人;25~29岁的台湾青少年人数为189.3万人(均不含军人)。从广义上看,台湾青少年是指从14~39岁的一代,也就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青少年世代。广义上的台湾青少年世代,经历了台湾政治转型时期或政治转型后的时期,正是台湾社会政治认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他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是台湾社会的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形成与强化的过程。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

       根据台湾当局2009年的调查,15~24岁的台湾青少年的在学比率为72.02%,25~29岁台湾青少年的在学比率为6.46%。这说明,24岁以下的青少年绝大部分仍在学校就读,25岁以上青少年则绝大部分离开学校走上了就业生涯,其中25~29岁未在学青少年的就业率为82.09%。未在学的台湾青少年的就业部门大部分是在服务行业,占了60%以上。

      

       (一)由于台湾社会分离主义思潮的影响,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呈现疏离化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政治转型,一方面推动了台湾社会政治领域的多元、开放,另一方面也纵容了具有明显分裂主义倾向的政治思潮的泛滥。由于台湾社会长期的分裂主义思潮的影响,台湾青少年一代出现了明显的政治认同的疏离化倾向。2012年3月台湾TVBS的统独二分法民调结果显示,69%的台湾民众支持“台湾独立”,16%支持两岸统一;但是通过年龄交叉分析后发现,年龄越小,“台湾独立”选项的认同度越高,其中在30~39岁的年龄段中76%支持“台独”,20~29岁年龄段中80%支持“台独”。

       台湾的相关民调也揭示,台湾青少年在政治认同上的疏离化,甚至于大部分并不是消除政治象征符号的差异就能弭平的。2012年8月,台湾指标民调问到“若两岸政府未来联合成为一个新国家,名称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是中华民国”,结果显示36.1%的台湾民众能接受,45.8%不能接受;但是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台湾青少年群体的接受度更低,20~29岁的民众不能接受的比率有62.3%、30~39岁的民众不能接受的比率有53.6%。①

       在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台湾青少年同样呈现出明显的疏离化倾向。2012年10月中旬台湾TVBS的身份认同二分法民调结果显示,年龄越小,对于台湾人的认同度越高,而对于中国人的认同度越低。

       (二)台湾青少年的“台湾主体意识”在强化的同时政治认同也表现出务实化倾向

       当然,与台湾的老一代相比,台湾青少年并不执著于统独的理想或目标,他们更加务实,呈现出更加具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太阳花学运”这一世代的台湾青年,多数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政治转型以后。在他们眼中,民主、自由是理所当然的不用思考的选择,加上多年的民粹主义政治的影响,以及绿营的纵容与支持,因此,他们享受言论的无尺度的自由而不用担心法律的惩处,他们进行激烈的街头抗争而不用担心军警的镇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他们的个人主义呈现出极端化的倾向,他们的口号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相关的民调显示,虽然台湾青少年的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在不断强化,但是台湾青少年也表现出明显的务实主义倾向,多数人不愿意为“台独”而上战场打仗。2012年5月,台湾21世纪基金会发布的民意调查研究报告显示,“86后世代”(1986年以后出生者),有48.8%逐渐倾向所谓“台湾主体认同”,认为“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彼此互不隶属”。其中,大学生世代的“台湾主体认同”比例更高达52.8%。但是,该调查也发现,如果台湾与大陆发生军事冲突时,有31.6%受访者不愿意接受参战动员,这代表年轻世代在两岸关系态度上,明确转向务实主义,不愿意为维护所谓虚构的“台湾主权”而牺牲生命。当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时,“86后世代”对于人民有权抵抗当局的军事征召,回答同意和非常同意者达60.8%,其中属于大学生世代的更达62.5%。2011年10月,台湾《远见》杂志的调查同样发现,在12~17岁的中学生中,44.3%表示不愿意自己或家人为所谓的“国家”上战场。

