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高考有不同的看法_高考论文

人们对高考有不同的看法_高考论文

众说纷纭话高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众说纷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96高考过后,评析历史试卷稿件如百川归海之势投来,或言命题优劣得失,或论对教学教改影响,笔触之深,视角之广,目难暇给,令人兴奋。综而观之,赞许今年试卷较为成功并对教改产生了良好导向,是人们的共识。限于版面,这里仅摘编了少量稿件内容,且以避“誉”指“疵”为选取主旨,毫无隐没命题专家功绩之意,无宁说这倒是编者对那些在高考改革和教学改革中作出了可贵探索的人们的特殊敬意。为培养中华民族跨世纪优秀人才,愿大家都来献计献策,热忱支持考改教改。

1996年高考历史试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命题者在挖掘题型潜力,在深层导向上下了一番功夫。如选择题,特别是单项选择题,既降低了难度,又扩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对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6、7、8、9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选择题3、8、9、11、12、15、23、29、31、37等题目都是命题者匠心独运的杰作。填空题历来多属于调节试卷长度、难度、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机械记忆的一种题型。但今年填空题出得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探索发挥填空题考查能力的力度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公认填空第39题出得好,不仅要求考生能再认再现地理空间的能力,而且要作出比较鉴别才能填出正确的答案,堵住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漏洞。第40题还考察了学生对启蒙运动内涵的理解,第43题则是材料题向填空题的延伸,这是在对去年材料题向选择题延伸的基础上又向填空题延伸的尝试,再次体现了材料题的活力。材料解析题第44、45、46题无一例外地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举重以明轻,抓住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的思维,做到论从史出。从这几题来看,材料的选取、设问的技巧都充分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实质,即要求考生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答题的第47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说明能力,会用辩证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去看待唐文化繁荣的原因。第48题解决考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从一个特定的历史角度看问题,比较事物发展的不同点。此题涉及法国史的重点、难点内容,命题表述的准确性、技巧性和测试能力的目标都非常得当。

今年试题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有少数题目仍有值得推敲之处:①个别试题在题意的表述上尚有不够精确之处。如填空题第43题“1946年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利福特主张美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把苏联的势力范围限制在目前的区域内。这与后来的__主义相一致。”要求考生填出正确的答案是“杜鲁门主义”,但由于“后来的”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笼统概念,学生可以理解为二战后初期,也可以理解为苏东解体这段时间,因此有不少考生填“里根主义”,这与题意不甚明确出现的失误有关。②第41题超出了《考试说明》的范围,因此命题者还应当维护《考试说明》的权威性,最好不要超纲。③材料解析题第45、46两小题都有图表,似乎给人有刻板之感。第46题政治倾向明显,历史感不足。④问答题每小题分值16分,分值过大,加之评分标准有重复之处,教师实际操作有些困难,容易造成重复给分,有一定的随意性。特别是第47题很难拉开考生得分距离,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

今年高考给了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应引起重视:①抓好素质教育,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师应切实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内容、考试,真正把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讲课时突出重点、难点,注意知识的层次性,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素质教育之花必能结出应试教育之果。②逐步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考试试卷看,学生受思维定势消极影响,造成答题失误不在少数。如第45题要求学生鉴定美国人施兰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很多考生都曰不完全正确,这与我们平时一接触到对资本主义国家人物的评价,就认为他们所说的话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完全正确的思维定势有关。所以必须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本着论从史出的科学态度,逐步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③注意相关科目之间的关系。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考试内容每年都要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诸多内容。历史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而且要把语文、政治、地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注意学科知识的渗透性,利用相关知识去解决历史问题。

总之,今年历史试题好!好在它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给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考考生历史成绩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考历史试题降低难度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学历史教学水平有了多大提高。对此,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从今年考生的答卷情况看,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予以高度重视。

