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逐步试行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4)07-0021-04 一、当前在我国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可行性 教育券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践,有涉及幼儿及学前教育领域的、初等教育领域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其实践必将推广到职业教育领域,而我国即将实施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将是教育券施展拳脚的理想领域。 (一)农村劳动力众多,对其进行转业就业的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培训券(亦即教育券)方式进行,其扩展及发展必将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 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政府补助资金通过培训券方式或培训机构降低收费标准方式直接让农民受益。[1]这里的培训券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券。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极强,所以,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如果能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与使用,将极大地方便农民工的培训选择,既可以在家乡进行基本的就业技能培训,也可以选择在其打工的地方进行边工作边培训,十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与提升工作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庞大,学校数量众多,学生基数大,充分竞争的中职教育市场具备实行中职教育券的基本前提 据统计,至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2]如此庞大的学校数量与学生基数,是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基本前提。实行中职教育券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学生要能自由择校,而在当前这种充分竞争的中职教育市场环境下,学生基本上是想去哪里读书就能去哪里读书,想去什么学校读书就能去什么学校读书,当然,个别学位数量比较有限的专业及户籍限制严格的地方除外。 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可以判断中职教育市场是一个完全充分竞争的自由择校市场,因此,具备了实行中职教育券的根本前提。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其将是国家逐步建立公共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来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品之一 应该说,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但是,这种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国家有经济实力,国家发展战略及当下形势也迫使政府必须把中等职业教育当做纯公共产品来提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国家及社会公众更有利。随着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推进,政府负担的中职教育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全部支付成本,还提供助学金、生活补助等,这时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成为了一种完全的公共产品。 (四)以教育券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当前,在我国以教育券形式来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1)中等职业教育券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社会效益;(2)保障弱势群体获得平等教育权,实现社会公平;(3)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4)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券具有一定的促进教育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五)中等职业教育券已在部分地区得以实践,且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研究其可行性 教育券在中国许多地区已有所应用,如浙江长兴县,从2001年9月开始启动教育券项目,成都市也从2009年9月1日起,给每个学生发放1200元的中等职业教育券。而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提出:“各类中等学校还将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奖贷学金、发放教育券、减免学费以及鼓励社会资助等措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券,以更加公平自由的、更具民主的财政制度确保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扩大了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办学的自主权,保障了校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利。 总之,当前应积极探索研究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可能性及具体的操作方案,进一步壮大发展巩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确保广大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权及自主、民主的择校权。[3] 二、教育券的试验:中央免学费补助金教育券 2009年,我国出台贫困学生家庭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这为中等职业教育券在全国较大范围内实施开创了理想的条件。建议将该部分生均2 000元的中央免学费补助,考虑试行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 如果按照中央与地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的财政补贴的分担比例来设计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券的话,可以将免费补贴分成十等分,其中,发行中央统一的教育券,发放对象为西部、中部生源及西藏、新疆等特殊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家庭学生,其面值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标准的80%、60%及100%,以使西部、中部或西藏、新疆等特殊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家庭学生无论是在西部、中部、还是东部上学,都可以享受到国家规定的中央财政补贴。这一以教育券形式发放资助金的建议,有其国家政策依据,即《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意见》中规定:“各地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制度,可采用教育券、贷学金、助学金、奖学金等办法,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帮助。”