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对于刚刚脱离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走进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里的这段时间是否能培养出他们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内形成的习惯,很可能影响他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一生。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塑造出良好的开端。那么怎样引导教育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感悟。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正文: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还有一种解释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人的性格,也可以用在行为习惯上。同时,习惯又区别于性格,往往是坏的习惯难移,好的习惯易移,因为人生来就有放松自己的惰性,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与不懈。
我们都知道,斯金纳的理论发现是从动物学习的实验开始的,他设计了一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里面装着一只饥饿的老鼠,一根控制杆连系着食物箱。老鼠在箱子里活动,每压一次控制杆就能得到一颗食物。这样,老鼠不断地压控制杆,不断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学会”了这种取食方法。在这里,取到食物就是对老鼠操动控制杆的一种强化。随后,斯金纳重复对鸽子、猫等动物进行类似的实验,都证明,及时地给予报酬、强化、是促进动物学习的主要因素。
由动物而推断人,斯金纳认为,人类的行为习惯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而对于大多数幼儿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是枯燥的。那么怎样引导教育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通过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总结,不断感悟,现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概括如下:
一、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一日活动皆课程,课程必须生活化、游戏化
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孩子在3—6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教师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伸来帮助他们积累经验。
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作为教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求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就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2.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事。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3.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孩子的喜欢。当孩子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4.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一位哲学家说:“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变成优等生。”有人问他成功的密诀时,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多表扬。” 孩子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一个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等等。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绪会产生“破罐子破摔”。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教师和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支持鼓励,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地养成。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论文作者:张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孩子论文; 习惯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幼儿论文; 教师论文; 是在论文; 幼儿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