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113-P_5泵断轴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汤雄,王彦伟,万攀[1](2022)在《离心泵启动过程中蜗壳的瞬态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分析高速离心泵启动过程中蜗壳的瞬态特性,首先通过Flowmaster软件进行启动过程仿真,得出外特性曲线,然后使用CFX对启动过程中的蜗壳进行全流场分析,得出蜗壳内部瞬态速度场分布规律以及轴向力和径向力瞬态变化曲线,同时布置8个监测点对蜗壳的压力脉动进行分析,再通过单向流固耦合对蜗壳的结构进行瞬态特性分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心泵的启动过程中,蜗壳内速度场呈现先紊乱后稳定均匀分布变化,径向力和压力在0.19 s内表现出快速增加,随后较为快速减小直至0.53 s,0.53 s后出现小幅度增加,并在0.91 s逐渐趋向稳定状态。蜗壳结构的振幅在0.19 s达到最大值16.255μm,0.91 s后在13μm上下小幅度波动且趋向稳定状态。
钱晨[2](2021)在《双壳体多级离心泵(BB5)轴向力平衡特性分析及水力性能优化》文中指出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BB5)是离心泵类供压等级最高的一类泵,其承压最高可达几十兆帕,BB5的制造水平代表了国际泵类产品发展的方向。随着石油化工、煤炭开采、钢铁除杂以及火力发电等行业的不断发展,装置设备逐渐趋向于大型化和高压化,BB5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上述行业中。目前我国BB5的芯包生产多以引进为主,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BB5研发迫在眉睫。BB5由于使用过程中轴向力大,易出现断轴、平衡设备烧损等故障,严重影响泵的安全运行。因此,本文以11级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兰州石化公司甲乙酮原料泵)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轴向力平衡特性及水力性能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其“高效和长周期的运行”提供理论及应用指导,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以甲乙酮装置的现场综合实验系统为依托,采用原料泵的真机循环实验对不同工况下,双壳体多级泵的水力性能、前后轴承温度和振动进行了测试,并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研究显示,基于雷诺时均的CFD方法可较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泵的外特性,发现泵后轴承温度的实验值与剩余轴向力的模拟值随流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规律,可通过监测泵后轴承的温升间接判断剩余轴向力的变化情况,该研究成果可为泵剩余轴向力的实验监测提供参考。(2)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将平衡鼓两侧腔液体流动近似成圆周剪切流和径向压差流叠加而成的二维轴对称粘性层流,得到了旋转腔内液体径向压力的分布规律,并与间隙压降、腔体两侧调节性压降一起建立了平衡鼓平衡力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得了新的平衡鼓平衡力的计算公式,并与传统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发现新公式在不同工况和不同结构下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吻合度更高;且设计结构下,新公式比传统公式的精度提高了68.02%,研究结果可为平衡鼓平衡力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3)在设计工况下平衡鼓间隙增大50%,其剩余轴向力提高了11.38%。基于能量方程与动量方程,在维持原有平衡力不变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阻力压差关系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可获得平衡鼓间隙与平衡管孔板间的对应关系式,为调节泵的平衡鼓系统平衡力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成果已在兰州石化公司成功应用。(4)采用响应面法结合CFD技术分析了叶片叶型对双壳体多级泵轴向力特性及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轮出口安放角、叶轮出口直径和叶轮包角是影响泵轴向力和水力性能最显着的3个因素。水力性能最优和轴向力最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在约束条件下,求解效率和轴向力的多元回归方程,得到设计空间内泵效率不低于原始效率时剩余轴向力最小的6个因素值;优化后双壳体多级泵的效率显着提高,剩余轴向力在不同工况下均有所降低。(5)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双壳体多级泵平衡鼓系统控制参数下的水力性能和剩余轴向力性能进行快速预测,并通过遗传算法对平衡鼓系统的几何参数进行最值寻优。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够精确预测样本空间范围内多级泵的水力性能与轴向力性能,其效率和剩余轴向力最大误差分别为6.65%和-6.05%;遗传算法的最值寻优结果显示,平衡鼓系统几何参数变化对双壳体多级泵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优化后泵的效率和扬程分别提升了0.16%和1.56%,剩余轴向力降低了13.73%。(6)对整体性能优化后的双壳体多级泵进行了外特性实验,并与原型泵的实验数据相比较。结果显示,在设计工况下,优化后泵的扬程和效率分别提高了3.53%和9.89%,前轴承温度下降了16.49%,后轴承温度下降了16.54%,且优化后泵的前后轴承沿3个方向的振幅均显着下降。(7)在环隙流动阻力压降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平衡鼓—双螺旋形平衡鼓。设计流量下,与光滑平衡鼓相比,双螺旋形平衡鼓其间隙内流体速度、旋度及速度系数皆有所增加,效率和扬程分别增加了0.16%和0.98%,剩余轴向力降低了17.72%,在节能降耗、延长运转寿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王航[3](2018)在《模型驱动的核电站混合式故障诊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动力装置具有潜在的放射性风险,事故发生后对全球生态环境影响深远,而人因失误是主要因素之一。船用核动力装置具有“孤岛运行”、运行人员有限等特殊运行条件,亟需进一步提高其运行安全性。目前,商用核电站的数字化仪控系统及相关设施对异常的识别能力有限,发生故障后主要依靠操纵员的经验进行处置,容易造成判断失误进而导致灾难性的损失。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必要研发智能化的操纵员支持技术以降低操作失误的概率,同时也可以为“智慧核电”中的智能化运维提供技术基础。目前,操纵员支持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较低。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由于单独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存在样本数据获取困难、诊断结果可解释性较差的问题;单独采用专家知识方法又存在知识获取困难、定性分析范围有限的不足,因此单一诊断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随着仿真技术的提高,定量解析模型为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途径,本研究将机理仿真模型、数据驱动和专家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混合式故障诊断方法,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对故障诊断的技术流程重新进行总体设计并明确各环节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以机理仿真模型为驱动力来实现故障诊断技术,将数据驱动和专家知识的优势融合到计算过程中,详细阐明所述方案的合理性,解决目前分析结果不能完全被操纵员信服的被动局面。