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论文_潘振堂

大兴区西红门镇金星卫生院 北京大兴 100076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进行系统的完整性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分析我院2017年1月-12月 78例锁骨骨折患者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治疗方法,我们随机两组生成,并且分别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分析两个组接受治疗的患者治愈后的临床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数据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则为64.1%,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患者,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较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并发症

当下,治疗锁骨骨折的方式有很多,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骨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增,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多的医生在面临锁骨骨折患者时主张解剖复位和内固定,以便于早期治疗恢复活动,到达优秀的关节功能恢复。此外,有部分成人锁骨骨折的移位或粉碎性骨折非手术出现较高的畸形率和不愈合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状况。本次实验将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进行讨论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我们系统的随机抽取78例,其中有49例男,29例女,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为42.5岁,受伤因素:砸伤15例、40例交通伤、其中粉碎性骨折11例、锁骨中断6例、开放性骨折6例。所有参与研究的锁骨骨折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病症,其中两个组患者在例数,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并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对比性。

1.2治疗方式

研究组:我们采取了使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首先是对于患者的身体我们让其处于仰卧,然后我们让患者的头部处于偏向于健侧的方式,其次我们应给予患者臂丛加颈以及丛阻滞,以便于对患者实施麻醉来进行手术。紧接着我们需要确定中心,以患者患肢的骨折处为中心,然后我们要沿着锁骨的方向来确定手术的切口,要注意的是这个切口的长度,它的长度大约为5~7 cm,进而我们需要将患肢的皮下组织切开,这是为了便于让患者的患肢骨折断端露出,然后我们需要将其锁骨断端的淤血以及嵌入软组织的细微碎骨片进行清除,但是重要的是需要把比较大的碎骨片保留,同时要进行的是剥离骨膜。对于如何确定重建钢板的长度,以及如何给予钢板的预先弯曲,我们要按照患者的患肢外形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我们首先应该由螺钉将较大的骨块固定在骨折远近端来固定钢板,紧接着使用钢丝将较小的骨块进行临时固定起到维系作用。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内固定对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我们通过对于两个实验组的锁骨骨折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之后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的数据观察分析,并对于两组数据进行对比。

1.3疗效标准

所有参与研究的锁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如果其中骨折愈合时间在2-3个月之内,正常骨折达解剖复位,锁骨骨折端相对稳定,周围关节活动无异常,则认定其为优秀。如果患者接受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在3-4个月,骨折处复位可达解剖位置80%以上,局部以及其周围关节基本无疼痛,患者的患肢及其患肢肩关节活动近乎与常人无异,则认定为良好。倘若患者接受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在4-5个月,复位达到50%以上,提起较重的物品或剧烈活动时,局部或者周围的关节酸痛,肩关节活动受到较大的限制,则认定为尚可。当患者接受治疗后,内固定非常不牢固,骨折端极其不稳定,同时骨折发生移位,并且有必要及时进行手术,则认定为差。

1.4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针对本次实验中的所有数据,我们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统计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我们都采用了较为专业的SPSS16.0软件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

据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数据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则为64.1%,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众所周知,我们的锁骨的功能是支撑胸骨和肩胛骨的一个结构,它是衔接身体躯干和我们上肢的唯一一个支架,它呈“S”型,锁骨骨折作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病种之一,它能占到全身骨折的5%左右,有数据表明肩甲损伤中44%的损伤都是锁骨骨折。像交通事故,摔落,剧烈运动等高能量直接或间接的导致青少年和成人锁骨骨折;与此相对的,低能量以及间接暴力则比较容易的引起儿童和老年人锁骨骨折。目前为止,有关于锁骨骨折的治疗方式国内外都已经有较为完备的治疗方案,以及丰富的治疗经验。

而今,我们的治疗方案对于锁骨骨折来说,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有,我们必须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肩关节活动尽最大可能的恢复至正常人活动水平;其次,我们要复位和固定的稳定到达最优情况。现阶段,我们普遍认为,锁骨骨折的最终治愈目标不是单纯的复位已到达患者的满意,而且还要有相对于稳健的固定,以及更好的换肤肩关节的正常活动。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充分的认识到,对于锁骨骨折患者而言,我们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及时进行治疗,并且,我们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成果,作为重建钢板内固定主要有以下这些优点:第一,重建钢板我们可以将其固定在横行骨折处,且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更好的加强固定强度。第二,我们根据骨折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塑性弯曲,使得患者的骨面和钢板能够更加密切的结合。第三,由于重建钢板与骨折处的结构所致,能够对患者减轻活动带来的轻微疼痛感,对于肩关节的早期锻炼更加有利,也能对于患肢的肌无力,以及患肢的肌肉萎缩或者患肢部位周围关节功能障碍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和对于并发症的预防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我们在针对锁骨骨折这一病情时,采取较为稳健的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能更好的降低各种并发症症状的发生概率,并能够对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好的积极影响,具有较为优秀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浩波.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9):4012-4014.

[2]徐信龙,殷建华,张胜林,等.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0):117-119.

[3] 安欣,张博宇.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0):72-73.

论文作者:潘振堂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论文_潘振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