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二论文,发展趋势论文,当代世界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趋势
去年科索沃危机爆发后,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注意研究当今世界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同时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民族和宗教工作。”研究世界民族问题,把握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解决好我们国内的民族问题,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道路继续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史,展望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世界民族问题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的特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十分突出。
1.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这个世界是一个民族的世界,不是民族消亡的世界。民族分布的基本情况,有以下特点:(1)民族多,国家少;(2)多民族国家多,单一民族国家少;(3)跨界民族多;(4)民族人口的流动会越来越频繁,矛盾和磨擦随之增多。民族问题将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国家。第二,民族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国家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复杂性。我国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八对矛盾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在一起;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交织在一起;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与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交织在一起;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世界民族问题要比国内民族问题复杂得多,除上面讲的八对矛盾广泛存在以外,还有国家主权问题、领土问题、国家关系(多边关系、双边关系)问题、人权问题等等。
3.长期性。第一,民族问题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发展、融合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客观规律,不能违背。通过强制同化、暴力和行政的手段,不可能使一个民族消亡,只能使民族问题更尖锐。第二,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长期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族问题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美国那样高度发达的国家,通过“高压同化”和“熔炉”政策并没有磨灭其社会的多民族结构和多元文化,最后不得不走向“多元文化主义”。第三,要让各民族有充分的发展,才能有自觉的融合,有自觉的融合才有自然的消亡。解决民族问题要依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正如毛主席所说:“首先是阶级的消亡,然后是国家的消亡,最后才是民族的消亡”。
4.国际性。由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的问题,甚至导致国际关系变化在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第一,民族问题影响国际关系。科索沃问题是国内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但使巴尔干地区国家卷入进去,而且导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武力干涉;俄罗斯的介入则体现了美国与俄罗斯的较量;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影响了中美关系。还有,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针对华人的暴行后,不但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和中国人民的抗议,而且引起了海外华人的关注与抗议,变成了国际性的问题。第二,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使民族问题容易演变成国际性的问题。譬如,印度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世界伊斯兰国家的关注,变成了国际性的问题。第三,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不等于民族问题的国际化。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民族问题往往超出一国的范围,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二是民族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多民族国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民族问题国际化则是指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打着“民主”和“人权”的旗号,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干涉他国内政的一种手段。西方国家企图把中国西藏问题“国际化”就是一个例子。同时,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的目的,与国外敌对势力勾结,极力推动民族、宗教问题国际化,则是危害国家统一的罪恶行径。
5.重要性。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国家关系日益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一国内的民族问题尖锐,不仅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周边国家、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民族问题无论是对多民族国家,还是对多民族的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二)在发展的总趋势上看,世界各国互相借鉴经验和教训,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从落后走向文明,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也逐步从冲突走向缓和。
解决民族问题的手段从对抗、冲突走向政治和谈是大势所趋,和平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力量,也终将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所接受。依靠对抗、流血冲突,甚至是战争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好办法,而应通过政治谈判、对话,达成谅解。南非通过谈判告别了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东、西德国实现了和平统一;巴以冲突和北爱尔兰问题最终是在谈判桌上取得重大进展;南北朝鲜经过近50年的对抗,开始走向和平谈判。当然,不排除在一定时期内一些民族问题可能会出现反复,出现新的冲突,但这不会改变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大趋势。
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增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二十世纪初,列宁曾预测,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势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被打破,资本、整个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从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看,世界各国也在互相借鉴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尽管世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冲突,有些国家还在发生武装政变等,但开放与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合作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已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个民族不改革就没有希望,一个民族不开放就没有前途。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民族不是文明的民族,不是进步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先进的民族。要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就必须要改革,必须打破封闭的状态,进行开放。各民族只有在相互接触和交流中,才能解决相互间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
在借鉴处理民族问题经验和政策方面,“文化多元主义”政策和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西方移民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文化多元主义”的政策,这是西方殖民者在经过对印第安人等土著民族残酷的驱赶、掠夺、屠杀政策之后,在土著民族的不断斗争和进步人士的呼吁下采取的较为文明的政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则越来越多地采用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的政策,特别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的成功,给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以极大的启示。我在统战部和民委经常接待一些外国的代表团,他们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感兴趣。我出国访问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当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多民族国家在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和总结失败教训的同时,会越来越紧密结合本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也会使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的制度。
