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主体协同建构的实践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活动论文,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世界的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依据实践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实践分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思维实践两大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自我改造的一种形式,主要属于思维实践。它不同于以客观世界作为改造对象的实践活动,它是以人为特定的对象,是人所特有的促进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的手段。
一、几个问题
(一)学生是主体,还是客体
传统教育一直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任务,因而崇尚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学生只能被视为教学过程的客体。这种教育观导致了学生个性长期受压抑、发展片面化的局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一般来说,“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范畴。前者指实践和认识的人,后者指被人改造和认识的客观事物……二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注:《中国百科大词典》,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可见,主体与客体是指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从实践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人,他们不可能构成主客体关系。其次,从实践的对象看,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并不直接指向于对方,而是围绕着以知识为载体的信息而展开教学活动。再次,从实践的目的看,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是共同的,即为了“生产人和创造人”。两者只是由于承担劳动任务的不同而在劳动形式上有所区别而已。因此,学生和教师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二)教育培养的是创新主体,还是继承主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人具有改造世界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人类通过发明和创造工具来延伸自己的超生物肢体,而且还表现在人类能通过自身的生产来传递自己的超生物经验。教育就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育的认识绝对不是对人类知识的简单再认识——重复性的反映,而是教育主体以不同的认识结构对人类知识的再次理性升华——创造性反映。再从实践论的角度看,教育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智慧创新的过程,它不断地通过改造旧经验来重组新经验,以消除个体与类的差别,使受教育者个体完成社会化的转变。所以,创新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创新主体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学习的过程是建构的过程,还是解构的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从而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的认知结构并非是纯先天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通过学习的过程不断地形成发展、不断地进行自身建构。正如鲁洁教授指出的:“他(人类)能不断地把已经形成的自我心智结构作为内在实践的客体,当这一客体不能满足作为主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时,他又会以一种主动的势态,把自身各方面的本质力量激发整合起来,积极推进已有心智结构按所需要的方向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每个人就是在这种不断建构、不断改建中发展的”(注: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由此可见,教育教学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主体的积极建构的实践活动。
(四)教育是协同建构的活动,还是自我建构的活动
马克思在其哲学和经济学手稿中,曾多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个人才能和个人关系的发展。个人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个人发展的条件,而且是衡量个人发展的尺度。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的建构是离不开人类的交往和活动的。著名教育家杜威也十分强调学生主体经验的重要性,提倡“教育基于行动”、“从做中学”。“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注:冯建军:“走向主体性的教育哲学观引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5期。)。而教育实践中的活动并非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否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正如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认为的那样,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因此,主体间的协同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成功展开的根本条件,也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规律之一。
二、几对关系
(一)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从根本上讲,教育活动应当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认识是思维对物质的反映,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还是教育者的教授过程,都自然而然地渗透着人的认识活动。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还是不能跳出旧哲学的窠臼,因而无法揭示出教育活动的内在本质特征。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教育看成是人类所从事的对象化劳动的一部分,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特殊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才能把握教育的本质。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和改造的活动及主观世界自身改造的实践活动。因为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根本目的还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身心结构进行改造,从而提高人类驾驭世界的能力及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
(二)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如前所述,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但从主体自身来看,在实践过程中他一方面进行着把客观世界纳入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他还把自我作为客体来对待,通过对自我的反思与建构来完成自我的发展。因为人具有自我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所以能对客观世界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从而获得适于自身建构与创造的信息,并由此来观照自身,作为参与自身建构的手段。教育的成效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把外在的信息内化到身心结构中,并进一步塑造成稳定的身心品质才能实现。而最后这个过程的实施就有赖于主体把自己作为内在的客体来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促成自己的发展。当然,主体对于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也离不开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两者是统一的。因为“指向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对象世界发生属人的变化,成为主体化的世界,同时亦使人自身发生着改变”(注:李火林:“论个体主体性生成的内在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三)创造和继承的统一
从教育的起源来看,教育的产生最初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传递自身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需要。如果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依托。实际上,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外在层面上的革新,还是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等内在层面的深化,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传统不仅包括人类在教育史上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可以扩充至整个社会文化的不断积淀的成果。而教育一方面继承文化中的精华借以传播和传递,另一方面又在不断进行新的创造,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因为“教育使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固有的本质移植、内化于新一代的个体之中。而这种移植并非使这种固有本质原封不动地承袭下去,往往都因教育的选择性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嬗变,以致教育在塑造新一代时,会有新的需要、新的品质和新的观念”(注:李安邦、方明:“试论教育对于文化创新的意义”,《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12期。)。再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个体在接受教育等外界条件作用的同时,由于自身的很强的自组织性,因而会进行一个所谓的“信息重演”的过程。这种“信息重演”在系统演化中不仅表现出自相似性与继承性的统一,同时还显示出信息的超时空传递功能和创新功能。由此可见,受教育主体在教育系统中具有承袭固有文化来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创新的能力。因此,创新是教育活动生命的源头,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质特点,又是教育培养的主体的根本特点。而继承则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两者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四)建构和解构的统一
建构主义者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或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比如,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总要有一个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认知结构的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学习活动的展开也正是学习者对他原来拥有的信息运动模式做出必要的调整以至不同程度的改变过程。审视这个信息运动模式的结构,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原有信息模式结构的解体。因此,建构与解构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也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两个阶段。当然,教育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建构自身的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意志结构、情感结构等)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建构,才能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心智结构的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发展平衡状态。
