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资源市场培育的人文环境_人文环境论文

论信息资源市场培育的人文环境_人文环境论文

论信息资源市场培育的人文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人文环境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环境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行为规则和价值体系的总称。人文环境是人类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新的社会发展的条件。信息资源市场培育的人文环境既包括社会已有的与信息资源市场有关的思想意识和规则制度,也包括在信息资源市场形成、发展以及信息资源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规则制度和价值体系。信息资源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既不能脱离原有的人文环境,又不能局限于原有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信息资源市场培育与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将为信息资源市场的培育提供思想意识保障、道德信用支持和市场规则保证等。我国信息资源市场的建设起步较晚,而且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人文环境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当中,还存在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促进信息资源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1 信息意识的培育

信息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指人脑对信息在社会各项活动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和反映,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信息意识既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关系的理解,又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开发和利用信息的观念和自觉能力;既是信息主体对信息的感知认识能力,也是其对外界信息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动的反映能力。

1.1 我国社会成员信息意识现状及分析

我国目前社会成员的信息意识尤其是信息市场意识还较为薄弱,在思想上真正完成由信息意识到信息意志行为转换的人还是少数。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成员信息意识薄弱是由于信息思路不开阔,对信息的理解狭隘,对信息缺乏敏感性以及“重藏轻用”的陈旧观念造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成员信息意识薄弱的原因是多年的封闭意识影响着人们信息观念的改变,用户的信息知识培训不足,信息污染阻碍了用户信息意识的萌芽和发展,信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可见,造成我国社会成员信息意识薄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提高全社会的信息意识,必须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2 提高信息意识的主要对策

信息作为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已成为比物质、能源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意识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信息意识模糊、信息知识缺乏的社会是不会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的。因此,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而要提高社会成员的信息意识,必须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和培训,可采取如下对策:

1.2.1 进行信息的认知教育

一定的信息意识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还需要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要提高信息意识,首先必须进行信息的认知教育。在信息的认知教育中,应树立以下观念。

(1)树立信息是资源的观念。社会公众应意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惟有意识到信息作为资源的重要性,才能真正重视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

(2)树立信息有用的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依赖信息生存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公众所具有的共同意识,谁先掌握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信息的多少起决定作用,信息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树立信息可共享的观念。在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把信息传送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信息共享创造了技术条件。信息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共享性。要使广大公众充分认识到,大量公共信息是社会提供给公众的免费礼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4)树立信息是商品的观念。在发达国家,信息被当作一种战略资源,是高智力劳动创造出的商品。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信息逐渐被承认是商品,信息有偿服务也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靠国家财政扶持、不计成本效益的无偿服务方式,使信息的市场观念得以逐步确立。

1.2.2 引导认知内驱力的信息指向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要想理解所学的知识,阐明与解决有关问题,从而指向学习任务的一种动机因素。每个人都具有认知事物、学习知识的潜在动机,一旦经过个体的探索或外界的引导、培育,就会指向明确,还会为认知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手段,刺激、引导和培养大众的认知内驱力,使其指向信息,感受到浓郁的信息气息,并使其认知内驱力信息指向逐渐固定下来,内化为整个意识的一部分。这样,利用信息便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1.2.3 开展信息的需求培育

每个人的信息需求量是各不相同的。对信息需求量大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将越来越高出平均水平;而信息需求量较小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却越来越低于平均水平。这就是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对应于信息需求的原理是:信息需求量较大者,由于获取和吸收了更多的信息,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不断产生新的想法,而要对这些新想法加以证实或深入研究,就需要更多的信息;相反,信息需求量较小者,往往不容易吸收信息,难以产生新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信息需求只能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对公众的信息需求进行培育和引导,增加公众对信息的了解和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和指导公众更加自觉和有效地利用信息,不断激活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使公众的信息需求处于永不枯竭的状态。

2 信息资源市场规则的构建

信息商品所具有的特殊性,如易复制性、质量的难测性等,决定了信息资源市场需要严格的管理,而信息资源市场严格管理的实现有赖于信息资源市场规则的构建。信息资源市场规则是信息资源市场运行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信息资源市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随着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市场规则,因为统一的信息资源市场规则不仅是引导信息资源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走向市场的重要前提,也是维护信息资源商品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不仅是有效发挥信息资源市场功能的根本保证,也是信息资源市场管理者对信息资源市场进行管理的依据。因此,只有构建了健全、完善的信息资源市场规则,才能使我国的信息资源市场进入健康、有序的运行状态。

