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依据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将课内外英语阅读活动相结合来培养英语阅读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愿读”“会读”并且“想读”和“畅读”。
关键词:英语阅读;图式阅读理论;阅读循环圈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在中国中入WTO以后,对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熟练掌握英语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然而,一直以来,国内的英语教学被曾批判为“费时较多,收效较少”。有人认为英语学习的误区之一便是“精而不泛”。学者、专家认这阅读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水平。“学习英语,阅读是关键。许多学生只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最终陷入只精教材的误区。不能过分求精,课后要做大量的泛读。”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从“读”的策略、能力、阅读目标和阅读量等提出了具体的分级要求。从三级(即七年级)开始到五级(即九年级),要求课外阅读量从4万要累积达到或超过15万。“以读促学”,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生英语课内外的阅读情况又是怎样呢?现综合上文所提到的阅读现状调查以及我校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598份有效调查问卷,就英语课内阅读学习、课外阅读行为和阅读策略方面所做的比较全面的问卷调查情况来分析。
1.课内英语阅读教学与阅读策略的应用情况
(1)英语阅读策略有所改善
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阅读技巧、语篇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比调查前预计的情况要好。通过平时的英语阅读课,只有10.4%的学生觉得自己的阅读速度没有提高,7.9%的觉得词汇量没有提高,8.3%的学生觉得文化背景知识没有增加。但是在这三个方面觉得改变甚微的均达38%左右,说明超过四成的学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阅读学习中,有50%以上的学生学到了猜词和了解重点细节的技能;了解略读、查读和通过中心句理解大意的学生不到一半;有67%的学生能抓住每段的主题句来理解每个自然段落的主旨,而后理解细节;有14%左右的学生对于阅读技能一无所知。从以上数据分析,目前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阅读的主要障碍是词汇方面的问题。
(2)英语阅读习惯不良
调查显示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表现在:①在阅读时喜欢读出声来,以朗读代替阅读(占52.36%);②阅读时逐字逐行指读(占38.28%);③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占33.46%);④没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时往往想着将文章翻译成中文再理解(占58.41%);⑤迂回读,靠反复查看前面读过的内容来保持思维的连贯(占55.47%)。
2.课外英语阅读情况
(1)学生对于阅读内容根据个人的爱好有一定的取向性。有48.10%的学生喜欢英语短文故事类型的课外读物,喜欢科普知识类型的就只有14.33%。40.08%的学生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想往下读。10.22%的学生想读却找不到自己爱读的内容。
(2)阅读时间没有保证,阅读量不足,阅读氛围不浓。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100~150词,九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400~500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要求,阅读时间过少,50.9%的学生每周看课外英语读物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32.7%的学生因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时间看课外书。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不足6万。还有教师认为这是看闲书,会影响考试,就更不会强调学生读书了。
三、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英语阅读
1.转变阅读观,激学生“愿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打好基础,为终身学习提供能主动学习能力。大量阅读好比英语学习的加速度,教师要走出题海训练的误区,从阅读的入手来提升英语教与学的质量。
观念的更新不是单靠说教,有在参与体验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引发思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进行“‘好’英语是‘做’出来的,还是‘读’出来的”辩论赛;搜集各种有关“全民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等;搜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对于阅读的看法或名人成功的故事等,再通过手抄报、新闻报道或班级讨论会等的形式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和交流中得到思想的更新;开展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转变阅读观,从广义的角度使教师与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挖掘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
2.立足课内,教学生“会读”
(1)明确阅读教学要求
让学生“会”读,教师则应该先要对学生“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初中阶段要掌握哪些阅读技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初中毕业应达到的五级目标对阅读技能(reading skills)的描述一共有七条: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②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③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④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⑤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⑥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⑦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这七条阅读技能涉及的微技能(reading sub-skills)有:略读 (skimming);找读 (scanning);③预测下文(predicting);理解大意 (main ideas);猜测词义(guessing);条理判断(reasoning);了解重点细节(major details);理解文章结构(structure);理解图表信息(table/figures);理解逻辑关系(logic);
理解作者意图(author’s tone);根据事实推理(reference)等。
教师应细读课程标准要求,将这些技能要求熟记于心,才能灵活运用于教学中。
(2)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有些阅读材料虽然没有新词,但学生仍然觉得似懂非懂。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就不是词汇了。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曾经指出,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①读者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schema);②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但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③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但却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了外语教学界的关注。图式阅读理论把传统的阅读观念、心理学观点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已及人工智能理论融合起来,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从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和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读者的知识和语篇中的各个层次(即字——词——句——篇章——语义——结构)中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图式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利用背景知识去激活相应的内容或形式图式,以促进对语篇的理解。
(3)以篇带本,引学生“想读”
目前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是按照主题或话题性原则来编的,但是教师上课时所注重的仍然是阅读课文中的知识体系,语法要点。很少会有英语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与课文主题或作者相关的课外读物书,教师总是担心地将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会对学习成绩带来负面影响。从1972年起,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会(NAEP,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一直追踪四年级、八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分数。结果发现,用课外读物当课本的学生和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分数最高。这说明阅读与考试成绩是没有冲突的,不进行阅读的教师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这种活动打开阅读教学的新思路。这样可以有机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系到了一起。
(4)放眼课外,领学生 “畅读”
阅读应当是良性的循环。在英国儿童阅读专家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完善了他的 “阅读循环圈”(附图)。
循环圈的理论说明,引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不是单纯“读”的过程,也不是“大人—孩子”的单向指导过程,而是“选书—阅读—反应—再选择—再阅读—……”。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是循环的推动者、主持者与合作者。
四、结束语
课内外英语阅读的有效结合,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信心,扩展学生的图式大有裨益。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和动态的过程,要注意不要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额外负担,应允许学生在无法完成计划时及时调整,减小阅读量。更不能期望在短期内通过某种方式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达到很高的学习水平。教师要坚守在阅读循环圈的核心,全程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合作与分享促使孩子爱上阅读、习惯阅读和思考。当英语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求,则英语学习也将成为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湖阳初中 243100)
论文作者:姜太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图式论文; 英语阅读论文; 教师论文; 技能论文; 读者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