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川西地区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孙明亮[1]2004年在《川西地区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50余年的勘探实践证实,川西地区存在大面积、高幅度的异常流体压力。流体压力的分布与油气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对形成流体压力的主控因素和流体压力与油气藏之间关系的研究就格外重要。这一研究不仅仅限于现今流体压力的成因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流体压力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上述规律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本文以现今压力分布规律为基础,利用压实研究、包裹体测压为约束,使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川西地区上叁迭统流体压力的演化历程。着重分析了流体压力演化与生烃、疏导体及流体封盖等成藏要素之间的时、空关系。建立了川西地区叁种典型的成藏模式。 研究过程中获得以下主要认识: 现今,川西地区自蓬莱镇组至须家河组均可见异常流体压力,压力系数1.0—2.2,可被分为常压段、高压段和超高压段(仅存在于川西北部)叁段;须家河组超压中心位于梓潼凹陷,压力系数可达2.2。 古近纪以前,川西地区超压主要由地层欠压实作用引起,烃类物质的生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新近纪至今,构造挤压作用使上叁迭统流体压力再次升高。即,超压的演化经历了沉积型超压阶段(J_2—E)和构造型超压阶段(N以来)两个主要阶段。沉积型超压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川西北部的流体压力在J_3p沉积末—K_1末发展到鼎盛阶段,之后调整消退;而川西南部,流体压力出现J_3p沉积末—K_1末、K_2末—E二次鼎盛期。受沉积性质控制,沉积型流体压力中心长期位于川西南部地区,向川西北、川中地区递减;而受构造活动强度影响,构造型流体压力以川西北的梓潼坳陷地区最强,向川西南、川中地区减弱。两种类型的流体压力均在断裂和裂缝发育区得以释放,降为低值。 川西地区流体压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非常密切。作为流体从烃源岩内排出的动力,流体压力相当充足;得到有效释放的压力体系有利于获得有效的成藏动力;流体压力演化与疏导体系发育配合较好;异常压力层亦可作为压力封盖,阻止下伏天然气藏的散失。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低幅超压近源油气藏、低幅超压多级油气藏、盆内坳陷超高压近源油气藏叁种典型成藏模式。

过敏[2]2007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普遍低压异常、储层致密、构造简单,而含气层分散、天然气聚集机理复杂、成藏规律难以把握的特点。在此背景下,选取塔巴庙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流体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基础上,利用压实研究、包裹体测压资料等方法,运用成盆、成烃、成藏地质理论思维,恢复了研究区压力演化模式,建立了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压力成因的定量计算和综合分析表明:①“欠压实”作用是压力封存箱内非烃源岩现今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②生烃作用是烃源岩形成古高压异常的主要因素;③水热作用具有双重性;④构造抬升剥蚀及后期调整期的地温下降、砂岩“回弹”是引起储层古高压下降的主要原因。(2)在分析流体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基础上,利用压实研究、包裹体测压资料等方法,运用成盆、成烃、成藏地质理论思维,恢复了研究区流体压力演化模式。提出了叁个关键成压成藏阶段,特别强调了早白垩世末构造抬升阶段对上古生界气藏形成的重要性。(3)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压力封存箱的形状和内幕结构研究认为:压力封存箱的形状不同,最大过剩压力出现的层位不同,控制了主力气层的分布;封存箱的内幕结构可划分出叁种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含气性,Ⅰ类产气性最好,Ⅱ类产气性一般,Ⅲ类含气性差;(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天然气聚集受封存箱控制的特点,采用含油气系统的理论,系统地建立了上古生界压力封存箱内成藏组合模式。

张凤奇[3]2011年在《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前陆盆地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在构造强烈活动期构造应力场对流体压力场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这使得前陆盆地的流体动力组成、演化及分布都非常复杂,导致在此背景下对油气运移、成藏规律认识尚需深化。位于天山南部的库车前陆盆地,在喜马拉雅晚期经历了天山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是分析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以库车前陆盆地为重点解剖对象,通过开展其主要成藏时期内流体动力演化、分布特征及与油气运移、成藏方面的研究,以期更进一步认识前陆盆地油气运移、成藏规律。本文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录井、分析测试等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首先分析前陆盆地多因素影响下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创新性提出真实地层条件(半封闭条件)下构造挤压产生流体增压的定量评价新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技术,定量评价古、今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压力增高幅度。以古、今地层压力等直接证据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恢复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型超压。在流体压力演化恢复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气势(梯度)分布;根据已知油气分布和成藏时期研究结果,分析关键成藏时期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最后从整体上探讨了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模式,及应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认为,(1)库车前陆盆地储层中异常高压是在欠压实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后期构造挤压、超压传递等作用的加强下形成的。欠压实作用对储层超压的贡献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克拉苏地区一般为15%-30%;迪那地区、大北地区一般为4%-22%;(2)实际地层条件下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除与侧向挤压应力强度、埋深有关外,还与引起流体增压系统本身的封闭能力有关,且与之呈正比关系。库车前陆盆地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最为强烈,构造挤压增压作用最为明显,而构造挤压增压幅度在不同构造部位差别较大,克拉苏地区最大,克深地区、东秋地区次之,大北地区、迪那地区增压幅度较小,塔北隆起构造挤压基本没有引起流体增压;(3)前陆盆地流体动力在不同时期变化明显,喜马拉雅晚期的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后,垂向上气势梯度整体上变大,普遍增大1-2倍,极大地增强了垂向运移的流体动力;平面上气势梯度大部分地区变大,局部变小,平面上气势梯度的变大或变小分别增强或减弱侧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整体上构造强烈活动期流体动力达到最强,流体流动也最为活跃;(4)强烈构造挤压后,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运移、聚集特征。对于强烈挤压区,强烈构造挤压使得相对低势区的断裂带处常为岩层中流体的汇聚区,同时垂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也得以大幅度增强,断裂带处汇聚的流体便沿构造挤压后的开启断裂快速向上部盐下砂体侧向充注,最终在构造挤压背景下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对于弱挤压区,油气主要沿砂体和不整合面在较强流体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运移,最终在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5)晚期流体动力对前陆盆地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晚期流体动力控制油气成藏和定位;晚期流体动力的低势背景和运移指向上低势梯度控制成藏;强运移动力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运移指向区油气的聚集效率。

