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论文_倪敏,倪莎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论文_倪敏,倪莎

江苏中信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 沭阳县 223600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当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筑工程招标,工程单位通过实行建筑工程招标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机制体制,促进机制优化,不断的提高本身的竞争力。在进行招标时必须要仔细考虑建筑单位的影响力,保证质量,如果实力较大的话,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就高,中标的可能性也高。文章主要研究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造价控制,介绍了影响招标投标造价控制的主要原因等,并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推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希望能够使得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好。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引言:

自从我国推行招投标制度以来,市场交易行为更加规范化,市场竞争机制趋向透明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各种生产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市场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筑招投标管理中造价控制越来越重要,为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控制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建筑企业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既是设计阶段实现控制预算的目的,又是建筑工程投资的规模核实依据,还是确定工程施工合同价款的重要阶段之一,直接影响今后的工程施工和竣工之后的结算。

1.实施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高效手段,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是通过竞争后,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合理的安排项目计划,进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通过招投标的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比较合理,也可以说招投标也是基本建设范畴的一种新的经济承包制。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而对一些不利的招投标因素实行限制,真正的体现了在经济市场实行公平竞争,把真正有技术力量和工程项目建设中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质量意识比较强的、素质比较好施工单位,并且有相当的工程建设经验的单位招标进来,使建设项目招投标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目前建筑工程具体的招投标情况,只有进一步规范、完善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造价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有关部门的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的力度,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保障。

2.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市场供需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建筑市场的供需状况,左右着工程造价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促进和刺激了建筑市场的需求量增加,承包商在成本中加上较大幅度的利润之后,仍然会有可能获得竞标的取胜全,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导致建筑市场萎缩,此时竞争加剧,承包商为了获得竞标机会,将利润降低到最小、乃至为零。市场经济规律所产生的结果是很明显的。当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减少时,市场经济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小的;当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增加时,或者说建筑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下时,其对于工程建筑的造价影响是恨直接、敏感的,建筑市场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折射到工程造价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评标方式不统一的问题

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在法律文本方面规范了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行为,对于招投标阶段评标专家的地位做了具体的界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业主对于竞标项目的直接干预和影响,从理论层面保障了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民主化和公开透明化。然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评委会只能按照评标规则评标,加之评标时间过短,对于竞标企业的文件不能够做充分的、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够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的价格。

2.3资格预审中违法违规现象的因素

按照目前招标投标的有关规定,在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时,招标人可以从中选择不少于7家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这一规定给了业主单位过大的权力,业主单位可以按一定的资格标准进行资格预审。但相当多的业主没有严格把关,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定,想要哪一家企业入围就按照这家企业的标准量身定做,设定排它性条件,再加上串通投标方和业主或权力部门的相互勾结、钱权交易,最后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全部或全部被串通组织人控制,资格预审制度的不合理客观上给业主单位和投标人创造了相互串标、围标的便利条件,不利于造价控制。

3.建筑企业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3.1重视招投标前期工作

不论对于招标单位还是投标单位,在正式的招投标之前都需要进行详尽的前期准备工作,招标单位要根据设计图纸合理编制工程量清单,根据工程量清单来确定工程的设计概算,并将设计概算报送造价监管部门审批,并以获批的设计概算为基础编制招标控制价或者是标底。作为施工单位更是要注重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招标单位发布的招标信息和设计图纸来分析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并且根据自身企业的施工定额来编制投标报价。

3.2选择最优化的合同价格形势

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投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合同类型的选择,以利于最大限度的降低和转移工程造价的风险责任。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合同主要发挥着调节承发包双方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的功能,建设单位或者招标人可以通过适当的合同类型和具体的合同条款的设定,将风险最大程度的转移给承包商,因此将自身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3.3推行合理的招投标控制价

招投标控制价受到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工程量、人工价格、材料价格和机械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编制招投标控制价时,(1)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现场地质、施工现场环境和施工场地的水文勘探资料进行编制;(2)工程量的计算要正确,它是招投标控制价编制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数据,工程量的分项名称应与工程量清单相一致,并且工程量应该依照图纸按规定的计算规则计入单价中,避免少算漏算错算,若在编制中出现了漏项或者错项都会直接地影响招投标控制价的合理性和正确性;(3)招投标控制价的确定应注意考虑人工价格、材料价格、机械设备价格,并应详细地进行大量的市场行情调查,充分地预估各种主要材料的价格趋势,掌握工程材料的信息价也即指导价与市场价格的差异,争取都能与市场价相吻合。

3.4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为了促进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发展和进步,必须要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督机制和体系,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促进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招投标监督机制应该体现全面性的特点,对招投标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和分析。晚上招投标监督机制能够避免恶意手段中标。有的建筑单位为了中标会假意地将成本压低,而且还会使用质量较低的材料进行施工,所以必须要建立好建筑工程监督机制,保证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健康运行。

4.结语:

招投标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工程施工以及竣工结算造价管理的保障,为了提高此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最为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以求能够不断提高造价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和生,尹贻林.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1]谢莹盈.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建筑经济.2007(S2)

[1]贾慧玲.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5,13:251-252.

论文作者:倪敏,倪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论文_倪敏,倪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