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甘肃电力工业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越来越高。随着城市配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配网自动化整体发展带来信息的存贮和流通、 运行维护的工作方式、 厂站端设备故障处理、 运行检修模式和管理层的管理决策等一系列亟需研究的课题。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城市配网自动化发展分析及其运行管理模式做出了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配网;自动化发展;运行管理;分析
1导言
由于城市配网自动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不断加强,对于配网自动化的整体发展带来信息一定的存贮以及流通、运行维护的工作方式、以及和管理层管理决策等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处理。配网自动化和运行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现代电子技术以及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充分的运用,进一步把配电网实时的信息、以及用户信息、地理信息和离线信息等进行有效的集成,构成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自动化及运行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利于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充分的让配网自动化与配电运行管理系统形成一体系统。
2关于目前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分析
2.1探究现状分析
首先对风险抵抗能力得到不断的加强。任何一条线路以及任意的一个变压器故障都不会对电力供应产生整体影响,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现象以及发生停电的机率已经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
其次电网在供电过程中的容量具有着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的裕度,对电力供需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基本解决,部分地区超载的现象也已经被彻底消除,在夏季的用电高峰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电网变电容载(比)也开始符合行业标准,城市电网可以对极端恶劣天气进行从容应对,例如:高温天气、湿热天气、强降雨天气、以及雷雨天气等,城市电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城市生活有序的进行的强有力保障。
2.2分析城市配网自动化发展过程
首先对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系统没有过分的依赖,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操控和其他一系列的开关设备共同发挥作用第一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发生故障的过程中,对于自动化开关设备而言,能对发生故障的区域进行及时隔离,并且对其他相关区域的电力供应进行及时恢复。但此阶段中,由于配网自动化系统会受自动设备的限制,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是很高,因此时常出现以下状况: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不能起到任何监控作用,只有在故障发生的过程中才能起到作用,另外不能对整个运行过程进行简化,如果对健全区域供电进行恢复的过程中,最佳方案不能被系统自动化选择,隔离故障的过程中,重合器多次重合,这种状况对设备的具有较大的损害。因此,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寿命不会很长,而且要定时进行检查以及维修、更换相关设备,具有着比较高的成本费用。
其次以网络信号以及相关的信号线终端单元和后台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基础配网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中,配电网不管在哪种状况下都能够对监管配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发挥,另外还能对问题故障进行及时的发现,对运行方式进行有效的操控和改变,通过自动化调度隔离故障区域,对其他区域的电力供应进行满足。该方法及时有效,能对网状结构的拓扑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还能对瞬时性故障起到比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度依赖于通信,不仅给通信施工带来较好的成本,同时也会提高施工费用。
最后和上一阶段进行比较,这一阶段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不仅自动化调控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其自动化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功也得到明显加强,对配网自动化自动控制能力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形成集配电网系统以及需方管理、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票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同时保证配电网络自动化运行管理系统。
3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发展分析
一是基于自动化的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配网自动化阶段主要设备是重合器以及分段器等,并不需要建设通行网络以及计算机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在故障的时候通过自动化的开关设备进行配合实现故障的隔离区以及完善区域恢复供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阶段配网自动化系统局限在自动重合器以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自动化的程度先对来说比较低,其表现在故障起作用,正常运行中不可以起到监控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可以优化运行的方式。在对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之后,需要到现场对定值进行修改,恢复健全区域的供电时候,没有办法采用安全以及最佳的措施,隔离故障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次的重合,从而为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二是基于通信网络以及有关馈线在终端单元以及后台计算机网络的配网自动化阶段,在该阶段实现在配电网正常运行的时候也可以起到坚实配电网运行的情况以及遥控改变运行的方式作用,要是出现故障可以及时的察觉,同时也会经过调度元通过遥控隔离故障的区域,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区域的供电,这种方案具有着比较好的实时性能,对于网状结构的网络拓扑可以进行很好的解决,同时解决瞬时的故障,但是过分依赖通信,将会提高通信施工之中的成本费用。
4管理模式研究
4.1管理模式概述
对于配网自动化而言,在我国已经具有着十年的发展历史,从开始的如火如荼,到后来的观望,一直到目前的发展需要,经历了相对来说比较多的起伏以及波折。探究其因素,一是开始阶段的技术上存在不成熟以及设备造价限制,二是取决于运行管理模式存在不确定现象,导致造成上设备积极,设备维护以及系统使用存在消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系统较难的运行,不能对其真正的效益进行体现。
4.2管理模式比较
应该加强配网调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对自动化系统的掌握程度,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才能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是促进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主要途径和不竭动力。反之,只有不断的努力推动运用,才会提高生产运行人员对自动化系统的充分了解以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系统构成以及系统的构建模式,通常情况下以下两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构建模式:
一种是配调一体化模式进一步把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配网自动化系统构建在一套系统上,实施统一建模,结合电网调度员以及配网调度员的职责,不仅使用系统提供的业务操作功能,同时还要使用其流程,把他们的工作界面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割开来,各自具有有各自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只有在这种模式下,运行维护人员都属于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的原班人马,由于这些人员在维护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具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系统维护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在维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就会具有得心应手的心态。这类现场,到现在为止,大都运行得比较正常。如果规模不是很大,这种模式在对设备投资进行节省的同时,在日后运行以及维护的过程中也具有着比较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值得推广的模式。
另外一种就是配调独立运行过程中的模式由于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业务上的分离,配调一体化系统只能出现在中小城市,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分割开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相互独立,配网自动化系统从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部分数据,如果有必要,就要把配网数据发送给调度自动化系统。
5 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电力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将会直接的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所以配网运行中必须要提高安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树立起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各个电力企业也需要提高沟通合作,严格的控制安全,更好的保证电网运行具有着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瑾.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实施中的问题分析[J].上海电力,2009,05:369-372.
[2]程根华.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体会[J].科技传播,2014,08:117+108.
[3]杜艳洁.浅析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36.
[4]钟丽波,李然,周洋,陶洪生,纪秀艳.配网自动化实用化应用分析与建议[J].东北电力技术,2016,04:27-30.
[5]文逸辉.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54-55.
[6]黄英华.探讨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106-107.
论文作者:王晓丰,辛世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故障论文; 城市论文; 系统论文; 阶段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