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原则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计算机网络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实践证明,在开放教育中,为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应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原则
一是要以帮助开放教育学生成才和发展为目的,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保持教育者的主动性,及时主动全面客观地发布健康向上、正面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动应战各种不良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切入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决定了那种传统的教育者支配被教育者的界限不复存在。学生对网络教育信息的“关注”,成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弱的关键。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必须让学生感到网站内容能够满足其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才能拉近网络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三是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开放教育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提供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声、光、电等多种现代教育手段而演绎,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兴趣,化不解为理解,将主导思想意识渗透在信息之中,以呈现信息和渗透思想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思想信息,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鲜明的党性原则
首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上教育信息的发布者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决做到传播马列主义不夹带杂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变味走调,解答各种疑难问题不掺合个人情绪。其次,要加强网络管理,设立专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把关。特别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那些涉及公共道德、政治稳定、宗教领域等重点防范部分的敏感领域的信息把好关,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坚决阻止有害信息进入,以净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保证教育质量。再次,要着力培养开放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规章的法制意识,引导他们以批判的精神对待大量信息,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提高其抗干扰力和自身免疫力。
三、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灌输是指教育者有组织地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一种方式。它对于先进理论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列宁说“工人当时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就是有力的证明。疏导,即疏通引导。是指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不压抑打击,又要积极地进行正面教育。由上可知,灌输是从外部向头脑里输入某种思想,以补其缺;疏导的要义在于疏通引导头脑里已有的思想,开其流,正其向。二者各有侧重,应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在灌输过程中通过疏导来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疏通其接受灌输的渠道,调动其接受灌输的主动性,使灌输者和接受灌输者两个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方可避免强灌输的毛病。
在实施灌输和疏导相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是要坚持思想认识问题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问题。二是对错误倾向也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让其放纵自流。即是说,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避免简单粗暴,也应有鲜明的原则性和战斗性。
四、与学校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相配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意味着网络环境下教育的个别化、个性化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趋向更加明显。“两课”教学仍然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发展和延伸,是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对主渠道教育的补充,实现与其它媒体和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互补。一方面,要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开放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全面系统地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去分析判断和批判接触到的一切思想文化,保证正确的思想文化入脑入心,促进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强势渗透,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战略地位,以积极的姿态确立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主动抢占互联网这一重要阵地,以配合“两课”教学主渠道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网上“两课”教学基地,如设置理论要览、资料查询、学者释疑、热点讨论、模拟测试等功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两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要增补“两课”教学内容,开展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可在“两课”教学中增加“遵守社会公德,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的专题,以帮助学生增强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增强自律、自重意识,提高对假丑恶的辨别能力。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配合“两课”教学。两个课堂要互相衔接,两支队伍应密切配合。要聘请一批优秀的“两课”教师指导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邀请专家学者制作一批思想性教育性强、生动活泼的信息资源上网,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把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序,以吸引学生主动使用。要注意组织两支队伍充分利用互联网,使“两课”在开课前调研,授课中解惑,社会实践的方式等方面更有效。
五、与学生所在单位、管理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的原则
开放教育中,教学双方异地相处,沟通渠道有限,受教育者大多为成人,且有各自的归属单位或管理社区。因此,单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全部教育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从实际出发,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所在单位或管理社区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第一,学校及学生所在单位或管理社区都要增强做好开放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各自对培养合格的四化建设人才的政治质量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切忌相互推诿,形成空档,使教育流于形式。第二,学校在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确定指导教师或班主任就学生在校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表现经常主动与其所在单位或管理社区加强联系,通报情况。在评定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绩的时候,要参考该生在单位或管理社区的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业绩,以求得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配合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学生所在单位和社区因对学生拥有行政管理权限,要将学生在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业成绩、政治思想表现作为该生在本单位年终考核、选优评奖、升等晋级的重要条件,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督促学生认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