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挑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领域论文,思想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中国从一个物质匮乏的状态,进入到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条件大大提高的社会。而“随着每一次社会秩序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①。但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过于倚重却忽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客观上弱化和缺位了思想文化的职能,导致了这方面问题频现与凸显。
从理论上看,思想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文化是“重大的反作用……尤其在经济基础本身陷入矛盾,意识形态就引导性格结构沿着与经济基础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方向发生作用”②。由此可见,思想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的、有导向性的,对社会起着正能量的作用。
从社会发展的进程考虑,思想文化建设关乎民众精神层面的需求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度,尤其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状态、社会的凝聚力、民众的价值观和文化素质等方面。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只有植根于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上,才能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并生发出民众的社会共识。因此,应敢于直面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问题和挑战,为解决问题积极寻找路径。
一、当前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在进步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尤其在思想领域中,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改革共识的弱化、意识形态的滞后、文化信仰的危机、信息取舍标准的缺失、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矛盾、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六个方面。
(一)改革共识凝聚的艰巨
新世纪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对改革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一股怀疑、动摇乃至否定改革的情绪在滋生、蔓延。同时,不同利益阶层在全球化、市场化、私人产权、民主政治等发展方向上或多或少出现了认识上的分歧。当下,凝聚共识存在艰巨性,即获取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观认同上存在困难。
凝聚共识的核心前提是对公平正义的考量,尤其是公民与政府的权利与义务如何实现公正平等的分配问题。改革共识凝聚的艰难在于,首先,敢于表达真实思想的社会环境氛围还有待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只有真实地表达各自的声音,才有获取公平正义的可能;其次,供大众表达思想的平台还比较少。大众的声音需要一个充分表达的地方,如果民众具备免于表达恐惧的自由,社会的凝聚力就会上升。再次,还没有形成鼓励讨论,支持讨论的社会氛围。改革不是个人的行为,它关涉的是民众的切身利益,对一些实际问题应通过适当的讨论达成认识上的统一。第四,还未达成对改革发展的参照系、价值坐标和评价标准的共识。不能只凭部分人的心理感觉推进改革,改革要有具体的目标指向和时间节点。最后,还没有认识到法律作为底线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法律的途径使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歧、不同的声音得以表达,各方欲求才能得到平衡和保证,才能达成社会的制度完善。
凝聚改革共识的关键还在于如何使政府真正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基本的服务和保障;真正成为公共政府,并且能随时校正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其中尤其强调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这对凝聚改革共识、获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识形态的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工作所面对的意识形态领域受众的知识性要求不断增加,意识形态出现滞后性。由于当下社会宣传受众的知识背景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掌握现代知识的能力大增,对新问题自然提出新的要求,如:真实性要求、价值性要求、成就感要求等。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要对此做出解答。重庆事件、贪腐视频等事件的出现,导致社会中间阶层出现对意识形态疏远化的倾向。严重地损害了意识形态的正面性。思想文化工作者对思想工作内容缺乏深度研究,依靠陈旧的表达和解释的事实,使得民众难以在内心上接受。
缺乏对宣传内容进行全方位、深度的研究,缺乏内容的与时俱进是滞后性的主要表现。在宣传过程中用陈旧内容应付新情况,流于形式,效果适得其反。理论上的弱势状态使讲的人不坚信,听的人听不进。比如,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媒体的宣传心理差距很大,主流意识形态不能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小道消息满天飞,消解了正规渠道的信息,猜测、传闻、批评、忧虑等情绪弥漫。这种意识形态真空化的趋势明显,为西方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这种危机也往往被地方发展的GDP崇拜所掩盖。
当下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落后也是滞后性的表现。目前意识形态的“灌输”由上而下,缺乏互动性,加上传播方式的落后,使得民众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特别是大量社会中间阶层,对意识形态逐渐疏离,直接成为危机时刻的旁观者。当下,执政党和中间阶层需要达成共同守护的信念,即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如何对意识形态予以接纳。建议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契机,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融入于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中,以获得更为广大的认同。特别重视民众对意识形态最强烈的诉求,即“推进民主和反腐败的进程”。
意识形态滞后的问题还根源于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导致社会矛盾的积聚,比如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所产生的抱怨情绪。这需要政策的制定者和知识界、学术界取得良好的沟通,及时矫正,增强意识形态问题的学术性和理论性。
