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津贴何时“新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津贴论文,新政论文,班主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年不变的班主任津贴
差不多20年光景了,人们的平均工资、社会物价指数不知上涨了多少,但班主任待遇——津贴部分却始终以月补14元的标准执行至今。
20年不变的班主任津贴标准,近年来遂成了广大班主任尤其是普通学校班主任们抹不去的疑惑。
欲休还说的“标准”
说起班主任津贴,就不能不从当初这一制度试行开始。
1979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规定:从当月起,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当时的津贴标准定为:中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5元,36人至50人发6元,51人以上发7元;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4元,36人至50人发5元,51人以上发6元。每班人数在20人以下的,酌情减发。复式班的学生人数可按每个年级学生人数合并计算。班主任从任命之月起,按月发给班主任津贴。免去班主任,应从不担任班主任的下月起停发津贴。
教育部门举办的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所需经费,由各省、市、自治区分别在教育事业费中“中学经费”和“小学经费”项的“补助工资”目内列支。其他企事业单位自办学校的班主任津贴,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所需津贴经费仍按原来规定的学校经费开支渠道,由各部门自行解决。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精神,因地制宜,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1988年9月8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提高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通知》。其中第二条规定:国家应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同时规定,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和教师超课时酬金的具体数额,应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同年12月12日,人事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从1988年第四季度起,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提高班主任津贴的范围及要求,按《关于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关于在中等专业学校、盲聋哑学校班主任中试行津贴的通知》和《关于技工学校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班主任津贴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负担,各地可在14元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自行拟定。
根据这一精神,当时全国各地的班主任津贴基本上都按1979年的国家标准增加了一倍。即不同班额分别为中学10元、12元、14元,小学8元、10元、12元;超课时酬金一般定为每超一课时中学为2元,小学1.5元。
2004年到2005年间,教育界一度讨论得火热的有关国务院将下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草案至今未正式颁布。据知情人介绍,按“草案”规定,公办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应该不低于当地教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做班主任工作累计20年以上的教师,退休后津贴将计入工资。
2006年6月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提出,为切实保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各中小学校要在教师中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的氛围,要将班主任工作计入工作量,并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各地要根据实际,努力改善班主任的待遇,完善津贴发放办法,但仍未明确提高的具体标准和途径,结果造成了各级政府因财政收入和重视程度的不同,班主任津贴实际差距很大的后果。但总体上,班主任津贴偏低的局面并未改变。
津贴标准严重失衡
2007年5到6月间,青岛市教育局师范处联合青岛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和部署,对全市中小学的班主任津贴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全市班主任津贴存在相当差距。总体上,普通高中、职高优于初中学校,初中优于小学,城市优于农村。通过班主任的反馈表明:班主任津贴存在显著差异或过低现象,已经引发了班主任的工作倦怠和情绪波动。
调查显示,虽然城市和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一样,但待遇却不同。城市学校的班主任津贴加上考核奖金大都在250元左右,而一些名校的班主任津贴还要更高。但对于那些普通学校来说,根本没有足够的费用来补贴班主任付出的辛勤劳动,有些班主任,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班主任拿到手的也就是国家拨付的每月10多元甚至更少,这直接导致了这些学校的老师们不愿做班主任。待遇差异还导致了许多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普通学校优秀教师向重点学校流动的“洼地”效应。流动的结果让普通学校办学质量越来越差,引起的负作用便是家庭对教育投入成本的加大——家长们千方百计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好学校,即使要缴高额的“择校费”也在所不计。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遂成教育的软肋。
根据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草案)的规定,实行班主任津贴是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的原则,鼓励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但实际上,过低和过分悬殊的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已很难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更体现不了“多劳多得”。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投入所限,多年来实行的至今没有变化的低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和教师超课时津贴,已经给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曹维新在去年“两会”期间建议,政府应尽快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和超课时酬金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津贴标准应与时俱进