(五)协同与自我的统一
虽然人的主体性只能通过活动产生,通过活动和交往建构和生成。但是如前所述,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促进主体自我的发展。“交往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获得某种认识论意义的‘主体间性’,而在于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注: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4期。)。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在朝着培养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强调这种个性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同时具有集体精神,即对社会、集体和他人充满了应有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道义感。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那样:“(教育要)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注:《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5页。)。现代教育培养的主体性并不是个人主义的、占有式的主体性,而是讲究合作、追求协同式的主体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协同是“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协同也是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
三、一个答案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创新主体协同建构的实践活动。这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共同需要的一种新的教育内涵,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主体性。
(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求教育模式的转换
当今的学校教育模式脱胎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初期阶段,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因而教育只限于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社会需求的从事简单技术操作的劳动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旧有的教育模式日益暴露出它自身的缺点:教育任务刻板化、教育结构单一化、教育内容过于狭窄、教育方式倾向于灌输式等。正如《学会生存》中指出的那样:传统教育的根本准则(即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有用的知识和技术)正在崩溃,现在已经到了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的时候了。而这种新的教育体系,必须扬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改变应试化的教育评价、改变片面突出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的倾向,把教育的重心移到对学生的个性、情感的全面发展上来,培养具有“科学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完人”,也就是培养即具有独立的个性心理品质又具有协作精神的完整的人。
(二)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教育本质内涵的转变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是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和特征。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各国经济、军事、教育、科学技术的竞争,将集中在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上。因为人才作为科技知识的载体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本,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此,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围绕着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主题。比如美国在1989年发布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报告中就指出: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而突出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日本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也及时地调整国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诚如法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因此,培养创新主体是教育的现实内涵。
(三)信息网络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创新主体
随着电脑存储量的增加,以及网络化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趋向于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利用的基础之上。面对浩瀚无边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电脑网络等多种手段来加以利用,从而使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简化。因此,受教育者最为重要的能力不是获取储备知识、记忆知识的能力,而是如何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对于个人来讲,若不具备这种能力,就根本不能在网络时代生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够培养出会运用信息来进行创造的人,我们也就不能建立一个网络时代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国家就有可能再一次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后面。另外,由于网络的发展,人们以平等的地位获取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许多个正确的答案,从而要求人们尽可能地拓展想象力和创新力,依据不同的思维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网络社会的瞬息多变的主旋律。
(四)自然发展的新走势要求教育要培养具有协同精神的人
历代工业的发展虽然使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文明,在物质生活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却造成了环境的恶化、生态的污染等严重的问题,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恶化。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反思工业时代的这种危机,我们首先迫切需要破除那种以主——客相对立为哲学观根基的工业文明式的发展观,而要树立以主——客相融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观。在这种新的人类发展观的指引下,教育的价值观念也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教育要从过去的强调占有知识和技能转向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塑造富于人文精神的生态伦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是否讲求生态伦理、有无环境道德、能否理智而友善的对待生态环境作为现代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教育要肩负这样一种使命:即培养人对自然的协同精神,使人类自身价值和自然界价值相统一,使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复归于自然、融入自然。可见,协作精神的内涵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关系,而且包含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培养协作精神应当成为教育在新时代的本质内涵。
(五)教育本质的转变亦是人自身选择的结果
针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的精神不断衰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益紧张的现实,人类开始寻求新的存在与发展的道路。人们试图改变以往的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试图在人的发展和自然、社会的发展之间建立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反对把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强调在教育中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而不是把学生变为手段。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过去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危害,于是提出了教育要着重培养共生性的主体的口号。这就意味着人类已经日益科学地认识和对待自身的主体性,在突出个体的主体性——尤其是创新性的同时,也强调个体对他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的协同精神。从哲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完全融进入的类活动中去,把自己变成社会合成力量的化身,才能真正独立,成为独立的个人”(注:高清海:“市场经济、个人主体和现代哲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从现实的角度看,在经济高度密集化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往、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已经意识到协作、交流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是国家和个人获取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教育要培养创新主体的公民精神、协同精神,从而使人类进入一个道德、智慧和感情融洽一致的世界。
(六)教育本质内涵的转化也是教育面对时代挑战而做出的应答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正在出现。适应开放性的社会环境,当前的教育也现了社会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作用日益加强,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对策。因此,教育只有不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促进科学进步,从而推进生产与经济的发展。而且,随着世界各国在人员交流、信息互换、财力支援、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等各方面联系的日益紧密,因此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人。因此,协同精神是当代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当然,教育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必须以本土化为前提。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始终以继承本民族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精神内涵为创新文化的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方法与过程,才能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既具有合作与参与的精神品质,又具有抵御外来腐朽文化侵蚀的精神底蕴。
可见,创新是继续基础之上的创新,协同是主体自我建构基础之上的协同,教育本质内涵的转变并不是从一个极端划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因应时代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重心的转移。即突出强调创新主体、建构主体和协同主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当前教育的本质内涵就在于它是创新主体协同建构的实践活动。
标签:教育论文; 主体性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自我认识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