针对核电站中样本数据匮乏尤其是故障后运行数据不足的问题,建立基于热工水力过程的在线机理仿真模型。在传统实时仿真建模技术的基础上,保证关键设备的运行特性得到准确体现;通过引入实时运行数据使在线机理仿真模型能够在正常运行时与核动力装置同步运行;在故障后,可以为故障诊断提供超实时仿真数据,甚至可以进行故障趋势预测。通过与核电站在役全范围模拟机的在线数据交互,验证所述方法的准确性。由于核动力装置具有大量设备和执行机构,一旦某一部件发生故障会导致过程参数相继出现异常,因此将核动力装置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故障诊断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本研究根据核动力装置的测点布置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任务分配到每个相对独立的子单元中,对每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建立基于机理仿真的监测模型。针对单独利用分布式机理仿真模型存在数据特征筛选工作量过大的问题,对各个分布式监测单元与实际系统的对应特征参数作残差,再基于序贯概率比检验对残差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上述方法的准确性。针对专家知识进行故障类型初步诊断时,其诊断结果一般不唯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问题,采用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支持向量机进行故障类型确诊,可以避免基于大样本推理分析的方法其样本量必须趋于无穷大的问题。但是,支持向量机在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上没有统一原则,严重影响了分类精度;目前已有参数寻优方法存在寻优效率低、耗时过长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种搜索方式相结合的粒子群算法确保支持向量机既能够最大化保证诊断准确率又能满足在线性需求。在典型故障程度评估过程中,由于核动力装置参数众多且存在强烈的非线性耦合关系,若将所有运行参数直接作为评估参数,一些变化不明显的参数会削弱变化明显参数的指引作用,最终影响故障程度评估的准确性。为此本文对核主元分析法与其他非线性流形降维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一种基于核主元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针对故障程度评估过程中无法提前确定分类模式的特点,提出基于相似性聚类的状态识别方法,分别利用几种典型距离函数对维度约简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对几种典型故障的对比,验证了欧式距离函数下的计算结果准确性相对更高,可解释性更强。
刘富强[4](2014)在《基于PLC的地铁列车外部清洗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地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多所接受。为了更好的服务乘客,车辆的出车率提高,运行时间延长,车辆清洁时间就相对减少,以前人工清洗的方式时间长、不彻底、作业效率低,并且造成水资源浪费及车体二次污染,因此,对列车外部的清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洗过程应该快速高效,如果研究开发一种全自动化的列车清洗设备,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首先论述了列车的清洗原理以及国内外列车清洗机的研究现状,结合课题背景,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再通过对清洗机功能要求、清洗工艺和工位布置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清洗机的总体设计方案。论文重点从地铁列车清洗机机械结构及附属设施、水循环及水处理系统、PLC控制系统及SCADA监控系统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论文根据地铁列车的结构特点,设计采用固定通过式清洗方式,采用转刷结构,所有刷组布置的清洗库的2侧,列车以清洗模式速度从清洗库中间通过时即能完成对车辆前端面、后端面、车体两侧及车顶弧部的清洗任务。洗车用水全部回收,经过沉淀,除油,生化处理和机械过滤等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继续用于洗车,节水水资源,水循环利用率不小于70%。列车清洗机采用PLC集中控制,实现设备运行控制及水循环及处理系统的控制。采用SCADA实时监控系统,实时动态显示洗车流程工况、故障显示及报警等能。本文所研究的地铁列车外部清洗机,是一套综合机电系统设备,集机、电、气、光、水一体化,完全实现自动化,满足地铁列车清洗的需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车头仿形端洗的要求,使得地铁列车清洗快速便捷,投入少,维保方便,也更加人性化,有效解决了地铁列车清洗难题。
李月[5](2013)在《离心式半贫液泵泵内流场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处理过程中,脱碳工艺是一个重要环节。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东方终端二期脱碳系统采用活化MDEA工艺脱除CO2,流程为两段吸收、两段再生,MDEA溶液吸收CO2后成为富MDEA液,经过部分解析后形成半贫MDEA溶液,半贫MDEA溶液需要增压提升至吸收塔中段,此处所需设备即是离心式半贫液泵,为使生产连续化,泵在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二期脱碳系统经常会出现泵损坏现象,这不利于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不利于生产。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以离心式半贫液泵为研究对象,考虑半贫液的特性和离心泵的运行状况,基于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技术,从研究离心泵内部流体流动的机理出发,使用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泵内流场中半贫MDEA溶液特性及泵内流场流动规律,并预测泵的性能曲线。首先,详细介绍了东方终端二期脱碳系统采用的脱碳工艺、活化MDEA脱碳技术及其脱碳原理,并根据两段吸收、两段再生脱碳流程,指出半贫MDE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根据闪蒸压力和闪蒸温度,分析得到了半贫液的组成成分、CO2在半贫液的体积分数分布状况等特性。其次,离心式半贫液泵泵内流场中的流动是三维的、不可压缩的、粘性的、具有复杂规律的流动,这与泵内形状复杂的叶轮和蜗壳结构、半贫MDEA溶液特性以及转动叶轮和静止蜗壳之间互相耦合干涉作用是密切相关的。本课题选取离心泵从进口到蜗壳出口的整个流道为流动计算区域,包括进口段、叶轮转动区域和蜗壳收集区域。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流体模型,并利用Gambit软件采用适用性较强的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模型。选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作为离心泵泵内流场数值建模的封闭模型。根据离心泵的运行条件和半贫液不可压缩流动采用速度进口,自由流出边界条件。离心泵内部流场主要存在旋转的流动区域(叶轮内流体)和静止不动的区域(蜗壳内流体),他们动静之间的耦合模型采用的是多参考系模型。计算求解模型采用的是分离求解器(segregated solver),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采用SIMPLE算法联立求解,得到离心泵泵内流场的分布状况。最后,根据CFD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离心泵内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分布,得出了模拟结果符合叶轮和蜗壳的工作原理,离心泵叶轮的作用就是把机械能转化为流体的动能,而蜗壳的功能就是收集从叶轮出来的高速流体,将动能转化为压能。并根据半贫液特性进行UDF编程,得分析了泵内半贫液特性。为更好的了解泵的性能,根据仿真模拟结果预测出泵的性能曲线。
