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逊兰保研究综述论文_白雪

那逊兰保研究综述论文_白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本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课题名称《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芸香馆遗诗>研究,课题编号:S20171013514最终成果

摘要: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诗人中的佼佼者。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其研究往往只停留在对其出身、家族生平等范畴,对于那逊兰保遗世之作《芸香馆遗诗》的研究,则大多是关于其题材、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等方面,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本文试对目前的那逊兰保研究状况做概要论述。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同时在整个蒙古族文学史上除元代云南梁王公主阿盖有几首汉文诗作传世外,她是整部诗集流传下来的第一人。她的诗作以具有鲜明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特色及纯熟的艺术手法,赢得诗论家的高度赞赏。清代学者李慈铭曾为其流传诗集《芸香馆遗诗》作序,称赞那逊兰保诗作是“清而弥韵,丽而不佻。那逊兰保出生于蒙古草原,以极具民族特色的汉文诗作,不仅丰富了蒙古族文学史上的诗歌创作,而且亦丰富了中国清代诗歌的创作,为蒙汉文学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那逊兰保;

一、关于那逊兰保生平的研究综述

关于那逊兰保的生平研究综述,笔者欲分为两部分说明之。

(一)关于那逊兰保的出身

关于那逊兰保的出身,目前学界对于其外祖母为著有《绿芸轩诗钞》的英太夫人这一说法没有异议,而关于那逊兰保的生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争议:一种认为那逊兰保出生于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氏博尔济吉特,为阿拉善王之女,时人称“喀尔喀部落女史”;另一种认为那逊兰保其父应为阿拉善旗第五代王爷玛哈巴拉;还有一种认为那逊兰保是多尔济旺楚克之女,祖父是漠北喀尔喀部蒙古名王、清皇家额驸蕴端多尔济。

1.那逊兰保是阿拉善王之女,喀尔喀部落女史

清代八旗蒙古人恩华所辑《八旗艺文编目》记载:“《芸香馆遗诗》,二卷,那逊兰保著。那逊兰保,字莲友,氏博尔济吉特,蒙古阿拉善王女,宗室恒恩室,祭酒盛昱母。”而此前梓刻的《芸香馆遗诗》为作者所署之名,则作:“喀尔喀部落女史那逊兰保莲友著。”

今人的许多研究论著中关于那逊兰保的出身介绍不外乎三种:(1)称之为“蒙古喀尔喀部人”。孙玉溱的《蒙古族的“易安居士”》(1989)一文中写道:“那逊兰保,字莲友,喀尔喀部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包晓华《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与李清照之比较》(2011)一文中介绍那逊兰保时写道:“那逊兰保(1801—1873),字莲友,蒙古喀尔喀部博尔济吉特氏人,出生于蒙古高原....时人称之为“喀尔喀部女史”。”而米彦青在《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2014)一文中也持此观点,他写道:“那逊兰保(1801—1873),字莲友,博尔济吉特氏,祖居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为漠北喀尔喀部落首领之一,后归依清廷受封,故其自署‘喀尔喀部女史’。”

(2)“蒙古阿拉善王之女”。

(3)将二者合一,称为“喀尔喀蒙古人,阿拉善王之女”。如:赵相壁在《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1982)提出:“那逊兰保,字莲友(1801一1873年),蒙古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善王之女。又因自幼聪慧好学,七岁入家塾,十二岁能诗赋,十五岁通五经,所以被时人称之为’喀尔喀部落女史’。”

