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商务”的兴起迫在眉睫_电子商务论文

上海“电子商务”的兴起迫在眉睫_电子商务论文

上海“电子商务”的兴起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迫在眉睫论文,上海论文,电子商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领域,她的兴起将对传统的商业模式给予了创新式地摧毁,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家庭信息化的进程已开始改变;所有的企业和商家若想在惯性中寻求安慰、在墨守成规中寻求安宁已变得不可能,因为互联网终究会以颠覆的力量摧毁现有基础,重建新的模式——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之一,除了这一诱人发展前景外还有如下优势:她的产销扁平化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尤其能使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她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利益等等,她的打破了时空局限、改变传统贸易框架的特征无疑于一场新产业革命。

电子商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她的硬件基础1998年全球微机销售已突飞猛进,因特网将全世界180 多个国家织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环境;电子货币的运用使网上支付方便简捷,国际组织1997年5 月制定的电子商务安全标准,已被世界各国采纳; 1998 年全球电子商务额达500亿美元(其中美国70亿美元),根据预测,到2002 年因特网管理资产可望从现在的1220亿美元上升到6880亿美元,交易额以100 %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

经济学家预计,到2000年底亚洲电子商务的金额将超过200 亿美元。这一数值与电子商务发达的美国相比或许还不算高,但亚洲电子商务的年增长幅度已达100%以上。 电子商务还被某些国家当作拉动经济的杠杆,位居亚洲经济龙头的日本,近年来陷于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衰退中,但网络经济或许给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一线曙光,根据日本邮电省的报告显示:日本网络用户到1999年8月初已经突破1700万个, 与年初相比增幅高达47%,同时,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也增幅很大。

1999年底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就电子商务法制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举办了研讨会,会议就电子商务案例、信用问题、支付问题、税收问题、竞争机制问题等进行广泛充分的研讨。电子商务昔日的三大难题网上支付、带宽速度、物流支持被上海专家认定在已被解决或正在被尽快解决中,上海有望在新千年中实现这三大问题的根本性突破。

电子商务是一场革命,她首先是针对生产者和商家的;一些厂商用传统经营的习惯来对待并试图形成新的行业割据和利益垄断,这是导致商业网站没有生命力的根由。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开放、信用、服务”等互联网精神的基础上才会成功。上海的众多“官方”商业网站应该多多反思其经营思想、机制与互联网精神的吻合,新技术进步带来的压力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任何的商业垄断和割据只会滋长“平庸和腐败”,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电子商务是一种消费理念的改变,而刺激理念改变的根本办法是消费获得实惠、利益。在美国因特网免税法案全票通过并从1999年起电子商务免国内税3年,这是国家法律给予的支持。 厂商能将传统流通领域中的利益让给消费者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一切试图在电子商务中谋求短期利益、甚至暴利的企图都将会以失败告终!

上海的IT行业未形成“中关村”规模效应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问题有三:其一是政府规划太散,上海的六大高新产业开发区如果合并在一个张江高科技开发园区给予政策支持,也许一个象样的中关村早已有了!;其二是IT企业的规模太小,发展缺乏后劲,其中缺少规模企业和风险资金的介入是个主要问题:其三是市场创新不足,例如软件开发往一个领域里挤。门户网站有规模但商业特性不足、商业网站太弱支撑不了电子商务发展,这二者的不能兼容本身说明了经营者对市场观察力的不足,IT技术创新离不开市场的创新!

上海的电子商务人才的供不应求将成为上海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国际上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已成为热点,美国各高校纷纷根据发展形势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其势头超过MBA课程; 据悉上海各高校大都未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原因是新课程设置是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新产业的教学后置是教育界的悲哀,也是IT行业的无奈!欣喜的是上海的普陀区和南市区业余大学的职高已开设电子商务班,这多少给人们一些安慰和希望。

标签:;  

上海“电子商务”的兴起迫在眉睫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