李振华[6](2013)在《井用潜水泵轴向力平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井用潜水泵外径由于受到井径的限制,为了达到需要的扬程,工程中通常采用将叶轮同向排列的方式,使得泵的扬程随着叶轮级数的增加而增大,造成潜水泵轴向力的急剧增加。潜水泵运行中产生的轴向力由潜水电机承受,由于潜水电机所能承受的轴向力是有限的,过大的轴向力一是造成潜水电机推力轴承磨损,电机转子下沉引发安全事故;二是限制了潜水泵向高扬程的发展。因此,设法消除或平衡轴向力既可以提高井用潜水泵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又有利于井用潜水泵向高扬程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300QJ230-40/2型井用潜水泵的轴向力平衡为研究对象,以清水为介质,在叶轮前后密封环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即叶轮后密封环直径加大量为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在多重参考系下对该泵全流道进行了定常不可压数值模拟,对该泵的扬程、效率以及轴向力作了数值计算,并绘制了性能曲线和轴向力随扬程变化的关系曲线;2.通过试验测量获得了该型潜水泵的外特性,并采用机械法对潜水泵的轴向力进行了测量,将外特性与轴向力的模拟值和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潜水泵后密封环直径加大量△rm=0时,在0.8Qsp~1.2Qsp(对应扬程为46-36m)的工作区域,泵性能和轴向力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5%以内;3.在叶轮前密封环直径、平衡孔直径及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当叶轮后密封环直径加大量△rm≠0时,对该潜水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和轴向力数值计算和分析,并绘制了不同后密封环直径下泵轴向力随扬程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当后密封环直径加大量一定时,轴向力随着扬程的增加而增大,而泵扬程恒定时,轴向力随着叶轮后密封环直径的加大得到了有效的减小;4.为了分析泵单级的轴向力随后密封环直径加大量的变化规律,引入了比面积和轴向力系数的概念,研究表明,保持叶轮前密封环直径、平衡孔直径及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加大叶轮后密封环直径可以有效地减小轴向力,该研究结果为相似泵的轴向力预测和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秀礼[7](2013)在《核主泵内多相流动瞬态水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核主泵是核电站里最关键的核动力设备之一,其功能是在系统充水时赶气,在开堆前循环升温,在正常运行时确保一回路冷却剂循环以冷却堆芯,在事故工况下阻止核事故扩大等。核主泵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对冷却剂输送、堆芯冷却、热量排出及防止核电站事故发生等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工作是围绕对各种事故工况下气-汽-液多相混合物的瞬态流动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五孔探针、压力脉动探针及振动仪器等对其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造性成果有:1.为了确保核主泵在变流量工况下可靠运行,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核主泵在瞬变工况下,不同叶片数与导叶片数及不同分流叶片进口直径的叶轮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变流量过程中,当叶片数为5片、导叶片为11片时,叶轮承受的径向力最小。分流叶片进口直径为0.72D2时,压力脉动在各工况下运行最小。2.针对核主泵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流量瞬变问题,先对核主泵在单相变流量过渡过程时内部水动特性进行研究,再分别对流量不变、含气量增加,含气量不变、流量增加及流量与含气量同时变化过渡过程下,对核主泵内部的气液两相瞬变流动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不同瞬变过渡过程中核主泵气液两相流动的瞬态水动力特性。3.为了解决核主泵对惰转过渡过程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比了常规惰转、线性惰转及带惰轮惰转等三种模型在停机过渡过程中水动力特性,得出带惰轮的惰转模型在停机惰转过程中的水动力特性最稳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单相及气液两相混合工况下的停机过渡过程中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了核主泵在停机过渡过程中,叶轮流道内的压力、速度、气体体积分数、涡量、径向力等变化规律。4.针对隐形空化对核主泵叶轮可产生较大危害的特点,阐述了隐形空化过渡过程中汽相的流动变化规律,提出了汽体体积分数随压力的降低呈现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小波变换和傅里叶变换对核主泵在不同空化阶段的压力脉动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空化初生工况时,核主泵扬程波动频率主要以低频为主,叶轮流道内压力脉动的主频以转频为主,空化所产生的压力脉动对主频影响不明显;在空化发达工况,空化所诱发的压力脉动随空化发展对主频、次主频及脉动幅值的影响越来越大,扬程脉动频率中低频脉动为主;在空化严重工况时,扬程的脉动频率以无规律变化的脉动高频为主,同时包含近乎规律变化的脉动低频。5.首次基于CFD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核主泵失水气液两相混合工况下,含气量与空化之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含气量对空化影响非常明显,在相同工况下空化区域随着含气量增加而变小。系统分析了气液两相混合工况下含气量对空化断裂工况的影响,发现含气量能延缓空化断裂工况发生。6.首次基于流固耦合技术对核主泵空化与叶轮最大变形量之问的关系进行探索,获得了不同空化阶段对应的叶轮最大变形量的瞬态脉动变化规律及叶轮径向力不平衡变化规律。首次在考虑气液两相的基础上,对流量或含气量的瞬变对核主泵结构静力学及模态分析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了在流量不变时,含气量与核主泵叶轮最大变形量呈现线性变化关系;含气量不变时,叶轮最大变形量随流量增加而增大的结论。7.利用外特性测量设备、五孔探针、压力脉动探针及虚拟仪器对核主泵在各工况下进行系统的静态及瞬态内部流场及外特性测试。通过matlab与orign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与数值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可知,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总体趋势一致。故通过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掌握核主泵在各工况下运行的内部流动规律。本研究结果为核电泵及其它气.汽-液多相流动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晗丁[8](2012)在《超临界快堆电站系统安全分析程序》文中研究指明超临界快堆是一次通过循环系统。在超临界压力下所有冷却剂在冷却剂泵的驱动下,经过堆芯加热后进入汽轮机作功,其堆芯的冷却剂流量比当前的沸水反应堆堆芯流量的七分之一还小。超临界快堆的安全系统主要参考自先进沸水堆,但其特有的一次通过循环系统中没有再循环回路,并且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较小的冷却剂密度系数,与超临界热谱堆型和轻水堆堆芯特性有较大不同。当前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概念设计研究阶段评估超临界快堆电站系统的安全性。针对超临界快堆的系统特性,建立合理的物理数学模型,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不同的超临界传热关系式程序和贴近度选择模型程序,实现在瞬态计算中自动选择不同的关系式,使超临界条件下的换热计算更加准确。并对主蒸汽温度、给水系统的控制进行了优化,编制了超临界快堆电站系统安全分析程序SFPSAC。利用该程序,研究不同瞬态条件下上升流裂变燃料通道、下降流裂变燃料通道、再生区燃料通道中的最大包壳温度变化及其安全性。并在以控制棒、汽轮机主进汽阀、反应堆冷却剂泵为控制方式条件时,用该程序分析给水加热丧失、辅助给水系统误启动、丧失厂外电源、给水控制失效等瞬态及事故下,反应堆内压力、功率、冷却剂温度、冷却剂质量流量及包壳表面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典型事故也进行了敏感参数的影响研究。针对给水控制失效还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对其瞬态的影响。通过编制程序对超临界快堆展开研究得出结论:超临界传热关系式在不同的瞬态事故中,对最大包壳温度有较大影响,因此超临界传热关系式的选择也是安全分析重要一方面;不同的控制方式对瞬态的影响结果不同;几种瞬态及事故下的最大包壳温度基本都在安全范围内,满足安全准则;典型事故下的冷却剂密度系数、燃料多普勒系数、堆芯流量分配方式及泵的惰转时间等敏感性参数对最大包壳温度会有较大影响。
