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时事新闻进行世界当代史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论文,时事新闻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时代的演进,世界当代史(二战以后的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以高考为例,世界当代史考查的力度总体上呈加大趋势,1995年试卷中只有2分,1996年试卷中猛增到20分,1997年有所回落,1998年又上升到15分。1999年高考世界历史采用新教材,世界当代史的内容已大幅度增加,考查力度亦肯定会增加。因此,世界当代史的教学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几年来,我在世界当代史教学中,充分利用时事新闻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利用时事新闻进行世界当代史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同古代史和近现代史比较,世界当代史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殊性:
现实性。世界当代史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许多内容和材料与今天的现实生活直接相连,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当代史教学内容。
丰富性。历史距离我们越近,史料也就越丰富,世界当代史的材料可以说是俯拾即得。我们可以从各种途径如报刊、书籍、电视、电影等,接触到当代史的生动内容。
动态性。由于当代史的许多内容与今天的生活直接相关,而人们的认识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往往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的看法不一致,呈动态性的变化。有时会出现教材的结论同现实生活中观点相背离的现象,形成当代史教学中的社会干扰性,这也是世界当代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滞后性。虽然当代史离我们最近,但是有许多重大问题尚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对当代史的研究往往滞后于近现代史的研究,许多问题尚不能作定性分析。
根据世界当代史的现实性、丰富性、动态性、滞后性的特点,结合典型的时事新闻进行教学,首先可以提供给学生历史事件发生的最新背景,并充分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其次,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现代中学生涉猎广泛,思维灵活,并接触到大量的知识信息,对时事感兴趣,并有刨根问底的探究心理。因此,利用时事新闻进行教学,也是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
第三,符合历史教学中过去和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历史教学必须联系现实,同时反过来又为现实提供借鉴,这既是历史教学的一大原则,也是史学的社会功能之一。
第四,符合迁移教学的规律。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时事、新闻,从一定程度上讲,时事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因此,两者的迁移教学是十分自然的。让学生利用政治课中学过的时事、新闻来为历史学习服务,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如何利用时事新闻进行世界当代史教学
1.补充式
其一,补充教材叙述的不足。如,当代史在叙述“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节时,较注重叙述东南亚和东亚经济发展的原因、方式,而对其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阐述较少。从目前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来看,我们似乎更有必要补充一下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加深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东亚一些国家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相当严重的问题。从浅层次来看,一是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出现信誉危机;二是外债过多,尤其是短期外债比重大,在国际金融投资者狙击下,产生国际支付危机。从深层次看,一是政府干预过多,政府让银行向企业贷款,并鼓励企业借了结构不合理的外债,从而烘托虚假繁荣;二是政府官员的腐败;三是没有高科技作背景,出口竞争力下降;等等。总之,亚洲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自身存在的扭曲现象——泡沫加腐败造成的后果,经济繁荣没有扎实的基础,又在政府干预下制造了虚假的繁荣。因此,我们必须吸取它们的教训,加快改革步伐,避免泡沫并遏制腐败,引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样的讲述,时代感较强,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讲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时,可以补充1997年的世界三大科技成就:一是美国发射的“火星探路者”号宇宙飞船首次在火星着陆,并放出“旅居者”号火星车对其进行气候与地表探测;二是英国科学家利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培育出第一只克隆母羊多利;三是“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由此来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上的成就。
其二,补充历史事件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这种补充在当代史教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如:讲到北约,讲“北约东扩”是怎么一回事;讲到以色列的建立和中东战争,联系拉宾被刺、“土地换和平”、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伊斯兰抵抗运动制造的爆炸事件使巴以和平进程雪上加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宣布在1999年前将建立巴勒斯坦国等等,最后教师不忘补充一句“中东和平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讲到“欧盟”,说一说欧盟一体化的加强,1999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此外,在讲到一些尚健在的历史人物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这些历史人物的近况,如曼德拉、卡斯特罗、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李光耀等;讲到一些目前仍在发挥作用的区域性集团组织,可点一下这些集团组织目前的活动状况,如世界贸易组织、欧佩克、欧盟、不结盟运动等;讲到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可补充一些国家的纪念活动等。
2.释疑式
释疑式就是利用时事新闻,讲清一些疑难概念,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其发展、变化过程,并辅之以典型事例,以便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例1:讲到垄断的方式“兼并和联合”时,“联合”的方式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利用美国波音公司、麦道公司(世界民用航空市场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联合来加以释疑,两强联合后,将成为一个拥有20多万职员、年营业额达480亿美元的巨型企业,除生产商用飞机和制造几乎所有的航空航天工业产品外,还有种类繁多的工业产品。这种“强强联合”,正说明垄断已不再局限于“大鱼吃小鱼”而出现了各地区经济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依存的局面,这是垄断组织发展到现在的一个新特点。
