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田灾害承载力综合评价_丘陵论文

湖北省农田承灾力综合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北省论文,农田论文,综合评价论文,承灾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00)01-0118-06

1 研究农田承灾力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国家,多年来,虽然取得了防灾减灾的一定成就,但是任务仍然相当艰难。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大,农业自然灾害多,农业生态环境复杂,各地域农田承受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能力,即农田承灾力,强弱差异很大,遭受同样自然灾害强度所造成灾害的大小和范围、差别也十分悬殊,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各地灾害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防、减灾对策,有必要分别对全省各县(市)农田承灾力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与评价。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害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灾害与致灾因子有本质的区别,致灾因子为可能引起人民生命伤亡及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而灾害则是因致灾因子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资源破坏的情况,减灾就是减少由致灾因子形成灾害的全部过程。灾害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预报灾害时必须考虑不同区域的承灾能力,才能正确判断可能致灾的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提早作出预防。真正的灾害预报,既要有自然因素变异预测,还应结合某区域农田的承灾能力,科学地分析并预测可能对该区农作物造成危害的程度。然后才能及时地提出对策,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科学而完整的减灾对策,应是针对灾源和承灾体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灾害源和承灾体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关注的是灾害,没有承灾体就没有灾害,也没有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目前由于科学水平所限,对许多重大灾害的灾源以及灾变的形成,我们只能了解发生的原因,还不能改变形成过程,对突发性灾害的预测,预报水平还很低,人们只有从逐步深入地了解各地域承灾体(如农田等)的各种承灾能力入手,对承灾体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以便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各种防、减灾预防方案,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农田承灾体的抗御和承受各种灾害的能力。另外,对各地农田承灾力的分析评价与分区,也有助于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为大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2 农田承灾力评价模型

农田承灾力的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很多,它随着各地区承灾体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我国东部地带,地处大陆季风区,农业灾害方面,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生产的影响最为广泛和严重,200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大小水灾出现的频率由10a一遇增加到6a一遇, 局部区域的涝灾几乎年年都有,旱灾频繁出现。就湖北省来说,从有史记载以来,旱涝出现的年次,可占各种灾害总次数的绝大部分,鄂中丘陵、鄂北岗地为“旱包子”,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为“水袋子”,湖北省平均每年旱灾农田面积达82.2万hm[2],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 而平均每年受洪涝危害的面积约为59万hm[2],成灾面积为39万hm[2]。同时旱涝灾害又是诱发其他灾害的渊源,每发生大旱后,容易引起虫灾爆发,长期阴雨、潮湿又易产生作物病害,发生洪水灾害后,常引起各种瘟疫漫延。所以研究农田承灾力时,应把研究农田承灾力时,应把研究农田承受和抗御干旱和洪涝灾害的能力作为评价的中心内容。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农田承灾力的评价模型,对各区域进行综合评价。农田承灾的评价,除研究各地农田承灾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程措施(灌溉、排涝、防洪等工程),非工程措施(灾害预报、防灾和减灾等工作)之外,还要研究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条件,综合评价模型为:

m

P=Σ W[,j]Y[,j]

j=1

,P为农田承灾力综合指标;W为参评因子权重,Y 为参评因子评分得数,由此可以看出,决定参评指标的关键在于确定参评因子和权重,各参评因子权重的分配主要应充分考虑参评因子在承受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大小,灾后恢复生产能力的强弱以及可对比性。总结参评因子和权重的取值范围,使其评价模型能真实反映农田承灾力的真实情况,根据评价模型即可求得全省各县的农田承灾力综合指标,同时还求出全省的分区综合评价,并且按等级排序。全省分区为:武鄂黄城郊农业区、鄂东北丘陵低山农业区、鄂东南丘陵低山农业区、江汉平原农业区、鄂北岗地丘陵农业区、鄂西北山地农业区、鄂西南山地农业区。

3 参评因子的选择

一个地域农田的抗旱、除涝、防洪能力的高低,在于地域水利化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选择抗旱能力(有效灌溉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现有易涝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及旱涝保收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作为参评因子。