教育部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有专家指出,“令人羡慕的岗位”应该既有其相应的精神待遇,同时也应有其相应的物质待遇。因此,要吸引优秀教师成为学校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班主任津贴就应该与时俱进,重新修订发放标准。
郑州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导师张明锁教授说,津贴和工资一样,都是按劳分配制度的体现。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把教师这一职业和奉献联系到一起,但是老师首先也是社会人,也有正常的生活和物质需求。班主任津贴实际上体现的是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如果个人的价值得不到尊重,奉献也就不会长久。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1979年至今,工资普遍增长了8至10倍,独有班主任津贴保持20年不动摇,这是极不合理的。他们大都建议政府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三门峡实验中学校长丁建国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班主任任职期间享受的班主任津贴应在当地教师收入的1/3到1/2,才能体现班主任工作的价值。
班主任的“五味瓶”
20年未变的班主任津贴已经给学校管理、班主任队伍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忙并辛苦着
2007年5月,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通知》以及省教育厅的要求,青岛市教育局师范处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和部署,曾对该市中小学的教师工作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调研表明,班主任承载着高负荷的工作量,工作时间远远大于8小时,是一个没有工作时间界限的群体。调研还显示,做班主任和不做班主任的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比较起来更不如人意。调研发现,班主任身体状况在一般以下的占59.8%,由于各种持续的压力,使班主任更容易产生偏执等诸多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直接会影响到学生。
早在2005年,北京市的一项调查问卷也显示,班主任的身体状况比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处于“健康段”的低5个百分点,而在“比较差”这段则高5个百分点。
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12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了对比测验,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而要提高班主任的身心健康水平,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都必不可少。
班主任如此辛苦,不做行不行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北京三十九中的张老师介绍说,如果不考虑职称评定,相信很多教师都不愿做;但作为教师,不考虑职称还做什么教师呢!因为职称是和待遇、收入直接挂钩的;而且,职称往往也是教师职业发展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据了解,很多地方中小学有关班主任的考核和奖励制度都明确规定:班主任工作实绩将与教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工作档案,作为班主任和教师聘任、奖励和教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可见,做班主任有时也是教师身不由己的事情。因此也就在很多地方出现了班主任在评上了高级教师职称之后就不再担任班主任的现象。
津贴不能承受之轻
作为班主任待遇改善最显而易见的部分——班主任津贴究竟发多少才合适,才与其付出相匹配?意见并不一致。但比较多的人认为,班主任任职期间享受的班主任津贴最低应不低于一个在编的满工作量教师收入的三分之一才合适,这样才有利于鼓励教师长期坚持并做好班主任工作。
张老师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工资应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但在现实中此政策并没有得到落实。而且随着北京市公务员工资的提高,教师与公务员的工资差距呈增大趋势,班主任也不能例外。他表示,目前,收入与工作负荷的强烈反差已经成为班主任队伍不稳定、频频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他表示,在一些地方,班主任津贴低已成为班主任生活中的最大困扰。他建议: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收入中应增加通讯费等反映时代特征的补贴并不断修订政策标准。这是逐步提高班主任津贴的重要方面,因为班主任和学生的家长们通电话,既多且密,提高通讯费理所应当。
据了解,自去年9月份,北京市首个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出台后,各区县教委都陆续建立起班主任工作档案,规范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和业绩将是考核、聘任、职务晋升、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在此背景下,各区县尤其是郊区县将有可能大幅提高骨干教师班主任的津贴。
改善待遇并非只是提高津贴
除了班主任津贴——班主任的“硬”待遇急需提高外,作为班主任的“软”待遇的班主任培训同样急需跟进。采访中,很多老师向《教育》旬刊记者表示,尽管目前班主任津贴普遍较低,国家标准20年未改变,但毕竟各地都在努力提高。他们希望除津贴本身的提升外,班主任本身的提高诸如培训等也需要加强。
有关调查显示:尽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大都是学校中素质相对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优秀教师,他们体现出的整体性的工作责任心、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都很令人感动,但多数班主任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实际上,多数班主任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班主任专业培训,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上往往是凭着自己的责任心和热心,使用的只是自己或是借鉴别人的经验,因而缺乏班级建设工作的前瞻性,工作起来就事论事的多,甚至被动地跟着学生的表现走。也有部分班主任虽然注意到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却常常苦于没有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加上现在的学生行为意识独立,思想上多元化,因此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花在解决学生个案问题的时间越来越多,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
