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周谏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60周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2014年1月-6月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特点等进行分析,找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于2014年7月~12月实施合理用药对策,分析对比采取合理用药措施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以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其次是皮肤损害和呼吸系统症状。通过合理用药措施干预,2014年7月-2014年12月之间老年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对比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引发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与健康。
【关键词】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77-02
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均出现明显的衰退,生理功能的下降导致老年人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吸收和排泄均与年轻人不同,从而使得药物不良反应增多[1]。有研究资料表示,60周岁以上人群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出一般成年人2.5倍,对他们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2]。因此,关注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对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60周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1例、女性患者79例;年龄最小的为61岁、最大的为87岁,平均年龄为(74.03±4.25)岁。
1.2 方法
2014年1月~6月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特点等进行分析,找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于2014年7月~12月实施合理用药对策。总结得到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
(1)首先是药动力学的变化,老年人机体功能的退化导致对药物主动吸收下降,人体吸收半乳糖、铁、维生素C等物质都需要糖蛋白和酶的参与,但是老年人对蛋白酶的分泌下降,导致吸收功能变弱[3];
(2)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容量和血浆蛋白逐渐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减少,体液和脂肪外体重下降,导致药物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量变少。血液中游离的药物比例增大,增强了药物的效应,进而产生不良反应;
(3)绝大多数药物通过肝脏与肾脏代谢,老年人的肝脏质量仅为年轻人的2/3,肝脏的血流量只有年轻人群的50%[4],药物代谢的速度变慢。由于肾脏排泄药物的半衰期增长,容易发生蓄积作用,进而出现不良反应;
(4)药物的混合使用,老年人大多合并患有较多的慢性疾病,使用的药物也非常多。不同药物之间发生作用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很多中药和西药的灵活运用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中180例患者在2014上半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2%,通过采取合理用药干预措施,2014下半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为5.0%。对比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患者干预前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3.讨论
针对老年人容易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表现等,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预。
3.1 明确诊断
医生明确诊断患者的疾病,实现对症用药。结合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根据药理特性针对性地选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结合药物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考虑,尤其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医生应当考虑远期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尽量选择老年人服用方便的进行,在追求效果的基础上尽量简化治疗方案,方案中可有可无的药物不用。
3.2 个性化干预
中国药典中有相关规定,60周岁以上的人群用药剂量超过成年人的3/4,部分药物应减少到成人剂量的1/2。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当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脏器功能等合理选择药物与剂量。不同的人对于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患者服用治疗指数相对较小的药物应采取血药浓度监测,实施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实现个体化施治。掌握合并用药的禁忌,尽量使用药种类简单,对于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如果将降糖药与普奈洛尔联合使用,可能导致患者低血糖症状对掩盖,很大程度上增加用药的危险性,医生应结合药物的半衰期等科学给药。
总而言之,老年人是用药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受到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针对这样的现象,临床医生要以患者为核心,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等情况,更加谨慎的选择治疗方案,督促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可寻求患者的家庭支持,督促家属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璞.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分析[J].北方药学,2013,(8):106-106.
[2]高华,邹永辉,何国平等.社区老年人用药管理现状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5):111-113.
[3]吴建伟.老年人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9):31-32.
[4]杨玉琴,杨慧玲,黄小丽等.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用药现状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0):2806-2807.
论文作者:李淑玲,周谏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老年人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老年论文; 情况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