[4] 如此,首先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助学金资金部分开始体制内增量改革,等到实施效果比较理想时,再对体制内的其他部分拨款加以改革创新,也以教育券的形式拨款,届时,全国范围内的中等职业教育券就实行开来了。 三、教育券的扩展:普通教育券与补助教育券 (一)普通教育券 考虑到国家将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弗里德曼的思想对全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发放一张全国统一面值的“普通教育券”(general voucher),其面值可以是全国各地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平均值。如果刚开始不便于拿出这么多的资源来以教育券的形式配置,则可以将范围再缩小一点,以全国各地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预算公用经费的平均值为第一张教育券的面值,待执行效果明显后再扩大到预算内生均事业经费的面值。 这张普通教育券,可以将其定义为“非排富性教育券”,即只要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这张普通教育券,以反映和保障每个中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及其自由择校的权利。 (二)“西部教育券”等补助教育券 考虑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应再设计一类补助性质的教育券,即“补助教育券”(compensory voucher)。这张补助教育券可以根据学生生源地及其家庭贫困的不同程度而进行差异化设计,如可以设计“西部补助券”、“中部补助券”、“深度贫困补助券”、“普通贫困补助券”,等等。只要生源地是西部地区的中职学生都能领取“西部补助券”,而生源地是中部地区的中职学生都能领取“中部补助券”;但西部地区生源不能领取“中部补助券”,中部地区生源也不能领取“西部补助券”;东部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其家庭经济贫困程度,与中西部地区的贫困生一样,分别领取“深度贫困补助券”和“普通贫困补助券”。 另外,还可以根据国家鼓励和重点资助的不同艰苦行业和专业,专门设立“艰苦行业/专业补助券”,引导和鼓励学生选择此类专业,培养国家需要的特殊行业/专业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中等职业教育券的操作流程与配套措施 (一)中等职业教育券的操作流程 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完整操作流程,具体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券种类的设计、不同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回收、中等职业教育券所需资金的兑换、不同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券受资助者的甄别及中等职业教育券执行的监督。 在设计环节上,中央政府根据上述学生的生源地及家庭经济状况,设计不同类型的生源地教育券及贫困补助教育券和专业补助教育券,设计时,不同类型教育券的张数可以印制得比当年中职在校生的规模多一些,具体以回收的有效教育券来兑换资助金额。 (二)中等职业教育券的配套措施 这里,主要涉及建立学生贫困状况的甄别系统,监督保障体系以及学生信息系统。可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生源地具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户口信息的民政部门、地方派出所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统,就像铁路部门实行的动车组实名制售票的方法一样,在网上进行相关受助人员的信息查询,在不重复且核实准确后再予以发放。因为,教育券最终应该由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各级培训机构)和上级教育专管部门之间进行兑换,因此,执行者最终确定为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培训单位。学生从当地的派出所领取印有户口性质及姓名的教育券,持此教育券入学,交由学校备案,学校在相应时间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教育券与教育资金的兑换和领取。相关补助券按照面值返还给学校。[5] 这里,有必要特别强调一下对中职教育券的监督。因为总的印制的教育券比实际上缴的教育券要多,有的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可能存在虚报(夸大)学生数的情况,以骗取国家财政补贴。对于这种现象,要有相应的监督与处罚制度。目前,国家对这类行为是取消其来年申请国家资助的资格,今后应继续加大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公众媒体及舆论要发挥好监督作用。要求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每年进行项目的政务、财务公开,并接受审计,接受大众的监督,对不公开的单位要予以处罚。可以通过家长举报、信件及网络匿名举报、媒体舆论监督等措施,保障教育券执行过程公开、透明、公正,使人人都得到与其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应的不同类型教育券的资助。 五、总结 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普通教育券”,西部生源学生获得“西部教育券”,中部生源学生获得“中部教育券”,困难学生获得“普通贫困补助券”,特别困难学生获得“深度贫困补助券”,艰苦专业学生获得“艰苦专业补助券”,如果一个学生具有多种身份,则可以获得与之对应的多张教育券,算下来,一个困难学生上中职学校几乎不用花钱,经济状况不那么困难的学生上中职不用额外花太多钱,这样,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最终达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相当的状况,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国制造”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为“中国创造”打下制造工艺所需的人才基础。 在中等教育券的执行过程中,建立好良好的学生信息甄别系统,再配以完善的舆论监督体系,先以中央财政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各类助学金性质经费试行,以不同类型的中职教育券来发放,在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公正的前提下,配以完善的舆论监督,在中央助学金类教育券实施效果明显后,再在更大经费范围内试行中职教育券,最终逐步将中职生均公用经费及事业经费都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中央和地方按约定比例来分担各自的投入,因逐步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正外部性,越来越具有纯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总的原则应是中央投入部分应该进一步加大,进而带动地方的投入。而且,通过中职教育券可以实现公共教育资源与私人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诉求与效率诉求的统一。[6]关于我国逐步试行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建议_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我国逐步试行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建议_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