(三)社会文化信仰的危机
文化信仰的缺失是导致价值观迷失和混乱的根本所在。当前文化信仰危机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口是心非。以致“怎么也可”的心态在社会上流行。当前,民众对待文化基本心态有:对官方宣扬的文化阳奉阴违;对西方文化不再盲目跟从并有选择地接受,这是因为个体文化跟随利益标准摇摆,只要符合个人利益均可接受。这些倾向导致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庸俗、混乱,缺乏积极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指导。由此带来个体行为的极端膨胀,经常遭受文化素质缺失的批评。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多年来,文化发展赶不上人们的需求。不可否认,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发展供给相对滞后的问题。许多问题的显现根源于此。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一代来说,他们接受的文化产品背后的意识形态烙印直接对其“三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来自西方的文化产品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文化产品阵地,必将俘获大部分青年一代的文化信仰,价值观从而被潜移默化地塑造,成为他国自愿的文化被俘品。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当代中国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流、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为补充等三种文化相互融合的传统背景下延续的。三种文化传统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正是中国特色文化建设道路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未来文化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统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自然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补充作用。或者说,在多种文化共存的竞争中,三种传统可能衍生出更新的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样式。不论如何,首先要认清当代中国文化的真实格局,才可能确立真正的文化信仰。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首要考虑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统领的作用,采各种文化之长,坚守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精髓,创设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样式。
(四)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民众对国内外信息的获取渠道和内容更加多样,而信息本身的繁杂客观上影响了公众价值观的取向。如何应对新技术发展下的信息传播多渠道带来的复杂形势?如何凸显主流价值取向?这在内容和方法上需要提高。当前除去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网络的信息爆炸使人们在信息的取舍上变得无所适从。如何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传播正能量,这就要求思想文化工作者具备正确的应对方法,帮助人们去甄别选择科学的有价值的信息。
当今社会一味回避和掩盖信息的多渠道来源已不可能。对此,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信息潮流,倡扬正确价值观,把个人的欲求合理地纳入团体的选择中,使得信息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目前的应对方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付方式,没有从治本上考虑,要么一概阻堵,要么放任自流,导致谣言四起,比如,许多涉腐的网络事件,以娱乐化感官刺激的方式吸引网民的眼球、误导网民判断,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久而久之,人们对此类事件的认识就会走向极端,即使面对正确的信息也会被民众误认为是虚假的,并且往相反的方向思考,导致官民之间出现严重的不信任状态。“周老虎”、“周克华”等事件就是此类表现。
能够始终走在信息泛滥方向迷失的前面,以科学、理性、人文的精神去引导人们混乱的思想决策,是当前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这不仅要求我们掌握新技术,还要把握信息背后的价值走向。在信息繁杂的形势下如何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并提升信息的真实性是公众期待的关键。
(五)利益诉求的多元化
当下社会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利益诉求的不一致是客观事实。如何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上进行创新,是思想文化面临的困惑。当下社会的思想文化面临利益集团化、利益部门化、利益地方化等新问题,这其中如何平衡协调好所有人、所有阶层的利益诉求,是思想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让民众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这需要我们在社会分配领域把握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点上作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公众对公平正义的理解才有共识的可能。
因此,平衡社会主义社会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主要靠社会政策,而非市场政策。当然,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前提。这就需要提升思想工作的效用,以民生为本,贴近民众的实际,用民众能理解的语言去化解利益矛盾,立足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发挥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关怀之心。
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在于,如何使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能够达成认可的途径去实现利益分歧的平衡,并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的共同福祉去协调社会成员间利益的分配与让渡。这是思想文化工作的目标。
(六)多种价值观的碰撞
当下社会,个人主义思潮泛滥,个体的原子化倾向严重。一些青年只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更有甚者只关心这些事能否带来个人利益,国家、民族的事与己无关。比如,一些青年研究人员醉心于研究碎片化的历史细节,忘记宏大历史使命。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难以提炼,个体的价值观泛滥。