杨懿[9](2010)在《泵测量不确定度及可靠性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泵作为重要的机电产品,广泛应用于从工农业生产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虽然它们的使用条件和技术标准不同,但质量与运行可靠性却是其共同的要求。关于水泵产品质量评价所涉及的抽样方案、性能测试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可靠性试验技术的研究,对于水泵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基础,分析了抽样检验两种错误的产生原因,论述了监督型抽检与验收型抽检的特点。在抽样检验中两类错误判定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提出了监督型抽样检验应重点控制生产方风险。以概率统计学中的小概率原理为方案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泵类产品常用的以不合格项次率为批质量指标的监督型抽样方案表,解决了目前泵类产品抽样检验以不合格项次为考核指标时无章可循的问题。以误差分析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水泵试验的测试精度,提出了采用当代高精度仪表,并对其进行原位校正,应用16位A/D转换,采用微机对试验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与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泵的测试精度,使泵效率测试误差控制在±0.3~0.5%范围内。由于流体的流动状态影响涡轮流量计的测量精度,尤其是流体的粘度和下游直管段长度对流体的流动性影响较大,为此,本文用标准体积管作为基准,通过实验研究了流体粘性变化对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的影响,分析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流量计精度与直管段的长度关系。探讨了泵性能数据的处理方法,提出了采用正交多项式并转化为一般多项式来拟合水泵性能曲线,可避免解联立方程组的繁琐和其它拟合方法所产生的方程组不稳定的弊端,并且可通过显着性检验来确定拟合的多项式次数,避免了其凭经验取值的问题。探讨了泵性能参数常用测试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了不确定度的灰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不确定度灰评定的简化方法,提出了泵各性能参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具体方法,建立了泵性能参数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程序。通过对测量系统现行的量值分析方法及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分析,指出了测量系统现行的量值分析方法在适用范围及对系统误差分析上存在局限,而现行的测量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测量系统进行量值传递的特点,造成测量系统可靠性分析与量值分析脱离的状况。为此,提出将测量不确定度引入测量系统的分析,使测量系统的量值分析与可靠性分析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失效原理分析,提出了测量系统的均匀设计方法。由于潜水电泵属于一种长寿命的可修复的复杂机电产品,其可靠性试验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验证了潜水电泵的故障分布,实验得出了潜水电泵三个失效期的时间分布,提出了其可靠性考核的可靠性特征量及其故障判据,给出了其可靠性验证试验的试验方案与试验程序。
杨久宜[10](2009)在《碳黑洗涤塔给水泵轴断裂失效分析》文中认为通过对碳黑洗涤塔给水泵经常发生断轴事故的问题进行失效分析,发现38CrMoAlA泵轴表面经过电镀硬铬强化处理工艺后,不仅使泵轴表面镀层存在微裂纹,而且使基体材料产生氢脆损伤。微裂纹和氢脆损伤在反复弯曲应力和腐蚀介质的作用下迅速扩展,最终导致泵轴发生腐蚀疲劳断裂。分析结果说明,用38CrMoAlA钢制造的碳黑洗涤塔给水泵泵轴不宜使用表面镀铬的强化处理。
二、4113-P_5泵断轴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113-P_5泵断轴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离心泵启动过程中蜗壳的瞬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几何模型及Flowmaster仿真 |
1.1 几何模型参数 |
1.2 Flowmaster流场仿真 |
2 启动过程瞬态计算方法 |
2.1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
2.2 网络划分及边界条件 |
3 瞬态计算结果分析 |
3.1 速度场瞬态分析 |
3.2 瞬态径向力分析 |
3.3 蜗壳内压力分布 |
3.4 蜗壳内压力脉动分析 |
3.5 蜗壳结构瞬态分析 |
4 结论 |
(2)双壳体多级离心泵(BB5)轴向力平衡特性分析及水力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多级离心泵轴向力及其平衡特性的研究 |
1.3.2 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及其优化的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壳体多级泵的数值方法与实验验证 |
2.1 研究对象及参数 |
2.2 数值计算方法 |
2.2.1 计算域 |
2.2.2 控制方程 |
2.2.3 湍流模型 |
2.2.4 边界条件 |
2.2.5 网格划分及其无关性验证 |
2.3 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
2.3.1 实验泵转子部件及其装配 |
2.3.2 实验泵及管路系统 |
2.3.3 数据测试与采集 |
2.4 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2.4.1 水力性能结果分析 |
2.4.2 轴承温度及振动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壳体多级泵轴向力产生机理分析 |
3.1 轴向力的产生因素 |
3.2 叶轮动反力分布 |
3.2.1 叶轮进口轴向速度分布 |
3.2.2 各级叶轮动反力分布 |
3.3 叶轮叶片扭曲轴向力分布 |
3.4 前后盖板压差力分布 |
3.4.1 泵腔旋转角速度分布 |
3.4.2 泵腔圆周动能系数分布 |
3.4.3 各级叶轮前后泵腔盖板压差力分布 |
3.5 双壳体多级泵轴向力特性与水力性能相关性分析 |
3.5.1 双壳体多级泵的轴向力特性 |
3.5.2 双壳体多级泵的水力特性 |
3.5.3 双壳体多级泵轴向力与水力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衡鼓平衡力分布的理论计算与验证 |
4.1 平衡鼓平衡力的数学模型 |
4.1.1 流动模型的建立及基本假设 |
4.1.2 平衡鼓间隙压差的数学模型 |
4.1.3 平衡鼓旋转引起液体压力变化的数学模型 |
4.1.4 末级叶轮泵腔液体旋转引起压差变化的数学模型 |
4.1.5 平衡腔与末级叶轮后泵腔压差的数学模型 |
4.1.6 平衡鼓平衡力的计算 |
