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论文_张雪雁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室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22月来我院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麻醉苏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苏醒期观察组的心率、血压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程度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全麻苏醒护理,可降低躁动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麻醉苏醒护理;躁动;疗效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指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的一系列不巧当行为表现,如妄想思维、肢体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等表现,这些行为容易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其中肢体无意识动作容易导致输液管、导尿管脱出,容易引发术后呕吐、气管痉挛等意外事件,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由此,为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对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3年1月~201422月来我院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220例,入选患者排除精神性心理疾病及语言交流障碍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10例,其中观察组男145例,女65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7.4±2.3)岁;按手术类型:胃肠道手术98例,肝胆手术89例,泌尿系统手术20例,妇产科手术13例;麻醉时间(4.5±1.4)h;对照组男143例,女67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6.5±2.6)岁;按手术类型:胃肠道手术95例,肝胆手术92例,泌尿系统手术21例,妇产科手术12例;麻醉时间(4.8±1.5)h。所有患者麻醉前行ASA分级,分为I~II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探访、麻醉后导尿、术后麻醉室等待苏醒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①术前宣教,术前分析全麻苏醒期产生躁动的相关原因,制定评估量表,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整个麻醉过程、麻醉后出现的各种异常以及术后设置导尿管、胃管等各种引流管的重要性,做好术前宣教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鼓励,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②术后针对性护理:因手术药物残留等因素影响,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等症状,常常表现头痛、躁动,进而引发全麻苏醒期躁动,因此密切观察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做好体位护理,让患者保持舒适状态,避免医疗器械及不合适体位对血管、神经的压迫;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

1.3 评价标准

按照躁动评分标准[2]:0分:安静无躁动;1分: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但在进行吸痰等操作时肢体有轻度躁动;2分:无刺激状态下出现躁动;3分:患者剧烈挣扎,需采取制动措施,躁动发生率=(1分+2分+3分)/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组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静息期和苏醒期心率、血压变化,采取()表示;经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单位以%表示,P<0.05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静息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压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苏醒期观察组的心率、血压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躁动程度及躁动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躁动程度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临床中一种特殊的麻醉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心律加快、血压升高及一系列不巧当的肢体动作,发生原因可能是由全麻苏醒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的并发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加上手术过程中医疗器械对患者腹腔内脏器的扰动较大,因生理刺激的作用,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较高,导致术后导尿管、气管插管及各种引流管被意外拔除[3]。有研究显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术前对全麻苏醒期可能出现的身体应激反应缺乏一定认识,以及各种刺激性诊疗操作有关[4]。因此,对腹部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实施预防性和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术前宣教,讲解相关全麻后躁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减少机体应激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变化,适当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减少患者疼痛感,避免因外界刺激作用使患者出现躁动[5]。

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醒期观察组的心率、血压变化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程度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发生率(1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4%)。可见对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和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

[2]吴戈.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2):226.

[3]李勤,戴琳峰,薛滢等.语言唤醒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889-891.

[4]朱雯霏,范素红,王永浩等.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导尿管预防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21-2622.

[5]王楠楠.全麻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3):247-247.

论文作者:张雪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论文_张雪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