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史好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史好杰

山东方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274500

摘要: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与工程特点与普通建筑工程有较大的区别,高层建筑工程独有的施工技术特点,要求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应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结合现代科学创新技术与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立足于高层建筑实际的工程需求,推进规范化高层建筑施工,结合管理规范,推进现代化高层建筑施工的高效益发展,为社会与人民造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1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现阶段,国内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与规划的施工体系主要以楼群的模式进行建造,高层建筑并不是单一的个体,一般由主楼与裙楼组成。一方面,高层建筑工程的普遍特点展现在,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工种技术众多,各方面的管理与技术配合要十分密切,监督体系与施工机构之间要求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要求,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建造提供一个完备的整体规划。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建造施工规模庞大,工程建造工期长于普通工程。在施工建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与风险。特点是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会广泛的应用现代新技术,例如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建造施工的复杂性,提高了工程难度。高层建筑中重要的施工过程主要在高空中作业,高空作业的环境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较大,同时高空作业中的工序较为复杂,工作环境多为城市施工中心,狭小的施工环境促成了安全事故多发的高概率。以上两方面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面对这些特点,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改革,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2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施工技术

2.1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是为了防止因为温度过高,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而进行的一种后浇封闭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钢筋混凝土的变形。一般来说,后浇带在施工后,会在施工结构处保留一段时间,然后继续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结构体系。后浇带施工能够很好的控制钢筋混凝土的变形裂开,因此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决定了这个工程的牢固程度,能够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解决在工程中经常出现的沉降差问题已及能够减小温度收缩的影响。在建筑体系中,建筑的主体和裙房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基础设计成为一个整体,但是为了呈现出一个整体的效果,一般都是要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将两部分暂时分离开,等到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这样就能放心地完成大部分的沉降量,再然后就是对连接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于那种高低层连成整体的情况,需要充分考虑内力的情况,有可能因为内力过大而导致地基损坏,所以在有考虑的情况下,也要有一个好的地基。其次在混凝土刚刚浇筑的时候,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凝结过程中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不稳定,出现裂缝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不会当时出现,一般是施工后的一两个月左右,这样当时可能不能发现这个问题,后期也不好解决。但是后浇带施工就能够很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状态,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结构面对温度变化的体抗力,减小因温度变化而收缩的影响。

2.2逆作法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方法一般是有限制条件的,例如需求基坑比较深、作业空间比较小,空间太大的话难度会增大太多不适合逆作法施工。逆作法施工主要是在适合那种按常规流程施工的建筑,一般来说,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都是从下到上,稳定地基,对基坑进行挖掘,再慢慢由下往上的进行施工,对基坑只有一个支护的措施,保护措施并不规范和明确,施工工艺技术不够高。但是对于逆作法施工来说,它是最先沿着高层建筑工程的地下建筑边轴线来进行相应的支护结构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再逐步地对土方进行由上到下的逆转性开挖,采用这种施工方法的时候,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完全的考虑,最重要的就是基坑的支护问题了,这个是能否完成这个操作的基础,一个安全保障。此外,施工的环境对这项操作的限制也比较大,环境比较险恶或者说不叫不完全,基坑不好挖掘,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好安全的措施或者换一种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可以根据施工工艺顺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半逆作法施工技术和全逆作法施工技术两种类型。

2.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使用混凝土进行工程的建设,因此,施工人员需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混凝土质量检验的过程中,需遵照相应的标准,其是否具有较大的抗压性能,是否适应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在工程开展前,相应人员应对水泥标号开展相应程度的审查,在审查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较多的错误。此外,水泥与水需对水灰比进行合理的调控,在施工人员运用合理调控比例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合理开展,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相应程度的保障,在运用恰当比例配合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从而确保工程的精细化施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根据不同楼层的建筑面积进行不同的混凝土调配比例,从而使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对于商场等特大建筑层,便需要施工人员进行较多的水凝土调配,在精准计划调配的基础上,保障高层建筑工程顺利施工。

2.4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施工的重要性是保证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基础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土方开挖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与基础混凝土建筑技术等。基础施工技术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作为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开端,相关规定基础施工建设的工期应占整体工期比例的1/3或者1/4,基础施工的工程造价同样如此。打好建设的开端,后续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高层建筑的施工环境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单位应进行合理的施工计划配置。一方面,施工建设的初期应进行环境的勘察与测量,了解施工环境涉及到地形与地貌。另一方面,施工建筑单位应利用现有技术在施工期间保护周围其他建筑物安全以及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行。初期的施工环节对基坑工程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深基坑的挖掘与支护涉及到众多的土力学理论轻度与稳定理论,施工过程存在较大风险。环境岩石结构问题、位移变形问题与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等,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对于一些基坑技术的施工开展,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例如,基坑挖掘超过5m以上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对于周边支护,基坑开挖与地下降水制定专项方案,在方案制定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验证,在检验方案可行后,进行实施。

结束语

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日益增长,发展的更加迅猛,城市化建设也相应的加快了。为了节约我国的土地资源,因为土地资源的匮乏,建设的楼层也只能是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也就越来越受欢迎。但是高层建筑的施工风险大,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监控,将各项施工技术的优势都发挥到极致,提高整个工程的而质量。

参考文献

[1]余冬.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86 -87.

[2]樊志刚.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1): 67+69.

[3]郭发丽.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门窗,2017(02):184+186.

[4]王希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134-135.

论文作者:史好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史好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