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城市车辆逐渐增加,交通阻塞成了目前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保持城市的畅通状态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这一状态达到很好的保障,必须对道路进行科学的维修与养护,同时保证市政道路的安全运行,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道路进行维修与养护。本文对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的必要性以及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
1 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的必要性
对道路进行维修及养护,可以有效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对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不但要考虑其建设费用与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要充分考虑在其寿命期内需要采用的各种维修养护所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各种养护及改扩建的措施。一条质量优良合格的道路,在其寿命的前75%的时间内性能将会下降40%,这一时期是养护的最佳阶段,如养护不到位不及时,在随后的12%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会再下降40%,从而对养护成本将会造成大幅度的增加。通过对大量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调查研究及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得出,每投入一元的预防性养护资金,将可节约3至10元的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在整个路面的使用周期内进行三到四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可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如今的城市交通拥挤现状极不相协调。因此,加强对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主要内容
2.1 路面坑槽
因不同环境对路面造成的影响不同,路面常会因季节变化发生细微变化,加之路面行驶车辆较多或是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就会使路面出现坑槽,在路面发生这样在状况之后,道路养护人员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补救,避免灾害出现扩大,同时可适当限制行驶车辆压力,保障市政道路运行的安全性。
2.2 道路沉陷
若是道路上行驶的大型车辆较多,路面就会因承受强度过大出现沉陷,从而使路面车辙较多且痕迹较深,针对道路养护人员而言,沉陷是一种常见但养护难度较大的道路故障,沉陷造成的路面故障面积较大,同时破坏性较强,若是想针对路面沉陷实施有效的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就一定要针对大段路面实施市政道路养护以及再维修工作。
3 市政道路损坏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流量日益增长,加速道路的老化。客货运量大幅发展、重型车、超重车日益增多,道路负荷越来越重,道路路面磨损和损坏程度增加。若有关部门不及时进行维护修理,使用者漠不关心致使市政道路损坏严重。
4 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分析
4.1 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应以预防为指导
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应当以预防为主,对市政道路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只有这才能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确保市政道路的畅通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道路维修上应当将速度放在第一位。一旦发现道路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应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复,避免造成交通堵塞,确保交通的畅通才能使维修道路的价值得到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先处理重要的问题,然后在处理次要的。维修中先对市政道路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不同的路面,寻找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在确定方法中也应当对所消耗的资金加以考虑,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维修的经济性加以考虑,尽量选择既有效又经济的维修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管理部门要转变管理观念
管理部门要适时制定一些有利道路养护的措施,相关制度、标准、规范等,重视养护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寄基本素质。管理部门每年要制定一些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及内容,对养护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还要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对监察管理人员及设施管理人员进行行政执法培训,熟练掌握城市道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知识。完善养护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单位与养护单位工作效率。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城市道路的维护施工采取全方位的监管。对部分地区的违章占用、违章挖掘以及批准后的挖掘、占用行为的监管工作,进一步明确市、区在管理、执法上的责任范围、职责、权限。
4.3 常见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与养护技术
在以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应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部门或企业应加强对维修养护技术的学习。通过基础性维修养护技术的强化、通过新兴维修养护技术的关注使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企业能够在技术选择与应用中更加熟练的进行选择与应用。同时,也能够通过技术的熟悉提高维修养护企业的理论水平与技术管理水平。以常见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养护技术的学习、运用、经验总结为基础,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中各种技术的有效运用、促进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针对市政道路破损情况其维修养护技术主要集中在路面裂缝、起鼓与波浪、路基损毁等几个方面。路面裂缝问题又分为细小裂缝和较大裂缝。细小裂缝多采用沥青灌浆技术对其进行维修。通过压缩空气对裂缝进行清洁,然后以沥青进行灌缝。通过这样的维修方式避免地表水下渗对路基的影响。而较大裂缝的维修则使用切割机将裂缝边缘进行清理,在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清洁。在此基础上以沥青混合物进行灌缝、碾压,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大。而起鼓、波浪情况多采用路面清理后的重新铺筑。路基损毁则需要将路面进行开挖、采取路基重新填筑后路面铺筑的方式进行维修。另外,一些新兴的修补技术与材料也正在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中进行试验与推广,经过时间的检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企业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维修技术,以此满足现代公路行车需求。在进行修补施工时,应注重修补后路面平整度的控制。避免修补边缘高低情况造成的跳车现象,以此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
4.4 运用高科技监测设备开展市政道路养护及维修工作
在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发展中,监测设备的发展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利用现代化养护监测、检测设备的运用能够实现快速的道路检测,减少传统道路巡检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例如车载平整度监测仪通过行车过程中的路面反应能够对路面平整度、起鼓、破损等进行检测与记录。而高空高清摄像技术使传统的路面巡检以室内图片分析方式开展。通过照片的放大、检查了解路面裂缝等地点与情况。现代检测、监测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养护巡检工作效率,为促进养护成本的控制奠定了基础。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部门、企业应加大道路养护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通过加大设备与技术的投入促进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科技水平的提高。以检测、监测数据为基础科学的规划维修养护计划,以此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是关乎着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群众的生活稳定,而且在市政道路养护和维修上应该以预防为主,在不同阶段及时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使得市政道路给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探讨市政道路养护中常见的技术措施[J].邓石磊.民营科技.2015(02)
[2]市政道路常用的养护技术措施分析[J].苑晨星.山西建筑.2015(32)
[3]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技术[J].杨立生.江西建材.2014(22)
[4]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技术应用分析[J].张爱民.科技创新导报.2015(25)
论文作者:姜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4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工作论文; 路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