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校园文化论文,促进学生论文,道德素质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多方面的,关涉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各种素质的培养。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重要的素质。因此,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全面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措施。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
我校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格局中始终把课外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常抓不懈,使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形成规模。
1.精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我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结合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为迎接香港、澳门回归举办“香港周”、“澳门周”活动以及“百年期盼、百日归航——迎接香港回归系列活动”,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举办“改革开放伴随我成长”系列纪念活动,在新千年、新世纪来临之际举办“青春礼赞——献给跨世纪的祖国”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抓住广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并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是结合重要纪念日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在重要人物纪念日以及其他具有思想教育价值的节日、活动日等,我校都相应地组织安排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周年纪念日,我校团委、学生会举办系列纪念活动,使广大学生在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同时,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在每年的“六五环境日”,我校都举办系列环保宣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使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多侧面的教育。
三是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如每年“两会”期间,我校都以“人大代表人大行”为主题,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校作报告;以“无悔的人生”为主题邀请英雄模范人物来校作报告,已陆续举办了340余场;校学生会组织的“文明自律”活动,也已坚持多年。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大多已成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固定项目。
2.积极推动学生课外理论学习活动
我校学生党校、团校等在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已形成了班级党课学习小组、院系业余党校和学校学生党校的完整体系,党校培训做到了常年不断线。学校学生党校每年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上千人、新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数百人,半数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接受过党校的培训。他们通过系统、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在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理想信念、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受到了全面深入的教育。通过辐射和带动作用,党校还对其他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思想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团校每学期举办2~3期团干部、学生干部及其他学生骨干培训班,在提高学员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推动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开展课外理论学习,我校团委把每年的10月确定为“理论学习月”,并在每年3月前后的团员教育评议中强化了理论学习的内容。2000年团委又推出了“邓小平理论学习辅导员”制度,先后选拔了61名功底扎实的博士生、硕士生担任本科生团支部的课外辅导员,让他们指导团支部的课外理论学习及相关活动。这一做法不仅推动了本科生课外理论学习的开展,也使受聘研究生在辅导中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3.努力把思想理论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在注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我校还力求在学术、文化、社会实践等其他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
我校强调一手抓促进,一手抓引导。一方面,我们主动利用人文社会科学贴近社会现实的特点,在组织讲座、论坛、研讨会、学术竞赛等活动时,认真把握和设计选题,力求使这些活动能给学生以学问上和思想上的双重收获。近年来,我校推出的“时代论坛”、“部长系列报告”、“博士生论坛”等活动,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我校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点,强调课外学术活动必须把握正确的理论导向和政治倾向,不给错误言论提供讲坛。我校还专门聘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了“学生课外学术活动专家顾问组”,并制定发布了《校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办法》。
对于文体娱乐活动,我们力求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时,我们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积极弘扬主旋律,做到格调健康高雅、积极向上。
我校注重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我们非常重视“三下乡”、“挂职锻炼”等实践形式,鼓励学生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注意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充分利用学校的精神文化传统感召学生
我校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校。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求真务实、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是我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精神文化传统。这些优良传统,作为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首先,确定“实事求是”为校训,不仅训迪师生要在与学术探讨中求真求实,而且要有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并以之来鼓舞和感召广大师生。
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校史和学校传统的教育。每当新生入学,学校都要通过举办校史校情报告、参观校史展览、观看校史录像、进行校史知识竞赛等形式,对新生深入进行学校传统教育,使他们深刻了解和认同学校的革命传统。
此外,我校还非常重视学校传统教育的硬件建设,在校园内设置了多处反映校史和传统的景点,如学校正门前树立的“实事求是”校训刻石、图书馆前设立的毛主席为陕北公学题词灯箱等,使学生能经常重温学校的校训和传统。
独具特色的传统和精神,与学校的学术地位、学科设置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我校的社会形象,吸引着具有相应抱负和兴趣的青年学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学子,激发了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生力军。我校学生的政治理论类社团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等,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自我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校全校性政治理论类学生社团有“马列学社”、“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十余个。这些社团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学生,在提高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浓厚学生课外理论学习与研究风气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协会是我校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之一。成立五年多来,会员已发展到数千人,组建了“文化助残”、“小红帽志愿讲解员”、“扶助夕阳1+1爱心小组”、“环保宣传”、“法律援助”等30多个志愿服务队。会员们以社会公益为基点,在校内外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了青年学生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美德,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在总结青年志愿者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校从1999年开始推出了“学生义务社会服务制度”,规定每个学生平均每周要面向社会完成1个小时的义务服务,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自主选择服务对象和服务形式,学校通过检查“义务社会服务记录卡”等,对学生完成义务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并作为对学生综合考评的一个方面。
最近我校还成立了由学生党员组成的“学生党建研究会”。研究会致力于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状况、学生党员状况、入党积极分子状况等的调研,同时受校党委有关部门的委托,承担着联系全校学生党支部的任务。研究会通过自身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针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建议,而且有助于强化会员们的党性意识,促进他们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
四、高度重视对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
我校在工作中采取了一手抓传统载体和阵地、一手抓电脑网络等现代载体和阵地,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引导的方针。为了加强对传统载体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我校相继改建了宣传橱窗,改造了校园广播和电视线路,新设了数十处醒目的宣传灯箱。对于这些阵地和载体,学校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对于学生主办的刊物都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加以把关和引导,从而保证了这些宣传载体能很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倾向,发挥了正面宣传和繁荣校园文化的双重作用。
我校还进行了校园电脑网络的建设和改造,研究生宿舍现已全部接通校园网,本科生宿舍已基本完成了布线工作。与此相适应,我校加强了对校园网软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学生处(部)、学校党校、校团委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并以此为阵地积极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引导。同时,学校也非常关注网络可能对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了对BBS等的引导与管理,并在学生中开展了网络道德教育和自律教育,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不良信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