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_教育论文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_教育论文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研究。本课题在努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调查分析我国经济、科技、人口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要求,以及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90年代和下个世纪初(2010年)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下将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与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立项的。

伴随改革开放的过程,尤其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教育内部说,教育功能的扩大和终身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几乎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覆盖社会全体成员。面对这一规模大为扩展,功能日益复杂的教育系统,单纯注重微观的教育研究已经不能完全回答当代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从教育外部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的趋势,无论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提高综合国力,还是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看,其基础都在于教育。教育作为这些因素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必然要纳入社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作出与此相适应的战略谋划。

2.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在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80年代中期,一些地区政府相继开展了区域教育战略研究,并提出了研究全国教育战略的要求。8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对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全局性的决策。正是适应这种要求,国务院教育工作研讨小组开始研究起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也是为《纲要》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提供咨询建议。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对教育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问题的谋划,属于教育宏观决策研究范畴。本课题的具体目标为:在认真分析我国国情和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90年代和下个世纪初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与政策建议。本课题的战略规划期自1992年至2010年,跨度为18年。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发展环境的研究、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的研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实现战略目标保障条件的研究、区域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的过程概述

本课题于1989年正式启动,大致包括基础准备、专题研究、综合研究这样一些相互沟通和联结的方面。基础准备方面包括课题设计、开题研讨会、培训班、研讨班等,对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和方法交换了意见,统一了认识,形成了研究队伍和研究网络。在此阶段,我们同经济、科技、计划、统计、劳动人事等部门进行了合作研究,探讨分析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专题研究方面包括区域、行业和国际比较三个部分。先后有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黄河三角洲、苏南、浦东,以及山东、辽宁、黑龙江、湖北、新疆等地区和省参与了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有电力、交通、农业、商业、机械、冶金、纺织、轻工等行业参加了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覆盖一、二、三类产业部门和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等不同行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安徽大学等高校参与了国际比较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同时,我们就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教育发展的环境和目标、教育结构和体系,以及教育投资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例如,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研究;关于义务教育的质量现状的综合调查;关于宏观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的研究;中央业务部门所属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研究;关于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研究;关于教育战略学科的进展与展望;关于区域教育特征及战略选择等一系列研究。值得指出的是,这一课题的研究,紧紧围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制订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教育重大决策中提出的问题,把参与决策与战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研究内容,也发挥了为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的咨询作用。

课题研究的总报告《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已经于1997年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将于1998年初出版。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还取得了多项阶段性研究成果,例如“农村义务教育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2000年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研究”、“我国‘九五’期间和2010年的教育发展目标和规划的研究”、“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现状的综合调查”、“初中后教育结构研究”、“中央业务部门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多为国家关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决策所采纳。

这些研究报告还分别在《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瞭望》等杂志和《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此外还出版了《中国教育地图集》。

二、本研究形成的一些重要观点

(一)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的研究

战略思想的选择是影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决策选择的关键所在,而国情分析是战略研究的第一步。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因此,经济和人口这两个因素对教育发展具有主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把经济、人口和教育这三者综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关系:一极是经济高速增长——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另一极是庞大的人口及其年轻型人口结构——构成扩展教育规模的强大拉力。同时,经济基础薄弱又制约着教育扩展的财力供给。教育正是处在经济和人口这样一种两极拉动和双重制约之中。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独生子女比例上升,家庭对子女求学期望值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教育要求也会更高。这些都会构成促使教育需求增长的强劲动力。这样,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落后的教育生产力的矛盾,将会成为现阶段(工业化过程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此相联系,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与传统的教育体制的矛盾;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与教育粗放式发展的矛盾;经济、科技、社会现代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这些矛盾影响到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并给教育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两难选择。如在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选择上,如何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如何处理好教育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在教育发展重点的选择上,如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教育政策的选择上,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教育发展的途径上,如何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在教育发展的区域布局上,如何处理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等等。

在认真分析教育发展面临的矛盾,探讨如何处理好以上关系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跨世纪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

1.有限度的超前发展。

这里所说的超前发展是指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准备人才和人力资源基础。因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没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物质资源的投入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同时,我们在这里又提出了“有限度”即适度超前的概念,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的超前发展要同其他事业的发展相协调,要在同其他事业,尤其是经济发展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中实现超前发展;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适度超前发展的具体内涵。

2.多梯度的协调发展。

我国未来教育结构的变化将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教育的层次、类别、形式将进一步分化,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格局,尤其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教育将会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机构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规格的人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种非正规的教育将会以其灵活而适应性强的特点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地区将形成一种低重心的教育结构,以普及并逐步提高义务教育为重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开辟高等教育通向广大农村的渠道,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初、中级人才摆在突出位置。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结构的重心将逐步高移,从发达地区开始,逐步加大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为更多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促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还要努力培养一批我国建设急需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院校,特别是力争在下世纪初建成若干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学。这将是相当长时期我国教育结构演变的基本格局。

