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整顿国外经济市场的经营秩序_国际市场论文

论整顿国外经济市场的经营秩序_国际市场论文

关于整顿外经市场经营秩序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经论文,秩序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严重 亟待解决

中国外经公司自1979年在国际市场上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1995年承包劳务合同额达到近100亿美元,营业额约66亿美元,年末在外劳务人数达到26万余人。同时,外经公司队伍得到了锻炼,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经营能力的骨干队伍,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各有23家公司进入国际最大225家承包公司的排行榜。近年来国内有对外经营权的外经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各类外经公司的数量已达到600多家,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业务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无序竞争问题也日益严重地摆在人们的面前。由于越来越多的外经公司之间相互压价、低价竞争,致使项目利润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亏损;在有些地区,中国公司之间互相诋毁、互相拆台,严重地损害了中国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削弱了中国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

例如在越南和巴基斯坦的承包项目中,中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有的项目同时有七八家中国公司参加竞标,互相压价,在业主面前互相攻击,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公司的信誉,并导致项目效益不佳,各公司的利润水平都在下降。

又如对日本和韩国的研修生项目上也存在严重的压价竞争问题,有些公司为了抢到项目,对外经贸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置若罔闻,一再降低劳务人员的工资,使得中国对日韩的劳务市场非常混乱,经济效益不断下降。日本市场劳务工资最高时可达到18万日元,而目前降到只有6—7万日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各公司给代理人的费用因攀比而不断增加,使得韩国劳务市场处于一种畸形状态,不是中国公司在开拓韩国市场,而是代理人在开拓这一市场,外经公司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再如原本效益较好的新加坡初级劳务市场,由于中国公司互相残杀,也变得十分混乱,其价格之低使得许多公司望而却步。

全面分析 辩证施治

外经公司要向现代企业过渡,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首先必须要解决无序竞争的问题,而怎样辩证地看待外经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这种竞争情况,是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鉴于中国外经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局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外经公司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目前从事对外承包劳务的外经公司太多,从而建议有关部门停止或减少对外经公司的审批。

诚然,中国从事对外承包劳务业务的公司数量近几年增长很快,从1992年的100多家增加到1996年的600多家,而同时国际市场上工程合同增长的速度却很有限,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承包公司的迅速成长已成为国际承包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著名的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曾对中国公司的情况作过专门的采访和报道。虽然这也是造成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反过来也说明了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也是与这些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行对外开放,让更多有能力的承包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政策分不开的。并且在这些公司中,绝大多数是能够守法经营的,只有少数公司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在市场上竞争,从而导致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影响了外经公司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因此简单地停止对外经公司的审批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今后,中国还将继续奉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放外经经营权给更多的有能力的公司,这是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也是对外经贸改革的一种大趋势。

除了个别的市场和特殊行业之外,国际市场对于每家外经公司机遇都应该是一样的,有对外经营权的外经公司都有同等的权利在任何一个市场上经营,就看各家公司是否有本事,而压价也是国内和国际市场最常使用的一种竞争方式,价格竞争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只要公司能以这样的价格中标并取得效益,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阻止公司公平地参与项目的竞争。有关部门还会积极地鼓励外经公司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自由公平地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

然而,我国外经公司很多是从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过来的,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同时在长期封闭的经济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公司在对外交往上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现阶段完全放开经营必然会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局面进一步加剧,因而我们认为现阶段完全放开经营的时机尚不成熟。

