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比较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OCLC为例_图书馆论文

国内外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比较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OCLC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图书馆论文,为例论文,中国论文,国内外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环境下,由于资源量激增,合作共建成为图书馆界进行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图书馆联盟事业发展迅速,其经验与教训对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发展都是很好的借鉴。

1 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概况

大型图书馆联盟是指联盟建设的资源类型多样、业务流程覆盖面广、规模较大、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潜力的图书馆联盟组织。在网络环境下,也可将依靠大范围计算技术处理[1]作为大规模联盟的判断条件。

国内图书馆联盟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主旋律之一,建立了一些全国性的图书馆联盟,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CADLA (China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等。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1.1 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

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大型联盟,且这些联盟都已初具规模。如CALIS下设4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7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参加项目建设和获取服务的成员馆已上千家,几乎遍布国内各省,详见图1[2]。在组织结构上也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如CADLA采用理事会负责制,主要组织机构包括成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3]。

1.2 区域不平衡特点明显

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成员馆及资源覆盖范围也多为省级城市的图书馆。这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图书馆数量多、人力资源丰富、对新技术的采用迅速,是大型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沃土。但是,也应该看到,建设图书馆联盟是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目标的有效实现途径,因此,向二、三级城市乃至乡镇等地区辐射是大型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方向。

1.3 图书馆联盟的职能不断拓展

网络的发展使得图书馆职能不断扩大,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衍生出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即在一个机构框架内,不依赖存放地点、载体形式和管理范畴,以集成的和因地制宜的方式提供对广泛的信息服务的利用的一种管理环境[4]。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对复合图书馆的构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图书馆职能的变化发展也决定了图书馆联盟将承担更多更广泛的职能。如国家图书馆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承担着多种职能,包括建设覆盖各级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建设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图书馆业务工作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等等[5]。

图1 CALIS成员馆统计

2 国内外实例对比研究

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成绩与困难并存。对国外图书馆联盟的成熟经验加以借鉴将大大推动国内联盟的发展。因此,笔者分别选取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与OCLC两个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对比,对两者在性质、业务、合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国内图书馆界的联盟化发展探索方向,总结经验。

2.1 基本情况分析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OCLC在性质、职能、业务构成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带来了可比性与可借鉴性,而不同点是两者在合作体系建设中具有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2.1.1 相同点

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创立于1967年,发起于美国俄亥俄州,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OCLC从最初的地区性大学图书馆联盟发展为全球性的图书馆合作机构,目前,为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72 000多所图书馆提供服务。OCLC所推出的服务几乎涵盖图书馆所有业务流程,其中被视作OCLC核心的由成员馆共同合作维护的书目数据库WorldCat,汇集了全球多个国家各种类型文献的书目记录达240 638 724种,馆藏数量达1 755 480 247条,包括470种语言和方言[6];使用WorldCat Local的图书馆可向用户提供1400个数据库和馆藏以及超过5亿篇文章[7]。OCLC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在今天的图书馆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公众服务、业界服务、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文献类型齐全、语种多样。截至2010年,实体馆藏总量为28 979 203册(件),外国文献资料包括115种文字,是国内外文文献的最大藏家,也是联合国与外国政府出版物的指定收藏馆;通过对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拥有了海量的数字资源,截至2010年底,数字资源总量已达480TB,其中全文数据内容近2亿页。作为国家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社会并重,业务具有标准化、全流程的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在业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即资源丰富、业务完整。

2.1.2 不同点

(1)国情不同。由于OCLC和中国国家图书馆所处的国情不同,使得两者在联盟化发展的道路上也形成了很多差异之处。美国经济发达,图书馆的发展也居于世界前列。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现代的管理理念、优良的群众基础,使得美国的图书馆联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跨学科、跨地域的大型网络体系。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区域性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国内的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资金和资源匮乏、专业人才短缺、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2)联盟建设目的不同。OCLC的宗旨是为方便广大的用户对全世界各种信息的应用以及减低获取信息的成本[8]。赋予自己的使命是通过图书馆合作将人们和知识连接在一起。最终的目的是推进公众查询和利用世界各国在科学、文学与教育领域中日益增加的知识与信息[9]。由此看出,OCLC将自己的功能定位在公众服务、业界服务、图书馆学研究几方面。而中国国家图书馆对于国家馆职责的承担,彰显了其公益性、社会性,是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联盟化发展的目的是: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及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促进国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推动本馆业务的提升、国内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服务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2 管理机制