3.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发展。

实施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发展的速度、数量与效益、质量的关系,要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实现数量和速度目标。在这个基点上确立跨世纪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包括:(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努力实现分区目标时, 要从各地实际出发,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减少辍学率、留级率,提高及格率和按时毕业率,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更多、更好地实现普及教育目标;(2)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努力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规范为依据,实行多方办学和多种形式教育培训,为社会培养适应性强的实用人才;(4)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既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要保证高等教育基本的教育质量,保持相对偏紧的高级人才供给状态,同时放手发展多种形式的高中后教育,灵活地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人才;(5)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作为衡量教育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4.迈向终生教育的社会化发展。

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要超越传统的、单一的学校教育系统,使教育成为全社会的事业,覆盖社会全体成员。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构建学习化社会,这就是终生教育体系的基本目标。近期内,我们要按照终生教育原则调整教育系统,逐步形成包括学校教育系统、行业(企业)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学校教育系统将扩大其功能,把重点放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生存和发展打基础上;学校将更加向社会开放,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受教育的机会;学校同社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学校组织管理接受社会的参与,学校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行业(企业)教育系统担负着提高在职人员素质的任务,包括:就业人员的职前培训;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转业、转岗人员的再培训;少量的学历补偿教育,其中职业资格教育和知识与技能更新是这个教育系统的主要功能。社会教育系统是指各种社会机构(例如大众传播媒介、文化机构、各种服务设施、社会团体等)所实施的各种形式的教育,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脑、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教育将会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家庭和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教育的社会化发展会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明显的趋势,未来教育要适应这种趋势,确立和完善社会化发展战略。

5.区域的非均衡发展。

教育的区域发展同经济区划密切相关,大体也分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这三类区域。这三类地区在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存在明显的差距,再经过若干年,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从现实的差距出发,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不同,其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对策措施会有较大差异。

在发达地区是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1〕并积极促进教育现代化; 中等发达地区扎扎实实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其工作重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形成城乡完备的职业培训系统,适度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为经济起飞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则在相当长时间内仍要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主要任务,要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开展城乡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素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适应当地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尤其要重视开展创业教育,使教育同当地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真正成为治穷治愚的决定性因素,使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适应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国家要在统一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决策、分级统筹、分级管理,让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能从当地实际出发,作出决策,探索实践;国家和省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上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倾斜政策;在不同地区之间加强横向交流、联系和合作,提倡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二)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的研究

数量目标是指今后15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反映这一趋势的规模和速度,为教育宏观决策提供方向性、趋势性的依据。

研究之前,我们首先探讨了制定数量目标的必要性,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制定战略性数量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根据我国国情,教育发展的规模只能是“适度的”或“有限的”,教育的社会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确定何为“适度”,并据此确定并保证发展重点十分重要。第二,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劳务市场还不健全,中等专业以上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教育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级政府的宏观控制,制定数量目标对于加强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教育发展目标是在趋势预测和对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可以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信息和政策指导,防止教育发展数量盲目扩大或出现教育结构上的失误。

在教育战略研究中,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的研究侧重于趋势预测,确定教育发展大体的规模和速度,并不要求象教育规划那样提出具体的量化目标。本课题研究综合了各种相关方法,主要采取多目标决策方法,即综合分析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分别其驱动作用和制约作用,进而把握教育发展的需求和供给关系,按照不同的需求和供给条件提出几种目标选择方案,从中确定建议采用的方案。下面以“普九”目标和高教发展目标的制定为例加以说明。

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的制定。

1991年我们对我国“普九”的速度进行了预测,为制定“普九”的目标和分步实施政策打下了基础。

第一,通过对全国两千四百多个县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若干指标的分析,确定了影响“普九”速度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通过对国家统计局的13项分县经济、社会指标的数据处理,找到了与初等教育普及程度相关性最高的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并相应地分析了收入不同水平的县普及初等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情况,得到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摆脱贫困是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条件,解决温饱是“普九”的必要前提,因此,“普九”的难点集中在人均纯收入很低的贫困、边远地区。在此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并分析了人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普九”基础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第二,根据1980年—198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预测了1995年和2000年可以达到温饱线的县及人口数。

第三,以国民生产总值按年6%递增,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八五”期间为13%,“九五”期间为15%—17%计算2000年教育经费,并提出“普九”的最低支撑条件。