梁兴[4]2006年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迭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李野[5]2013年在《库车前陆盆地断裂控藏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天山造山带中,产生了分别平行和垂直于天山的断裂系,平行于天山的断裂对盆地不同构造带的形成及改造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垂直于天山的断裂则造成了库车前陆盆地的构造,分段现象断裂可形成一系列与走滑相关的圈闭,为油气提供聚集场所,主干断裂分隔性较好,派生断裂的连通性较好,因此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主要聚集在派生断裂发育的地区。以中西部前陆盆地前陆冲断带断裂形成演化为主线,分析前陆盆地断裂生长机制和变形历史,进而揭示断裂控圈、输导及聚集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断裂封闭与开启的变迁历史,探索断裂控藏模式及其分布规律,指导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的确定及“定带选圈”。为此研究了以下内容:系统梳理库车前陆盆地(冲断带)油区构造特征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断裂系统划分、断裂变形特征及形成演化历史: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断裂系统;转换带形成机制和识别方法;断裂组合模式及与圈闭关系;断裂运动学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断裂变形特征及与圈闭形成。重点研究前陆盆地断裂控圈、运聚及保存的耦合关系:逆冲断层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断裂成为有效输导通道的地质条件、运移机制及分布规律;断裂封闭机理及封闭性变迁历史;转换带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断裂控圈、运聚及保存的辨证关系。库车前陆盆地断裂控藏模式及演化规律:盆地演化不同阶段断裂变形机制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断裂控藏模式的差异性分析;

梁家驹[6]2014年在《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已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发现了威远气田、资阳和龙女寺含气构造。继威远气田发现之后,一直未有重大突破,直到近年来在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带发现了震旦系灯影组气藏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从目前的勘探和开发情况来看,不同构造条件下,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威远震旦系圈闭天然气充满度仅25%,资阳构造现今仅为残留含气构造,中石化在紧邻威远气田的金石构造钻探金石1井失利,高石梯-磨溪震旦系和寒武系为特大型气田。本文以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作为本文的主线,对不同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差异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认识。对金石、高石梯-磨溪以及威远-资阳叁个典型构造震旦系储层的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沥青含量进行了横向对比,认为高石梯-磨溪地区、资阳地区灯影组的储集物性最好,大规模的溶蚀孔洞发育,孔洞内充填的沥青含量较高;威远地区岩溶洞穴相对高石梯-磨溪和资阳构造要少,但裂缝的发育程度明显更高,储层渗透率较高;金石构造溶蚀孔洞欠发育,储集物性最差,孔洞内几乎无沥青充填。对比和分析了高石梯-磨溪构造与威远-资阳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差异性,并与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沥青与寒武系筇竹寺组泥岩相关性最好,其次是灯叁段泥岩,而陡山沱组泥岩和灯影组碳酸盐岩,不是研究区的有效烃源岩。对比和分析了不同构造天然气的组分特征及同位素特征的差异性,将研究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威远构造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第二类是高石梯-磨溪构造龙王庙组天然气和威远构造震旦系、寒武系洗象池组以及奥陶系的天然气,这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筇竹寺组烃源岩;第叁类是高石梯-磨溪构造灯影组天然气,主要表现为沥青裂解气的特征。根据不同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孔、洞、缝充填物的相对关系,结合流体包裹体特征及锶、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确定了高石梯-磨溪构造和威远-资阳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流体的充注序列及流体来源,对比了不同构造流体充注特征与保存条件的差异性。在原油充注以前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地层中多存在流体的跨层流动,保存条件相对较差,而威远-资阳地区流体未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跨层流动,保存条件较好。在原油裂解后两个构造均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破坏。在构造演化史与生烃演化史恢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构造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散失)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动态匹配关系。对不同构造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成藏模式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按照桐湾运动的暴露剥蚀→拉张槽的形成演化→古隆起的演化迁移→喜山运动的隆升变迁的思路,对研究区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油气成藏过程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桐湾运动的暴露剥蚀控制了不同构造区有利储层的发育部位及发育程度;拉张槽的形成演化控制了生烃中心的发育部位和不同构造区有效的输导系统的形成;古隆起的演化迁移控制了不同构造区古油(气)藏的演化历史;喜山运动的隆升定型最终控制了不同构造区现今天然气的分布和富集程度。