分析一下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形势,不难看出,无序竞争最严重的是劳务市场,尤其是普通劳务市场,工程承包行业则集中在中小型项目上,其中以土建工程、住宅、公路、水利水电等行业的形势更为严峻,因为无论是普通劳务还是上述这些行业工程项目的专业性都不是很强,且所需的技术水平也不高,很多公司都能干;反过来说,我国现有对外经营权的外经公司相当一部分是综合性的地方公司,其专业范围和技术水平都相差无几,所能承揽的项目无论在行业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能在相同的领域竞争。在项目效益较好的地区市场中国公司一哄而上,数目猛增,无疑对这种无序竞争的局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在高级劳务市场和大型的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上就较少或不存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状况,而往往这些项目的经济效益也较好,例如,中冶公司山达克铜矿项目,由于项目规模较大,专业性强,巴基斯坦方面直接找到中冶公司议标;又如澳门国际机场项目,中港公司也是凭借强大的专业优势一举中标。并且两个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各自为公司赢得了信誉。石油公司在科威特4亿美元的集油站项目和中土公司在尼日利亚的5亿多美元的铁路项目的成功取得都证明了专业公司在大型专业项目上的优势。中智公司在高级劳务输出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劳务合作公司中的佼佼者。

加强管理 整顿秩序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公司的审批和管理

1.对外经公司审批应从严把关

不能否认,地方外经公司作为各省市地方对外经济合作的窗口,十几年来为对外承包事业以及带动本地区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些公司还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外经集团。然而在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大型项目逐渐增加的形势下,中国公司要提高整体竞争力必须在企业规模和专业技术方面下大功夫,鼓励更多大型工业企业和专业施工队伍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今后外经行业将逐步形成以大型专业公司为主,地方公司和中小企业为辅,大中小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格局。

鉴于目前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中小型项目上,并已造成了较大的混乱,建议有关部门在对申请外经经营权公司的审批过程中应从严要求,严格把关。一方面对于确实有经营能力的公司,如一些有较强的国际市场开发能力和对外交往能力的大型外贸企业和一些拥有较强的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大型工业企业和建筑公司以及有一定专业优势的部门公司,应适当放开经营权;另一方面对于某些地方上要求的一市(县)一个的窗口公司则应从严把握。虽然从地方的利益上看,它们希望有自己的外经窗口,对发展当地的承包劳务事业也会有所帮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这样的窗口公司不具备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和开展劳务合作的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只能是低价竞争才能取得项目,对这样的公司有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要从严把关。

2.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和商会等民间机构的管理和协调

为了加强市场管理,有效制止中国公司在国际承包和劳务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局面,防止相互压价,提高外经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有关部门针对某些市场的特殊情况以及某些行业的特点,已分别成立了一些分地区或行业性的协调机构,如对日本、韩国研修生协调机构,海员劳务协调机构等,一些驻外使领馆经商处以及承包商会等机构也针对某些具体项目进行了一些协调工作,应当说这些协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互竞争的问题,但是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应进一步加强。另外这些协调机构应制订明确的协调原则和办法,减少官僚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一定要敢于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应对哪家公司有所偏向,以维护协调的公平性和权威性,维护外经公司整体利益,否则就会丧失公司对这些机构的信任,而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3.整顿经营秩序,严肃处理违纪公司

在整顿经营秩序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除了在上述各方面对公司加以积极引导和支持之外,还必须制订一套惩罚措施,对违反协调原则的公司一定要严肃处理。

例如在劳务部门,可以按照不同行业分别建立海员、护士、建筑、纺织等行业劳务协调机构,个别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按国别/地区成立协调机构。这些协调机构分别制订出各行业或国别/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低于标准的公司视情况按规定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罚。

由于项目转包很容易造成一些外经公司低价竞争,签订一些不负责任的合同,然后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内公司,因而在承包工程项目中,在鼓励中国公司之间合作承包项目的同时,应严格限制乃至禁止在中国公司之间进行项目转包,违者也应给予处罚。对于各种违纪的公司,轻者停业整顿,重者取消经营资格,目的是杀一儆百,督促外经公司合法经营。

4.制订倾斜政策,积极扶植高附加值项目

为了使承包工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制订一套切实的政策,对外经行业,特别是承包工程中的大型企业、高附加值项目实行重点倾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优惠。如对能带动机电产品出口的项目,能发挥专业优势和综合实力的项目以及效益较好的项目,国家应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支持,也可以考虑承包工程与对外援助结合起来,使我国的承包工程项目上档次,逐步摆脱出大力、流大汗、挣小钱的层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扶植本国公司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

