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刘江涛(沙河市劳动技工学校 河北 邢台 054100)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技工院校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地进行一段爱国宣讲,很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正确的方法选择,才是完成爱国教育的重点。作者主要从把握教材、利用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些参考。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必须继续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关键词:爱国情怀 爱国素材 爱国意味 贴近学生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忠孝仁义”,而如今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改善的传统美德更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尤其从“忠”而升华的爱国情怀。我们要培养学生人人都爱国、人人都有爱国情怀。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还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主渠道。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作为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不外如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语文教师天赋之职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地进行一段爱国宣讲,很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正确的方法选择,才是完成爱国教育的重点。
下面我就以这几年在技工院校所领悟到的浅薄的教学经验为主,谈谈我们该如何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首先,我们要充分把握教材中那些看得见的爱国素材。
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歌颂革命的内容随处可见。俗话说“文以载道”,这些文章也反映着作者的爱国情感。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充分地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激励了报效国家、不惜身死的一批批仁人志士。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作者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都值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反馈给学生,并感染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成的爱国素材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最重要的途径。
其次,在非爱国素材中发掘爱国的内涵。
有些说明文知识性较强,有些记叙文也不容任意发挥,有些议论文更有严格限制,这些文章从内容上看,似乎与爱国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思考,仍然能挖掘出爱国意味。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说明文,它科学地介绍了荔枝的生态,似乎与爱国主义不沾边。但是,如果从社会主义、为国为民着手,让学生充分想象,可以从科学方面解决荔枝保鲜与生长极限问题,一定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爱心,培养发展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又如:《鸿门宴》从课文内容看,似乎难与爱国主义挂钩,但文中有几个细节,如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和当樊哙得知刘邦有生命危险时“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从中华民族所保有的传统美德方面去议论做人的原则、评价英雄气节等,而这些无不是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
再次,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语文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同样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由于技校学生大多处于接近成熟但未成熟的时期,他们的独立性还不高,还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使得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参与度高又有正面典型的活动,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爱国情怀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比如,开展革命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这些活动如果组织得好,既受学生欢迎,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必须继续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环节来进行爱国教育。比如像“九一八”、“七七”等一些爱国纪念日,我们可以适时地再与学生们一起回顾那段历史,让学生们时刻记住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尊严。
身为语文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我们要抓住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中的独特优势,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潜移默化地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牢记在自己的心中,使他们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理想,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未来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年版。
[2]语文(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感悟素质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刘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爱国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情怀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