2.那逊兰保是阿拉善旗第五代王爷玛哈巴拉之女

1992年,白代晓在其《那逊兰保及其芸香馆遗诗》一文中提出关于那逊兰保出身的新考证:“推断那逊兰保为阿拉善旗第五代王爷玛哈巴拉之女。”原因如下:(1)从玛哈巴拉袭位的年代来考虑:玛哈巴拉是1804年袭位的,那逊兰保是1804年,在四岁时跟随父母进京定居。因而那逊兰保其父就是1804年袭位的,而阿拉善旗诸王爷中,这个年代袭位的只有玛哈巴拉王爷,玛哈巴拉袭位的年代和那逊兰保跟随父母进京定居的时间是相吻合的。(2)从那逊兰保的诗歌成就来考察:那逊兰保自幼聪慧好学,时人说她是“惠性残成,若华绝出”的蒙古族女子。这就表明了那逊兰保的家族及亲属在京师居住的时间很长。所以那逊兰保才对汉族古典文学,尤其是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系统地、扎实地的掌握了汉族古诗的格律、特点和表现手法。(3)那逊兰保在诗《瀛俊二兄奉使库伦,故吾家也。送行之日,率成此诗》中写道:“四岁来京师,衍载辞故乡。”更进一步的表明了离开蒙古地区进京定居已有三十年。

3.那逊兰保是多尔济旺楚克之女

2006年,南开大学的杜家骥先生推翻了上述两种说法。他的《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及其相关问题考证》一文系统并科学地考证那逊兰保的出身。在这篇文章中杜家骥提出那逊兰保乃多尔济旺楚克之女这一新发现。查考清代宗室《玉牒》,记载那逊兰保乃博尔济吉特氏二等台吉多尔济万楚克之女,嫁恒恩,生子盛昱。盛昱为“阙特勤碑文”所作跋中的自叙之文,进一步证实了《清宣宗实录》中所提到的多尔济旺楚克,就是《玉牒》中所说的多尔济万楚克,也即那逊兰保的生父、盛昱的外祖父。该文称:

余小时读四库全书提要,即省识之(指“特勤”二字。笔者注),尝作诗送表兄鄂特萨尔巴咱尔郡王,即用“特勤”二字。

下一辈袭郡王的,是鄂特萨尔巴咱尔。《清史稿·藩部世表二》记: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多罗郡王那逊巴图,道光三十年卒。鄂特萨尔巴咱尔,那逊巴图子,道光三十年袭(郡王)。鄂特萨尔巴咱尔之祖父多尔济喇布丹(坦)与多尔济旺楚克为同一父亲之亲兄弟。至此可以断定,那逊兰保的生父是多尔济旺楚克即多尔济万楚克。

与杜家骥持有同样观点,或是说认同杜先生关于那逊兰保出身之观点的研究者有:阿如娜、杨兰。详见:阿如娜《蒙古族“易安居士”那逊兰保—家庭、民族、性别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006)、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2013)。

对于上述三种说法,笔者更倾向于认同杜先生的研究结果。其原因如下:

1.“那逊兰保是阿拉善王之女,喀尔喀部落女史。”蒙古阿拉善王,是指漠南蒙古阿拉善旗世袭亲王。该阿拉善旗,又称阿拉善额鲁特旗、阿拉善和硕特旗,位于黄河河套以西。该地现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左旗、右旗,沿用旧称。而“蒙古喀尔喀部”,乃漠北蒙古部落,地处大漠以北,今为蒙古国,以前也在清王朝版图内,系清廷所辖之外札萨克蒙古,与漠南之阿拉善蒙古为两个不同的蒙古部落。再有,前述两个署名称谓也不能混一,即喀尔喀部落中根本没有称阿拉善王者。从前述记载作者的两书来看,《八旗艺文编目》是旁人编集,记述作者所在的部落,可能会出现错误。而《芸香馆遗诗》乃那逊兰保之子盛昱汇集、梓刻,所署作者为“喀尔喀部落”人,当无殊误。因此从编集者可初步断定那逊兰保为“阿拉善王之女”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2.“那逊兰保是阿拉善旗第五代王爷玛哈巴拉之女。”此说法虽开始对前人的说法提出质疑并开始对其考证,然而考证过程中作者白代晓只是根据一些逻辑上的推论得出此结果,并无直接可靠的资料作支撑。但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质疑并付诸于行动考证的精神令人值得表扬与肯定。

3.“那逊兰保是多尔济旺楚克之女。”杜家骥先生的考证结果有充分的材料支撑。杜先生根据清朝皇家档案《玉牒》得知恒恩之妻为多尔济旺楚克之女、盛昱之母为多尔济旺楚克之女,再结合“蒙古阿拉善”与“蒙古喀尔喀部落”的关系推断出:那逊兰保的生父是多尔济旺楚克。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二)关于那逊兰保的生年