而理论工作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不够清晰,造成实际工作者思想混乱。尽管意识形态中对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很具体全面,但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如:一些人认为没有把自己认为的加进去;也有人认为过于繁琐,难以践行,等等。近来在一些文章中,有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简单、清晰、明了”为借口,提出用几句语录式的话来表达,而事实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从孔夫子的语录中或者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中搬来一些概念。有人甚至公开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要“同世界接轨”,让西方也能接受。这种概括,势必把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引入误区。
众所周知,核心价值观是生存思想与生存方式的体现,是民族性和本土性的深刻反映。我们反对那种动辄把西方的价值简单拿来的做法,这在不经意间抹杀了中华民族的自身地位,这样做也会导致自身价值被矮化、外来价值却又不能完全接纳的结果,使整个民族处于没有价值根基的状态,导致在很多问题上,众说纷纭,无的放矢,达不成解决问题的建设性的意见。
二、挑战产生的根源
积极反思当下是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从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凸显的问题中寻找根源所在是应对问题的关键。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1.传统资源承继的断裂。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传统的民族,包含了极其深厚的文化传统资源。这一资源饱含丰富的为现代社会可依靠的精神价值。只是到了现代,来自西方的价值观不受辨别地在国内大肆传播,传统资源逐渐遭到漠视。尤其肇始于上世纪初,由于西方国家的军事入侵和经济掠夺,在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对比之下,国家的羸弱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固有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大批知识分子坚信,国家的贫弱是由于官僚政治的腐败和道德的沦丧。因而,对随后的革命浪潮此起彼伏,由最初的不信到坚定地支持革命、反传统,这一股力量最终使得旧有的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不断被消解,社会和文化的崩溃近在眼前。革命的胜利更是坚定了对传统的反对的认识,可惜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未能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采取辩证的方法,以至于今天出现了传统脉络在社会发展中的断裂。
当民主与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中,逐渐成为西方意识形态输入中国的桥梁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认为依靠它可以改造传统的思想文化,以此来达到当时紧迫的救亡图存的目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一股更为强大的全面的反传统文化浪潮由此开始。不可否认这一趋势符合历史发展,但是,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实践也证明,许多反传统的做法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今,我们不得不目睹传统文化—道德秩序的失序和传统文化的断裂。
如何继承传统,在方法上,冯友兰先生早就指出,对传统思想要采取“抽象继承”的办法,他说:“有些哲学命题,如果作全面的了解,应该注意到这些命题的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抽象的意义,一是具体的意义。……什么是命题的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呢?比如:《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这句话的具体意义看,孔子叫人学的是诗、书、礼、乐等传统的东西。从这方面去了解,这句话对于现在就没有多大用处,不需要继承它,因为我们现在所学的不是这些东西。但是,如果从这句话的抽象意义看,这句话就是说:无论学什么东西,学了之后,都要及时地、经常地温习和实习,这就是很快乐的事。这样地了解,这句话到现在还是正确的,对我们现在还是有用的。”③
新中国成立以后,反传统的观念发展到了极致,从打倒孔家店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崇洋,这一社会心态导致整个教育体系的怪象,即对自身的传统不愿了解,不愿学习,更不愿意宣传。众所周知,随着改革的深入,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凸显,需要理论和文化的解释和支撑,从中我们深刻体会传统资源匮乏后的无奈。可以说,没有对自身传统价值的依靠,改革就会失去精神动力。而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价值回归现代社会是当下紧迫所在。
2.三大精神层面发展的贫乏。当下社会发展进程在精神层面显得混乱和低迷。如,网上泄欲式言论,不负责任的造谣,对公众事务的冷漠,等等。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整个社会在精神层面的发展日益趋弱。精神层面的无所适从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社会民众如果缺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三大精神,就会失去理性,无视个体、漠视民族的需求。如今,一些社会媒体和文化节目里充斥的伪科学导向,把许多违背科学理性的认识奉为真理。最近一些所谓气功大师的曝光,说明了他们存在的市场是非理性的。理性精神的不足和理论素养的滞后就是科学精神不足的表现。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物质标准代替精神价值取向,实用和功利难以和理性直接联系。国民的理性精神和理论素养不断减退。提倡人文精神就是要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人的发展放在中心。人不仅仅满足于生存,还需要全面自由发展。只有把人的发展放在中心,那种只顾政绩和乌纱帽的做法就会遭到抛弃。民众与政府的对立和吁求就会受到重视,和谐的氛围才有可能。提倡民族精神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人传统文化资源,主动迎接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何以自处,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能失去话语权。因此,必须立足于建立国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识。其中最根本的信念就是,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在王国维看来,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对精神价值的尊敬,承认精神有物质不可比拟的神圣价值和不可用物质尺度来衡量的独立价值,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成就体现为它在哲学、文学、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④文化直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在行动中践行。正因为这三种精神的弱化是当前社会问题丛生的根源,提出这样的认识和努力方向是有价值的。文化的背后不可须臾缺失这三种精神。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一个富有这三种精神的社会。中国社会当下的众多乱象实际上是对这三种精神的漠视。