第四,测算了师资供给的现状与趋势。

综合以上测算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预计到2000年我国城镇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可能“普九”的所在地人口,按高方案约达9.8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按低方案为7.8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4%。

第二,到2000年全国至少有90%的县可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加上市镇人口,全国将在95%左右的人口所在地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第三,对一部分特别困难的县来说,即使在2005年和2010年普及初等教育,也必须从现在起采取特殊措施。

以上预测和结论成为后来制定“双八五”“普九”目标的重要依据。

2.高等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的制定。

(1)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需求分析。

第一,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两组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预测了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从1952年到1990年,我国国民收入由589亿元增加到1142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8%。同期, 普通高校在校生从19.1万人增加到206.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6.5%。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与高校在校生年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大致为1∶0.74。 其中,1980年—199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 普通高校在校生年均增长率为6.08%,即GNP每增长1个单位,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0.68个单位。如果采用新中国建立40年来的经济增长与高教规模发展的关系1∶0.74测定90年代的高教增长,高校在校生按0.74×9%=6.7%的平均速度增长,高校在校生到2000年将达到351×(1+0.067)[9]=625万,适龄人口毛入学率则为8%。

第二,参照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找出影响高教发展水平及其“稳定值”的主要因素。对此,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北京大学、华东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一种是选取一些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国家,对比其在人均GNP1000美元左右时的高教毛入学率变化状况, 发现这一经济起飞阶段高教毛入学率一般都有一个迅速提高的过程,大体在8%至14%之间。另一种是华东工业大学采用的方法,选取若干国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以及高教毛入学率变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GNP 的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高教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发现各国高教毛入学率经过一段较快发展后大致会出现一个“稳定值”,这个“稳定值”在各国会有所不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非农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不同,即非农劳动力比重高,则高教毛入学率的“稳定值”低;反之亦然。预测结果显示:我国高教毛入学率至2000年为8%左右,2010年为12 %—13%。几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

(2)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供给预测。

根据前面提到的发展规模需求分析,我们分别采取事业费、基建费、设备费与“211”工程四项指标,按国家教委有关高等学校师资、 设备、校舍、生均经费等各项规定的标准,对2000年高校在校生达600 万、650万、700万与800万四个方案, 进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预测,并对2010年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所需经费和师资进行了全面预测,并测算了四个方案的经费缺口,得出结论:到2000年,高校在校生600 —650万为宜。这个预测经专家研讨会论证,基本认可, 并为国务院制订《纲要》实施意见和国家教委制定“我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所采纳。

(三)宏观教育结构的研究

本课题采用多学科、多部门、多层面协作的组织方式和文献分析、典型调查、抽样问卷、专家咨询、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了工科和农科两类教育的结构问题,进而涉及了第三产业。下面以工科为例作一介绍。

从1991年开始,研究工作经过了典型调查、专题研讨、综合研究三个阶段。我们一是选取了轻工系统、冶金系统、机电系统中规模、装备和技术水平上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及无锡市和长兴县的几类乡镇企业,共计40余家进行抽样调查,并先后走访了10多个中央部委,了解各行业人力结构的特点、经济技术水平提高对人才的新要求,分析了企业中各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二是进行了文献研究,并分别召开了大学、高专、中专、职大等各类学校的校长座谈会,探讨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演变的历史、现存的问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请有关专家对大学、高专、中专、职大等各类学校的有关教学计划进行了比较,以分析各级各类学校的定位。四是与10多所高校一起对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形成了以下意见。

1.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是历史形成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也经历了相应的演变过程,它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调整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2.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反映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存的问题是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因为表面的“乱”来轻易否定某一类学校,而应当以面向未来的发展眼光作出战略谋划。

3.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系统各个方面的合理组合和协调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地区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等是制约教育结构选择的基本因素,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调整教育结构的基本依据。

4.提出调整教育结构的两种方案:(1)明确划分教育类别, 从教育分类入手清理层次,筹划调整方案;(2)在现行结构体系框架内, 首先清理层次模糊的关键部位,推动各类学校办出特色,通过局部微调,为整体优化创造条件。

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界的现状,综合各方面意见,我们选择了从影响全面的关键部位入手,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微调结构,分步到位的后一种方案。这种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在现阶段将保持低重心的教育结构,本科、高专、中专,这几种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将会同时并存,重点要解决高专和中专关系中明显不顺的问题,今后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中专的任务将发生分化,教育结构会出现逐步高移的趋势。

5.提出了近期和远期通盘考虑,宏观决策、典型试验和体制、政策相配套的调整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强宏观决策研究, 使教育结构的调整建立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2)改变、 调整和理顺现行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宏观管理下发挥各级各类教育的整体效益;(3)加快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 促进教育结构的规范化和多样化。