那逊兰保四岁随父母进京定居,7岁入家塾,自幼受到汉族经典文化与文学的熏陶,并师从著有《冰雪堂诗稿》的名儒陈延芳之女归真道人。早慧的那逊兰保在成长中,受到擅诗的外祖母金墀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她12岁即工吟咏,15岁就通经义,17岁嫁满洲宗室副都统御史恒恩后继续诗歌创作。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那逊兰保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不幸历史时代。人民遭殃、国家被分割、民族自尊心受侮辱。侵华帝国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动荡不宁的时代影响了诗人。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恒恩跟随咸丰皇帝避难逃至承德避暑山庄。至1866年,恒恩去世。当时,由于“内事摒挡,外御忧患,境日以困”。晚年的她虽然不象李清照那样颠沛流离,但也受到了战乱的骚扰,也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亲人离逝的痛苦,于1873年秋,留下了不朽的诗歌离开了人世。

目前学界关于那逊兰保的卒年持有一致观点,因其子盛昱在同治十三年(1874)为《芸香馆遗诗》所作的“跋”中,称其母“于去年秋厌弃人间矣”,由此得知那逊兰保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而关于其生年,史上却无记载,学界主要出现过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那逊兰保生于1801年;另一种认为那逊兰保生于1824年。

1.那逊兰保生的生年为1801

孙玉溱《蒙古族的易安居士》(1989)、米彦青《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2014)、赵相壁《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1982)、阿如娜《蒙古族“易安居士”那逊兰保》(2006)、李萍《那逊兰保追求女性解放、自由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1999)、阿如娜《诗集<芸香馆遗诗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2009)、魏中林《心清自得诗书味情深只好寄诗看——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诗歌创作简论》等文都持有“那逊兰保1801年出生,大约在1804年随父母到北京定居,于1873年去世”的观点并在2006年前被学界普遍认同并接受。然而因那逊兰保生于1801年这种说法缺乏直接史料记载,可信度并不高。

2.那逊兰保的生年为1824

2006年,杜家骥先生对于学界普遍认同的那逊兰保卒年提出了质疑,并在《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及其相关问题考证》一文中考证出,那逊兰保生于1824年。原因如下:第一,查宗室《玉牒》,对恒恩、盛皇父子这样记载:“敬敦第三子恒恩,道光元年十月媵妾妾杨氏所出…恒恩第二子盛星,道光三十年正月十三日嫡妻博尔吉济吉特氏多尔济万楚克之女所出。”以上资料证明恒恩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如若那逊兰保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比恒恩大了整整20岁,古代男子娶一位小自己二十几岁的女子极为常见,而女子嫁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男子恐怕极为罕见,而且不会被社会所接纳。所以那逊兰保生于1801年的可能性很小。《芸香馆遗诗》中盛星践中说母亲“十七归先府君”。如若那逊兰保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七岁出嫁时应该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而恒恩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时恒恩尚未出生。那逊兰保嫁与恒恩便是无稽之谈。所以女诗人不可能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又据以上资料盛昱生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若女诗人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即是在50岁之时生的盛昱,而50岁的女性早已经过了生育年龄,怎么可能再生孩子?更何况是第一个孩子?第二,李慈铭《芸香馆遗诗·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称“遗诗”作者那逊兰保:“竹柏之性,宜享大年。鐘吕之音,吹徽极贵。乃艾岁方届,萱龄忽摧,门悦未悬,帘琴永撤。令子伯希孝廉,泣搜尘箧,捋香遗文,得诗百篇,厘为二卷,而属为之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那逊兰保本应长寿,不想“艾岁方届,萱龄忽摧”。“萱龄”即指母亲的年龄、年寿,“萱龄忽摧”指盛昱母亲之年寿忽遭摧折而亡故,亡故之时为“艾岁方届”,也即刚到“艾岁”。我国古代,对年老人岁数之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此源于《礼记·曲礼上》所说:“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所以“艾岁”是指五十岁,也即古人习惯所称的五十虚岁。那逊兰保卒于1873年,得年50虚岁,则当生于1824年,即道光四年,与所谓生于1801年相差23岁。第三,那逊兰保的挚友百保友兰诗集《冷红轩诗集》中有《致莲友妹》(那逊兰保字莲友)一诗;而在那逊兰保的《芸香馆遗诗》中有诗《和友兰三姊留别韵》《寄和友兰三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百保友兰年长于那逊兰保。据恩华《八旗艺文编目》载,“百保,字友兰,…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著有《冷红轩诗集》”我们可知百保友兰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怎么能称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的那逊兰保为莲友妹呢?由此可以考证出,那逊兰保并非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而是生于道光四年(1824年)。后人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与刘晴《晚清名士盛昱研究》也都认同杜家骥先生的观点,认为那逊兰保的生年为1824。

