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_产权理论论文

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_产权理论论文

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诸因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技术发展论文,因素论文,科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任何科学所决定的自主性,取决于非科学技术内在规律制约的社会条件。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对经济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步前进,都需要经济上相应的支撑和社会各方面的激励和推动。事实上,经济与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两大杠杆,它们相互反馈,不断地将整个社会系统推向新的有序结构。因此,经济因素在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占居首要地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①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是由于经济的需要,才使科学技术得以萌芽和产生;在漫长的中世纪以后,正是由于经济的需要,使科学力量重新兴起,在生产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应用,并由此导致了技术革命;在此后的近代史中,也是由于经济的需要,才使科学实验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并使科学技术系统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事业;到现代,还是由于经济的需要,20世纪的科学技术才取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使科学技术成果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和越来越大的规模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且引发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2>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研究作为新的生产力的生产过程,其产出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社会对它的资金、设备、人才、情报等种种投入。这些投入,归根结底都是靠社会的经济投入来支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经济投入水平,又是从根本上受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即经济实力的制约。现代发达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经济投入即科研经费,都是相当大的,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比如著名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在30年代,年度费用仅为2500英镑,而现在已达每年50万英镑,增长200倍;美国是现代科研战略工程的发源地,由于“阿波罗”等科研工程的需要,1960年至1969年仅10年间就耗费了19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可见,经济对于科学技术的反馈和制约作用越来越强大了。

<3>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自商品经济产生以来,经济竞争就成了给科学发展不断注入活力的源泉。在经济竞争中,无论就一个企业来说还是就一个国家而言,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最终取胜。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写道:“确实,事实告诉我们,广泛的农业技术改革运动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改革后期才开始的。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竞争和农庄对世界市场的依赖,使技术改革成为必要,而粮价的跌落则更加强了这种必要性。”②在恩格斯看来:“彻底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大大促进新机器的发明。”③毫无疑问,经济竞争也就成了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最持久的刺激因素。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人们越来越依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把经济产出的更大比重投放到支持科技进步上,于是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2.生产关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关于生产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或影响问题,马克思认为,科学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或实现的,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科学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效应是不同的。他写道:“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象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④“只有在这种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编者注)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只有现在,实验和观察——以及生产过程本身的迫切需要——才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现在,科学,人类理论的进步,得到了应用。”⑤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也对生产关系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文中通过考察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根源以及考察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的关系问题后得出了:近现代科学技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之间存在一种亲和关系等结论。霍克海默也肯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受历史环境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在他看来,科学研究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环节。并且,科学活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劳动分工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当资产阶级首次出现于封建社会的时候,随之出现的纯粹科学理论主要倾向于摧毁现存状况,攻击旧的活动形式,在自由主义时代,这种理论被人类普遍接受了。今天,决定发展的主要不是在改进物质生产手段和产品方面互相竞争的普遍个人,而是在各个层次上控制着经济和政府的、互相冲突的全国性和国际性领导集团”,⑥于是,霍克海默提出了:科学理论的发展包括科学发展、事实和理论的联系、理论的检验、接受和修改以及科学的应用受社会历史因素包括生产关系的制约等观点。他写道:“实际上,有助于更新现存知识的大量新发现的实际联系,以及这种知识对事实的应用,都不能由纯粹逻辑式方法论的根据中推出,而只能在现实的社会过程中加以理解……新观点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具体的历史环境,即使科学家本人只是由内在的动力推动就改变他的观点,情况也不会有什么不同。”⑦

3.产权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关于产权制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问题,熊彼特等人认为,产权制度的合理化是技术创新所导致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因为人们是否愿意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收益有关,而技术创新收益的多少则取决于技术创新者与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关系。所以技术创新的主体——个人、企业或科研机构——是否愿意创新,取决于他们与创新成果的产权关系。

因为产权是指两种平等的所有权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应如何确定的准则,它规定了人们怎样受益或受损,从而规定了谁需要给谁补偿以改变人们的行动。这自然使产权制度成为激励技术创新的根本制度,可以说,人类因不断技术创新导致的科学技术进步,归因于产权制度的合理化,由于有了合理的产权制度,就有了创新的激励机制。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在今日世界的不同国家,都采用过不同的产权制度,从而产生了不同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科学技术也就取得了不同的发展。