2.2.1 比较分析

图书馆联盟的发起者、组织者对于联盟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另一种是行业内的机构自发组织。

自身管理型联盟由行业内的机构自发组织成立,管理及运作均完全由联盟的成员自行完成。成员的共同目标是合作的基础及驱动力,合作方式由成员共同协商。OCLC即属于这一类型,其发起人是美国俄亥俄州的大学校长及高校图书馆馆长。由于其发起者来自于行业内,了解自身需求,建设联盟有着明确的目标,OCLC发展迅速,效果良好。

政府主导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构建模式。一般是由行业主管或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图书馆自身建设或服务的需求发起,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政府授权某一机构作为联盟的核心组织。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的基本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在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的建立过程中常常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一特点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联盟建设上更为突显,由国图组建的联盟有自发组织的类型,也有由相关政府部门倡导成立的类型。如2011年启动的中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就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推出的。

2.2.2 启示

自身管理型的优势在于,联盟的成立是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强,通过加强管理、科学运作能够使联盟获得稳步发展;不足在于,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起步较为艰难,要得到发展需要谋求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且合作的需求基础会随着事业的发展而改变,因此,这类联盟常会由于运作不良或需求调整而解体。

政府主导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联盟成立之初就能够获得较为坚实的政策与资金的保障,有利于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比较容易形成规模;不足在于,联盟的职能、建设内容、前景等会受到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事业一般都比较成熟,图书馆联盟的类型以自身管理型居多,而国内多数图书馆都存在着资金少、技术弱、经验不足的问题,得到政府的支持是联盟能够顺利成立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目前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阶段上,政府主导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图书馆联盟在规划及建设中应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同时,由于两种类型并存,联盟建设的主导者不同,规划的着眼点也不同,因此应加强联盟建设的宏观规划,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2.3 组织管理模式

2.3.1 比较分析

国外图书馆联盟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理事(董事)会管理模式、实体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协议管理模式。OCLC采用的是理事(董事)会管理模式。理事会、全球委员会、地区委员会是其三大管理机构。

地区委员会包括OCLC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委员会,OCLC亚太委员会和OCLC美洲委员会。由各地区OCLC成员组成。地区委员会的目标是增强全球合作,使整个机构更容易管理。

全球委员会由地区委员会推选的成员代表组成。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讨论平台,也是成员馆、地区委员会与OCLC之间主要的交流链。全球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为理事会推选成员,审批《机构章程》和《规章制度》的修订条例,向OCLC管理层提供建议和意见。

理事会拥有6名全球委员会推选理事,一名OCLC总裁和8名理事会自选理事,其中5名为非图书馆领域人士。致力于使OCLC的产品、研究和支持战略与OCLC的使命保持一致[10]。

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的组织管理模式最常见的是中心馆制,也有部分联盟采用了理事会负责制。中国国家图书馆建设的联盟采用的模式是以国家图书馆作为中心馆,组织各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国图在联盟建设中起主要的管理与推动作用。

2.3.2 启示

中心馆的结构更适用于联盟的发起及初级阶段,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心馆的形式容易带来成员馆的被动与懈怠,对联盟的建设与发展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一个馆的力量毕竟有限,且也不符合合作的根本理念。而理事(董事)会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合作共建的理念,联盟成员共同对联盟事业进行规划、决定业务发展,同时也设立实体的管理机构,保证理事会决议得到贯彻与执行。

基于目前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的组织管理模式在现阶段以中心馆的模式更为适用。这是因为国内多数联盟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以一馆起主导作用的架构有利于表现出还未发展到以合作共建理念构建组织管理模式的成熟阶段,而且国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极不均衡,地域差别明显,这一现状要求一个或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核心作用,因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心馆的结构。随着国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联盟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应逐步向理事(董事)会管理模式发展。