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把握和心理辅导的能力同样有待于提高。目前,虽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仍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据《教育》旬刊记者的了解,目前在北京市西城区,虽然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1~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但面对全校几千名学生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大,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虽然最能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却缺乏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还会感到束手无策。调查问卷中,54%的班主任表示最需提升这方面的能力,70.9%的班主任表示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典型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感兴趣。
此外,据调查,55%以上的班主任花费在班级工作上的时间多于学科教学时间,以至因工作忙、精力不足的状况而导致学科教学水平相对较弱。
为改善这一局面,近年来,政府部门在班主任的培训提高方面也一直在努力。
据了解,除国家教育部已颁布《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通知》外,全国很多学校目前都在推行“青蓝工程”,进行新老班主任的“传、帮、带”活动,或邀请全国优秀班主任作讲演和报告或请专家现场指导等。近日,《教育》旬刊记者从北京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北京市将设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制度。北京市还将举行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北京市将利用一年时间,通过市级引领、区县指导、学校组织,对全市近4万名班主任进行一次班主任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全员培训,以提高班主任的育人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增加班主任津贴的探索
自2006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努力改善班主任的待遇,完善津贴发放办法后,全国许多地区都进行了有益探索。经记者调查,各地所采取的增加班主任津贴的措施基本有两种,或是直接给每位班主任以“大锅饭”的方式平均分发,或是以评优评先的方式,作“阶梯式”分配。
平均每月增加一二百元
2007年末,哈尔滨道里区教育局召开了关于增加班主任津贴的研讨会,随后,道里区政府决定每年增加投入96.42万元,将每位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分别提高到200元和150元。
在四川,成都青羊区教育局2007年9月发文,要求在全区内普遍提高班主任津贴,其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每月为180元,中学班主任的津贴每月200元以上。青羊区教育局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翔说,以往班主任津贴太低,老师们缺乏积极性。现在青羊区启动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工程”,旨在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让班主任成为教师羡慕和尊敬的工作。另外,据悉,今后该区教育系统新任班主任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
东莞、佛山“阶梯式”分配
为了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同时树立模范班主任的带头作用,2007年6月,广东东莞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切实增加班主任津贴。同时要求学校将班主任津贴按照浮动津贴分配,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学校要把班主任津贴设为“岗位职务补贴”和“绩效奖金”两部分。岗位职务补贴部分,占班主任津贴总额的35%;绩效奖金,占班主任津贴总额的65%。班主任“岗位职务补贴”按照班级人数多少来确定。同时,绩效考评采用量化方式进行,一般由思想品德(占20%)、工作能力(占30%)、出勤情况(占10%)、工作实绩(占40%)和加分五个板块组成。两部分相加,班主任每月可领200元至600元不等。教育局同时要求,学校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制订班主任津贴分配方案,并按方案规定的程序、标准和办法进行分配。各学校要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行政班子集体拟定分配方案,经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报宣传科教办审定后执行。分配方案每学期修订一次,学期初向全体教职工公布。而且,学校要成立考评小组,对每个班主任进行公正有效的评价。东莞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套完善的考评体系,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并促进了班主任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同样在广东,从2007年12月开始,佛山市各级财政增加班主任经费,通过班主任的切实表现,小学、中学班主任津贴每月定为200元到500元不等。这是佛山市组建班主任队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佛山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先配备班主任后配科任老师”的原则,优先选班主任,规范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让能者多得,完善班主任培训与激励制度,实行每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班主任。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且成绩突出的教师,要及时给予奖励,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对此,有位班主任就说,班主任增加了津贴,虽然涨幅不高,但这表明了政府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从而激发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首席班主任”的振动波
为了提高中小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使班主任工作受人羡慕和尊敬,各地采取了各种各样增加班主任津贴的方式,而设置“首席班主任”制度是其中较成功的一种。
每年8000元“红包”
2006年6月,济南市市中区作出了一个在当地颇有“震撼性”的举动:评选“首席班主任”,发挥骨干班主任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领头雁带动更多班主任全方位成长。是年教师节当天,按全区中小学班主任总数1%的份额,通过初选、初评、复评、答辩等环节脱颖而出的11位“首席班主任”,披红挂彩接受了荣誉和使命。他们都是过去5年来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区级骨干或曾获得过区级以上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老标兵”,在教育观念、道德修养、知识底蕴、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等方面都有过人表现。“首席班主任”每届任期两年,既要协助教育行政、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部门完成或独立完成教育研究及师资培训任务,在教书育人方面要不断有新的见解和建树,又要承担“指导教师”义务,协助学校指导本学区、本校新上岗班主任迅速提高业务水平。作为激励措施,“首席班主任”每人每年享受8000元的特殊津贴。根据班主任队伍管理经验和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市中区将班主任队伍分为见习班主任、3至5年的班主任、骨干班主任、首席班主任进行管理引导,这就有利于首席班主任发挥引领作用,促进班主任队伍良性发展。
