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电厂也需要不断完善并革新自身技术,固有电气维修手段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系统需求,而且传统检修作业过程操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在新时期背景下,制定新的方式,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升电力系统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维护;检修;技术
引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愈加明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逐步提升,为了更好的迎合当前电厂电气设备的使用需求,需要采取科学的检修与维护技术,由此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鲜活的动力。
1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力领域的不断发展,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电厂中的电气设备是在不断更新,朝着能耗低、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持续发展。所以,改进并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对于电厂企业是有极为可观的效益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系数、提高电厂发供电的能力和可靠性,还能节省大量的维护检测费用、降低设备检修成本、减小故障率,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科学、健全、完善的检修体系,对于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厂企业的运营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电厂电气设备维护要点
对于电厂电气设备来说,实施合理的维护至关重要,这是保证设备实现稳定运行的关键,不管是在哪一个环节上落实维护管理,都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正视维护的要点,在全面分析细节上落实维护工作的点滴。
2.1变压器设备应该重点维护
参与电厂电气设备维护工作的人员,应该严格的依照定时制度执行维护工作,对变压器设备上存留的灰尘及沉积物等予以清理,保证导体的连接栓紧固到位。针对于已经停止运行超过了七十二小时的设备,需要在二次投入使用之前适当的落实绝缘检验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适当的运用2500伏摇表装置完成对应的测量工作,由此保证铁心对电阻参数的控制合理性。二次对地电阻参数应该保证在100M欧以上,一次对于二次和一次对地电阻参数必须要清楚取值的范围,需要适当的控制在300M欧以上。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的依照每月一次的定期检测时间完成对有载调压开关装置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如果发现变压器本身接线柱上出现了电晕等现象,应该及时的在断电情况下选择脱脂棉纱适当擦拭。
2.2高压开关柜设备需合理维护
电厂电气设备维护人员需要保证定时对高压开关柜设备内部的连接螺栓是否稳定加以检验,依照每年一次的频率,对于高压开关柜装置内部的灰尘等予以清理,保证其具备整洁性,依照断路器装置在内的多种操动机构应该适当的滴注润滑油,以便其更好的作业。每年都应该鼓励电厂中的专业人士对于高压开关柜具体的运行状态展开合理的检验。
2.3互感器设备应适当维护
从电力系统的角度上加以分析,互感器装置在实际安装之前,需要适当的进行检验,同时又应该落实油标参数是否科学。在发现渗油现象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分析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采取良好的密封橡皮装置对其适当的更换。当发现油量储备不充足的情况时,可以及时的为互感器注入同牌号变压器油。若是观察到流量不大,则应该及时的展开换油处理,保证互感器装置在实际运行的时候,能够体现出基本的安全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电厂电气设备检修质量的方法
3.1完善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机制
电厂内电气设备种类、数量繁多,需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进行系统化管理。通常以班组为单位划分设备管理归属,而班组内的每个人员应明确自己所管理的设备。为清楚了解设备情况,可以为每台设备建立“个人档案”,记录运行信息,如新设备首次出现故障时的开停次数、运行时间、动作次数。同时,还可为同一厂家、型号的设备建立“家族档案”,记录其故障台数、故障率。建立起的这些设备档案,可作为除国标外的又一重要检修参考依据。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是建立完善设备管理机制的基础,而使用先进的状态监测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还能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减小误差率。
3.2对电厂电气设备实行分级检修
所谓的设备分级,是指根据设备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对电气设备进行等级分类。等级高的设备需重点看护并享有优先检修权,以此降低供电事故的发生概率;等级较低的设备,若发生故障时,可缓慢解决。电气设备的分级检修,是对设备检修工作大方向有明确的把握,可以提高检修的效率。它涵括了整个设备体系的运行状况、技术参数的评估采集、设备典型的故障类型、故障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防范故障的措施。分级检修是实际监测工作的核心,将监测中采集到的数据与标准运行数据对比,以此来预测电网系统在此设备的故障下可能受到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可靠、安全的检修措施。
3.3提升电气设备检修队伍的综合水平
检修队伍的综合水平包括检修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检修队伍的硬件装备。电气检修人员的业务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检修的质量和效率。在检修维护中,相关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有丰富的经验,清晰的判断力,如此方能在面对故障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案。这可通过定期开展检修业务技能培训、检修知识竞赛、检修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促进检修人员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确保电气设备检修的顺利进行。
3.4完善电气设备检修技术
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可以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展开,采取信息化在线监测技术,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从得到的运行数据来确认设备是否存在故障,该技术的核心要素就是及时获取设备内运行状态,利用计算机整合分析各方面参数,从而确定电气设备是否安全运行,通常电气设备故障可分为线路故障或设备故障,将这两方面设立重点监测对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例如:出现线路故障则需要检查线路与设备之间接触点,利用故障距离测试仪器进一步确定故障位置。
由于电厂内电气设备数量较多,利用常规检测手段可操行不强,难度较大,为了有效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可使用分级检修技术,对多类型设备进行分级检修,对设备故障类型,发生频率、故障造成的影响范围及设备重要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电气设备等级,逐级总结其运行特点与故障特征,重点分析故障出现原因与其影响距离范围,设定检修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管理工作。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繁重的任务量,提高设备检修效率,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成果。相较复杂的检修技术,简单电气线路发生故障问题后,可采取逐一排除方案,对设备进行逐一排除后确认故障设备,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电厂中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整个电气系统较为复杂,逐一排除法耗时过长,而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实际可操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利用逻辑检修技术,以设备内部电路图为依据,对故障现象综合分析,结合设备内具体参数后确认可疑位置,进行有目的性的排除,从而提高设备检修效率。
结语
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国家电力稳定和可靠发展的基础环节,关系着生产企业的效益和网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保证其稳定运行,企业应当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提升总体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谢世昌.维护与检修电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199.
[2]白宝柱.电厂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的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55.
[3]王刚.电厂电气设备的现状及常用的检修方式和方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1):198.
论文作者:倪狄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厂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