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所存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论文_朱国夫

浅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所存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论文_朱国夫

国网黑龙江讷河市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讷河 1613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减,目前,架空线路的施工和运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对电力工程不同实施阶段的影响因素予以科学的分析和严格的控制,选择合适的施工处理技术,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高效开展。探讨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阐述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以期全面提高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质量,致力于为广大用电户提供优质安全的供配电服务。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电能是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离不开的能源物质,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是电力工程施工环节的重要项目,需要从思想及行动层面都高度重视起来,将相应的施工技术应用到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中,以保障架空线路的施工质量。虽然经过不断努力及优化,电力工程的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不断成熟,但仍面临很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1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不够

就当前的电力维修工人状况来说,该行业因较为危险,所以年轻人员较少。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下,工作时没有技术总结习惯,使得工作内容和工作技能难以拓展,易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认为自身经验丰富而不做相应的防护措施,成为发生电力事故的主要原因。

1.2塔杆设施出现故障

我国电力系统对塔杆设施的具体高度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塔杆设施必须能够有效地抵御10级台风而不会倾倒。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组织在完成架空线路施工操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最低限度明确施工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塔杆本身的抗风性能。但是实际施工环节往往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根本没有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标准操作,施工方或者各级管理者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将施工标准降低,或者是选择的施工团队不专业,使得塔杆本身的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塔杆达不到国家所规定的具体标准,与实际规范要求严重不符,在后期使用环节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找上门”。

2提升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

2.1检修技术

要想保证检修技术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其一,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行为的出现;其二,定期对杆塔进行检查,发现杆塔的腐蚀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竭力避免杆塔质量下降引起的倒塌事件;其三,加强对检修技术的研究和更新,尤其是带电跨越技术更要作为研究重点,将该项技术的关键点普及给全体检修人员,使之能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出色完成架空线路的检修任务;其四,对于架空线路的运行环境要了然于心,以此为根据制定设计方案和检修计划,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在架空线路的施工和检修工作中真正发挥出指导作用,从而促进相关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

2.2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

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保证这种实践类工作质量和工作安全的重要方法。在进行电力维修工作中,除了需要一些较简单的理论知识外,其余的职业技能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学习和弥补。选择维修部门人员时,不需要对其文化能力要求过高,仅需要对其电工维修经验进行了解。但是,需要对于其他方面条件进行仔细检查,如是否有恐高症等。在确定了维修部门的员工来源后,需要管理员工的日常工作,将员工按照职位的不同进行分组培训,确保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维修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和专业能力都能够得到飞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高度强调敷设电缆与接地工程

在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操作前,必须详细检查电力施工图纸,必须充分熟悉具体的施工设计思路,详细了解施工的基本特征,保障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一旦施工过程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保障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质量。电网敷设操作需要确定埋设深度,一般深度以大于0.7m左右为宜,在进行电缆设计工作时,弯曲的半径要高于电缆本身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5倍左右为宜。机械施工是电缆牵引的基本方式,在施工操作环节,需要严格把控施工速度,控制在0.25m/s为宜。电缆长度也需要把控到位,一般在50m以下。机械施工环节,需要控制好操作的力度。电缆施工环节需要控制好电缆以及热力管道之间的距离,一般控制在0.1m以上比较合适,厚度控制在0.05m以上,最后需要采用保护膜加以覆盖。这样能够有效阻抗外界过大的压力,电缆覆盖保护层材质也比较坚固。在展开填坑操作时,保障填充物的纯度,不可以混入其他杂质,将填充物中存有的石块等杂物第一时间清理干净,此外施工地点及接头位置需要做好标记,保证电力工程配网施工地点选择的可靠性。此外,应该做好电缆的绝缘测试工作,保障电缆绝缘皮的绝缘效果达到规定要求,保障施工操作的安全,减少操作环节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地体安置操作时,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分析,保障施工尺寸符合规定要求。各个装置的连接环节,必须强调装置防腐工作的展开,保障防腐工作力度发挥到位,减少锈蚀情况的发生。

2.4构建现代化的架空线路监控机制

基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在对配网架空线路开展运行维护与检修时,为增强相应工作开展的针对性,技术人员有必要实时了解配网架空线路运行的各项参数与线路运行的状态,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同时在现有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框架的支持下,逐步搭建现代、高效的监控机制,使用各类设备快速获取配网架空线路的运行数据并及时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人员可以根据监控数据,科学判定架空线路运行状态,并将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稳步增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后续架空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极大便利。

2.5做好防雷处理工作

雷击是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大敌”,引发的后果相当严重,因此必须高度强调防雷处理工作。大部分的配网架空线路安装在山区或者林区,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配网线路锈蚀。当然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也是难度系数相当大的工程,在实际施工环节应该灵活处理问题,保障防雷处理工作到位。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应该合理使用绝缘体,防止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遭到雷电损坏。电力工程还需要结合施工实际,考虑到电力工程的不同需要,合理设计塔杆的具体高度。现在的塔杆设计高度都比较长,这样一来配网架空线路受到雷雨天气的影响也就更大。如果塔杆设计高度相对较长,那么应该加入绝缘串,防止配网架空线路在雷雨天气中发生不必要的损坏。避雷线的设计也可以起到理想的防雷效果,并且避雷线的设计并不复杂,工作原理也相对简单,安装操作安全系数高,因此深受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青睐。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防雷措施变得越来越先进,消雷器就属于先进的防雷设备,能够起到理想的防雷效果,为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提供理想的运行环境。

结语

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涉及检修技术、监控技术和防雷技术,把握这三项技术的关键要点能够给架空线路的施工和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促使架空线路的施工效果达到更佳,线路运行也会更加稳定安全。需要相关单位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树立高度的风险控制意识,不断更新现有技术,并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而打造高水准的电力工程项目,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鹏,王 啸,王一喆.浅析10kV配网架空线路运维检修过程中的危险点[J].电子测试,2016,(1):104-105.

[2]罗秋均.关于10kV配网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30):122-123.

论文作者:朱国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所存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论文_朱国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