3.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的弱化。当下社会主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适合中国发展的。但是自由主义和极“左”的等等思潮借着各种幌子影响当下,如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和某些地方的做法,以人民的名义,混淆民众的视听。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不到深入研究和宣传。以大学的经济学教材为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被边缘化,通篇充斥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在各种研讨会上,学者的发言,言必称西方的原理如何说,对现实的中国国情视而不见,不去思考如何解决具体问题。无形中对学生的导向起着潜移默化影响,年青一代的理论价值观势必动摇,不自觉中,在实践上表现出口是心非的行为。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尤其在信仰上遭遇了极大的挑战。改革带来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社会改革在各个领域继续深化,社会转型变革的不只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更是人们的精神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前我国的主流信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不可讳言的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当前我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着信仰危机,在宣传教育上处于势弱的地位。对于许多民众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和及时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怀疑是必然的。信仰危机的产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这种危机,不去主动地应对这种危机。
当前我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与一定的客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紧密联系,作为理论工作者更要由学术到现实、由宏观到微观、由彼及此、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的危机根源及对策。正视信仰危机,就是要正确地分析它,寻找根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科学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方面重视实践,强调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再次理解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实践观。只有秉持这一精神,对当前社会的道德失序、价值混乱、精神萎靡等等现象,才能有正确的判断。
三、解决思想文化领域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在求同存异、相互对话和包容中才能寻求整个社会在思想文化层面的认同。目前,我们要对思想文化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实深刻反思,寻找良策积极应对。我们建议:
第一,以三大精神为导向,以法律为底线,建立一个平衡的、合理的社会体系,牢固形成对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信心。社会的思想宣传功用和目的必须立足于国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识。现实地说,提倡科学精神就是要反对一些社会媒体和文化节目里充斥的装神弄鬼倾向,反对把许多违背科学理性的认识奉为真理的现象。提倡人文精神就是要把人放在首位,关注民生问题。提倡民族精神就是不要忘了中国人传统文化的根,不要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妄自菲薄。当前这三种精神的弱化是当前社会问题丛生的根源。中国社会当下的众多乱象实际上是对这三种精神的漠视。
第二,在夯实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做好文化多元的主体培育以及相应的机制配套。在倡导文化多元化的同时,承认文化主体的多元,但不放弃文化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承认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这种多样性是在夯实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的文化多样性。必须警惕西方借助文化产品在文化价值观上的渗透,有目的地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建设。
当下中国,在承认价值多元作为社会健康标志的基础上,倡导和凸显文化主流价值取向,这体现的是社会的文化包容性和主导性的统一。在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之间,面临诸多矛盾,如,文化缺乏多元化的发展会导致文化发展的僵化,单一的主体文化发展也会对外来文化的涌入产生漠视;文化产品缺乏多样化会导致文化产品的单一,而任由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势必对主流文化产生影响,这样的发展会导致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摇摆不定,文化发展的结果对既有价值观会产生颠覆作用,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出现混乱。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文化发展如何保证文化主体的地位问题是文化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症结。
第三,加强思想文化队伍自身的能力建设,跟上时代发展。当前,思想文化队伍自身的价值观导向出现严重问题。口是心非、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不能真诚地直面问题,对一些假大空的现象视而不见。许多官员白天空谈主流价值导向,晚上对诸如电视台等的虚假广告由此引起的损害老百姓的事视而不见,甚至置良心而不顾,只攫取自己的利益,不负责任地任由社会的负面思想泛滥。当下,急需对宣传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坚定信念和价值观。