5.对外经公司实行分级管理

主要是针对承包工程项目,具体做法是有关部门根据各外经公司上年的合同额、营业额、利润水平及工程质量等综合情况,特别要强调营业额和利润水平,制订出评定等级的标准,然后根据这一标准,在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下,对外经公司进行等级评定,评出A、B、C几个等级,并规定不同等级的公司可以承揽的工程项目规模,低等级的公司不可以承揽限额以上的项目,对外经公司进行分级管理。但是等级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每年公司业绩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本年度各项综合指标有较大提高的公司下一年度可以提高等级,反之各项指标不好的公司也很可能在下一年度降级,这样规定的目的是给低等级的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也可促进高等级的公司再接再厉,保持佳绩。实行分级管理并配之以严格限制中国公司之间转包项目的做法,可以有效地制止外经公司在没有经营能力的情况下,以低价取得项目再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公司,从而达到清理市场和整顿经营秩序的目的。

二、外经公司需眼睛向内,苦练内功

政府部门和协调机构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只是整顿市场经营秩序的一个方面,而解决无序竞争问题,提高中国公司整体竞争能力的关键还在外经公司本身,就是要公司从自身做起,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正常开展业务,减少经营的盲目性,使外经公司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1.转变经营观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企业管理

过去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外经公司片面追求合同额、营业额和在外劳务人数等指标,而忽视了经济效益,针对这种重经营、重业务、轻管理的情况,强化外经公司的企业内部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从经营观念上加以转变,把企业的经营目的明确而牢固地落实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点上来。国际工程承包是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竞争性非常强的行业,因而外经公司在承包工程项目中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就是说,公司在竞争过程中首先应明确低价竞争必须有一个尺度,即在保证项目绝对不能亏损的情况下以微利来获得项目,否则说得再好也不能干。邯郸钢铁公司“成本否决”的经营制度非常值得外经公司借鉴,其经验是强化公司内部管理,以成本和效益来决定分配和对干部的业绩考核,完不成成本指标,别的工作干得再好也要否决全部奖金。这种运行机制的核心就是企业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就会减少公司低价竞争的盲目性,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中国公司的整体利益。也许有的公司会说,在市场开拓阶段,从公司发展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可能将以略低于成本的价格占领某个市场,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只能对某些有能力的大型公司在综合考虑全球市场战略时适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公司来说不宜采纳,因为这些公司不具备消化这部分亏损的能力。

2.借鉴外国公司的经验,逐步形成公司间的协调组织

国际承包市场对于每个国家的公司来说都是一样的机遇,一样的挑战,发达国家的承包公司在其成长过程中也曾遇到过本国公司相互竞争的问题,与中国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之处,即这些公司都是私有企业,其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国外政府部门无权干涉公司的经营情况。如果出现多家公司同时参与一个项目竞争的情况,公司之间出于本身利益和本国公司利益的考虑会自发地进行协调,或者几家公司联合竞争,或者一家公司竞标,另外几家公司退出,或者有一家公司作为主要竞争者,而其他公司为次要竞争者,其目的是为主要竞争者作掩护,以确保这家公司中标和防止低价竞争大家都受到损失。当然这种协调必须是互惠互利的,应当有一定的条件,这一次这家公司得标,下一次就要别的公司得标,有利大家得。我国外经公司应借鉴外国公司的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最能体现自愿的原则,因而能为公司普遍接受。