在历史上,最早的产权是以群落居住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动植物的供应无限为前提的原始公有产权,在这种产权制度下,一切财产、资源都属公有,谁都可以占有、支配和使用,因而人们根本无技术创新的动力可言。但当居住区人口的增长威胁到动植物食品的供应时,群落必然会分化并迁移到新的居住区,这样就出现出了一些新的群落,为了生存,群落之间必然出现争夺公有财产和资源的冲突,摆脱这种由于原始公有产权而导致的冲突的办法是建立排他性的公有产权。这种产权是各群落都占有一片资源,不准外群落享用,并制订规则,限制内部人员开发资源的强度,一旦排他性的产权制度建立起来,定居下来群落就会逐渐向农业型生活方式转变,这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技术创新行为。可以用这种激励机制变迁来解释过去10000年人类所取得的迅速进步和漫长的原始狩猎采集时代发展缓慢的原因。正因如此,诺恩把从原始公有产权向排他性的公有产权的转变,看作是一次经济革命,这次革命后,就出现了驯养家畜、纺织、陶瓷生产、金属的利用等新技术。然而,这种排他性的公有产权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例如:在一个群落所占有的牧场中,每个牧羊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不顾草场负担情况而不断地增加其羊数,结果就会产生由于羊群数目的增加而毁坏牧场的悲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建立私有产权。私有产权使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再与他们发生直接的关系,在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下,一个理性的人自然会力图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加自己的福利。可以说私有产权的建立是人类第一次在个人创造性活动与信息生产的投资上建立起联系。私有产权在法律上在希腊、罗马文明时期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这主要体现在《罗马法》之中。但由于多种原因,私有产权在当时是很不完善的。它在推动技术创新上的巨大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后来随着私有产权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完全确立,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利润的经济活动得到了强有力的刺激,这主要归因于有关发明创新的专利制度的确立,专利制度的实质是一种对发明创新从产权角度出发进行激励的制度。诺恩从制度学派的角度出发,对专利权的确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直到现代,不能在创新方面建立一个系统的产权仍是技术变化迟缓的主要根源。一套鼓励技术变化、提高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使之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激励机制,仅仅随着专利制度的建立才被确立起来。由于专利制度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所以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专利制度,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是难以发生的。在当时的领先产业——棉纺织业,许多发明,如水力纺纱机等,都是在专利权的保护下作出的。有人甚至这样说,没有专利,瓦特就不可能对蒸汽机作出重大的改进,可见产业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也是提高发展新技术和将它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收益的结果。

4.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是一种以强制手段支配整个社会行为的强大力量,所以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1>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表现在社会制度的层次上。各种社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并为其服务的。在恩格斯看来:“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也就呈现出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先进的社会制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才取得了封建社会根本不能与之相比的巨大进展。“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无可比拟地超过以往各个时代的高度发展的技术。”⑨

<2>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表现在政策和体制的层次上。不同的社会制度只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通过政策和体制的中介作用。当今世界,由于支撑经济竞争的是科学技术,所以,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竞争,也就是,科技的发展自然就成了多极化时代“无硝烟战争”的主战场。为适应这场竞争的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但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而且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对科学技术采取的政策以及体现这种政策的体制,实际地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并实际地完成着对科学技术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调整。战后日本经济取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日本采取了正确的科学技术政策。

<3>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还表现在社会的政治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政治形势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前后的历史足以证明,战争和备战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在动力之一。但是,由此导致的科学技术进展可能畸形化,并且会付出牺牲经济发展和破坏人类文明的沉重代价。

5.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中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合。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溶解在社会的各种制度之中,隐含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之中,并且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强大的文化传统。文化构成了科学技术生长的土壤,它制约着人们的科学技术活动和社会的科学技术体制,必然给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上深刻烙印。文化传统由于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戴亚克事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欧洲人引进较高的伐木技术后,戴亚克族人不仅明文规定拒绝使用,而且还制定了一条残酷的法律,即任何人如果使用这项新的伐木技术将被课以刑罚。

科学技术只能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上生长。一定的文化基质便构成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近代自然科学之所以诞生在欧洲,从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来说,就是因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它准备了必要的文化条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首先发生在文化层面上的普遍而深刻的社会革命。文艺复兴所建立的人文主义文化和宗教改革所产的新教伦理,倡导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主张通过人们的奋斗和竞争来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它推动了整个一个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并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科学传播和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外来科学技术能否被一个国家或民族接受,消化和吸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国有文化能否与这种外来的科学技术以及与之俱来的文化基质相容,能否有足够的接受新文化的承受能力,以及能否通过新旧文化的冲突最终完成自身文化的变迁。研究中西方文化发展史和新中国近代文化史发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是它本民族纯粹文化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组合而成的优生民族文化。也就是说,每一民族文化的物质均具有一个复杂的既往,“有它自己独特的历史。”⑩与此同时,每一民族文化的物质又是从“异文化资料的添加”(11)后建立起来的,“使其每一历史传递的文化要素加以调适或是修正,以便适应于新的文化情境。”(12)所以,即使在严厉法律威慑下,戴亚克族人仍然想方设法地想要获取新的伐木技术。