第一,能力培养仍然是历史教学的主攻方向。今年历史试题仍然坚持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正确方向,在各种题型中都体现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即使在填空题中,也出现了第40小题这种从理解高度考历史概念(“启蒙运动”)的新情况。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切合中学历史教学和考生思维水平的实际。它强调了对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如问答题第48题和材料解析题第44、46题,都强调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材料的比较和分析。第45题要求考生对历史材料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说明。第47题要求考生对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作出明确的概括和归纳。从考生的答卷看,失分最多的仍然在能力方面。其中第48题,考生平均得分仅4.8分,得分率只占该题总分的30%。材料解析题第45题考生失分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题能力差。该题第一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说明大生产运动中“以农业为主”在当时的特殊意义,许多考生答成了大生产运动的意义,答非所问,令人啼笑皆非。

第二,基础知识的教学绝对不可忽视。由于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强调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分值逐年递减,于是,在历史教学中出现了脱离教材、忽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倾向,把历史课上成了政治课,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向抽象的理论灌输。今年的历史试题对此种倾向作了正确的导向,历史基础知识在试题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共占57分,为总分的近40%。答卷情况表明,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薄弱。如今年的填空题不偏也不太难,但此题考生的得分率低于材料解析题第44、46题和问答题第47题的得分率。该题失分最多的是第39题和第41题。前者考知识的迁移,后者是一道纯记忆的知识型试题,大部分考生恰恰在这两道题上失分最多。

第三,把能力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正确导向,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改革,大大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程。它迫使中学历史教学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把能力的培训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却成了历史教学中的难题,它使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有的把历史课上成了政治课,有的把政治理论观点分类编辑印发给学生去背,有的干脆抛开书本,搞材料解析专题训练、多项选择专题训练、理论专题系列讲座、问答题专题训练。这样下去,历史学科的特点也就没有了。今年高考历史试题告诉我们:历史学科能力培训,不能脱离学科基础知识,不能脱离历史教科书。其中问答题第47题是最有说服力的。即使是材料解析题,也要求考生必须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出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历史学科的理论教学与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紧密地有机地结合,才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高考成绩。

今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与去年相比,其值得肯定的主要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继承、两个发展。

“一个继承”主要是指继续加强了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4”的考查。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1995年普通高考历史试题评价报告》中指出:1995年“材料解析题的考查重心落在‘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即能力要求4)上面,使考生必须在阅读和领会试题材料的基础上方有可能正确解答问题,其中第39题(即“陈启沅题”)最为典型。”今年材料解析题中的第44题(“外交态度题”),基本上继承了去年“陈启沅题”的命题思路:引用材料完整;尽量减少人为设计痕迹;设问完全从材料中来,回到材料中去;结论要求对材料进行概括性比较(“陈启沅题”的结论要求对材料进行综合性的理论概括)。至于今年的第45题(“大生产运动题”)和第46题(“世界经济题”),虽说在选材形式、设问角度、解答方式等方面与“陈启沅题”并不相同,但是立足点仍是根据材料设问和作答。这将促使中学历史教学进一步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整理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两个发展”是指:其一,增大材料解析题的比重,使之成为主观题中的首要题型。出现这种新变化和新发展的原因,一则因为较之问答题来说,材料解析题具有答案相对简易、客观、评分误差较小、信度较高,利于保证高考的公正性;二则因为材料解析题是能够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能力测试较具有广博性。其二,大量引用统计数字,拓展了材料解析题的选材范围。数字可以或显或隐地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历史的本质,是我们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材料;数字具体、直观,如果研究的指导思想正确,运用得当,往往能把庞杂的内容化繁为简,直接了当地说明问题。这种计量研究法若与历史比较法结合使用,更能揭示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探寻历史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今年高考第46题(“世界经济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正是如此。比如解答第一个问题:将高、低收入国家在1965年和1993年的生产总值分别进行纵向比较,很容易看出“经济都在发展”;再将以上两年高、低收入国家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纵、横向比较,也容易发现“经济差距在扩大”;最后根据前面的认识,不难得出“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的结论。这就充分显示了计量研究的价值。