农田承受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与该地的机耕面积大小和农田施肥量多少有关,机耕面积大,松土层的厚度就越深,土壤含蓄水分的能力就越高,其抗旱御涝的能力就越强,同样一个地区农田施肥多,对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的利用率,以及促进作物壮苗和生长都十分有利,因而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至于农田的环境因素(土壤种类,地下水埋深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农田的承受能力,所以参评因子也兼顾了这些因素。一个地域农田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体现农田的灾前、灾中的防、抗灾能力较强,灾后生产恢复快;相反,经济不发达地区,遇灾损失大,恢复生产也慢,因此我们选用某一地域的经济实力(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承灾能力的参评指标。另外,由于水土流失冲走表土,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单产逐年降低,流失的泥沙对其附近的河流、水库、农田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还选用本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作为农田承灾力的参评因子。

表1 1990年农田承灾力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

参评因子 因子权重

一级 二级

农民年人均收入(元)0.24>650 600~650

有效灌溉面积

抗旱能力(──────)0.20>0.8 0.7~0.8

耕地面积

现有易涝面积比值 0.16<0.04

0.04~0.05

旱涝保收面积比值 0.17>0.7 0.6~0.7

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总面积

0.13<0.1 0.1~0.3

机耕水平 0.04>0.4 0.3~0.4

化肥施用量(kg/hm[2]) 0.04<40

30~40

水源、土质、地下水等 0.02 好较好

评分标准

10 8

参评因子三级

四级

五级

农民年人均收入(元) 550~600500~550<500

有效灌溉面积

抗旱能力(──────) 0.6~0.70.5~0.6<0.5

耕地面积

现有易涝面积比值比值

0.05~0.06 0.06~0.07 >0.07

旱涝保收面积比值 0.5~0.6

0.4~0.5<0.4

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总面积 0.3~0.5

0.5~0.7>0.7

机耕水平 0.2~0.3

0.1~0.2<0.1

化肥施用量(kg/hm[2]) 20~30 10~20 <10

水源、土质、地下水等

一般

较差 差

评分标准 6 4 2

表2 1996年农田承灾力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

参评因子 因子权重 一级

二级

农民年人均收入(元)0.24 >1900

1800~1900

有效灌溉面积

抗旱能力(─────) 0.20 >0.8 0.7~0.8

耕地面积

现有易涝面积比值 0.16 <0.02

0.02~0.03

旱涝保收面积比值 0.17 >0.7 0.6~0.7

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总面积

0.13 <0.1 0.1~0.3

机耕水平 0.04 >0.5 0.4~0.5

化肥施用量(kg/hm[2]) 0.04 >60

50~60

水源、土质、地下水等 0.02好较好

评分标准 10 8

参评因子三级 四级五级

农民年人均收入(元) 1700~1800

1600~1700<1600

有效灌溉面积

抗旱能力(─────)0.6~0.7 0.5~0.6 <0.5

耕地面积

现有易涝面积比值

0.03~0.04

0.04~0.05>0.05

旱涝保收面积比值0.5~0.6 0.4~0.5 <0.4

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总面积 0.3~0.5 0.5~0.7 >0.7

机耕水平0.3~0.4 0.2~0.3 <0.2

化肥施用量(kg/hm[2]) 40~50

30~40 <30

水源、土质、地下水等 一般 较差 差

评分标准6

4

2

参评因子的权重由下述方法求得:

(1)根据参评因子组成的判断矩阵R

γ[,11] γ[,12] … γ[,1n]

γ[,21] γ[,22] … γ[,2n]

R= · ··

· ··

· ··

γ[,n1] γ[,n2] … γ[,nn]

γ[,ij]表示在某一准则下因子i与因子j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经验判断,然后数量化予以确定。

例如 γ[,ij]=1 表示i与j同等重要;

γ[,ij]=3 表示i比j稍微重要;

γ[,ij]=5 表示i比j较为重要;

γ[,ij]=7 表示i比j重要得多;