2.4 资金管理模式

2.4.1 比较分析

只有在共同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同的图书馆个体才能联合在一起。利益平衡是图书馆联盟中十分重要的动力机制,是图书馆联盟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重要一环,数量充足、持续稳定的资金运行是图书馆联盟能够生存并发展的基本条件。按照组织发起者的不同,资金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财政支持,一类是联盟自筹。

国外大部分的图书馆联盟资金来源都有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国家或政府资助、研究机构资助、成员缴纳会费、商业化运作等。OCLC虽将自己定位于“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计算机图书馆服务的会员制研究组织”[11]。但是其资金来源于商业运作,通过为成员馆提供服务、研究、学术和标准业务等收取的费用来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所有盈利留在OCLC用作研究和扩大对会员服务的费用。因此,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其仍然不是一个公益性组织。

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多样,其中中央或地方财政给予的支持占有很大比例,这一特点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导建设的合作体系上尤为突出,基本上是以中央财政支持为固定模式。其原因在于国内的大型图书馆的建立、管理都是由政府部门负责,因此,大型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往往也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如2011年12月,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12],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作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点实施内容之一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工程建设所需经费予以补助。

2.4.2 启示

形成多样化、成熟的资金运作模式有利于保证联盟自我发展的稳定性,可以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带来的不可控性,同时,为成员馆提供服务采取有偿的形式有利于成员馆有针对性地按需获取服务,避免参与的盲目性,从而保证联盟能够获得良性的发展。

尽管多样化的资金体系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其原因有三:(1)公共图书馆的联合发展将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国家非常重视,因此,获得财政支持具有可行性;(2)国内图书馆可用于业务建设的资金有限,多项业务都有待开展,较弱的基础决定了必然需要较多的资金;(3)国内图书馆界的市场化运作从经验到外部环境都尚不成熟。

市场机制的引入将使我国图书馆联盟向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这一体系形成初步规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后,应积极探索多渠道资金支持的科学模式,研究合理的资金组成,并逐步尝试引入市场机制。

2.5 体系架构

2.5.1 比较分析

联盟的成员组成决定了该联盟的发展方向,同时,只有联盟的体系组成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保证联盟始终具有活力。

(1)OCLC的会员一制。OCLC的发展经历了由分层向扁平化转型的过程。OCLC创建之初执行的会员制将会员分为三种,即管理性会员馆、会员馆、参与馆。管理性会员馆(Governing Members)是指愿意将全部新馆藏加入WorldCat书目数据库;会员馆(Members)是指愿意将一部分新馆藏加入WorldCat书目数据库,或愿意将馆藏通过OCLC馆际互借系统出借给其他图书馆;参与馆(Participants)是指不使用WorldCat作编目,也不将馆藏通过OCLC馆际互借系统出借给其他图书馆,但使用OCLC的其他服务或产品,如电子书或FirstSearch等等。

各个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可以按照自身情况与需求选择成为这三种会员身份之一,在发展的进程中这一灵活、科学的机制帮助OCLC吸引了众多的图书馆加入进来,从一天在线编目133本书发展到平均每10秒有一个记录诞生,每4秒钟一个馆内的借阅借助于WorldCat被满足[13],应该说这种会员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009年,OCLC理事会投票通过了成员制的新定义,于2009年7月1日生效。即所有参与OCLC合作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或档案馆都是OCLC成员。合作体的所有加盟机构皆平等享有成员福利。OCLC欢迎所有接受OCLC合作与共享之价值观的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存储机构加盟。全球所有此等机构皆可通过签订同意贡献知识内容或共享资源的协议成为OCLC会员[14]。这一新的定义说明OCLC作为一个全球性组织,平等性需求增加,同时,OCLC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需要谋求更广范围的合作。

(2)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分层建设。由于国内各个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规模存在着较大差异,基础设施、软硬件、技术支持、人力、财力等均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因此,国家图书馆的合作体系建设以分层结构为主,合理规划,不同层级承担不同的职能,扬长避短。如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采用中心—分中心—成员馆的组织结构,下设14家分中心,成员馆达819家。

一般情况下国家图书馆的联盟分为国家图书馆、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小(微)型公共图书馆三层(见图2)。

图2 国家图书馆联盟组织架构图

国家图书馆主要承担的职能包括:联盟建设的宏观规划;资源共建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国家书目的建设与管理;资源的深层整合与增值服务;优秀资源、特色资源的宣传;资源长期保存;标准、规范的建设与推广;成员馆及图书馆事业推广;学术研究等。