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关于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已成为不言自明的道理。

首先,教育发展的状况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是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是通过教育造就出来的。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科学技术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决定了这支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就我国而言,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之一是建设一支迎接21世纪新挑战、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结构合理、团结拼搏的科技队伍,特别是要加快培养中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这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其次,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的程度。任何科学技术成果都可以超出国家和地区的界限,为整个人类所共享。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享用这些科技成果的能力,依赖于它接受、消化、吸收和应用这些成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被它的教育程度所限定了的。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就把振兴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1/3的人受到高等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日本的科学能力,特别是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这是日本能够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7.其它方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除上述诸方面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影响外,哲学、意识、个人心理因素、地理差异等都会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影响,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来自经济的需求、政治的需求、军事的需求、生活的需求、教育的需求、文化的需求、人类追求精神满足的其它需求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需求一旦与社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必然性相结合,便构成社会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需求。正是这些社会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就整个社会而言,一切科学技术成果,都是人类为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而自觉创造出来的认识或实践的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实质上是对于社会需求的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需求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扩大,社会需求的结构也将日益更新。如现代社会正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和协作化的需求,才使信息联系强化起来,才推动了科学技术从研究能量、物质的开发扩展到对信息的开发。对信息的产生、传递、储存、复制等的研究和服务,才出现了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产业”。作为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用数量标准首先是经济效果,而它在很多场合往往执行着“指南针”的功能。因此,不断增加的社会需求就不断地引导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体现为社会对科学技术某些发展方向的支持、扶植和激励。其主要作用方式,是社会按需求调整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等各种资源的投入。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由于军事的需求把大量金钱用于武器军备等有关的科研活动,甚至一个毒气防御部的经费也要比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经费多。可见,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2>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选择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不仅受到社会需求的引导,而且还受到其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推动。虽然从总体上看,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社会需求的影响,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所采取的每一步骤和取得的每一成果都直接对应于服从某种社会需求的明确动机。即使在直接响应社会需求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反应方式。无论是由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导致的各种进展,还是科学技术响应社会需求所采取的不同发展方式和途径,都必须经过以社会需求为准则的再选择过程。这就是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选择是严格而无情的。例如,本世纪中叶崛起的高技术产业,就是以它们的高利润吸引着风险资金和人才,使之迅速地发展起来。以电子计算机产业为例,由于它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不断更新换代,它们每5至8年成本就降低10倍,而计算速度却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不算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仅从这样的经济上的竞争能力来看,也是其它产业无法比拟的。因此到了80年代初,全世界每年的计算机销售额就达1000多亿美元。今天计算机已从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闯进了人们的家庭,这不能不归功于经济对它的需求。可见,高技术的顺利发展,是与社会的需求分不开的。而是选择作用的存在,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竞争。它既能保证把社会的有限资源投入到社会最需要的研究方向上去,又能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提供足够的自由发展的余地。

<3>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调控作用。科学技术系统是有结构的。同样,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结构的。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调控作用,就在于保证社会的科学技术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相适应。这种宏观调控,是由国家和政府来进行的。国家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宏观状况和战略方向加以调控,以保证社会的最高需求首先得到满足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所需的资源投入越来越大,社会的需求结构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因此,国家和政府的干预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了。例如,英国,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1992年政府任命了28年来的首任科学部长;设置内阁科学技术办公室,负责分配基础科学的预算经费,协调政府各部的科技工作,并逐步扩大其管理权限,向着统管全国科技活动的方向发展;1993年成立了国家最高科技决策咨询机构——科技技术委员会;1994年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与英国的优势,调整科研布局,将原来的五大研究委员会改组为六个研究委员会,用于干预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所以,归根到底,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受社会需求来调控。

总之,社会需求可以通过其导向、选择和调控作用,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对社会需求的响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受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为之创造出的社会诸因素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因此,要真正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必须如实地把它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加以分析。

标签:;  ;  ;  ;  ;  ;  ;  ;  ;  

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_产权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