例2:讲到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作用时,补充一则时事:由于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导致美伊对抗,海湾形势骤然紧张,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如箭在弦上,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赴伊拉克调停,于1998年2月在巴格达同伊拉克领导人签署了解决伊武器核查危机的协议,使紧张的形势得以缓和,但后来又有反复。
例3: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滞胀”问题。“滞胀”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概念,可用目前日本的经济态势来加以说明。据载,90年代初以来,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1992年至1996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仅略高于1%,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0.7%的负增长率,1998年的衰退还要严重。目前日本经济的缓慢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就是“滞胀”的典型。
例4:关于“关贸总协定”。教材讲到“1947年,美国又倡议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这段话不大好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来加以阐释。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及世贸组织的谈判已历经十二个年头,虽然中国已逐渐具备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但目前仍面临不少阻力,其中美国便是因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的意愿决定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度,美国虽然多次表示在原则上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但在涉及具体问题时,却对中国提出苛刻条件,如不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要中国以发达国家的身份加入,理由是中国实在太大了;也不顾中国与日本、欧洲双边谈判取得进展的事实,仍对中国提出过高要价,阻挠中国的谈判进程。这样的讲解,学生对于“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及美国的霸权政策就有了形象性的理解。
其他又如,讲到南斯拉夫的自治体制带来的问题时,教材只笼统地讲了一句“民族问题也尖锐起来”,我们可以补充南斯拉夫的分裂、波黑内战、科索沃问题等时事新闻;讲到目前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时,可补充印度违反国际公约进行五次核试验,引起南亚局势紧张等事例。
3.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讲述世界当代史的一些难点问题时,对照中外正在发生的类似事件进行对比式讲解,从而起到加深理解教材的作用。
如:关于货币的贬值问题。教材叙述1973年,由于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引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类似的美元贬值,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也讲到过,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刺激出口,因为货币贬值,使得出口货物相对便宜。这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学中的问题,学生不大好理解。这可以同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结合在一起进行对照讲述。我国政府在亚洲一些主要国家相继宣布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多次重申人民币不贬值,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虽然中国的出口受到困难,但为亚洲摆脱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作出了最重大的贡献,中国此举受到了世界舆论的一致赞扬。当然,人民币不贬值,中央是经过通盘考虑的,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通过这样的对照讲解,并不是要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货币贬值问题,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如:关于民族问题。教材叙述到台湾问题时,可以适当联系加拿大和魁北克问题、英国和北爱尔兰问题、俄国和车臣问题、南联盟和科索沃问题等时事热点,讲清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内政,讲明我国及国际上对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态度。不过,在讲解民族问题时,不可作简单的类比,要注意一个民族及地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对台湾问题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利用时事新闻,进行世界当代史教学,至少可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1.弥补教材不足,充实历史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概念。
2.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感,使学生感到历史和现实是密不可分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3.有利于理解教材难点,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刻性和广阔性方向发展。
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从教师方面来讲,要注意掌握好适度、适时、适量的原则。历史课要呼应现实,但它毕竟不是时事政治课,而且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过分渲染的话,就会影响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
此外,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从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各种渠道搜集时事新闻,通过剪报、做文摘卡、写读书笔记、教后感等各种形式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要勤动手。这样,有丰富的素材才能使教学得心应手,否则,就成了无米之炊。
2.从学生方面来讲,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心留意身边的时事、新闻,要帮助学生将时政课的知识迁移到历史课中来,因为教师的讲解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学生的呼应,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