大中型公共图书馆是指按照国内现有水平,相对来说具备一定技术、人力、财力、服务规模的图书馆,包括省级公共图书馆、区域性公共图书馆联盟及部分发展状况良好的市级公共图书馆,所承担职能包括:参与联盟建设;资源加工;资源本地保存;信息服务;推动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等。

小(微)型公共图书馆包括县、乡、社区等基层服务站点,乃至流动图书馆。通过将这类小型的服务站点纳入到合作体系中来,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全覆盖。所承担职能包括:信息服务;地方特色资源保存;向共享资源提供者反馈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建议、意见等。

这一合作体系是个有机的生长体,联盟成员各司其职,和谐运作,最终将图书馆的服务在任何时刻送到任何地点,如同血液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身体的每个末端,从而实现图书馆人追求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即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15]。

除了与公共图书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外,中国国家图书馆还进行了与其他类型机构的合作尝试,如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合作,组建全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无障碍联盟;成为全球互联网典藏联盟(IIPC,International Internet Preservation Consortium)成员馆,参与国际网络资源保存合作;成为OCLC成员馆等等。

2.5.2 启示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一般都是采用严格的多层体系架构,合作的对象多限于同类型图书馆,缺乏广度。

在信息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有众多的制作者、整合者,包括出版商、图书馆、经销者、数据库厂商等等,图书馆仅是整个生命周期的一个中间环节,以图书馆为联盟主体,虽然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但明显还存在不足之处:(1)以图书馆为建设主体的资源,制作和使用的环境都相对封闭,因此,虽然图书馆拥有质量较好的数据,但是,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2)资源由产生到提供给读者使用,图书馆处于这一链条的中间,这一状态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元数据建设与利用的滞后性;(3)单个环节的封闭作业不但会造成资源生命链被人为地割断,而且也由于分散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从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

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寻求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之一应是突破行业限制,以开放的机制与相关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围绕资源的生命周期,构建一个跨行业、跨地域的泛合作圈。这一泛合作体系应由两部分构成(见图3)。

图3 合作体系构成图

(1)核心层:公共图书馆合作体系。实现公共图书馆间的共建共享,按照紧密型合作机制构建。主要成员包括国家图书馆、国内公共图书馆、国内区域性图书馆联盟。

(2)外围层:指除国内公共图书馆外的合作伙伴,按照松散型合作机制建设,其设立、解除可取决于需求,形式较为自由,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不制定合作章程,合作相关事宜由合作方约定即可。

2.5.3 具体措施

(1)在标准规范的建设上积极倡导合作共建,共同维护,共同使用。标准规范的合作共建是联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建设多以本单位、本行业为主,造成多个标准规范并行,为数据的交换、共享带来困难。这一点在跨行业合作上更为明显。大型图书馆联盟应努力推动国内各类型元数据标准化的进程,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就参与进来,加强不同格式元数据之间的融合性,为将来在元数据交换方面进行合作奠定基础。

(2)加强跨地域合作中的深度参与。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了解本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信息,以推动业务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在国际交流中对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行大力宣传,增强我国在国际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影响。

(3)开展多形式多渠道跨行业合作。在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时,合作内容不应仅限于基本的数据交换,而应基于图书馆在资源整合方面的成熟经验,全面开展互惠合作,如提供元数据强化、基于数据统计的分析、信息推荐等服务,以推动合作关系的良性发展。

(4)与各类型合作机构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互动机制。不论是对于已形成合作关系的机构,还是存在潜在合作可能的机构,都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便于了解各个机构的资源建设情况、信息服务需求,适时调整合作机制。

3 结语

目前,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摸索出大量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到业务模式、政策制度、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着重复建设、格局分散等问题,在管理模式上与国外成熟的联盟组织(如OCLC)相比,还有着差距,影响了国内图书馆联盟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因此,国内大型图书馆联盟在建设中应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关注自身特点,尽快实现统一管理,并向构建大范围的合作体系发展,以推动国内图书馆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标签:;  ;  ;  ;  

国内外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比较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OCLC为例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