二、关于《芸香馆遗诗》的研究

( 一)关于题材

至目前为止,学者对于《芸香馆遗诗》的题材研究分类大概如下:

1.咏物 2.写景 3.酬赠送别 4.记游 5.姐妹情谊 6.思乡

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2013)称,咏物、写景与记游题材,占据那逊兰保所创诗作的大部分。如《游西山》《赏雪》《咏菊》等,作品中所描绘的风景和实物,大都取自诗人生活的北京市区和郊区:大觉寺、海淀、西山等。诗人对周围环境、事物,观察细腻,认识深刻,加之作者再现的艺术真实耐人寻味,绘声绘色,那逊兰保的诗作在读者情感深处引起强烈的回响。再如孙玉溱《蒙古族的易安居士》(1989)一文提出以《秋夜吟》《小斋宴坐》《处秦堂》等为代表的其咏物、写景、记游诗中会经常出现富有哲理的句子。如:“诗境须从书里悟,机心漫向奕中求”(《秋夜吟》)、“心清自得诗书味,室静时闻翰墨香”(《小斋宴坐》)、“窗豁风先到,庭空月易临”(《处秦堂》)。这是她的诗作的一大特点。从那逊兰保的诗作蕴含的哲理性中,我们能了解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和理解方面是细致入微的。运用和描写这些生活现象时,顺应规律、表现本质。经过诗人的简明概括,读者对这些规律和本质易懂、易接受。

阿如娜《诗集<芸香馆遗诗>题材分析》(2009)称,在那逊兰保的诗集中送别诗与酬赠诗所占比例最大。这些诗作写给姐妹、兄长、仆人、师长或是朋友,诗句洋溢着亲情、友情,读来情深意厚、催人泪下。这类题材的诗有《题〈冰雪堂诗稿〉》《和友兰三姊留别韵》《五月廿八日即席再别友兰三姊》《和友兰三姊杭州见怀原韵》《祝归真师八十寿》等。

姐妹情谊这一题材的作品在那逊兰保的诗集中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那逊兰保非常重视友情,她交往最多、最密切的是她的闺阁女友。她们大多是一些文化素养很高的女性,写得一手好诗,甚至擅长琴棋书画。她跟她们互相赠物、题诗、送画,一起出外郊游,分别两地时还有书信往来。诗人对闺阁挚友的真情实意,在她的诗歌中有充分的表现。这些题材的诗有《冬夜读书有怀竹君妹》《三月十六日送凤仪大嫂之盛京》《代书寄凤仪大嫂》《忆怀》《和友兰三姊留别韵》等。除此之外,阿如娜还认为此类题材中也应包含师生情谊与主体情谊题材的诗作。如《祝归真师八十寿》《题〈冰雪堂诗稿〉》《仆妇李氏随余六七年,今为家大嫂凤仪夫人携往盛京,因成十韵以畀之》《以布衣一袭赠仆妇李氏》等。那逊兰保同所有古代女诗人一样极为看重姐妹情谊。她和姐妹们交流情感、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从而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

那逊兰保幼年即远离故土,在学习接受汉文化教育中成长,家乡尽管在记忆

中已无多少具体映象,但那由血脉传承并维系着的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却未曾泯灭。因而在《芸香馆遗诗》中也出可看出那逊兰保思乡的影子。这类题材的作品大概有:《瀛俊二兄奉使库伦,故吾家也,送行之日率成此诗》《晚秋偶成》。