2.1 信息资源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

信息资源市场规则是指国家凭借其权力按照信息资源市场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制定出的法规和制度,供参与信息资源市场活动的诸方面共同遵守。信息资源市场规则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市场进出规则、交易规则、竞争规则等。

(1)信息资源市场进出规则。信息资源市场进出规则是指信息资源市场供应主体可进入或退出信息资源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由于信息资源产品的可共享性、生产的高成本性、复制的方便性等特点,决定了进入或退出信息资源市场要受一定的限制。为了建立起良好的信息资源市场秩序,必须制定信息资源市场进出规则。其内容包括:信息生产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信息需求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信息市场管理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

(2)信息资源市场交易规则。信息资源市场交易规则是关于信息资源市场经营活动的规范,主要包括规范交易行为、规范交易价格、规范信息质量等内容。例如信息资源商品的价格较多地受信息资源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它不同于物质产品的定价方法,一般不是采用成本加利润的定价方法,而是采用预期收益法定价,即根据购买该信息所能获得的预期收益来确定价格。与物质产品市场不同的是,信息产品的购买者购买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此,必须制定规则,不允许购买者出卖或转让所购买的信息产品,那将被视为侵权行为。

(3)信息资源市场竞争规则。信息资源市场竞争表现为信息资源商品生产者之间及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博弈关系,信息资源市场竞争规则应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竞争关系做出规范限定,既要促进市场竞争,又要保护各竞争主体的正当权益,保证信息资源产品的生产良性发展。

2.2 构建信息资源市场规则的基础条件

(1)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形成信息资源市场的重要条件。在卖方市场中是没有人会对信息感兴趣的;只有在买方市场,企业才会关注需求,热心于新产品的开发,才会不断创造新的信息需求,进而形成市场,并要求制定规则。

(2)强化信息资源市场规则的法制手段。信息资源市场规则体现在各种规范、准则和制度上,但必须以法律、法规作为保证,使信息资源市场规则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为此,可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提高民法效应,强化民事责任的约束;二是完善相关立法或开展专门的信息资源市场立法。

3 信息资源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

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其市场监管十分复杂和困难,加之我国的信息资源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资源市场的发展更需要市场主体严守诚信和自律,更需要政府严格管理并不断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以促进信息资源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目前急需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市场的信用体系。

3.1 我国信用环境现状及成因

我国的信息资源市场还处于培育期,与其相适应的信用环境还不太理想,信用缺失现象比比皆是,信用环境较为恶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即长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信用观念淡化,产生信用缺失;二是征信体系不健全,即信息资源企业及个人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转让、信用监管等一系列信用制度没有建立;三是社会信用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乏力,即立法不够完备,不能有效制裁失信者,不能切实保护守信者的利益,而已有的法律法规在规范信用环境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四是观念的偏错和道德的丧失,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传统伦理道德面临崩溃,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整个社会信用关系处于一种新旧道德规范发生断层的状态。

3.2 西方发达国家值得借鉴的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健全、完整的信用管理体系,信用环境良好,他们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第一,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第二,建立了严格的信用评估制度,信用评估主要由资信公司依法完成;第三,建立了信用转让、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证券化等信用风险转移制度,将风险转移到多个市场主体,大大增强了全社会对信用风险的抵御能力;第四,建立了以完备的法律体系相支撑的信用监管制度。

3.3 构建我国信息资源市场信用体系的措施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市场信用环境的现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采取以下措施以改善我国的信用环境。

(1)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信息资源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良好信用环境的构建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的理念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来维系的。

(2)尽快制定与信用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法制保障。

(3)建立信息资源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披露三大制度,为打造良好的信息资源市场信用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构筑技术平台。

(4)培育多元的社会信用中介机构,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组织保证。

(5)明确各主体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政府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者和维护者,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制定“游戏规则”。

(6)建立信息资源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估体系,监督市场主体的信用资质。

收稿日期:2008-02-23

标签:;  ;  ;  

论信息资源市场培育的人文环境_人文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