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历史沿革与内涵调整_自由贸易区论文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历史沿革与内涵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沿革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内涵论文,外贸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提出“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大经贸”和“科技兴贸”四大外贸发展战略,推动中国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创造了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的奇迹。党的十七大把自贸区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为外贸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有必要对原有外贸发展战略的指标体系、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并充实新的内涵。

一、市场多元化战略

1990年,针对我国对外贸易过于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香港等市场的问题,为突破西方制裁,减少政治、经济风险,争取更大的发展回旋余地,我国正式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其主要内涵是:在巩固和扩大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

(一)对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香港的出口集中度逐步下降,但开拓新兴市场仍任重道远

十几年来,我国出口市场的战略格局出现了可喜变化。整个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中国香港等四大传统市场的出口绝对额大幅上升,但这四大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下降了6.6个百分点;我国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等三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绝对额增长了近4倍,占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2000—2006年,美国、日本、欧盟、中国香港四大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72.2%进一步下降到65.3%(见表1)。

开拓新兴市场仍任重道远。1991—2002年,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出口比重从23%提高到32%,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但我国在其总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2003年,我国对拉丁美洲的出口只有119亿美元,仅占拉美总进口额3770亿美元的3%;对非洲出口仅102亿美元,仅占非洲总进口额1730亿美元的6%。这说明我国在深度开拓传统市场的同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仍待加强。

(二)要推进战略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是市场多元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人均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2006年,石油、铁矿石、氧化铝和铜等对外依存度均超过40%。作为世界第一战略物资的石油,我国的储量仅占世界份额的2.3%,从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超过1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且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一半以上来自政局动荡的中东地区,80%以上的进口石油运输通过马六甲海峡。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保障战略资源进口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实现进口战略物资的市场多元化,需要与“走出去”战略统筹实施。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境外资源供应宜采取4∶4∶2的比例,即40%靠境外自主投资开发、40%靠长期供货协议、20%靠现货贸易,而目前我国战略性资源的境外开发权益产量占当年进口总量的比例中,最高的是石油,但也仅有21%,需要加大发展力度。开发境外资源,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企业密切配合,协调行动。要继续放宽对外投资限制,提高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并对开发利用境外资源的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要构建安全的外部资源交通和运输体系。我国16个周边国家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42%,铁占33.9%、铜占22.6%、镍占23.1%、钨占26.6%。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快油气管道、港口、公路和铁路等国际性战略通道建设,尽快形成我国通往世界重要资源富集地区的安全通畅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其次,要加快发展远洋运输船队,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运输外部资源的能力和降低远洋运输成本。

二、以质取胜战略

1991年,针对一些企业重视完成出口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控制的现象,为增强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外贸信誉,我国提出“以质取胜”战略。其基本内涵是:从出口商品的各个环节确保质量,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由粗放型经营转变到集约型经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一)“以价取胜”和“以量取胜”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我国对外贸易的显著特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需要较多劳动投入的产品出口为主,数量大而附加值低,价格成为企业出口竞争的主要手段,总体上仍属于一种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这就决定我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从宏观来看,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自1995年以来,我国出口价格不断下降,进口价格却不断攀升,贸易条件明显背离世界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统计,如果以1995的贸易条件为100,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为101,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为99,均变化不大,甚至发展中国家还稍有改善。中国的情况则相反,1994年的贸易条件为105,2000年下降到83,2002年进一步下降至78。贸易条件的恶化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效益呈下降趋势。

从微观来看,许多商品在出口数量扩张的同时,价格却持续下滑。例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缺少品牌和技术含量,出口价格长期处于低水平。根据日本纺织品进口协会的统计,2001年日本自中国进口服装的平均价为每吨201万日元,仅分别相当于意大利、法国、英国产品平均价格的9.6%、10.1%和13%。中国服装商品进口价格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越南每吨280万日元水平,在日本7个主要服装进口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

(二)要从国家和产业层面,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和贸易利益

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代名词,是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体现。市场经济中,企业有树立品牌的动力。有的学者提出,市场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还有一只看不见的眼,就是声誉。对于企业来说,声誉就是品牌。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市场上名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利用名牌抢占和控制市场,已经成为贸易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重要的经营策略和竞争战略。

我国正在实施的品牌战略为以质取胜战略赋予新的内涵。2006年“品牌万里行”在48个国内大中城市和15个海外国际化都市,开展了251场推广活动,直接参加活动的自主品牌企业1000多家,群众10万余人。此项活动树立了我国品牌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全社会的品牌意识,为培育自主品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下一步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工作重点放在市场环节,支持国内外营销网络建设、加强品牌保护和推介。

同时,要重点推动“国家品牌”培育。树立“宏观”上的国家品牌,有助于提升“微观”上的企业利益。比如,如果说今天我们突然看到一辆特别好的汽车,说是利比亚生产的,可能大家都不太信。如果说一瓶好的红酒是法国的,那就不用问了,其实可能还不如我们国产的红葡萄酒呢,这就是“国家品牌”形象问题。既然企业有塑造自身品牌的动力,政府的职能就是推动“国家品牌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三、大经贸战略