我主要谈谈1996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第45题。今年试卷总体上看,较往年卷面更平稳,标答更科学,过去悬乎其悬的史论升华代之以回归课本的“双基”考查,评卷也由采点给分改为采意给分。这种反朴归真的运着,无疑切合考生实际和有利高校选拔。但决非无创新之举,以第45题为例,它主要有以下特色:①从题干看,创设新情境、新问题,史论结合、文表结合、中外结合(中史外评),体现了学科特点,突出了思想性。作为中档题,问题的设计,较好地将材料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并避免了语文化或政治化倾向(另两道题则不然)。②从考查目标看,考试说明能力要求四大方面均有考查指令,涉及1、3、5、6、7、8、9等子项,对考生的历史再现性水平、逻辑性水平和创造性水平进行综合测试,均恰如其分。③从标答看,沿着用史实论证观点和据识读材料提炼观点的思路成文,逻辑性强;第三问标答分层设分,能较好地检验出考生的能力差异,并给采意打分提供了较规范性的依据。

本题在技巧上不无缺憾。这集中表现在第三问中“鉴别”一词指向略显模糊,学生以为既要鉴别,肯定是非参并;“理由”的申述在答案中未能始终如一地把握以史证论的思维倾向;并且由于知识点与分值对应分解不均,使采意打分有游移之弊。

笔者在阅卷中发现本题虽有一部分考生得满分,但更多的在5-7分左右,为今年三道材料解析题中得分率较差的一题。主要失分原因在于:①考生不能对多则材料从总体上把握。许多考生孤立地看待材料一,也便找不准它在历史坐标系中的点位,从而将大生产运动与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及新中国经济建设混为一谈。三则材料反映的主题在无形中变换,自然会答得漫无边际。②不懂得如何分析统计材料。分析数据表格的原则理应是立足表格,找出数据变化规律,总括趋向,分述特性。方法正确就不至于答出“这些表明边区达到了自给自足”、“说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的创造者”、“荒地也会变成良田”。③对应评述的内容,执其一端,不及其余。集中表现在第三问,相当一部分考生仅就施兰观点中“可能至少”、“自给自足”、“极端俭朴”等语大发议论,以点代面,自然偏颇。鉴此种种,考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的欠缺及思想障碍是失分的最重要的根源。第一问要求回答大生产运动“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不能回答出当时的严峻形势,便无从表述“特殊意义”。由于思辨力差,不能区分三问所该答,出现同一观点重复表述的现象。第三问要求用史实证明观点,许多考生却鸡蛋里挑骨头般仔细,找材料中史实的“错误”(尽管无明显不妥)。又因施兰是美国人,对其观点大加斥责的较多,即便要肯定,也是小心翼翼,诸如“贬低成绩”、“讽刺挖苦”、“充满怀疑”等语历历可见。当然,本问虽失误最多,也不乏精准的表述。标答中对施兰所说“反映了极端朴素的消费水平”并无史实相证,考生有的说“实行精兵简政政策,说明边区处于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有的说“这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党的作风”。材料中“可能至少”一词的确让细心的考生疑窦丛生,也有学生解释说:“由于没有掌握具体数据,施兰根据判断作出‘可能至少’的推理,却完全符合事实”,显得贴切。

笔者认为,第45题的种种失误,除学生自身知识能力欠缺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近年高考导向对中学教学的负面影响所致。高考十分重视史学理论在考查中的运用,重视突破课本知识体系的求异思维,重视科目间横向沟通和综合考查,无疑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但也使一些历史教师疲于奔命,将政治理论、史学理论等生吞活剥地灌进课堂;加之认知偏差,研史论、讲史论,一批教师跌入教条主义泥坑,标签到处贴,开辟“原理教学”专题,生动的历史被虚化得空泛而无味,丰盛的精神筵席上似乎就那么一碗主菜。小小中学历史课堂学术气浓了,学究气浓了。高考命题组坚信历史应为文科中最难科目,学生谈“史”色度、谈“论”心颤。教师要学生用阶级分析法解析材料,学生自然要给施兰扣一顶帽子,肯定他的,加上“支持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中国共产党的朋友”等帽子;抨击他的,便加上“美国资产阶级学者”、“国民党的代言人”等帽子。有的学生肯定材料三对边区消费水平的说法,偏去强责其不准,说施兰“不懂得艰苦奋斗是我党一再提倡的优良传统”,变成“白马非马”了。教师要学生注意文史哲贯通,注意历史的现实感和未来感,要用扩散思维审视历史问题,不求甚解的考生笔下于是有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边区当时是粗放型经济”。许多考生拼命地把经济现象硬扯成政治问题,说施兰“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看不到人民的力量”。这类瞎穿鞋、乱戴帽的作法正是考法对教法、学法的反作用所致。

