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人的现代化是哲学的中心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稿撷英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中,理应反应和概括时代精神、呼应时代的召唤,关注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而现代化中的最核心的要素——人的现代化应当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理由如下:
首先,以往哲学研究中的条块分割和专业壁垒的弊端严重地阻碍了哲学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例如,以往的哲学研究总是被分割为互不关联,难以沟通的三大板块,即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现象使得哲学逐渐脱离了时代的主题。如果要探讨近年来哲学不景气的内在原因,那么对人的问题,如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现代化的忽略是其根本的原因。因此,重新探寻哲学研究的对象,把人的现代化视作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成为当前哲学的主要任务。
其次,社会转型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手段,而社会现代化的实质,是以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超越。社会现代化说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面对社会转型,我们不能不承认人们的物质生活正迈向小康和富足,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设备也逐步迈向现代化。但人的主体性却在觉醒和张扬的同时又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落。对物质利益和功利的过份关注和追逐所造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已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无意说这是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的“负面效应”,相反倒以为这是社会与人的“综合病症”。问题出在人本身上,人的素质、人的观念、人的精神状态的落后与萎缩,才是根本原因。可以说,如果人的现代化滞后,那么社会的现代化一定是畸形的,因而也就没有前途可言。
第三,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从哲学角度来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客观上说来是体制之变,而从主观方面说来则是观念思想之变。作为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主体的人,当然要在改造客体和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以物化的方式确证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人的主体性上,也就是人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觉醒与张扬。传统的计划经济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压抑、扭曲乃至扼杀,市场经济的理性精神却渗透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开拓、进取、竞争精神的意蕴,因而,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好相契合。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结果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四,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永远是一切价值的尺度。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哲学研究以人为基点,重视人、关心人、塑造人是哲学的永恒主题,“见物不见人”则是哲学走向机械论的表征。何以克服社会生活中人的异化现象,又是哲学和科学共同要破解的难题。而人的现代化都已涵盖了这几层意思。
最后,90年代以来的哲学研究正在摆脱条块分割的状态,逐步走向对人的现代化这一问题的共同探讨。比如,中国哲学中传统与现代化的讨论,现代西方哲学中有关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以及哲学原理中对实践和人的主体性的探讨都体现了对人的现代化这一共同主题的探讨。所以,重新探讨和界定当今哲学研究的主题,把人的现代化问题摆在哲学研究的核心地位,是当代哲学走出困境,进入大发展的唯一契机。(原稿约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