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律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于初中化学的阶段性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在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表述时,常常使用“一般”、“通常”、“一定”、“不一定”等词语,充分体现了概念的科学性和阶段性、事物的共性和特性,语言准确、严密,且留有余地,为知识的深化打下了伏笔。但学生往往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大多意识不到或感触不深,易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本文就初中化学中主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做一总结,以便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能力。
一、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阳离子,但阳离子得到电子后不一定变为原子。如:Fe[3+]得1个电子后变为Fe[2+]。
2.原子核一般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却仅由质子构成。
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一般属于同种元素,但Ne、H[,2]O、HF、CH[,4]尽管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它们都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呈“8电子稳定结构”,但是氦原子的最外层却只有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5.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但H、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2,它们不属于金属元素。
6.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般相同,但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5。
7.原子团不一定在任何反应中都不改变。如:KclO[,3]受热分解时,ClO[,3][-]就发生了改变。
二、关于物质的分类和命名
1.化学上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而一般把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无机物,但CO、CO[,2]、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因其组成和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仍视其为无机物。
2.酸电离时有H[+]生成,但电离时有H[+]生成的化合物却不一定是酸。如:
KHSO[,4]=K[+]+SO[,4][2-]+H[+]。
3.碱的溶液一般都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如NaCO[,3]溶液,或者K[,2]O、CaO的溶液。
4.盐一般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但铵盐却是由NH[,4][+]和酸根离子组成。
5.碱性氧化物一般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却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ZnO是两性氧化物。
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CO、NO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7.式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CO和N[,2]的分子量都近似为29,H[,2]SO[,4]和H[,3]PO[,4]的分子量都近似为98。
8.化学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金刚石(C)和石墨(C)。
9.构成相同的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种原子团。如:KmnO[,4]和K[,2]MnO[,4]中分别含有高锰酸根和锰酸根。
三、关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伴随有化学变化。
2.非金属一般是电的不良导体,但石墨的导电性能优良。
3.金属在常温下一般为固体,但Hg在常温下为液体。
4.酸一般是液体,但磷酸却是无色晶体。
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Ca(OH)[,2]的溶解度却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6.爆炸不一定都属于化学变化。如:锅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7.一般情况下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K、Na、Mg却能在CO[,2]中燃烧。
8.燃烧不一定都有O[,2]参加。如:Na在Cl[,2]中的燃烧。
9.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O[,2]中不一定不能燃烧。如:Fe。
10.物质与O[,2]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物质与O[,2]发生的反应。
11.同一物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反应本质相同,但二者生成物不一定一致。如:Fe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而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却生成Fe[,2]O[,3]。
12.催化剂一般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也有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如:在塑料、橡胶制品中加入“防老化剂”,就是为了尽量减慢其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一般都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但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的不一定叫催化剂,如:KclO[,3]中加入KmnO[,4]制取氧气,KmnO[,4]不能称为催化剂。
13.化学变化一般都有发光发热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白炽灯通电后发光放热。
14.H[,2]与O[,2]的混合气体点燃不一定都会发生爆炸。如: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低于或高于H[,2]的爆炸极限时。(但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15.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不一定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K、Ca、Na三种活泼金属。
16.盐和金属反应不一定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如:
2FeCl[,3]+Cu=2FeCl[,2]+CuCl[,2]。
17.盐和酸反应不一定都生成新盐和新酸。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8.盐和碱反应不一定都生成新盐和新碱。如:Ba(HCO[,3])[,2]+Ca(OH)[,2]=CaCO[,3]↓+BaCO[,3]↓+2H[,2]O。
2.若浓酸不慎洒到皮肤上一般马上用水冲洗,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布迅速拭去再用水冲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