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方程的应用:从历史到课堂_数学论文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从历史到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程组论文,课堂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意大利学者Furinghetti曾经提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一般过程,我们对其进行改进,拟定如下过程:确定课例主题→考察相关历史→选取合适素材→分析课堂需求→设计课堂活动→实施教学计划→评价课堂活动.其中,课堂需求指的是数学史材料必须符合趣味性、科学性、有效性、可学性和新颖性五项原则.趣味性原则指的是数学史材料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应尽量涉及数学背后的故事;科学性原则指的是数学史材料必须符合史实或历史情境;有效性原则指的是数学史材料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可学性原则指的是数学史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易于为学生接受;新颖性原则是指数学史材料新颖、教学设计有特色.

      按照上述过程,在确定了课题“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之后,我们首先考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历史(事实上,Furinghetti的相关文章中已经搜集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素材);然后基于上述五项原则,选取有关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接着将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评课交流,获取教师的反馈信息,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本节课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利用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运用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性;通过古今解方程组方法的对比,感受代数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悠久历史,感悟数学文化的多元性.

      一、历史材料的选择

      古代数学文献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笔者之一曾在《HPM视角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教学设计》一文(发表于2007年第5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中将其分为4类,具体见表1.

      

      我们从古代数学文献中对以上4类问题各选取1个问题,以使问题具有代表性;同时,为了凸显数学的悠久历史和数学文化的多元性,我们从古代巴比伦、中国和中世纪欧洲的数学文献中分别选取问题.

      此外,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新颖性,我们设计了一幅名为“跨越时空的一次方程组之旅”的世界地图(略),通过时空转换将所选问题串联起来;我们还截取了英国BBC制作的视频《数学的故事》的片段,使得时空转换变得自然而然.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课堂引入环节中,教师通过PP展示世界地图“跨越时空的一次方程组之旅”,同时说道:“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不同的文明都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今天,且让我们穿越时空,踏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探索之旅.”

      在第1个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说道:“我们的第一站是中国.”然后播放视频《数学的故事》中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片段,其中有如下问题:

      问题1 1个李子、3个桃子共重15克;2个李子、1个桃子共重10克.问:一个李子、一个桃子各重多少?

      该问题属于表1中的第3类问题.视频中将其作为《九章算术》中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来介绍,并介绍了古代的算术解法.教师让学生自行思考解答此题,并让他们思考古代的算术方法与今天的方程组解法之间的关系,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 (视频中的解答播完后)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古代的方法是怎样的?

      生 先求出2个李子、6个桃子的重量,然后减去2个李子、1个桃子的重量,就可得出5个桃子的重量,就知道了1个桃子的重量.

      师 通过视频中对古代算法的解释,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 一样的.

      师 哪里一样?

      生 他们的算法和我们的是一样的,其实就是用算术方法代替了我们的加减消元法,解题的思路都是消去一个元.

      师 是的,那你们觉得哪个方法更好呢?

      生 现代的好.

      生 古代的好,算起来快.

      生 两个都行,都可以做题.

      生 我觉得用方程组的方法思路更清楚,因为万一不是2倍什么的,就不好做了.

      生 不是2倍,也可以凑呀,跟我们的加减消元法一样的咯,凑一个系数相等就可以了.

      生 哦,那么两个方法不就是一样的了么?

      师 是的,从本质上来讲,其实都运用到了加减消元的思想,不过我们用的是代数方法,而古人用的是算术方法.

      在第2个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给出中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1494)中以诗歌表达的一个问题:

      问题2 隔墙听得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斤.试问各位善算者,多少人分多少银?

      该问题属于表1中的第2类问题,即中国古代数学中著名的“盈不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才能读懂题意.教师让学生合作讨论解答此题.

      在第3个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说道:“中国古代数学丰富多彩,那么,其他古代文明中是否也有数学呢?且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国外.”然后播放视频《数学的故事》中介绍古巴比伦数学的片段,并通过PPT出示如下问题:

      问题3 已知两块地共5亩,且第一块地亩产4担粮食,第二块地亩产3担粮食,第一块地的产量比第二块的产量多6担.问:两块地的面积各为多少?

      该问题属于表1中的第1类问题.教师让学生自行思考解答此题.

      在第4个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介绍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和他的《计算之书》,并引出如下问题:

      问题4 若甲得乙之7第纳尔,则甲的钱是乙的5倍;若乙得甲之5第纳尔,则乙的钱是甲的7倍.问:甲、乙各有多少钱?