       (三)台湾青少年对于社会现状并不满意,对于两岸政策具有开放与戒备的双重心态

       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滞涨状态,失业率持续攀升,而青年失业率则尤其严重。青年失业率显著高于社会的平均失业率,“青年失业率高,不敢结婚,不敢生子,不敢消费”,大学毕业生被称为“22K”,即只有2.2万台币的起薪点。面对这样的现实,台湾青少年对于现状并不满意,2013年3月,民进党针对大专以上青年学生进行民调,发现台湾青年对于社会、政治、教育、媒体的满意率均处于及格的边缘:如果理想的状况是10分,大专学生对社会的整体评价是5.58分;对政治的整体评价是5.18分;对教育的整体评价是4.65分;对媒体的整体评价是4.28分。许多台湾青少年寄希望于通过两岸交流改善台湾经济环境,或获得个人发展机会,因此,他们更加愿意支持两岸政策的开放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他们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也较为务实。例如2013年4月,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把台湾媒体的热播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的现象形容为中国大陆“入岛、入户、入脑”的统战作为,台湾《中国时报》民调显示,有65%的人不认同苏贞昌的说法,交叉分析发现,年纪越轻的受访者不认同苏贞昌言论的比例越高,20~29岁有75%不认同,30~49岁有72%不认同,50~59岁有64%不认同,60岁以上有42%不认同。然而,受“太阳花学运”的影响,近年来台湾青年对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的满意率进一步下降。如TVBS民调中心2015年5月15日的民调显示,马英九当局的大陆政策从2011年5月的51%的满意率降到只有35%的满意率,而不满意率则升到55%。这也说明,单纯的社会运动对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2010年8月,台湾地区立法机构通过“陆生三法”修正案,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多数台湾民众对于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持开放与欢迎的态度,台湾1111人力银行的调查发现近63%的台湾学生赞成开放陆生赴台就读,即使是绿营色彩的“台湾智库”在2010年8月发布的民调仍显示,54%的台湾民众赞成开放陆生赴台就读。但是显然,台湾民众在赞同两岸交流交往的同时也心存戒备。由于赴台就读的大陆学生,无法像外籍学生在台湾加入全民健保,导致大陆学生的不便与不满,民进党和国民党均有“立委”提议让大陆学生加入健保,但是多数台湾民众仍然存有戒备或歧视,不愿将台湾健保体系向大陆学生开放。台湾TVBS在2012年8月中旬举办的民调结果显示,52%的台湾民众不赞成大陆学生加入健保,只有37%表示赞成。

       二、台湾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与政治认同

       在政治学理论中,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代相传的方式,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台湾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政治社会转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方式和内容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文化也发生了明显的变迁,尤其是政治的多元化和本土化,对于青少年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媒构成台湾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家庭是青少年政治认同的第一步,父母的政治认同有形无形地传承给下一代,造成台湾社会省籍认同的差异和政党认同的分化。学校的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型塑了台湾青少年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价值,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台湾教育改革,使台湾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科书、升学制度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变革,台湾政治价值趋向于多元化,台湾的本土认同和台湾主体意识也通过学校教育得到强化。社会团体包括社运团体,尤其是政党在选举和其他政治活动中的宣传、鼓动则在人际和组织上影响了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商业化和市场化倾向的大众传播媒体,则全方位地灌输给了青少年各种各样的政治信息和政治理念,尤其是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在青少年接受政治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台湾政治转型改变了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整体环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社会进入了政治转型期;90年代以后,台湾政治转型加速,各种政治势力粉墨登场。个别政治人物和政治势力出于自我的权力野心,假借自由化、民主化、本土化的外衣,在台湾社会鼓吹“台湾独立”的政治目标,尤其是1986年成立的民进党成为汇聚“台独”势力的总后台。选举成为台湾政治生活的重心,台湾政党和政治人物借助于每一次选举场合,展开“台独”的意识形态动员。李登辉为了巩固个人权位,先后抛出了“一个分治的中国”“阶段性两个中国”“特殊国与国关系”等分裂主张;陈水扁上台后,变本加厉,抛出“一边一国、公投制宪”等“台独”主张,导致两岸关系严峻对立,频频处于军事对抗的战争边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逐步完成了政治转型,但同时也是分离主义泛滥的时期,对成长中的这一代青少年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不断渲染大陆的敌意,强化台湾青少年的所谓“心防”。两岸交流不断增加,台湾社会却残存着“仇共、反共、恐共”的历史余绪;冷战格局已经彻底瓦解,台湾社会却仍有人希冀回到美国保护下的东西方阵营对抗的旧格局中;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台湾社会却依然沉浸在经济起飞年代的美梦中对外筑起了保护主义的高墙。

       (二)“去中国化”的文化教育毒害了台湾青少年一代的政治认同

       从1895~1945年,台湾社会虽然经历了日据50年的殖民主义统治,但是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传统却是根深蒂固,绝难撼动的。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政治转型速度加快,台湾社会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的倾向,尤其“台独”势力的活动日益猖獗,“台独”思潮不断泛滥,特别是2000年民进党执政以后,“台独”政治势力把黑手伸向文化和教育领域,假借推行本土文化和本土教育之名,行“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之实,在客观上也给台湾社会和台湾青年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体现在政治认同、文化偏好、历史观等多方面,而历史观的形成则是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岛内“台独”势力极力试图加以改造的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在台湾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向青少年灌输反共意识形态,把中共称为“共匪”。民进党当政时期,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课程纲要,把“日据”改称“日治”,把抗战胜利说成“终战”。岛内分离主义势力处心积虑削弱台湾年轻一代的中国意识,正是企图通过进一步强化台湾学生的所谓“台湾认同”达到培植“台独”土壤的目的。2012年2月,台湾前“行政院”院长郝柏村投书《联合报》指出:“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教育学者,仓促阅读了一些中学的史地课本,结论是:一、失去了“中华民国”的立国精神,模糊了“中华民国”的国家目标。二、暗示‘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中华民国不是中国,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误导了中华民国国民的国家认同。”[5]