相关研究论文有:、魏中林《心清自得诗书味,情深只好寄诗看—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诗歌创作简论》(1989)、白代晓《那逊兰保及其<芸香馆遗诗>》(1992)、阿如娜《蒙古族“易安居士”那逊兰保 ——家庭、民族、性别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006)、、阿如娜《诗集<芸香馆遗诗>题材分析》(2009)、赵相壁《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1982)、米彦青《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2014)等。

根据上述关于那逊兰保诗歌题材的分析与研究的分类,笔者认为可将其揉合为四大类。即:1.咏物、写景、记游归为一类。2.酬赠送别与姐妹情谊归为一类。3.思乡。如此进行分类的原因不外乎如下:1.咏物写景与记游诗大多为描摹景物,抒发感情之内容。2.酬赠送别与姐妹情谊题材呈交叉状,酬赠送别之诗包括写给兄长与姐妹的。因此可将酬赠送别与姐妹情谊题材归到一类。

(二)关于作品反映出的精神风貌

1.民族精神

那逊兰保虽四岁就到北京居住,从小接受汉文教育,并用汉文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但这一切都无法抹掉她的民族情结。蒙古民族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的改变,使那逊兰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如她所说:“问以啁哳语,逊谢称全忘。”虽然诗人已经不会说蒙语了,但是,由于民族习惯和个人情趣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隐蔽性,蒙古民族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俗深深地影响着她。她作为居住在中原的少数民族诗人,非常向往自己民族所特有的生活习俗,因而她的作品中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从她的诗作中依然能够看到显明的蒙古民族的特色。如“故乡在何所?塞北云茫茫。成吉有遗谱,库伦余故疆。弯弧十万众,天骄自古强。夕宿便毡幕,朝餐甘湩浆。”(《瀛俊二兄奉使库伦,故吾家也,送行之日率成此诗》)

阿如娜《诗集<芸香馆遗诗>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2009)认为,那逊兰保本民族的精神层面因素影响了她的写作心态及审美意识,她诗作的意境既开阔又悠闲,给人予既遥远又身在其景的感觉。如《秋晴》:

“滴遍芭蕉雨,秋晴写一庭。云容沉水白,山色接天青。树寂蝉添籁,花眠鸟唤醒。卷帘新爽入,斜照上疏棂。”

诗人通过此诗给我们营造出“云水相连”、“山天相接”的开阔意境,同时又营造了“树寂花眠”、“蝉叫鸟唤”的悠闲意境,而这种意境在那逊兰保的诗作中多有出现。由于开朗乐观的性格,看到、想到的也是开阔辽远的景象,视线不会因狭小的生活空间而被限制,仍能够思绪飞扬。情深义重的诗人将她内心的感情寄托给了开阔悠闲的意境,蒙古族特有的乐观、开朗的性格中,无疑潜藏了本民族所具有的胸怀宽阔、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

相关研究论文还有:阿如娜《蒙古族“易安居士”那逊兰保 ——家庭、民族、性别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006)、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2013)、魏中林《心清自得诗书味,情深只好寄诗看—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诗歌创作简论》(1989)、白代晓《那逊兰保及其<芸香馆遗诗>》(1992)、孙玉溱《蒙古族的易安居士》(1989)、赵相壁《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1982)、米彦青《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2014)等。

2.家国情怀

那逊兰保作为朝廷官员之子,之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她的后半生处于战乱迭起、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虽为内眷,久居后庭,却已不复有虚假太平时的安宁。国家和家庭的不幸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安。她把把满腔的激愤之情诉诸文字,以创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如:《送瀛俊二兄奉使库伦》:

我兄奉使命,将归昼锦堂。乃作异域视,举家心彷徨。我独有一言,临行奉离殇。天子守四夷,原为捍要荒。近闻颇柔懦,醇俗醨其常。所愧非男儿,归愿无有偿。冀兄加振力,旧业须重光。勿为儿女泣,相对徒悲伤。