当前,宣传队伍能力参差不齐,在实际操作中对新形势、新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和学习理解,从而导致信心不足,成效不明显。同时,由于长期对这一领域工作不够重视,这一队伍的自身能力和数量不断下降,在内容和机制上都得不到保证,致使这一工作形同虚设。也由于过于对经济的重视,唯GDP的认识倾向,只重绩效不问思想的观念成为当前工作的普遍问题。
因此,对当前思想文化队伍的自身建设是复杂的,应对每一个层面的主体有所划分,有的放矢。把握宣传的目的、宣传的限度、宣传的内容,以提升宣传的实力。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说,建议成立国家意识形态委员会,专人专职进行国家意识形态的调研和研究工作,打破现有的委托或兼职研究状况,培养一支坚实的思想文化宣传队伍。
第四,网络环境中积极引导并建立青年一代正确的价值观。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于青年一代。网络信息的爆炸,信息来源的多渠道,使得青年一代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判断标准多样化,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出现了混乱和迷失,主要表现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个人本位、讲求实用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功利性的趋向凸显;由于盲目接受网络上的“意见领袖”、“社会公知”等利用新技术手段放大的负面观点,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时常显得要么极端自我,要么无所适从。网络信息如果选择不当,对当代青年的思想将起到严重的误导作用,传递负面的悲观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一代趋向灰暗的精神世界。
网络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思想文化工作要利用好这一工具,把有利于青年成长的价值观念灌输下去。特别是需要勇于与网络上的负面、消极、悲观、反动的错误思想展开斗争,而不是一味回避。思想文化要引领网络教育阵地,这是历史使命,责无旁贷。思想文化对青年一代的引导任重道远。要坚持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使当代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即使在虚拟世界中也能够坚守核心价值和道德底线。充分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建立有效的宣传教育途径;注重利用网络正面引导青年的思想。
第五,建立面向非体制内就业的宣传对象机制,疏导社会思想领域的误解。目前中国社会转型带来大量的社会人员选择非体制内就业,以上海为例,非体制内就业率大约占到一半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他们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大多趋于零散,思想文化的有效宣传深入不足。他们大多数的思想认识程度还停留在学校教育阶段。非体制内就业人员由于其长期脱离主流的意识形态教育,这给许多社会思潮有了可乘之机。如:缺乏具体的文化氛围,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具体化;更难以在落实和实施中把握其成效。因此,不能把这一群体划在思想文化工作之外,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思想状况更能真实地体现民众的现状。
因此,建议有必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把他们纳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接受对象。在机制、内容上探寻适合这一群体需要的精神价值。当务之急需要立足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这一群体进行长期的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和持久的精神动力以凝聚共识。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探索在多元背景下有针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有效途径。
第六,建立海归人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机制。大量海归人员取得高学历后,逐渐进入国内各行各业的中高层,他们有意无意地把西方的价值观渗透进中国社会,客观上造成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化,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我们需要检讨相关方面的政策和引导机制。
据资料记载,大量海归人员取得一定资历后,回国就业的倾向明显,但由于环境不熟悉等原因,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困惑比较多,尤其是价值观的冲突。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更加繁重。如:中国式人际交往重感情、讲人情的特点与国外重理性、讲自由的规则相碰撞,让他们产生了价值观与文化上的冲击;中国式的评价标准又会潜在地给他们增加许多心理上的压力。由于西化的价值观与本土化的价值观碰撞,如果处理不好,渗透进中国社会,客观上会造成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化,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更有甚者,由于许多海归人员进入社会管理的中高层,实际上在有意和无意、潜移默化地瓦解现有的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观,不问现实国情,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把西方的价值观散布一方,无形中起到极其严重的后果。
对此,当国际视野遇上本土环境时,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既要理解不同国别的思想体系,宽容对待,也要警惕主流价值观被瓦解的危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国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加强基层海归人员的党组织队伍的意识形态建设,同时适当调整对海归人员的相关方面的政策和引导机制。
思想文化领域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在求同存异、相互对话和包容中才能寻求整个社会在思想文化意识层面的认同。只有对思想文化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实深刻反思,才能寻找到良策积极应对。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0卷第253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③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载《光明日报》1957年1月8日。
④周国平:《中国人缺少什么?》,载唐晋主编:《领导干部大讲堂·文化卷》,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标签:社会价值观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网络宣传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