       (三)充斥着分裂主义言论的媒体恶化了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台湾社会原本存在的多元的政治心态得以公开表现出来,并以文学、电影、报刊、电视、电台等形式在开放社会广泛传播。尤其是分裂主义思潮借助于社会开放、言论自由、文化多元的趋势,不断占据台湾媒体和舆论的空间,而这些大众传播媒体承担着台湾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功能,对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毒害是不可低估的。“1988年以后,随着台湾政治的多元化发展,扮演政治社会化角色的政治结构越来越多;加上台湾当局的放任自流,台湾政治文化的‘脱中国化’现象已经由点到面,由暗到明,由民间到官方,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四散渗透。”[6]

      

       (四)海量的网络信息也形塑了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

       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网络信息容量大、速度快、信息全,成为台湾青少年获取两岸信息的主要来源。2012年7~8月,台湾当局研考部门举办的民调显示,15~20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几乎100%具有上网经验,21~30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几乎99.7%具有上网经验,31~40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几乎98.6%具有上网经验,明显高出中老年的上网经验。而使用网络的青少年,最主要的目的是浏览信息,其次是玩在线游戏和聊天交友,这也符合当代青少年的普遍特征。因此,台湾青少年获得的两岸信息大部分来自于网络,网络信息有即时性、全面性的优点,使台湾青少年可以更加全面、直观地看到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改善台湾青少年对于大陆的观感。但是,海量的网络信息也有盲目性、非过滤性的特点,它甚至无法排除虚假和有害信息的传播。可以说,网络既给台湾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海量信息,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政治影响。

       网络的互动平台极大地张扬了公众自由表达的权利,使得公众的表达更加随意,网络论坛,社区网站的兴起为网友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将政治新闻信息传播和发表多元意见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台湾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得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通过交互平台参与政治舆论的塑造。如2009年发生的“郭冠英事件”,起因于化名“范兰钦”的郭冠英在搏客上发表了“台巴子”“高级外省人”等较为偏激的言辞,随后遭到广大网民的指责。2013年6月,曾任台湾空军少将的“花莲县政府”“民政处”处长周杰民对入伍新兵谈话时表示:两岸的统一是必然的,你喜欢听也好,不喜欢听也好,我告诉你,两岸的统一是必然的,大家读历史听到了,话说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两岸的关系,我告诉你,将来统一是必然!该新闻经媒体报道后,有些青少年网友在网络上谩骂:“叛将拉去毙了!”“把终身俸吐出来!”“卖台已经不稀奇了,现在是送台!”“既然要统一了,我干吗还要当兵?”这些事例都表明,网络交互平台已经成为台湾青少年塑造和表达政治认同的重要渠道。

       三、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国认同

       研究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的现状、政治社会化的背景和过程,目的是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国认同,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促进祖国统一的政治进程。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国认同应从多方面着手,第一是应当营造两岸交流交往的大环境,消除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少年的敌我意识;第二是分析影响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的关键因素,具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和影响力;第三是加强两岸青少年在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岸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相互融合。

      

       (一)改善两岸关系的大环境,有效消除台湾青少年的敌意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起起伏伏,岛内“台独、分裂”活动始终未能平息。2008年两岸关系逐渐走上了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有效遏制了“法理台独”的极端冒险活动,但是台湾社会各种“政治台独”“文化台独”势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台湾教育科技文化界的“台独”流毒泛滥,成为策动台湾青少年“反陈江会”“反媒体垄断”“反服贸”“反中”的幕后主导者。争夺台湾青少年成为统独较量的重要战场。

       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受到两岸关系大环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前,两岸分处国际冷战格局的两极,台湾青少年在“反共”“恐共”的氛围中成长,虽然普遍认同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是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敌意依然存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冷战格局瓦解,两岸民间交流日益密切,然而李登辉、陈水扁推行分裂主义政策,强调“台湾主体意识”,向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领域渗透,培植“台独”的国家认同。2008年以来,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轴,两岸进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两岸交流交往的大环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岛内阻碍两岸交流的“台独”势力依然活跃,甚至还主导了台湾社会意识形态的走向;岛外国际势力牵制两岸关系的进程,不愿放弃把台湾作为制衡中国发展进步的棋子。如何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的传承,为两岸青少年政治认同的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现阶段海峡两岸应当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交往