据了解,早在2003年,市中区率先在全市实施了“首席学科教师制度”。首席学科教师任期为两年,到目前已评出三批共40名,每人每年也可享受8000元的津贴。区教育局为首席学科教师建立了首席学科教师工作室。在任期内,首席学科教师要承担或参与各级重点课题并发挥骨干作用,建立有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读书论坛”等交流活动,真正成为学科教学的“领头雁”。鉴于实施首席学科教师这一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市中区教育局于2006年将其扩展至班主任领域。这样的“双首席”有力撑起了全区提升教学水平工作的“双翼”。
据悉,“双首席”师资培养制度并非只有“首席学科教师”、“首席班主任”们“孤军奋战”,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资“培养链”。脱颖而出的首席学科教师、首席班主任,带动周围教师在教科研、教学、德育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从而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每名“首席学科教师”周围都会聚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大家可以一起提高,一起进步。
“首席班主任”在当地教育界内外引起的“震动波”还未散去,市中区教育局又推出了一个面向班主任群体的激励措施:每年投入近150万元,按平均每月100元的标准,给区内每一位班主任增加津贴。2007年9月,市中区又投入150万元,将区内1000多名中小学班主任每人每月的津贴又增加了100元,将每位班主任的津贴增加到215元。同时,区里要求各学校在评优选先、评职晋级中逐步加大班主任工作所占权重。此举调动了广大班主任的积极性,老师们纷纷请缨,甚至还有教师托“关系”跟校长说情要担任班主任。
“首席班主任”制远播省内外
济南市中区的“首席班主任”制度已远播省内外,全国很多地方也出现了“首席班主任”的“身影”。在河南,新密市教育局经过反复论证、周密准备,提出了一整套建立“首席班主任”制度的方案,于2007年11月开始试行。教育局人士时髦地称其为“CEO班主任”,评选出的“首席班主任”每年给予2000元的奖励。新密市教体局局长李毅敏说,“目前,‘首席班主任’们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道德修养、深厚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育智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已然成为新密市教育工作的一面旗帜”。
不是一个地区,而是一所学校实施“首席班主任”制度的,也在省内外时有所闻。从2007年新学期开始,烟台三中就在全校班主任中经层层筛选,选出14位首席班主任。每位首席班主任至少要带一至两名徒弟。学校对首席班主任发放津贴,每年给他们补助2500元。“首席班主任”每两年聘任一次,经考核不合格将取消首席称号。同样,在湖北江门九中,“首席班主任”制度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2007年10月,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首席班主任”制度正式实行。经层层推荐,严格选拔,从全校62位班主任中评出8位,聘为第一届首席班主任,每人每年给予1500元奖励。
先调整后出政策路有多长
班主任津贴标准为何20年来迟迟不能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全国模范班主任、《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任小艾对《教育》旬刊记者说,这一方面说明了有关部门缺乏对此问题的重视,教育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另一方面从政府出台的“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的政策看,虽然国家所拨的这部分标准没有提高,但各省市绝大部分中小学的班主任实际拿到的津贴每年都是在增加的。当然也有其他的观点。上海晋元中学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丁如许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其实早在2005年,政府相关部门曾就专门设立“班主任工作室”问题有过争论。他认为,班主任津贴将会走一条“各地区先行调整,国家后出台政策”之路。
由此来看,班主任津贴标准如何提升,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呼吁一直不断
近年来,班主任津贴的提升虽然各地不一,但总体上偏低的事实不容置疑。有些地方甚至除“国拨”部分外再无其他补贴,这与班主任付出的莫大辛劳极不相称,很多优秀教师不愿做班主任。为解决此问题,全国和地方的“两会”代表委员们多年来一直都呼吁不断。
三门峡市人大代表、实验中学校长丁建国,2006年在给政府提交的“班主任津贴问题亟待解决”一文中说:“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而班主任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某种意义上,班主任是学生走好人生之路的主要引领者。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给班主任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据大致估计,全国有近两亿的中小学生,如果按每50个学生一个班主任计算,全国就有400万左右的班主任。这样大的一个群体的实际问题如能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合理解决,既符合党中央多年‘优先发展教育’的主张,也是政府的亲民政策所向,应该列入议事日程,得到妥善解决。”
2007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市市长刘学军在参加“两会”时说,1988年人事部、原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文件,一方面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但同时又强调义务教育免费补助资金不得用于教师福利及各种津贴的发放,这就使得今后班主任津贴无法发放。因此,他建议重新制订班主任津贴和超课时酬金标准,统一提高班主任津贴。
今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贺优琳也对班主任津贴标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偏低的班主任津贴,很难体现班主任的劳动价值,也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各尽所职、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难以有效地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他认为应大幅度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设立交通和电话费补贴,对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增加特别津贴。由于地区性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主张对班主任津贴标准不能“一刀切”,可与教师的实际收入和当地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进行发放,并随着工资的不断增加而相应进行调整。
给津贴算笔账