4.2 平衡鼓平衡力公式的数值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衡鼓系统平衡力调节方法研究 |
5.1 平衡鼓间隙变化对多级泵轴向力及平衡特性的影响 |
5.1.1 平衡鼓间隙变化对轴向力的影响 |
5.1.2 平衡鼓间隙变化对平衡力的影响 |
5.1.3 平衡鼓间隙变化对剩余轴向力的影响 |
5.2 平衡鼓平衡力的调节方法 |
5.2.1 平衡管孔板孔口调节方法的理论分析 |
5.2.2 调节方法的理论与数值结果对比 |
5.2.3 平衡力调节公式的修正 |
5.3 平衡管流动特性与双壳体多级泵性能分析 |
5.3.1 平衡管流动特性分析 |
5.3.2 双壳体多级泵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壳体多级泵轴向力控制与性能优化分析 |
6.1 响应面曲面分析法试验设计 |
6.1.1 响应模型的建立 |
6.1.2 控制变量的筛选 |
6.1.3 响应面方案设计 |
6.1.4 回归方程拟合及显着性检验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单一因素与目标函数的响应分析 |
6.2.2 不同参数间交互作用对泵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3 目标函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
6.3 叶轮参数优化前后水力特性和轴向力性能对比 |
6.3.1 优化前后水力性能对比 |
6.3.2 优化前后流场对比 |
6.3.3 优化前后轴向力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平衡鼓系统优化与实验验证 |
7.1 研究思路 |
7.2 轴向力平衡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分析 |
7.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7.3.1 神经网络方法概述 |
7.3.2 试验设计 |
7.3.3 效率和剩余轴向力的预测模型 |
7.4 遗传算法的优化流程 |
7.5 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最值寻优流程 |
7.6 结果与分析 |
7.6.1 优化结果参数对比分析 |
7.6.2 平衡系统优化前后性能对比 |
7.6.3 平衡系统优化前后流场对比 |
7.7 优化前后实验对比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双螺旋形平衡鼓改善双壳体多级泵轴向力机理分析 |
8.1 双螺旋形平衡鼓的理论设计 |
8.2 双螺旋形平衡鼓结构参数与数值计算方法 |
8.3 两种平衡鼓计算结果分析 |
8.3.1 两种平衡鼓的水力性能和轴向力性能对比 |
8.3.2 两种平衡鼓的轴向力作用机理分析 |
8.4 螺旋线数对螺旋鼓间隙流动特性和轴向力的影响 |
8.4.1 不同螺旋线数下间隙流场分布 |
8.4.2 不同螺旋线数下泵的轴向力和水力性能对比 |
8.4.3 不同螺旋线数下间隙流体的压力脉动特性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本文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附录 B 部分程序代码和公式补充 |
(3)模型驱动的核电站混合式故障诊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核动力装置运行支持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核动力装置运行支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核动力装置运行支持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
1.3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在线机理仿真模型研究现状 |
1.3.2 状态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3 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模型驱动的故障诊断策略总体设计 |
2.1 核动力装置的系统组成与运行特点 |
2.1.1 诊断对象的系统组成 |
2.1.2 诊断对象的运行特点与故障特性 |
2.1.3 诊断对象的故障模式 |
2.2 基于模型驱动的混合式故障诊断策略 |
2.2.1 系统功能 |
2.2.2 技术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于在线监测与趋势预测的机理仿真模型 |
3.1 引言 |
3.2 在线机理仿真模型的总体方案设计 |
3.2.1 技术流程 |
3.2.2 硬件设计方案 |
3.2.3 软件设计方案 |
3.3 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的仿真模型 |
3.3.1 THEATRe程序简介 |
3.3.2 COBRAIIIC/MIT2 程序简介 |
3.3.3 一回路系统的热工水力仿真建模 |
3.3.4 堆芯子通道热工水力仿真建模 |
3.4 仿真模型的耦合与联调 |
3.4.1 RCS内的耦合计算 |
3.4.2 整体仿真模型的耦合与联调 |
3.5 机理仿真模型的初始化 |
3.6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6.1 稳态满功率工况 |
3.6.2 单组控制棒失控掉落 |
3.6.3 主冷却剂管道大破口事故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布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分布式系统级状态监测 |
4.2.1 分布式策略的基本思想 |
4.2.2 基于机理模型的系统级监测原理 |
4.2.3 分布式的系统划分 |
4.3 特征参数的残差分析 |
4.3.1 序贯概率比检验的原理 |
4.3.2 残差分析的技术流程 |
4.4 技术流程 |
4.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5.1 开发环境 |
4.5.2 单一故障测试 |
4.5.3 双重故障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与粒子群算法的故障类型确诊 |
5.1 引言 |
5.2 支持向量分类机 |
5.2.1 线性SVM |
5.2.2 非线性SVM |
5.2.3 松弛因子 |
5.2.4 支持向量分类机的建立 |
5.3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5.3.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5.3.2 粒子群算法的改进 |
5.3.3 多种搜索策略的优化粒子群算法 |
5.4 技术流程 |
5.5 仿真实验及分析 |
5.5.1 开发环境 |
5.5.2 关键参数分析 |
5.5.3 典型算法的对比 |
5.5.4 测试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核主元分析与相似性聚类的故障程度评估 |
6.1 引言 |
6.2 核主元分析方法 |
6.2.1 核主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6.2.2 核主元分析的计算步骤 |
6.3 相似性聚类 |
6.3.1 典型的距离函数及其特点 |
6.3.2 主要聚类算法 |
6.4 技术流程 |
6.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6.5.1 开发环境 |
6.5.2 数据降维效果测试 |
6.5.3 相似性聚类分析测试 |
6.5.4 测试实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PLC的地铁列车外部清洗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列车清洗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列车清洗机研究现状 |
1.3 列车清洗概述 |
1.3.1 列车外部污垢的来源 |
1.3.2 污垢存在形式 |
1.3.3 清洗原理 |
1.3.4 列车清洗方式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地铁列车清洗机总体方案研究 |
2.1 列车清洗机用途及功能描述 |
2.1.1 设备用途 |
2.1.2 列车清洗机主要功能 |
2.1.3 清洗工艺流程及工位设计 |
2.1.4 清洗质量要求 |
2.2 机电系统的设计 |
2.3 设计依据 |
2.4 总体设计思想 |
2.5 总体设计方案 |
2.5.1 清洗工位与清洗方式研究 |
2.5.2 机械结构设计 |
