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论文_李安道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论文_李安道

隆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6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的设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发挥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整体环境下硬化工作面逐渐扩大,这就对城市内部雨水渗透的能力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些雨水量较大或者雨季持续的城市来说,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它会对人们的出行与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设计,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1 引言

为了对“城市看海”有效环节,对城市当中出现的很多水问题合理解决,将城市内涝以及水体黑臭等城市问题环节,海绵城市概念产生。在传统的“集中、快速排放”的管网体系当中为了面对城镇化以及气候化等问题的背景下,低冲击开发(LID)模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传统的市政排水设计当中,合理的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效融入,实现设计工作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等,是未来市政排水设计工作所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2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就吸水程度层面将城市比作像海绵一样具有最大限度吸水能力,把城市按照需求分为不同区域,通过吸水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充当海绵体,主要运用在居住群众较多以及区域使用性能较强的生活区域和休闲区域,有效地发挥建筑蓄水材料性能,在降雨量较大时,将堆积的大量雨水进行最大限度吸收,有利于防范雨水堆积而产生的洪涝问题。大量雨水被建筑蓄水材料吸收后,城市路面的总体雨水会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少,此外被吸收的雨水还能够进行循环利用,既解决了雨水堆积成灾的问题,也符合我国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发展战略。海绵城市观念,主要是通过蓄水材料的应用,对雨水进行更好地吸收、净化以及再利用的循环工作,充分做到了控制雨水流量、防范洪涝以及资源再利用,不仅有利于解决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隐患问题,也有利于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分析“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3.1 应用在机动车道设计中

在市政道路机动车道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车流量大、承受能力强、透水性等特点,使用沥青混凝土、水泥等材料铺设道路中上层,在其中增设一层防水层,避免雨水渗漏损害道路地基,并且也能够引导雨水流入两边绿化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将机动车道中间划分带设计成一个生态池,且设计高度应比机动车道低8cm左右,在其中填埋可渗透的土壤,种一些耐水耐污染的植物,而且还需要在其底部增设一层碎石层,避免道路地基渗流。另外,在中间划分带中应该设计排水通道,排水通道高度应比规定的标准值低,比中间划分带最低点高,在一些雨水量较大的区域,排水通道的设计应能够保证雨水有序排出,并且,生态池内的水可以逐渐渗透到碎石层,起到净化、补充等作用,针对这些区域,还应增大绿化带面积,保证良好的存水和排水效果。

3.2 科学合理优化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对于传统的道路排水系统来讲,其主要就是采用管渠来对雨水快速排除,这样往往很容易使得道路内涝压力增大,并且还有很大的污染问题以及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其所存在的缺点非常大。因此,在这当中对于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融合基础上,还需要对自身系统实现优化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道路排水当中较为常见的构筑物雨水口的布置间距和型式等需要按照经验来设计,还需要按照汇水面积的不同以及道路的横纵坡进行计算并且做好校核,还需要对雨水口自身的堵塞程度和道路纵坡度小等问题加强思考,应用实际要求来做好计算,从而确保路面雨水在排放中通常;在对排水要求满足的基础上,管道终段坡度在设计中需要和道路路坡进行结合起来,以此来将管道的埋设深度降低,然而在这当中还是需要加强对管道衔接位置涌水问题加强思考,在对流量的设计中尽可能的满足要求,将下游管道的坡度增加,使得管道流速方面,下游能够比上游的大。从而使得排水流畅。

3.3 人行道设计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人行道是其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很多方便,也是市政工程中城市功能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对人行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这对市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常常使用的是不透水路面的施工技术,于是在阴雨天时就会出现严重的积水与湿滑现象。从而对行车的出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海绵城市的理念中,针对建筑材料的透水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可以有效保证阴雨天的雨水能渗入到地下,不会造成雨水的堆积,与此同时,还要对人行道路面的湿度与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地下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补给。如果在设计时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就会对市政工程建设当地的土壤的渗水性造成影响,这时就需要在基层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并将其保持一定的坡度,还可以保证排水功能的实现。

3.4 提高专业体系研究

海绵城市作为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进行资金投入,要借鉴市政排水的先进经验,依据城市的个性化特点摸索合适的设计方式,充分提高海绵城市的有效性。市政排水设计要引入专业的技术支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海绵城市的研究,在明确排水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城市的格局入手,分析管线的布局,借助电子设备形成管道的设计模型,同时进行排水系统的后期跟踪监督。设计人员要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明确市政排水的各项具体要求,通过专业技术的研究,进行市政管线的布置。

3.5 进行综合布局

市政排水是庞大的系统,要在科学规划的同时,借助海绵城市理论进行积水的处理,及时处理并回收雨水,构建完善的市政排水体系,在详细、周密的设计中完善排水系统,促使市政排水得到科学应用,维护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城市的相关部门要根据海绵城市的具体进行排水规划,结合水文特征进行布局,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径流控制,做好给排水系统规划,最终建立城市高效水循环系统。市政排水设计要根据城近几年降水量进行计算,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市政排水设计,要保证市政排水能够具备快速排水、及时蓄水、净化水源的功能,对市政排水方案不断优化,以便有效解决水资源污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是现代化城市设计的重要基础,将其用于市政工程中具有重要功效。设计人员必须把握正确的设计方向,结合城市具体情况与现场环境,挖掘海绵城市的优势。通过对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提高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城市的内部生态环境,降低内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附属设施等进行改进,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宏亮.“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2):144-145.

[2]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23-224.

[3]杨芸.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7(15):25-26.

[5]李和谦.北方海绵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安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论文_李安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