(四)教育体制改革,转换教育发展机制的研究

教育体制改革一直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几年间,课题组向国家教委提交了“部门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和“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这些研究回顾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体制的弊端和经济体制改革对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中等专业以上学校招生、收费、就业制度,经费筹措和拨款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以及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议。以下简单介绍两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体制由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而还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要处理好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短效性和动态多变性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是两个功能不同的范畴,有各自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市场经济往往表现为同经济行为密切联系的需求与功能,而教育既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性产业,又是促进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公益性事业,而且具有政治、文化、道德等多种功能。教育不仅仅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它还要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市场经济行为还往往大量表现为追求近期效应,需求也常常呈现出动态多变的特征,而教育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面向未来,为未来做好人才和科学技术的准备。因而,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2 )正确理解各级各类教育与市场经济不同的联系方式和作用范围,处理好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在教育体制中的关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范围、方式不尽相同。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的具体特点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另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这个发展过程也有明显差异,因而改革不能一种模式、划一要求。一般来说,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靠国家投入实施,保证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依靠用人单位和这类教育的享有者筹集资金,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则要处理好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区别不同类别学校和专业,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等多种人才的需要。

(3)全面处理好高等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学校、社会、 政府是构成高等教育体制的三个基本要素,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社会、政府在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改革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依据。

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应当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高等学校拥有多种社会职能,但其主要方面都是通过教学、科研活动来体现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本质是高深学问的传递、探索、创造,有其自身规律,办学必须自觉地遵循;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提供专门人才的基地,又是师资、设备,资金等主要教育资源的需求者。从这个基本点上说,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核心是“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加强高等学校同社会的密切联系,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这里的关键是要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密切学校同生产、科研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加强社会参与,建立起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

我国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是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从来就是国家的事业,在国民经济中据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财政拨款历来是学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尤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高等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和合理布局,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必须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改革的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不再是直接干预学校办学,而是对高等教育从路线、方针、政策、规划、布局和经费等方面进行宏观管理,即把对高等学校办学的直接管理改变为运用立法、计划、经济、评估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间接的宏观管理。正是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政府由办学的主体转变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2.中央业务部门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主要的大型企业都由中央政府各业务部门直接管理,并由此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分别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的所谓“条块分割”的体制。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产生了学校和专业重复设置、办学效益不高和专业面窄、培养的人才适应性差的弊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管理经济和企业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业务部门所属学校投入严重不足,这些弊端越来越明显。同时,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地方财力增强,地区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区域高等教育随之发展,部门办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们组织了专题调研。

此项调研从1992年7月至1993年11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我们先后邀请了近40名中央部门教育司的负责同志,一些省、市、区教委的负责同志和高等院校的负责同志,共计400多人次,进行了20 多次座谈和研讨;到一些院校深入调查,并向30多位主管教育的部长征询意见,在以下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调整意见。

(1)回顾了40 多年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几次“下放”和“上收”的历史,分析了中央业务部门办学的现状,提出进行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有利于高等学校在国家政策和宏观规划的指导下,具有办学自主权;有利于改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既注意现实需要,又注意长远需要,从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试点,逐步推开,不搞“一刀切”。

(2)从中央业务部门、地方、 学校多种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诸多矛盾和实际困难。

(3 )提出积极而稳步地推进部门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和目标: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中央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共建、高等学校之间的联合或合并、地方政府管理、企业集团参与管理等不同办法进行改革。在“九五”期间以“共建”和“联合办学”为主要形式,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扩大学校投资渠道和服务面向,加强地方统筹和条块结合。要通过中央部门所办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地方统筹,调整全国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争取到2000年有条件的中央部门所办的学校实行“共建共管”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同时推动有条件的部分学校进行合并,如部分产业部门办的医药院校、师范院校等转由省级政府领导和管理,行业性强的高等专科学校也可由企业集团参与办学和管理。到2010年,中央政府只继续管好少数有代表性的骨干学校和一些行业性强、省级政府不便管理的学校。地方院校也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进行合理的结构、布局调整或合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4)提出推进改革的具体建议:①继续提高认识, 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②改革投资体制,对中央部门根据需要和可能办好的行业重点和骨干学校,行业性不强、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可“联办”、“共建”或交给地方的学校,行业性强、地方不便管理,仍由部门管理的学校等三类学校都提出了要保证教育经费的要求,并提出了具体办法和措施;③要使学校真正具有办学自主权,并提出具体建议;④加强立法;⑤成立组织和协调此项工作的机构。

*诸平同志参加了本文的整理和起草工作。

注释:

〔1〕国际上一般把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5%—30 %称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标签:;  ;  ;  ;  ;  ;  ;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