2.5.3 水循环及水处理系统设计 |
2.5.4 控制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列车清洗机机械结构设计 |
3.1 设计工具 |
3.2 设计任务 |
3.3 设计的基本要求 |
3.4 刷组设计 |
3.4.1 侧刷组机构 |
3.4.2 侧顶弧刷组机构 |
3.4.3 端面刷洗机构 |
3.4.4 喷淋机构的设计 |
3.5 刷组设计计算 |
3.5.1 刷组转速、电机功率确定 |
3.5.2 刷组受力分析、计算 |
3.6 主要机构制造工艺要求 |
3.7 压缩空气系统设计 |
3.7.1 压缩空气系统的组成 |
3.7.2 摆动马达选型 |
3.8 其他设备选型 |
3.8.1 强风吹扫装置 |
3.8.2 热风幕 |
3.9 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
3.9.1 转刷 |
3.9.2 刷毛 |
3.9.3 刷组与雨刮器的干涉的机械问题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循环及水处理系统设计 |
4.1 水的循环处理系统设计要求 |
4.2 洗车水循环工艺设计 |
4.3 水处理循环系统 |
4.3.1 水处理及循环系统主要功能 |
4.3.2 水循环及水处理主要组成 |
4.4 洗车用水量及循环使用率 |
4.4.1 洗车用水量及循环使用率 |
4.4.2 洗车机的水循环能力 |
4.5 水循环及谁处理设备选型 |
4.5.1 清水供给设备 |
4.5.2 洗涤剂供给设备 |
4.5.3 潜污泵 |
4.5.4 机械过滤器 |
4.5.5 软水除钙设备 |
4.6 洗车污水的生化处理 |
4.6.1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
4.6.2 生化处理装置 |
4.6.3 洗车机的水处理能力的计算 |
4.7 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
4.7.1 洗涤剂的选择 |
4.7.2 机械过滤器清洗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列车清洗机PLC控制及监控系统设计 |
5.1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5.2 现场控制设计思想 |
5.3 电控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
5.4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5.5 PLC 控制设计 |
5.5.1 PLC 简介 |
5.5.2 PLC 的硬件结构 |
5.5.3 PLC 的工作原理 |
5.5.4 PLC 编程语言 |
5.5.5 PLC 控制特点 |
5.5.6 本课题 PLC 选择 |
5.5.7 I/O(输入输出)分析 |
5.5.8 PLC 编程软件 |
5.6 主要控制原件 |
5.6.1 光电开关 |
5.6.2 液位传感器 |
5.6.3 接近开关 |
5.6.4 变频器 |
5.7 清洗过程控制 |
5.8 主要控制系统 |
5.8.1 行车信号指示系统 |
5.8.2 光电信号、测速系统 |
5.8.3 报警系统 |
5.9 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
5.9.1 端洗仿型控制技术 |
5.9.2 雨刷器的电气保护措施 |
5.9.3 SCADA 监控系统 |
5.9.4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离心式半贫液泵泵内流场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离心泵工作原理与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无粘性流动计算 |
1.3.2 粘性流动计算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半贫 MDEA 溶液特性分析 |
2.1 脱碳工艺介绍 |
2.2 活化 MDEA 脱碳技术 |
2.2.1 脱碳工艺原理 |
2.2.2 脱碳流程 |
2.3 半贫 MDEA 溶液成分分析 |
2.4 半贫 MDEA 溶液特性分析 |
2.4.1 CO_2在 MDEA/PZ 水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2.4.2 CO_2在 MDEA/PZ 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公式 |
2.4.3 半贫液中 CO_2体积分数的计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离心泵内三维流动基本方程 |
3.1 基本方程 |
3.2 湍流模型 |
3.2.1 半贫液雷诺数的计算 |
3.2.2 涡粘模型 |
3.2.3 零方程模型 |
3.2.4 一方程模型 |
3.2.5 两方程模型—标准 k-ε模型 |
3.3 控制方程离散及数值计算 |
3.3.1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3.2 数值计算方法 |
3.4 旋转叶轮和静止蜗壳之间的耦合模型 |
3.5 多相流模型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泵内流动计算及结果分析 |
4.1 泵内流体三维实体造型 |
4.1.1 计算区域的确定 |
4.1.2 模型的主要设计参数 |
4.1.3 三维实体流体模型 |
4.2 网格划分技术 |
4.2.1 网格分类 |
4.2.2 计算模型网格的生成 |
4.2.3 网格质量检查 |
4.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3.1 进口边界条件 |
4.3.2 出口边界条件 |
4.3.3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 |
4.4 数学模型 |
4.5 离心泵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4.5.1 离心泵内半贫液状态分布 |
4.5.2 离心泵内压力场分布 |
4.5.3 离心泵内速度场分布 |
4.6 小结 |
第五章 泵内流场特性曲线分析 |
5.1 离心泵内部流场分析 |
5.1.1 不同工况下离心泵内压力分布 |
5.1.2 不同工况下离心泵内速度分布 |
5.2 离心泵的计算性能曲线 |
5.2.1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
5.2.2 离心泵各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 |
5.2.3 离心泵特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井用潜水泵轴向力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轴向力的产生原因 |
1.2.2 轴向力的计算公式 |
1.2.3 轴向力平衡新方法 |
1.2.4 轴向力的计算模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向力的计算公式与平衡原理 |
2.1 研究对象 |
2.2 计算理论假设 |
2.3 轴向力计算公式 |
2.3.1 盖板力F_1 |
2.3.2 动反力F_2 |
2.3.3 结构引起的轴向力F_3 |
2.3.4 重量引起的轴向力F_4 |
2.3.5 其他因素引起的轴向力F_5 |
2.3.6 潜水泵轴向力F的理论计算公式 |
2.4 加大叶轮后密封环直径平衡轴向力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井用潜水泵的数值模拟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控制方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 |
3.2.4 流场数值计算的求解方法 |
3.2.5 动静耦合模型 |
3.3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
3.3.1 三维几何建模 |
3.3.2 网格的生成 |
3.4 模型的求解 |
3.4.1 进口边界条件 |
3.4.2 出口边界条件 |
3.4.3 壁面边界及交界面条件 |
3.4.4 流体域条件 |
3.5 FLUENT后处理 |
3.5.1 扬程H |
3.5.2 轴功率P |
3.5.3 效率η |
3.5.4 轴向力F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验证 |
4.1 试验的目的与内容 |
4.2 试验装置 |
4.2.1 试验台装置 |
4.2.2 轴向力的测定方法 |
4.3 测量数据的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 |