这几句诗中,面对即将赴边疆的兄长,那逊兰保不但毫无离别悲伤之感,反而勉励其兄出使边塞,保家卫国捍卫边疆。在通一首诗中还写道“四岁来京师,卅载辞故乡。故乡在何所,塞北云茫茫。”诗人自四岁进京,在天子脚下生活三十余年,但是他没有忘记生育她的塞北大草原,每时每刻都在思念自己的故土。而这里不光有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愁,更重要的是流露出作者对蒙古民族的热爱。

相关研究论文有:阿如娜《诗集<芸香馆遗诗>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2009)、阿如娜《蒙古族“易安居士”那逊兰保 ——家庭、民族、性别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006)、孙玉溱《蒙古族的易安居士》(1989)、白代晓《那逊兰保及其<芸香馆遗诗>》(1992)、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2013)、魏中林《心清自得诗书味,情深只好寄诗看—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诗歌创作简论》(1989)等。

3.反封建礼教精神

那逊兰保虽然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但却能同情关心处于仆人地位的劳动妇女,在生活中姐妹相称,送衣送物,平等相处,并勇敢的站出来反对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传统封建观念。如《以布衣一袭赠仆妇李氏》:

“缕缕丝牵别绪真,布衣一袭赠离人。前途冷暖原难料,借得斯名要谨身。”

米彦青《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2014)一文指出,此七绝诗的语言虽然简短,但是其间蕴含的深切关怀和惜别留恋之情却是真挚而悠长的。诗人虽然在家庭中居于“主”位,但在生活中却并未受到主仆关系的约束,这首诗中她摒弃了主仆关系,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婢女表达了真切的关心。

这类作品还有:《仆妇李氏随余六七年,今为家大嫂凤仪夫人携往盛京,因成十韵以界之》、《题冰雪堂诗稿》等。

其他相关研究论文有:李萍《那逊兰保追求女性解放、自由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1999)、孙玉溱《蒙古族的易安居士》(1989)、阿如娜《蒙古族“易安居士”那逊兰保 ——家庭、民族、性别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006)、白代晓《那逊兰保及其<芸香馆遗诗>》(1992)、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2013)、赵相壁《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1982)等。

(三)关于那逊兰保的艺术成就

从那逊兰保现有诗稿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她对生活的感受及其志趣。她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同情劳动妇女,抨击封建传统观念。这对一个封建时代身居宦门之家的女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那逊兰保作为蒙古族女诗人,在诗歌方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她刻苦学习我国古典文学是分不幵的。我国的古典文学宝库极其丰富,她不仅从中吸取了一定的精神营养,而且也学到不少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如五、七律、长短句和绝句等形式在她的诗篇中运用得非常娴熟。在语言的提炼上,诗人也是精益求精,正如她自己所说:“诗人世每谓多穷,我道穷时诗乃工。”正因为如此,她的诗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具有一种自然美的韵味。但是由于时代和社会地位的局限、家庭的影响,她的诗篇中也有一些格调消沉的东西,封建制度的束缚,加之本人思想的局限,这位女诗人的才华没有得以能够充分地发挥,这的确是一件憾事,然而却磨灭不了这位蒙古族女诗人早年的诗歌成就。

相关研究论文有:赵相壁《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1982)、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2013)等。

综上所述,关于那逊兰保及其《芸香馆遗诗》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入,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涉及到那逊兰保的出身、生卒年、《芸香馆遗诗》的题材、所反映的作家精神以及她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关于那逊兰保及其作品的研究获得了可喜成绩。但尽管如此,仍存不足。例如,对于那逊兰保的文学审美情趣、文学创作风格等涉及到文学批评的研究少而又少,有较大的补充研究空间。再如,对于《芸香馆遗诗》的笺注、诗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

参考文献

[1]杨兰.那逊兰保家族文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2]阿如娜.诗集《芸香馆遗诗》题材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

[3]阿如娜.诗集《芸香馆遗诗》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

作者简介:白雪(1995年—),女,蒙古族,内蒙古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学文献。

论文作者:白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那逊兰保研究综述论文_白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