原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使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进期。但这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意味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失败。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并不说明马克思主义解决不了民族问题,社会主义解决不了民族问题。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是不可能解决民族问题的。真正解决世界民族问题还是要靠马克思主义,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进入20世纪,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在历史舞台,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相对立制度并存的国际格局,在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中打开一大缺口,为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最终解决民族殖民地问题开辟了广阔而现实的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使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变化。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因素。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对世界的局势具有重大的影响。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使广大殖民地各族人民进一步看到了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希望。在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友好合作的精神,成为“万隆会议”基本精神,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顺利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民族自决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主张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广泛收录于《联合国宪章》等许多国际文件之中,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重要思想,已对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在西方流行的多元文化主义及其政策规定,与这些国家历史上盛行的种族主义、同化主义相比,有积极的一面,如他们所强调的尊重保护弱小民族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力求发挥各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等等。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们或多或少地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经验。
原苏联是在沙俄帝国的废墟上,联合各族人民反抗列强武力干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壮大起来的。当时的沙皇俄国被列宁称为是“各民族人民的监狱”,那些长期受沙皇帝国的统治,对其殖民统治深恶痛绝的被压迫人民,能够与俄罗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的思想和所实施的民族平等的政策。那时的苏联曾经成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希望和效仿的榜样,并在各地播下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种子。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和迅速壮大就在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与苏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原苏联领导人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在民族问题上,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错误地估计了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致使大俄罗斯主义和同化政策盛行,最终在政治、经济和民族三重危机的作用下,导致国家解体。南斯拉夫与原苏联的情况一样,只不过是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面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出现的严重局面,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曾经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许多方面与亚非各国的经历相似。这种相似的国情和经历,使这些国家的人民更加关注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更加珍惜新中国的经验。中国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在民族问题方面,中国的民族理论最好;民族政策最好,最适合中国的实际;民族关系最好,建立了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苏东剧变,在社会主义陷入空前低潮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地区没有乱、整个中国没有乱。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坚持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
总结新中国走过来的50年的历程,总结我们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一”。这就是:高举一个旗帜,也就是说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现阶段,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中心,也就是说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一个制度,也就是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一个大局,即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抓住一个关键,即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这些既是对过去民族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做好今后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
有比较才有鉴别。综观世界民族问题,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民族问题。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民族工作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十分突出的地位,予以充分的重视。仅在90年代就召开了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特别是在1999年,在跨越千年、举国欢庆建国五十周年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首都北京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这“三件盛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关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将对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2年,在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去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跨世纪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我国区域经济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邓小平讲的两个大局在今天的体现,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朱镕基总理在讲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曾经谈到,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考虑的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族因素,因为我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地区,5个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地区,而30个自治州中27个州地处西部地区,其余3个也享有“西部”的待遇;二是贫困因素,我国大部分特别是成片的贫困地区大都在西部,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三是边境因素。没有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边疆的稳定。我国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边疆经济,对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事业。西部大开发并不仅仅是西部的事情,而是包括东部和中部在内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东西结合,中华民族才会振兴。
做为民族工作部门,我们应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怎样才能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我认为必须要把握好以下环节,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三”:
一为“三个代表”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的新概括,是对历史事实的总结,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了的。坚持三个代表,加强党的领导,这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为“三个有利于”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标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制定的政策、措施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就可以大胆的试,大胆地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为“三个引进”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途径。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广泛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多渠道、多方面地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过去东部的发展靠的就是这“三个引进”。前不久我们去以色列访问,他们的发展依靠的也离不开“三个引进”。西部地区应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四为“三个离不开”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原则。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要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时解决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为“三个文化结合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竞争力的要求。少数民族既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善于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还要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一个民族如果只抱着自己过去传统的文化不放,是没有前途的。
标签:民族问题论文; 世界民族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