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公司“大营销”建设成果显著,客户服务水平和营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客户满意度稳步提高,市场开拓和电费回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说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费回收风险预警防控。
关键词:新形势;大数据技术;电费回收;风险预警;防控分析
1.项目现状
近几年来,公司“大营销”建设成果显著,客户服务水平和营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客户满意度稳步提高,市场开拓和电费回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对客户信息的掌握和理解不及时、不全面、不深入。对一些客户的用电性质、用电状况、行为特征变化不能及时跟踪,比如对租房营业户、特困企业转制、倒闭破产等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欠费风险上升;对客户信息的把握以客户浅表信息为主,缺乏对客户欠费风险、渠道偏好、投诉习惯等社会特征、心理特征、行业模式等深层次特征的理解,以致于客户服务人员、营销策划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对客户往往是“看得见、摸不着”,无法把脉客户的深层次需求。(2)缴费渠道利用率低。目前虽然各种缴费渠道建设已经非常丰富,但高效率渠道利用效率不高,缺乏对各群体客户缴费特点以及渠道管理数据的深入剖析,并将分析成果结合到渠道的有效运营中,导致电费催收仍以人工为主,催收工作繁重,压力大。(3)缺少有效的电费回收风险分析手段,未建立差异化风险防控策略。目前只能通过人工或未系统化的分析工具识别电费回收风险,未根据客户基本情况、行业特征、行为特点等信息进行全方位整合分析,无法精准甄别高风险客户,导致难以制定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因此,随着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营销系统中已积累多年的电费数据,亟需将电力营销数据与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结合,实现用户的电费风险防控,解决目前电费回收业务中的关键问题,降低欠费风险。
2.项目目标及范围
2.1项目目标
依托大数据技术,结合营销系统数据,对电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电费回收的关键因素,建立多维度多角度的电费分析系统,实现对各类用户电费业务的监控分析,依此制定风险预警登记,加强电费风险规避机制,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支撑营销业务快速发展为主线,以深化营销业务系统应用为基础,以拓展电费回收风险防控分析为重点应用的新型客户互动服务体系。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科学、完善的电费风险评价模型、有效的预防客户欠费增多,保障电费回收;通过智能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工作偏差,提前采取差异化的电费回收策略和预防措施,控制经营风险。
2.2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及所辖市县公司。
3.项目服务内容及技术要求
3.1服务内容
(1)开展项目前期准备、方案制定、软件设计与开发管控、系统测试、上线前准备、系统部署、系统割接上线、系统试运行等各阶段的实施工作,具体要求见第四章4.6章节;(2)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费回收风险防控分析实施内容包含:用户欠费分析建设的实施、用户信用评价建设的实施、电费资金安全保障风险建设的实施、用户预收电费孳息风险建设的实施、风险模型管理建设的实施、风险监测建设的实施、风险分析建设的实施、风险应对建设的实施,并对以上改造建设内容提供接口联调及技术支撑;(3)按照培训要求和建设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方案,开展全省培训工作;(4)根据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设计要求进行接入和集成,实现系统的部署及系统上线实施工作。
3.2技术要求
必须充分满足该技术规范书中提出的技术、性能和安全要求,满足但不限于下述要求,投标方提供的投标书必须对在技术实现上如何确保满足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3.2.1技术先进性要求
系统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以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3.2.2开放性要求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采用通用软件开发平台,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采用标准开放平台接口,支持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3扩展性要求
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扩展能力,支持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要求。
3.2.4可靠性要求
系统应能够7×24小时连续不间断稳定工作,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出现故障应能及时告警,软件系统应具备自动、手动恢复措施,自动恢复时间<15分钟,以便在系统发生错误时能够快速地恢复正常运行,同时系统应能有效防止因系统资源消耗过多而导致系统异常崩溃。
3.2.5兼容性要求
满足向下兼容的要求,软件版本易于升级,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应影响其他模块,且在升级的过程中不影响系统的性能与正常运行,保证系统可以稳定、平滑过渡。
3.2.6易用性要求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完成。按组织结构划分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且各种使用权限所能调用的应用软件模块可按要求自由组合,由系统管理员统一配置。
3.2.7可维护性要求
应能使系统管理员方便地配置、监视、控制整个系统,并且能够监视和控制用户情况,快速定位故障点,及时消除隐患。
3.2.8系统安全性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具备安全管理机制,保证信息存储安全、信息传输和处理安全,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不被非授权访问,不被攻击破坏。
3.3安全要求
安全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安全总体要求,充分考虑与项目实施相关的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要求,在备份、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方面的具体应标要求如下:
3.3.1网络安全要求
本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系统或者平台,按国网公司相关要求,运行在信息内网的营销网中,共用营销网络的边界部署防火墙、IPS、安全接入网关等安全检测和防护装置,避免系统间的安全事件扩散,隔离来自接入系统的安全攻击和高风险行为。
3.3.2应用安全要求
应用安全主要包括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
3.3.3数据安全要求
业务数据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必须确保业务数据在传输、处理、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3.4数据库网络安全要求
采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使用管理策略,防止某些用户的特定业务操作对服务器资源过度使用,系统的多个业务模块应分别对应多个数据库用户,以实现上述资源管理功能,通过数据库软件的安全功能特性为各个模块的数据库用户授予访问业务数据表、视图、存储过程等数据库对象的权限。
3.3.5安全管理要求
(1)发生恶意窃取、泄露企业秘密等事件或有人员的责任事件(以国家电网公司或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通报为准),造成恶劣影响,取消中标方服务资格,扣除全部费用,招标方根据影响后果对中标方追究法律责任;(2)不发生被上级主管单位、部门考核的安全事件;(3)不发生数据丢失、泄密等重大安全事件。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营销系统中已积累多年的电费数据,亟需将电力营销数据与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结合,实现用户的电费风险防控,解决目前电费回收业务中的关键问题,降低欠费风险。
参考文献
[1]电力大客户电费回收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J]. 常碧玉.技术与市场. 2015(12).
[2]电力大数据智能化高效分析挖掘技术框架[J]. 邓松,岳东,朱力鹏,胡斌,周爱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6(11).
[3]余长江,张海荣.探究电费大数据分析与风险预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3):23-24+26.
论文作者:田珂1,马文栋2,王坤3,林伟4,陈玲5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电费论文; 系统论文; 风险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客户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