5.1 研究方案 |
5.2 原设计模拟与试验的对比 |
5.3 各计算模型的模拟结果 |
5.3.1 静压分布 |
5.3.2 流线分布 |
5.3.3 扬程效率与后密封环直径的关系 |
5.3.4 轴向力与扬程的关系 |
5.3.5 轴向力理论计算与模拟值的对比 |
5.4 比面积轴向力系数无因次关系 |
5.4.1 比面积 |
5.4.2 轴向力系数 |
5.4.3 轴向力系数与比面积无因次关系曲线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核主泵内多相流动瞬态水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核主泵水力部件设计及三维建模 |
2.1 核主泵简介 |
2.2 水力部件设计方法 |
2.3 叶轮设计 |
2.4 导叶设计 |
2.5 泵壳设计 |
2.6 网格划分与网格无关性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3.1 概述 |
3.2 紊流模型对核主泵空化计算的影响 |
3.3 壁面函数 |
3.4 两相流模型选择 |
3.5 边界条件 |
3.6 监测点的选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瞬变工况下核主泵的优化 |
4.1 变流量工况下叶片数对核主泵径向力影响 |
4.1.1 叶片数对叶轮径向力影响 |
4.1.2 叶片数对导叶径向力影响 |
4.1.3 导叶片数对叶轮径向力影响 |
4.1.4 导叶片数对导叶径向力影响 |
4.2 带分流叶片叶轮对核主泵动力特性影响 |
4.2.1 计算模型 |
4.2.2 监测点的选取 |
4.2.3 压力脉动时域分析 |
4.2.4 压力脉动频域分析 |
4.3 叶片数对核主泵水力性能影响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事故工况下核主泵内部流场瞬态流动特性研究 |
5.1 变工况过渡过程瞬态动力特性研究 |
5.1.1 瞬态叶片载荷变化 |
5.1.2 叶轮内瞬态径向力变化 |
5.1.3 导叶内瞬态径向力变化 |
5.1.4 蜗壳内瞬态径向力变化 |
5.1.5 叶轮上瞬态轴向力变化 |
5.2 变流量过渡过程瞬态水力特性研究 |
5.2.1 叶轮流道内瞬态压力变化 |
5.2.2 导叶流道内瞬态压力变化 |
5.2.3 叶轮流道内瞬态速度变化 |
5.2.4 导叶流道内瞬态速度变化 |
5.3 断电惰转过渡过程瞬态水力特性研究 |
5.3.1 叶轮流道内瞬态压力变化 |
5.3.2 导叶流道内瞬态压力变化 |
5.3.3 叶轮流道内瞬态速度变化 |
5.3.4 泵体内瞬态速度变化 |
5.3.5 叶轮流道内瞬态涡量变化 |
5.3.6 泵体内瞬态涡量变化 |
5.3.7 停机过渡过程瞬态叶轮径向力变化 |
5.3.8 停机过渡过程瞬态径向力矢量变化 |
5.4 变流量与惰转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事故工况下气(汽)液两相瞬态流动特性研究 |
6.1 隐性空化过渡过程瞬变流动特性研究 |
6.1.1 叶片表面汽相变化过程 |
6.1.2 叶轮流道内汽体体积分数变化过程 |
6.1.3 叶轮流道内速度变化过程 |
6.1.4 叶轮流道内涡量变化过程 |
6.1.5 叶轮上瞬态径向力变化过程 |
6.2 瞬变空化水动力特性研究 |
6.2.1 不同空化工况下叶轮内部汽体体积分数分布 |
6.2.2 汽体体积分数与进口压力间的变化规律 |
6.2.3 基于小波变换的扬程变化规律分析 |
6.2.4 空化动力特性分析 |
6.3 变流量与含气量对瞬态流动特性影响 |
6.3.1 基本假设 |
6.3.2 含气量变化对气液两相流动影响 |
6.3.3 流量与含气量变化对气液两相流动影响 |
6.3.4 流量变化对叶轮内气体体积分数影响 |
6.3.5 流量变化对导叶内气体体积分数影响 |
6.3.6 流量变化对蜗壳内气体体积分数影响 |
6.3.7 流量变化对叶轮内压力的影响 |
6.3.8 流量变化对导叶内压力的影响 |
6.3.9 流量变化对蜗壳内压力的影响 |
6.4 变流量对瞬态流动特性研究 |
6.4.1 向大流量过渡时气液两相流动分布 |
6.4.2 向小流量过渡时气液两相流动分布 |
6.4.3 变流量时叶轮气体体积分数变化分析 |
6.4.4 变流量时导叶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分析 |
6.4.5 变流量时叶轮内速度变化分析 |
6.4.6 变流量时导叶内速度变化分析 |
6.5 断电停机过渡过程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研究 |
6.5.1 断电停机工况下叶轮内部气体体积分数分布 |
6.5.2 叶轮内各监测点的气体体积分数变化规律 |
6.5.3 叶轮内各监测点的速度变化规律 |
6.5.4 断电停机工况下叶轮径向力变化规律 |
6.5.5 叶轮流道内的气体体积分数与速度变化规律 |
6.6 空化与气液两相流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事故工况下气-汽-液多相瞬态流动特性研究 |
7.1 失水事故工况下含气量对空化性能影响研究 |
7.1.1 不同空化工况下叶轮内部气体体积分数分布 |
7.1.2 气体体积分数与进口压力间的变化规律 |
7.1.3 叶轮流道内各相体积分数分布 |
7.1.4 叶轮流道内各相速度变化规律 |
7.2 失水气液两相混合事故时空化断裂工况瞬态流动特性研究 |
7.2.1 基本假设与边界条件 |
7.2.2 叶片表面流动轨迹变化规律 |
7.2.3 不同空化工况叶片表面流动轨迹变化规律 |
7.2.4 叶轮周向汽体体积分数变化规律 |
7.2.5 叶轮周向速度变化规律 |
7.2.6 叶轮流道内压力变化规律 |
7.2.7 导叶流道内汽相与气相变化规律 |
7.3 空化与气液两相流相互影响试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事故工况下核主泵气(汽)液两相流固耦合研究 |
8.1 基于流固耦合的核主泵空化动力特性研究 |
8.1.1 物理性能 |
8.1.2 边界条件 |
8.1.3 叶轮流道内气体体积变化 |
8.1.4 叶轮内汽体体积分数变化曲线 |
8.1.5 不同空化工况下气体体积变化 |
8.1.6 不同空化工况下流固耦合对径向力影响 |
8.2 气液两相混合工况下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
8.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8.2.2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8.2.3 不同含气量时叶片表面气相分布 |
8.2.4 核主泵叶轮最大变形量 |
8.2.5 不同含气量时核主泵叶轮各阶固有频率与振型 |
8.2.6 不同含气量时核主泵叶轮各阶最大位移及差异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超临界快堆电站系统安全分析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研究对象及准则 |
2.1 引言 |
2.2 基础研究对象 |
2.2.1 电站系统 |
2.2.2 堆芯设计 |
2.2.3 堆芯参数 |
2.3 安全系统配置 |
2.3.1 安全系统设计 |
2.3.2 紧急停堆系统 |
2.3.3 辅助给水系统 |
2.3.4 自动降压系统 |
2.3.5 安全泄压阀 |
2.3.6 系统启动条件 |
2.4 安全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程序模型及说明 |
3.1 引言 |
3.2 功率计算模型 |
3.3 守恒方程 |
3.4 径向热传递计算模型 |
3.5 换热关系式计算模型 |
3.6 模糊选择模型 |
3.7 压降计算模型 |
3.8 控制计算模型 |
3.8.1 压力控制 |
3.8.2 给水控制 |
3.8.3 功率控制 |
3.9 计算流程 |
3.10 程序说明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力特性及程序优化 |
4.1 引言 |
4.2 控制策略与条件 |
4.3 蒸汽温度与流量控制 |
4.3.1 蒸汽温度控制方式 |
4.3.2 蒸汽温度控制优化 |
4.3.3 不同流量控制对比 |
4.4 动力特性计算分析 |
4.4.1 压力设定值变化 |
4.4.2 给水流量下降 |
4.4.3 给水温度下降 |
4.5 传热关系式选择计算 |
4.5.1 努塞尔数计算 |
4.5.2 两类贴近度计算比较 |
4.5.3 关系式选择示例 |
4.6 程序验证 |
4.6.1 扰动计算验证 |
4.6.2 瞬态计算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瞬态及事故分析 |
5.1 引言 |
5.2 分析事件 |
5.3 失流事故 |
5.3.1 冷却剂流量部分丧失 |
5.3.2 冷却剂流量完全丧失 |
5.3.3 反应堆冷却剂泵卡轴 |
5.4 反应性引入事故 |
5.4.1 给水加热丧失 |