1996年高考历史第45题较好地突出了考试说明对能力的考查,它选而有法,拔而有度。作为高考命题的一面镜子,它表明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等方法可以引入高考,反映史学最新成果的观点可以适当介入,但一家之言和违背课本依托的东西必须予以摒弃,历史考核的政论色彩、原文译释倾向应有所收敛。它要求高考保持平衡的命题方向,进一步加强规范性,减少随意性。第45题卷面的得失,也给中学历史教学敲了警钟,它表明注重基本史实传授、兼顾史论阐发,注重历史感、兼顾现实感和未来感,注重历史体系解析、避免“影射史实”倾向,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正确方向。总之,第45题给我们以后坚持科目特色教学与考核,努力纠偏扶正,提供了有益依据。

今年高考历史第22题:“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中 A.印度士兵是起义军的主力 B.国民大会党起了领导作用 C.德里是全国起义的中心 D.英王代替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答案为A)。此题命题意图显然有二:第一,准确、清楚地把握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第二,区别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和1905—1908年的印度民族运动。这里B项答案是明显地不从属性的干扰项(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然而,ACD三项内容的区分度却明显地小。

首先看一下课本对有关内容的叙述:A项(士兵)成为一支核心的反抗力量。C项战斗首先在起义中心德里打响(小字)。D项英国的殖民统治体系在这次起义中受到沉重打击。为挽回印度人心,英国宣告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统治终结,由英王代替东印度公司而掌握统治印度的权力。

C项的错误在于德里是起义的一个中心,未必就是全国起义的中心。A、D两项则都源于课本叙述,表面上看D项不正确,印象中这一项应是起义失败后,英王代替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是错项。实际上课本并没有此类叙述,故这里是关键。事实是:在起义的打击和影响下,英国殖民者为巩固和加强殖民统治而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1858年6月,宣布撤销东印度公司,印度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调整同印度封建主阶级的关系;改组英印军队等。所以D项应是正确项。而A项印度士兵是起义军的主力,也当正确。起义前夕,处在社会下层的农民、手工业者,所受压迫最重,苦难最深,反抗意识最坚决。他们是起义的基本力量。士兵受革命情绪感染,并首先发难,在50年代印度英印军队共24万多人,其中来源于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士兵20万人,固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起义军的主力。

从上述分析可见,此题答案A、D均正确,而它们均来源于对课本内容的正确理解,而D项内容则明显不能单凭主观印象推断。高考命题变换角度考查能力是好事,然不可不慎重考虑一些历史事实。

张守忠(山东惠民一中):今年高考历史第32题是“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仅白银57两。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有A.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优势 B.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的欢迎 C.洋纱因价廉更具竞争能力 D.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的保护”答案为ACD。我认为选C不妥。从题干之意可以得出“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中的“情形”是土纱贵而洋纱廉,所以AD都是造成土纱贵洋纱廉的原因,而C项用“价廉”去当“廉价”的原因显然不对。C项是外国商品输入迅速增加的原因,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洋纱价廉物美,因此输入中国的数量迅速增加,1872年近5万担,1881年为17万担,1890年为108万担,十八年间增长20多倍”(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第2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因此,此题答案应为AD。

今年高考历史单项选择题个别题目答案的唯一性并不明确。如第23题的备选项中C项“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帝国”严格地说,也属不正确的表述。因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德意志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即神圣罗马帝国早于1806年寿终正寝,而第二帝国1871年才建立,显然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时,德意志并非“帝国”。因此,准确地表述应如教材中那样:“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又如第26题备选项中的B项“德军突破了马其诺防线”不符合史实,也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覆亡无关。教材中明确写道“德军突入马其诺防线的背后”,“突入背后”并不是“突破防线”,且教材注解中还进一步作了说明。

此外,个别题目的参考答案值得斟酌。如第31题的参考答案,选的是ABD三项,显然是完全根据教材内容而得出的。但仔细推敲一下,C项也是站得住脚的。C项“科学技术不发达,手工业品质低价高”,从其影响来说,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其产生原因看,恰应归咎于腐朽的封建制度,正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八股取土、文字狱、闭关政策等,既阻碍了国内科技文化的发展,也妨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我以为,1996年高考历史第48题标准答案值得商榷。此题两问:一是“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一是“分析1789年革命与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答案设计不够全面,甚至不够标准。