1994年,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原外经贸部正式提出大经贸战略。这里的“大经贸”是相对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外经贸部所代表的各级外贸行政管理部门和外贸企业组成的“小经贸”而言的。

其主要内涵是: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外经贸活动,实现外经贸经营主体多元化;促进外贸、外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对外援助、对外投资等各项外经贸业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推动商品、技术和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加强外经贸主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开拓国际市场的合力。

(一)外贸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多轮驱动”的大经贸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国外贸公司垄断经营进出口贸易的状况已彻底改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成为推动我国出口增长的主力军。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只有不到100家专业外贸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极少。而截至2003年年底,共有11万家内资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有23万余家。新的《对外贸易法》于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对外贸易经营权由审批制变为登记制,未来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将更加壮大。

(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是大经贸战略的应有之义

2003年初,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商务部,分割长达半个世纪内外贸管理机构实现了统一,为我国内外贸与国际经济合作各项业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提供了条件。几年来,商务部门把内外贸一体化、加强内贸作为工作重点,将中央外贸发展基金部分用于内贸,在规划、信息、监测等方面实行内外贸统一部署,数十名内外贸干部实现了交流,从机构融合逐步走向实质融合,达到了“1+1>2”的效果。

(三)要加强贸易与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形成“大商务”格局

内贸和外贸都是市场流通环节,所以内外贸一体化还仅仅是流通领域的融合,要在推进内外贸统一协调发展中,进一步加强与产业的联系,这是一个更大的思路。产业与贸易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流通的关系。我国外贸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焦炭出口、纺织品设限、集成电路增值税、3G标准、无线局域网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都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加强产业与贸易的联系和融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合理利用WTO各项规则,切实维护产业安全。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使我国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以健康发展。同时,各项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要从国内产业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其对上下游产业和产品的影响,权衡利弊,审慎决策。

其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发挥贸易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导向作用。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应侧重于生产机器设备和其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为了完成这一发展,必须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全力保护和支持这样的产业,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政策为中心来构建新的对外贸易战略,为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

四、科技兴贸战略

1999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在外经贸领域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原外经贸部正式提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其内涵是: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一)高技术含量与低附加值并存,应客观看待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上升的问题

科技兴贸战略实施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显著提高。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达到25.2%,比1999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比1995年提升了18.4个百分点。但也应该看到,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外资导向及加工贸易特征。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了85.5%,加工贸易方式占了90%。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2815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1712亿美元。

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高的国家,往往并不一定是科技水平高的国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见表2)。1999年,世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排名前3位的国家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而美国、日本、德国的高新科技产品出口比重却不是最高。这一变化的经济背景是,近年来跨国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把以IT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是国际上产业内分工深化的结果。

(二)要增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科技兴贸的“内生”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理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据统计,1981—2004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67245项,合同金额1901亿美元。大量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弱,特别是与德国、日本、韩国等相比,我国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由于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虽已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DVD、摩托车等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大部分关键零部件都来自海外,仅仅是世界的一个“加工车间”,无法分享到更多利润。

应赋予科技兴贸战略新的内涵,增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把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目前,我们在引进消化吸收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日本、韩国工业化时期引进技术费用和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5到1∶8,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为1∶0.06。应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一体化机制,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提高国内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别要全力扶持一批具有较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五、自贸区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提到与多边贸易同等重要甚至更加优先的地位。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传统的政治和军事联盟正在向经济同盟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我们在加入WTO以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一)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在加入WTO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的新平台

自由贸易区是WTO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例外,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多边承诺基础上,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近年来,以自贸区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大量涌现。尤其是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不顺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把发展自贸区作为拓展国际经贸空间的途径。迄今向WTO通报、仍然生效的自由贸易区有197个,其中80%是近10年缔结的。据估计,全球贸易中有50%以上是在各区域集团内部,以比WTO更优惠的条件进行的,其中欧盟内部贸易高达67.6%,北美自由贸易区为55.7%。

自由贸易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在加入WTO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的新平台。过去几年中,为顺应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自贸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开局。迄今,我国对外商谈的自贸区共有12个,涉及29个国家和地区,涵盖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见表3)。

(二)要坚持多边与区域“两条腿”走路,在对外经济事务中掌握主动权

加入WTO六年后,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出现了很多新的深刻变化,需要建立一个更开放的经济体系。自由贸易区可以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抓手。一是能拓宽经济发展空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可拥有18.5亿消费者,3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二是保障资源供应。和资源大国商建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建立稳定、多元的战略资源供应渠道。三是自由贸易区可以消除贸易投资壁垒,为我们把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更顺畅地转向国际市场提供了现实可能。四是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通过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相互开放、互利共赢的有予有取,有助于化解国际贸易争端,树立我国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五是改善国际尤其是大周边环境。我国启动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谈判后,澳大利亚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我国在高度重视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按照中央确定的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自由贸易区工作,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合作网络。当务之急要采取以双边促区域、以周边重点国家为立足点的推进策略,力争我国在对外经济事务中掌握主动权。

标签:;  ;  ;  ;  ;  ;  ;  ;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历史沿革与内涵调整_自由贸易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