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力崛起的“第四资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资产扩张中,企业追求“第四资产”的意识已成为日趋升温的热点。营销网络作为继厂房设备、产品、商标之后,经历市场风雨的锤炼,鼎力崛起的“第四资产”,是企业视作经营战略的又一“资产瑰宝”。
企业鼎力崛起的“第四资产”,是现代企业营销战略的精髓,是最重要的市场营销活动内容之一.细细剖析,有其特殊的市场背景。首先,国内外产品竞争的特点,就是抢占市场份额,谁的市场占有率高,谁就能站稳脚跟。国际大公司和知名品牌的涌入,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国际化,企业千方百计要提高与国外大公司的抗衡能力,一定要扩大产品的整体销售量与销售额。其次,激烈的新一轮低价竞争,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命运,低价产品来源是低成本。过去在低价竞争中,乡镇企业是竞争对手,乡镇企业利用低价产品在“船小掉头快”的美誉中连连得手。现在,大企业要唱好低价竞争的主角,就要依据自身的生产规模和资金实力。再次,销售通道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产批零”转为“零批产”。为此,要求企业信息要灵,渠道要活,定位要准,质量要高。随着科技浪潮迭起,产品生命周期渐短,市场环境风云变幻,企业的“第四资产”的实实在在价值,已经凸现在我们的面前。无锡小天鹅正确地选择最佳的销售渠道,理顺路线环节。加强对产品销售渠道的控制管理,使产品拥有最优的市场通道。据权威部门评估,具“第四资产”价值3亿元人民币。
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销售网络生命力的强与弱,必然反映出”第四资产”的高与低。
发展大企业集团的资本运营 创造“第四资产”
江泽民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讲话指出,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继续抓好我国国有大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小舢板”是无法迎接国内外市场挑战的,出现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形成实力雄厚的“航空母舰”,这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因此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集团,对振兴我国的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在企业户数上只占到全国国有企业的千分之一,但它的经济总量却雄踞了国有经济的四分之一。
发展大企业集团,实现资产大重组,在大范围内占领大市场,是大企业、大集团成熟的标志。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施蒂格勒说过:这一百年来,到现在,世界上前五百名强大企业,无一不是通过资产兼并而扩展起来的,无一是仅仅靠内部积累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大企业集团要发展,也应借鉴这一条经验。在资产采用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中,向优胜的大企业集团集中。唯其如此,大企业集团才能承担起“经济发展的稳定器,结构优化的调节器”的重任。为此,大企业集团要同步实现转换经营机制和转换经营方式,把改革与经营融合在一起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创造“第四资产”,企业一定要转变经营方式,否则,就会出现效益空壳现象。而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灵活有效的销售机制,形成企业与市场的相对牢固的联系,这是转变经营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创造“第四资产”的保证。
转变经营理念 强化营销网路
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性变化时期。大企业集团从战略高度对总资产的构成和运作进行精心的筹划,使资本成为有生命力的资本。去年我国58个试点城市中有1192家企业实行了兼并联合,从而使资产经营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很多企业,特别是产品比较知名,都有一个自有的、跳出产地,布点全国的营销网络。有的通过到外地兼并办厂,从更大的市场编织“销地产”网络。这是真正把自己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而不是作为产品和设备的看守人,是一种市场经济的全新经营理念。这方面,本市不少行业已纷纷领先一步。截止今年上半年,本市到外省市兴办的企业已达2216家,投资总额91.34亿元。其中自行车、轮胎橡胶、机电、洗涤等行业齐头并进,纷纷拓展市场空间。
企业追求“第四资产”,从“产地销”转向“销地产”,不仅是销售形式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超越实物经营之上的高级经营活动,在经营理念上是一个飞跃。“销地产”使横向间的产业比例得到合理调整,使纵向间的资产向高效益的企业集中。这样,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壮大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事实还告诉我们,营销网络与资本运营的关系十分密切。国外有许多成功的企业,也十分重视营销网络的建立和发展。如日本松下为在短期内护充其营销网络,在全国每个县设立一个销售公司,销售公司独立向零售店批发业务。同时随着商品营业额的扩大而扩大销售公司的数量。这样,松下公司建立起了占绝对优势的强有力的营销组织,占领了家电制造业的市场制高点。正是这强大的销售网络匹配优良的售后服务、大规模的生产,使公司实现了高速度的发展。
扩张“销地产”降低营销成本
长期以来,企业经营笃定朝南坐,形成了“产地销”的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暴露出其种种弊端。建立和完善“销地产”的营销网络,是占领市场制高点的桥梁,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实施“销地产”具有不少优势:
一是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还能为建立的企业提供一个投资少、回报高、能够有效地回避风险,从事异地产业的机遇。
二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市场广大,各地消费水平、特点、季节差异较大,各地销售分公司,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遵循适应市场需要的原则,确定产品的定位。
三是把精兵强将派到外地去抢建营销网络,去强化营销网络。以此去争取订单,发展客户,巩固与客户的联系,做好售后服务,回笼资金。有的通过到外地兼并办厂,从更大的市场编织“销地产”网络。通过拓展连销经营、专卖经营、专柜经营、大型展销、各类促销活动,形成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经营辐射网络。四是优化资本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降低,形成资金的最佳使用效应。通过减少新资本投入,降低运输费、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以较少的费用达到增加销售量或销售额的目的,以利于拓展市场及实现低成本扩张。上海轻工系统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实施“销地产”经。营战略中已作了不少尝试。如上海白猫有限公司,已在全国28个省的省会和省级城市建立销售分公司,其中以全资分公司为主体,只有少数特许经销商。把营销网络建立在全资分公司之上,便于区域管理责任的落实,商品储量和增量的投放更加合理,价格体系也易于稳定,加快了市场的反应,扩大了市场容量。如冠生园(集团)总公司在组建品牌公司群的同时,扩散名牌产品生产点,将名牌作为无形资产投资,收购控股了吴江、常州、湖州、海宁、诸暨、金山、商丘、昆明等8家外地企业,使产品从“产地销”变为“销地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扩散能力。
当前,我们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新的关键时期,工业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市场开拓,我们的市场经济也在逐渐走向成熟。如何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步伐,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中,加速“第四资产”的扩张,力戒规避“好人好马好刀枪,没有找到好市场”的现象,掌握市场发展的脉搏,不失时机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机制,共创优胜的营销网络,奔弛“营销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