班主任津贴以怎样的标准提高也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标准并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在北京,一个城区普通中学的班主任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致在100多元,占工资总水平的10%左右;近年来逐步提升到500到600元之间,大约占到工资总水平的20%。而在周边的一些郊区县尤其是一些乡镇中学,情况就会差很多:三门峡实验中学校长丁建国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在很多农村中学,班主任津贴10多元到60、70元的情况很普遍。他认为班主任津贴应占到当地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的1/3或1/2,“重新制订中小学班主任津贴的制度设计,要考虑在岗职工收入提高幅度和城市人均收入提高的幅度”。那么,根据这一标准,班主任津贴需要多少?国家财力又能否承担得起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职工总人数和全年职工工资总额(扣除物价因素)分别计算出当年的全国职工人均工资。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9元,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是1988的10.51倍。
按照2006年班主任津贴是1998年10倍的标准考虑,中小学班主任津贴一般应为:中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100元,36人至50人发120元,51人以上发140元;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80元,36人至50人发100元,51人以上发120元。如果按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考虑,大约是平均每生每月2元。每年扣除寒暑假期,按10个月考虑,平均每生每年20元。根据《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0864.07万人,全国初中在校生6214.94万人。这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为:小学在校生10864.07万人+初中在校生6214.94万人=17079.01万人。而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每年需要的班主任津贴就是:20元×17079.01万人=34.16亿元。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4030.95万人,每年需要的班主任津贴就是:20元×4030.95万人=8.06亿元。以上中小学数据合计,中央财政每年需要发放的班主任津贴就是:34.16亿元+8.06亿元=42.22亿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73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6万人)等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共计为23510万人。按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全国每年班主任津贴需求为470.2亿元,占2005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4665.69亿元的1%,是国家财力能够承担的。
坚冰正逐渐消融
1988年教育部《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规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各地也大都根据实际,努力改善班主任的待遇,完善津贴发放办法。
如南京,就在2005年以文件的形式出台了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待遇的决定,要求各中小学班主任月津贴不低于60元,并且要不断提高津贴标准和物质待遇。
除地方外,中央政府近年来也在一直努力探索和提升包括班主任津贴在内的义务教育公共经费。2007年3月9日,时任中国财政部部长的金人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政府将提高义务教育的公共经费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他表示,教育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最基础的事情,也是实现公平正义最基本的事情,所以公共财政非常愿意为教育“埋单”。
据了解,当年仅农村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一项就花费2000多亿元,估计到2010年,中国用于义务教育的开支一年需要3000亿。金人庆表示,教育需要投入,但是更需要师资,财政部和教育部目前正在进行制度设计,希望教师(包括班主任)成为全社会最受尊敬的、最愿意从事的一个职业。但整体落实起来,设计面比较广,财政预算需求比较大,落实起来比较慢,好事尚需多磨。
2007年9月11日,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在作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并将着力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他说,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提高教师待遇。从2006年开始推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实施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套改入轨(按照新的工资制度的改革方案,不管教师在城市、县镇还是在农村,只要在同一个职务级别上,国家基本工资待遇是一样的)后,将仍然照常实施特殊岗位的津贴补贴(班主任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等)。
据悉,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机关公务员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三大块组成;事业单位执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构成。2007年实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以来,因教育等事业单位未纳入此次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范围,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政策尚未出台,公务员津贴补贴和教师绩效工资成为教师议论的焦点话题。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教师在待遇上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地方出台的津贴补贴的差别这一问题上,吕玉刚表示,政府将在工作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村学校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放补贴的经费来源问题,并就教师编制、招聘、晋级、晋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配套做出研究和解决。而班主任津贴作为教师绩效工资的一部分能否得到一揽子解决也颇值得期待。
标签:教育论文;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论文; 教师工资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标准工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