      该问题属于表1中的第4类问题.教师让学生自行思考解答,并让一名学生板演.

      最后,教师给出拓展问题:

      问题5 六(2)班某同学参加某项考试,试卷一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4分,不答得1分,答错得0分.该同学的最终成绩为20分.请问他答对几道题?答错几道题?未答几道题?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出一次不定方程组及其特殊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小结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1)学会了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感受了数学的实用性,数学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

      (3)了解了中国古代和古巴比伦的一些文化,以及诗歌中的数学.

      (4)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方程组问题,感受了古人使用的方法和我们使用的方法之间的异同.

      三、学生反馈

      课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32名学生中,有31人表示喜欢数学史,30人表示理解古代数学题的题意,28人表示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介绍点数学史知识,29人表示数学史有助于自己的数学学习,29人表示自己不太了解数学史.

      对于问题“请写出你所知道的若干数学家的名字”,学生回答情况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学生所知道的数学家主要集中于华罗庚和陈景润,这表明,他们对数学家了解甚少.这与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我们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访谈片段:

      师 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生 桃子和李子问题,看起来很好玩.

      生 我觉得是分赃问题,古人也很有趣.

      生 我觉得那首小诗比较好玩,做起来感觉题目没那么枯燥.

      生 我觉得那个桃子和李子称重问题很好玩.视频中的解释让我们很直观地理解了古人的算术做法.

      生 我觉得泥板上的问题蛮有意思的,感觉像是历史课,题目都是有背景的.

      师 我们以前也上过类似的应用题课,你们觉得这节课和以前的课有何不同?

      生 以前所遇到的应用题也有背景,但是没有这么好玩.有些东西虽然也比较贴合我们的实际,像买东西啊什么的,但是没有今天这样看看视频、讲讲故事这么有意思.

      生 以前的题目稍微有点枯燥,有时候题目一长都懒得看.今天那首小诗虽然乍一看很怪,但是我觉得很好玩,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

      生 我觉得今天的课既让我做了数学题,又让我感觉比较有趣,一点都不累.

      生 其实我觉得平时我们的数学课也蛮有趣的,不过今天的课更加新颖.

      生 就是我们今天稍微有点紧张.

      师 这节课是否改变了你对数学的看法?

      生 有一点吧,其实我一直觉得数学是很实用的,今天感觉数学更贴近生活了.

      生 其实我觉得像这样结合一些故事啊、古代的题目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学.

      生 今天这节课让我觉得数学就是一步步发展来的,古代的解题方法和现代的方法有共同的地方,不过我们的解题方法比古人的方法更简便.

      生 对的,就像我们学“数”的时候,知道数也是一步步发展来的.这节课也让我感觉到数学是一步步发展来的,从算术方法到方程方法,古代的问题和今天的问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好玩.

      生 课上讲讲数学史很有趣,还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

      课堂观察、学生总结、课后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本节课达成了“能够利用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运用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性”的教学目标.当然,如果我们不从HPM的视角来教学,这些目标同样也可以实现.但是,HPM视角下的教学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

      (1)古代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觉得问题“好玩”、“新颖”、“有意思”、“不枯燥”、“引起兴趣”).

      (2)古代数学问题让课堂氛围更轻松(学生觉得做题“不累”).

      (3)古代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其发展的历程(学生觉得数学“是一步步发展来的”).

      (4)古代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今天的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学生觉得今天的方法“更简便”).

      (5)古代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不同文明的数学文化,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因此,本节课也较好地达成了课前设定的其他教学目标.

      在课后的点评中不少教师指出,在本节课中,问题的选取没有体现出难易的递进性.一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只关注到古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不同类型,而没有刻意区分问题的难度.其实,数学史上的方程问题丰富多彩,兼顾问题类型和难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本节课的这一缺点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自身数学史知识的不足.要开发完善、精彩的HPM案例,教师需要阅读更多的数学史书籍,积累更丰富的数学史素材,并对数学史素材进行必要的裁剪和加工;在教学设计中,还需要与HPM研究者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有人戏称:“开课就像剥皮,痛过以后就是脱胎换骨.”本节课虽然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我们的收获以及对于HPM教学的期待却很多很多.

标签:;  ;  

初等方程的应用:从历史到课堂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