该答案在说明阶级关系变化时只谈到19世纪中期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即“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社会后果是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但却对这两个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未进一步说明。所以答案应补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对18世纪阶级关系只字未提,那么如何说明其“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呢?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仍是封建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90%,农民阶级和封建主阶级的对立和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句话似不应在标准答案中漏掉。

本题第二问中,明明是“1789年革命与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可在答案中却变成同“1848年革命”的比较,我以为二月革命与1848年革命,在概念上是不同的,1848年革命是指1848年欧洲革命,它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东南欧等国革命,范围很大,即使是1848年法国革命也应包括法国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笼统地把“1848年革命”说成“二月革命”,这是很不科学的。

在谈到两者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时,标准答案只是从任务、对象和革命群众的组成上进行对比,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根据这种变化”,我认为还应在不同之处补充以下两点: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就其意义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1848年二月革命,因为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扫荡了法国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二月革命则是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分享统治权,利用了无产阶级的力量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其意义和影响是不能和法国大革命相比的。②在法国大革命时,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保持了它的革命性,而1848年二月革命,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大大减弱,后来不久镇压了六月起义,公开暴露出其反动本质。虽然在“评分说明”中,指出其他不同之处可加1—2分,但我认为不如把不同之处,按评分标准写得全面些,因为我提出的这两点,也是“根据这种变化”而得出的“主要不同点”。当然其他不同之处,由于不在“根据这种变化”的要求,我们可以不作比较。这样标准答案可更有说服力,更加全面正确。

孙传才、许云生(安徽庐江汤池中学):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高考改革的必然结果,亦可谓中学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某些“盲动”作出的必要而及时的矫正,使人们又一次目睹了高考“指挥棒”的灵光。为此我们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必须继续坚持: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高考试题和中学历史教学不能脱离《考纲》和《教纲》,历史教学必须抓纲务本,高度重视“双基”教学。教学中既不能离开知识侈谈能力,也不能轻信或盲从所谓的“热点”和信息,以免造成误导。②加强能力的培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方向。历史教学必须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尤其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③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历史学科肩负有特殊的使命。加强共和国史和二战后世界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都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感觉历史的生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试题千变万变,高考的导向作用不会变,中学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也不会变。只有深刻认识这一道理,中学历史教学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改革和自身改革中求得完善和发展。

今年高考启示人们,中学历史教学要转变几个观念:①忌钻牛角尖。随着高考改革的探入,偏、怪、奇的知识考查已日益减少,题目设计趋向通俗,所考查的内容更科学合理,能力考查更突兀地显现了出来。所以,传统的一味追求偏题、怪题、难题的观念要转变过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双基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过多接触偏怪奇的知识,不仅起不到培养能力的作用,反而令学生死钻“牛角尖”,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它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合乎高考形势发展的需要。②忌猜题押宝。在复习过程中,不要大搞题海战术,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时间。题海战术,不仅不能起到督促学生复习的作用,还将花去学生大量宝贵复习时间,也极易导致厌学情绪。忌猜题押宝,并不意味着不要训练,在复习诸环节中,精选试题强化训练,是可行的又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推动学生的复习,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解题技巧和方法。训练之后,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讲评上,讲审题思路,评学生解题得失之所在。③忌纯史观教学。进一步加强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特别是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够把握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说明问题才能够观点鲜明,有的放矢。当然,在教学中要避免两种倾向,或撇开史观进行纯史实教学,仅一、二、三罗列历史事件;或脱离史实进行纯理论教学。④忌墨守成规。在以往的考试复习中,我们总要求考生在复习中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解答内容不超纲不超本,而今年高考第48题的“评分说明”则明文规定:“分析两次革命不同时,在参考答案之外又指出其不同之处,观点正确的,加1—2分。”它预示着:中学历史教学的观点要有大的转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去独立地全面公正客观地认识历史现象,去自圆其说,去实现学生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质的飞跃。

标签:;  ;  ;  ;  

人们对高考有不同的看法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