3.增强实力是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减少和避免这种无序竞争带来的损失,除了政府部门、协调机构和公司间的相互合作之外,最重要的是应着眼于提高公司自身的实力,因为任何竞争都是公司实力之间的较量,无论市场形势怎样变化,只要公司有足够的能力顺应这种变化,就能取得较好的结果。这种实力包括企业规模、专业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地缘优势以及人缘优势等,或是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面对越来越多的外经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许多公司都对未来表示忧虑,但是中建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建筑业企业对此则比较乐观,因为新增的公司很多是地方的中小型公司,而中建公司主要对一些地区如香港地区的大型项目感兴趣,而新加入的公司不可能与之竞争,这就是该公司的优势所在。但是对于大多数并不具备这样优势的外经公司来说,应当注意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以质取胜,以特取胜,这也是增强公司实力的一种发展策略。

另外,我国外经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对科技的投入不够,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在承包项目中,科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的已成为取得项目的关键因素,为此外经公司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承包工程的档次,以更高、更新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4.加强中国公司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

90年代以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规模扩大有限,而国际承包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市场上大型综合性项目和带资承包项目增多,对国际承包商综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单个承包商孤军奋战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国际工程承包业的企业联合和兼并愈演愈烈,且规模不断扩大。而我国的外经公司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说却正好与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反,本来就白手起家、实力单薄的外经公司还各自为政、互相诋毁、互相拆台,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中国企业之间的联合已成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公司整体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这种联合可以是外经公司之间的联合,可以是外经公司与外贸公司之间的联合,可以是外经公司与工业企业之间的联合,可以是地方公司之间的联合、部门之间的联合,也可以是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联合,还可以与国际上的承包公司联合,或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扩大公司的实力等。总之,联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公司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能是经济利益关系,对于每个公司来说,有效益的联合就是最适当的方式。企业之间的联合不仅可以解决外经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问题,减少内耗,还可以使外经公司从各自为政的分散经营走向联合舰队,共同对外,形成一个拳头,从而增强中国公司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关中国公司之间的联合很多公司曾作过一些尝试,包括成立企业集团等,但是总的看成效不大,前几年外经公司组成的一些松散性企业集团有的已经名存实亡。究其原因,外经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每家企业都宁愿当鸡头也不愿作凤尾,且公司从属于地方或国家各部委,条条块块区分比较明显,主管部门也不愿所管的企业从属于他人,更谈不上被其他企业兼并,这也严重影响了公司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实际上,企业间的联合甚至兼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企业间的利益所驱动,大型企业或效益好的企业作为龙头联合甚至兼并小型和效益不好的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不应干涉本该属于企业的这种经营自主权,这也是外经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和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要求。国内有的公司错误地认为被别的公司“领导”肯定是由于公司本身经营不善,因而很没面子,实际上正相反,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你想让人家兼并,人家还不愿意要你作为负担。在国外工程承包公司企业兼并的例子中我们也许会有所体会,1995年12月,挪威的克维尔尼尔公司兼并了英国特法佳住房集团,而后者是国际上最大的承包商和设计商,1994年在国际225家承包商和设计商的排行榜上分别列在第一位,营业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公司,该公司被收购并不是因为它的效益不好或管理不善,相反公司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突出,也正是因为如此,克维尔尼尔公司才相中了特法佳,两者合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实力将进一步加强。

国内外经公司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彻底打破条条块块的限制,真正实现企业间的这种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联合,组成联合舰队共同对外,以增强中国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国际大型承包商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实际上包括ABB鲁玛斯全球公司和原特法佳住房公司在内的国际上许多大型公司承包商对与中国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和东南亚市场非常感兴趣,由于这些公司的实力较强,它们对中国公司的要求也较高。对于中国公司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机遇,外经公司除了占有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之外,还应拿出更多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来吸引对方,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境内外资工程项目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工程承包市场,在取得经验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再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发展。

总之,市场经营秩序的转变要靠政府主管部门、驻外机构、有关协调机构和全体外经公司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要求公司互相监督才能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秩序,而关键还是公司经营观念的转变和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过程中,有关公司应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拳头一致对外,形成由大中小各个类型的公司共同开发的新格局,这样才能提高中国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使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标签:;  ;  ;  ;  ;  ;  ;  

论整顿国外经济市场的经营秩序_国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