尚长健[7]2013年在《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储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坳陷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晚叁迭世以来形成的前陆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具有超深、超压、超晚期构造的地质特征。生储盖有机配置构成上下两个含气系统。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发育多个古构造和古今迭合型圈闭,烃源岩厚度大、展布广、丰度高、类型好、生烃强度大、供烃时间长,盖层突破压力高、分布稳定,成藏条件优越,是寻找大中型气田十分有利的地区。由于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发育,属低孔低渗储层,气水关系复杂,天然气成藏过程与气水分布规律一直困扰着油气地质工作者。本文以地质流体为主线,通过研究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水岩作用、地层水化学、动力学特征,分析天然气运聚、成藏机制,结合具体构造特征,预测研究区天然气有利聚集区带,对指导川西坳陷致密砂岩储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溶蚀粒间孔隙,其次是溶蚀粒内孔隙。其中,主要储集层须二段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小,孔隙结构较须四段差。须二段和须四段储层内由于微裂缝发育,出现“低孔高渗”现象。晚叁迭世末和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末是自生石英包裹体和方解石胶结物形成最多的两个阶段,同时也是储层致密化进程较快的两个阶段。(2)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地层水化学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水化学剖面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单元,泥岩压实排水-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A带);渗滤浓缩为主,伴随越流浓缩带(B带);泥岩压实排水-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C带);深部越流浓缩带(D带)。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成都凹陷须二段地层水矿化度较低,安县—鸭子河—大邑断褶带、孝泉—丰谷构造带、知新场—龙保梁构造带等构造高部位须二段地层水越流浓缩,矿化度较高。(3)通过对比包裹体液相阴阳离子、现今及古地层水碳氧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特征,认为须家河组地层水在演化过程中,以同生地层水成因为主,局部地区混有大气降水和深部热液。(4)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普遍发育超压,压力系数在1.09~2.30之间。须下盆的压力系数均值小于须上盆的压力系数均值。超压形成原因主要为快速沉积作用、构造挤压作用和生烃增压作用。(5)中燕山期以来,安县—鸭子河—大邑构造带、孝泉—丰谷构造带、知新场—龙宝梁构造带的部分地区须二段和须四段长期位于越流泄水区,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区带。(6)根据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形成地质条件、储层致密特征,结合流体活动规律,提出须家河组气藏“前期边致密边成藏,后期裂缝发育成藏”的成藏模式。天然气成藏后,构造运动、泥岩压实排水和储层致密化均可导致气藏贫化。(7)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是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最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带。大邑地区、鸭子河地区、成都凹陷、丰谷地区、孝泉—丰谷构造带北斜坡等地区,相对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龙门山前缘推覆带须家河组受大气水下渗淋滤氧化影响,天然气保存条件遭受破坏,不利于天然气成藏、保存。

过敏, 李仲东, 杨磊, 张健[8]2010年在《川东北飞仙关组异常压力演化与油气成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实测的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地层压力资料所展示的地层压力分布与气藏的特征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气藏压力成因机制、演化及与油气成藏关系。正常压力系统,多处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性以云岩为主,储集类型多为孔隙型,气藏一般甲烷含量低、硫化氢含量高;异常高压或超高压系统,多处于海槽区或台内云岩欠发育区,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气藏甲烷含量高、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硫化氢,主要为裂缝型气藏;孔隙型气藏和裂缝型气藏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压演化机制: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的气藏经历了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古油藏常压阶段,燕山中—晚期液态烃类热裂解成气的超压气藏阶段,TSR反应及其作用和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抬升使孔隙型储层降压为正常压力系统并最终定型为常压气藏阶段;以裂缝型储层为主气藏经历了燕山中—晚期高压天然气充注和燕山晚期构造挤压作用下古高压气藏阶段,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挤压超高压气藏定型阶段。

参考文献:

[1]. 川西地区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 孙明亮. 西北大学. 2004

[2].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 过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07

[3].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 张凤奇. 西北大学. 2011

[4]. 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

[5]. 库车前陆盆地断裂控藏机理[D]. 李野. 东北石油大学. 2013

[6]. 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D]. 梁家驹. 成都理工大学. 2014

[7].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储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D]. 尚长健. 浙江大学. 2013

[8]. 川东北飞仙关组异常压力演化与油气成藏[J]. 过敏, 李仲东, 杨磊, 张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标签:;  ;  ;  ;  ;  

川西地区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