5.4.2 辅助给水系统误启动 |
5.4.3 正常运行时控制棒抽出 |
5.5 压力变化瞬态 |
5.5.1 主蒸汽隔离阀关闭 |
5.5.2 压力控制系统故障 |
5.6 流量增加与失去外电 |
5.6.1 给水控制失效 |
5.6.2 丧失厂外电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敏感参数分析 |
6.1 引言 |
6.2 冷却剂密度系数影响 |
6.3 燃料多普勒系数影响 |
6.4 在正常运行时的流量分配影响 |
6.5 反应堆冷却剂泵停转时间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程序SFPSAC运行说明 |
附录二 输入输出数据文件及符号 |
附录三 安全系统符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泵测量不确定度及可靠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样检验的发展 |
1.2.2 水泵性能测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 |
1.2.3 泵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国内外现状 |
1.2.4 可靠性分析、预测与试验 |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2 泵类产品抽样方案的研究 |
2.1 抽样检验的基本思想 |
2.1.1 单位产品质量的衡量方法 |
2.1.2 批质量的衡量方法 |
2.1.3 批接收概率 |
2.1.4 抽样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与两种风险 |
2.2 监督型抽样方案的设计 |
2.2.1 监督型抽样检验的特点分析 |
2.2.2 监督抽样检验的数学原理 |
2.2.3 抽样方案表 |
2.2.4 监督抽检方案制定程序 |
2.3 本章小结 |
3 泵性能测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 |
3.1 泵试验装置和系统 |
3.1.1 开式试验装置 |
3.1.2 闭式试验装置 |
3.1.3 泵试验系统的组成 |
3.2 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 |
3.2.1 流量测量仪表及其原位校正 |
3.2.2 扬程测量仪表及其原位校正 |
3.2.3 转矩和转速测量仪表及其原位校正 |
3.2.4 测试数据的转换误差 |
3.2.5 液体粘度对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的影响 |
3.2.6 直管段长度对流量测试精度的影响 |
3.3 水泵性能曲线的拟合 |
3.3.1 正交多项式拟合原理 |
3.3.2 正交多项式的生成 |
3.3.3 正交多项式拟合结果向一般多项式的转换 |
3.3.4 拟合多项式次数的确定 |
3.3.5 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泵性能测试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 |
4.1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评定方法 |
4.1.1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关系 |
4.1.2 不确定度的来源 |
4.1.3 不确定度的分类及其评定方法 |
4.1.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
4.1.5 扩展不确定度 |
4.1.6 不确定度的灰评定 |
4.2 泵性能参数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及其评定 |
4.2.1 流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4.2.2 扬程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4.2.3 转速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4.2.4 轴功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4.2.5 泵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4.2.6 泵汽蚀余量NPSH 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4.3 泵性能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5 测试系统可靠性分析 |
5.1 测试系统量值特性分析 |
5.1.1 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
5.1.2 现行测试系统量值特性的分析方法 |
5.1.3 六指标测试系统量值特性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 |
5.1.4 测试系统量值特性分析方法讨论 |
5.2 测试系统可靠性分析 |
5.2.1 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 |
5.2.2 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
5.2.3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
5.2.4 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工程分析方法 |
5.3 测试系统可靠性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 |
5.4 测试系统量值指标与可靠性的关系 |
5.5 测试系统的均匀设计 |
5.5.1 测量系统的均匀设计原则 |
5.5.2 基于均匀设计的测量系统可靠性分配 |
5.6 本章小结 |
6 泵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试验 |
6.1 潜水泵的故障分布 |
6.2 潜水电泵故障率分布试验 |
6.2.1 实际使用的潜水电泵故障数据分析 |
6.2.2 潜水电泵的随机故障过程分析 |
6.2.3 潜水电泵故障率过程模型检验方法 |
6.2.4 潜水电泵可靠性试验实例分析 |
6.3 泵的可靠性模型 |
6.4 潜水泵的可靠性试验研究 |
6.4.1 潜水泵的可靠性指标 |
6.4.2 潜水泵可靠性验证试验的试验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碳黑洗涤塔给水泵轴断裂失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检验 |
1.1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
1.2 宏观检查 |
1.3 金相组织 |
1.4 硬度 |
1.5 断口微观分析 |
1.6 腐蚀产物分析 |
2 结果分析 |
(1) 化学成分 |
(2) 力学性能 |
(3) 金相分析 |
(4) 断口分析 |
(5) 氢脆 |
3 结语 |
四、4113-P_5泵断轴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心泵启动过程中蜗壳的瞬态特性分析[J]. 汤雄,王彦伟,万攀. 机械, 2022
- [2]双壳体多级离心泵(BB5)轴向力平衡特性分析及水力性能优化[D]. 钱晨.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3]模型驱动的核电站混合式故障诊断策略研究[D]. 王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8)
- [4]基于PLC的地铁列车外部清洗机研究[D]. 刘富强. 长安大学, 2014(03)
- [5]离心式半贫液泵泵内流场动力学分析[D]. 李月. 济南大学, 2013(06)
- [6]井用潜水泵轴向力平衡的研究[D]. 李振华.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
- [7]核主泵内多相流动瞬态水力特性研究[D]. 王秀礼. 江苏大学, 2013(08)
- [8]超临界快堆电站系统安全分析程序[D]. 王晗丁.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3)
- [9]泵测量不确定度及可靠性的试验研究[D]. 杨懿. 重庆大学, 2010(12)
- [10]碳黑洗涤塔给水泵轴断裂失效分析[J]. 杨久宜. 石油化工设备,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