       20世纪90年代,大陆开放台湾学生登陆求学。2011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求学。目前台湾高校学习的各类学生达到将近3万人;在大陆各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已经超过了2万人。他们分散在各行各业,是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力量。虽然台湾当局实行“三限六不”的限制政策,但是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求学将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赴台学习的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等方面都将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当然,不排除他们在某些观念上将相互冲突,但是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经历迫使他们相互容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两岸青年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他们结成了牢固的学缘关系。毕业后,他们有些人会一起创业,有些人会在事业上相互支持,有些人将结成两岸婚姻家庭。他们将是未来两岸社会结合的重要连接点。应当继续推动两岸学生交流,包括就读学位、短期交换、学术参访、夏令营、青年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三)重视两岸青少年教育学术的交流

       台湾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主要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的。台湾中小学所使用的历史、地理、国文、社会等教材,对于形塑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马英九当政后,调整大陆政策,承认“九二共识”,维持“一国两区”的法律定位,对于营造台湾青少年的中国认同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是,在扭转“去中国化”的教科书的恶劣影响的问题上,马英九当局担心绿营的反弹,举步不前,效果不彰。为了有效地影响和引导台湾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应当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动和开展两岸中小学教育、教材和学术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岸高校、技校、高中、初中之间的教育文化学术交流,通过教师之间的学术理论与教学方式的互相切磋,拉近两岸教育之间的差距。两岸中小学老师可以相互观摩学习,尤其应当欢迎台湾中小学教师到大陆来进修和深造。在举办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夏令营的同时,也可以举办两岸中小学教师的夏令营,实地考察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地理和山川文化。海峡两岸可以合作编纂有关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课外读物,可以共同编写中小学历史、地理、语文、社会科目的参考教材,合作出版有关中国文化研究的书籍。

       (四)加强对台湾青少年的舆论宣传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针对台湾青少年的信息来源,在涉台电视节目制作上,增强对台湾青少年的吸引力,通过风光片、电视剧、文艺节目,增进台湾青少年对于中国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认识。随着交互网络平台的出现,手机日益成为广大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手段。根据台湾网路资讯中心(TWNIC)于2015年1月30日公布的2014年《台湾无线网路使用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12岁以上民众共有16,372,581人有使用网络的经验,上网率为78.2%,曾经使用网络民众的行动上网率达到77.8%,曾使用行动上网的受访者,主要使用3G或3.5G上网,94%使用智能型手机联网;与2013年调查相比,2014年民众的曾经行动上网率成长了12.8个百分点。[7]在如此高的网络覆盖率和庞大网民基数情况下,网络逐渐成为台湾民众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台湾民众纷纷在网上与政府、政治人物展开互动,进行政治沟通。大陆对台湾青少年的舆论宣传应当重视对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介入与影响,因为,在网络空间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可以自由讨论、交流意见,形成舆论,网络社会是一个舆论分散的社会。在这样的情境下,虽然传统的从众心理会有所减弱,但在网络政治沟通过程中人们在沟通中害怕错误、害怕孤独的心理仍然存在,网民的“从众”心理也依然存在。如果不介入,大陆舆论就会成为沉默的一方。

       四、结语

       做好台湾青少年工作,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缺乏交流、缺乏了解是导致台湾青少年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异化的重要因素。“我们愿意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愿意为台湾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7]。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是促进海峡两岸社会融合与最终统一的必要手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台湾青少年非理性与激进的倾向趋于淡化,理性与务实的认知不断强化。这也说明,台湾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过交流,化解敌意,增进了解,促成融合,这是两岸青少年交流与做台湾青少年工作的出发点。

       [收稿日期]2015-06-10

       注释:

       ①详见2012年8月10日台湾指标调查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台湾民心动态调查、两岸交流与统独”,发布的民调新闻稿,http://www.tisr.com.tw/wp-content/uploads/2012/06/TISR_TMBS_201208_11.pdf。

       ②资料来源:详见台湾当局“行政院研考会”委托联合行销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16日到8月30日办理的《“101年”个人/家户数位机会调查报告》,http://www.ndc.gov.tw/dn.aspx? uid=15590。

标签:;  ;  ;  ;  ;  ;  ;  ;  ;  ;  ;  ;  ;  ;  ;  

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研究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