γ[,ij]=9 表示i比j极端重要。

(2)采用方根法,求出各因子的相对权重ω[,i],计算公式为

4 农田承灾力的等级划分

综合指数P的分级是从社会经济条件和农田抗旱、除涝、 防洪及其他因素的评分结果乘以权重而得出的。根据综合指数,我们划分为五等。

表3 农田承灾力等级划分及各等级所占比例

等级 一 二 三四

综合指数

>8.0 7.0~8.0 6.0~7.0 5.0~6.0

<5.0

1990年县(市)总数19 19 8 825

占百分数(%) 24 24 101032

1996年县(市)总数20 16 14 426

占百分数(%) 25 20 18 532

湖北省域幅员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也不大一样,所以各地承灾能力相差很大,根据以上划分标准,对全省79县(市)进行系统计算评定,其结果见上表。从间隔6a的时间来看,全省的农田抗灾力变化不是很大,抗灾能力强的一、二等维持在45%左右,而差的四五等维持在40%左右,尤其是最差的(五等)基本是那25个县(市)不变。这些县(市)今后仍需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承灾力,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才能大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5 综合分区评价

湖北省面积有18.5万km[2],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不一样,现分区简述如下:

1)武鄂黄城郊区

本区包括武汉、鄂州、黄石市郊的8县市,该区域地势低缓、 河谷平原、岗地、丘陵、湖泊交错,光温充足,水源丰富,经济实力强,所以本区农田承灾力较强,8县(市)只有大冶、黄石、江夏区二等, 其余5县(市、区)(武汉市郊、黄陂县、新洲县、蔡甸区、 鄂州市)都是一等。

2)鄂东北丘陵低山区

本区包括黄冈市的10县(市)及孝感市的大悟县,该区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光、温、水充足,但多旱涝,农田承灾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一等2个(黄州、武穴),二等3个(英山、团风、黄梅),三等4个(麻城、罗田、浠水、大悟),四等2个(红安、蕲春)。

3)鄂东南丘陵低山区

本区包括咸宁市6县(市)及黄石市的阳新县,该区山地、丘陵、 岗地、平原兼备,农田承灾力处于中下等水平,其中二等1 个(嘉鱼)、三等2个(赤壁、通城),五等4个(咸宁、崇阳、通山、阳新)。

4)江汉平原区

本区包括荆州市、孝感市等18县(市),该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温、水充足,但洪涝严重,经济实力较强,农田承灾力比较强。其中一等10个(孝感、云梦、荆州、松滋、监利、洪湖、天门、京山、枝江、当阳),二等6个(荆门、汉川、应城、石首、仙桃、钟祥), 三等2个(潜江、公安)。

5)鄂北岗地区

该区包括襄樊市的8个县(市),地势低缓,岗丘为主, 耕地集中连片,光热充足,降水量偏少,容易发生旱灾,本区农田承灾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一等2个(随州、宜城),二等5个(襄樊、襄阳、枣阳、广水、安陆),五等1个(老河口)。

6)鄂西北山地区

该区包括十堰市及其附近的11县(市)。本区光热充足,降水偏少,土壤肥力低,社会经济实力弱,属多灾地区,农田承灾力很低,其中四等(南漳、谷城、保康、丹江口),五等7个(十堰市、郧县、 郧西、竹山、竹溪、房县、神农架)。

7)鄂西南山地区

本区包括鄂西自治州及其附近的16县(市)。该区少日照,多秋雨,土地质量差,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社会经济实力比较弱,农田承灾力很弱,二等1个(远安),四等2个(枝城、宜昌市),五等13个(宜昌县、兴山、秭归、长阳、五峰、恩施、建始、巴东、利川、宣恩、咸丰、来凤、鹤峰)。

根据两期分析表明:武鄂黄城郊区、江汉平原承灾力较强;鄂东北丘陵区、鄂东南丘陵区、鄂北岗地承灾力属中等;而鄂西北山地区、鄂西南山地区承灾力较差,而在这几年时间内各县(市)等级差异不大,只有少数县市的承灾力等次有差异,所以说采用这种方法评定承灾力还是比较合理的。

收稿日期:1999-03-16;修回日期:1999-05-10

标签:;  ;  ;  ;  

湖北省农田灾害承载力综合评价_丘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