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灌溉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我国农田产业规模大,并且面积也非常大,在进行灌溉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节约用水,需要进行节水降耗灌溉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在我国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而且对于水利工程效益性提升具有很大作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够将生产与技术和谐,共同发展观念体现出来。本文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运用
引言
目前农用水资源的含量越来越少,而这也使得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而为了有效的在农业生产中达到节水的目的,则需要对现今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改进。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存有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其在实际中的节水要点,并立足于此提出了几种在实际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期在实际中可以达到预期的节水灌溉效果。
1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不仅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而且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十分突出,部分河流和湖泊存在干涸和淤积等问题,这不仅导致江河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而且还增加了土地荒芜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更为严竣,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来保证农作物的稳产和增产。当前农民种植技术不断改进,水资源利用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国家供水的案例,同时也是农民创收及恢复良好生态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影响节水灌溉的因素
影响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应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种是地理位置,在我国,水资源分布和农田面积有着巨大的矛盾,有的地区农田丰富,但是水资源却严重不足,因此造成了水资源与农田丰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也是在进行节水灌溉工作推进工程中很重要的内容。第二点则是环境因素,在许多地区气候干旱,环境干燥,所以需要对农田进行多周期的灌溉,这样才能够满足农田用水以及农作物生长需求。除此之外的区域环境内的温度以及空气流速,对于水的蒸发会产生严重影响,有些地区水蒸气的蒸发速度非常快,农田灌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第三点则是人为破坏,这也是节水灌溉工作当中,最严重的影响因素。因为有些工作人员在进行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对节水起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即使采用了非常先进的技术,但在节水工作上没有取得非常大的成效,对于节水灌溉来说毫无作用。
3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3.1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主要是在大面积农田进行灌溉时使用,采用的设备是喷灌机,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节水灌溉。其工作原理是在进行喷灌机工作时,喷灌机运行所产生的压力,带动卷盘,然后卷盘使得水资源能够通过软管进行灌溉,主要还是依靠压力。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然后使大面积农田都能够接受到水分。正在进行灌溉的路线,可以自行进行选择以及设计,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时,只需要简单的移动喷灌机就能够完成,在进行喷灌及移动时将农田个方位以及方向的作物都进行灌溉。喷灌设计是王牌技术,能够在不同地形的农田当中进行应用,而且操作简单易上手,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管理,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灌溉的效率非常高。其缺点是,在农田当中,其所占的面积比较大,而且相对消耗的资源也比较多,需要借助其他辅助设备才能够进行喷灌工作。
3.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所采用的是管道输水,将水利用管道系统输运到灌溉地,然后利用灌水器将水化作小流量水,均匀的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地段,属于局部灌溉技术的一种。相比于传统灌溉技术,微灌技术利用小量水流湿润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方式,是现代最实用也是最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具有很明显的节水、节能、适用性广、保持水土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灌水器出水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三种类型。
3.3间歇式灌水技术
间歇式灌水技术是采用间歇的形式来向农作物输送水流,这种灌溉方式水流速度较快,能够有效的增加灌水量,实现对农田的大面积灌溉。不仅灌溉速度较快,而且灌溉效率普遍较高,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3.4步行式灌溉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农田车辆与喷灌设备有效的结合,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我国的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利用步行式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这种灌溉技术投入成本较少,适合应用于西北干旱地区。
3.5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收集的主要是雨水,很多干旱地区没有河流、湖泊可以利用,所以只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工程的建设在雨季的时候将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在农田需要灌溉的时候,将所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农田中。一般来说,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我国西北较干旱的地区,在南方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则没有使用的必要。这种灌溉方式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方向
4.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直以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这不仅不利于缓解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还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较大的影响,与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需求相背离。因此在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需要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作为水资源节约的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来选择适宜的技术,以此来提高灌溉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4.2因地制宜,节水灌溉
在对农田的灌溉中要秉持因地制宜,节水灌溉的理念。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所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就像南方和北方一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而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也不同,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农作物种类以及气候条件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例如,对南方地区的茶园的灌溉中,一方面由于茶树本身是抗旱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水分,适合使用微灌技术。另一方面茶园一般在南方地势不平的山区丘陵地带,并且南方地区夏季雨量丰沛,土壤湿润,不需要管道输水等大排量输水技术来输送大量水分。所以对农作物的灌溉适合使用微灌技术既符合茶树的生长,也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4.2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水量流失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挖土成渠已成为水资源运输的主要途径,利用渠道带将水库和河流中的水资源输送到田地中。但利用渠道进行农田灌溉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会对渗透和蒸发等方式方消耗掉,不仅存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而且农业生产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当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以减少传输过程中水量流失作为主要的应用方向,以此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结语
节水灌溉技术在现如今已经发展的非常优秀,但是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仍将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使其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发挥更大的效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利用,所以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的时候,人一定要加强管理,使得技术能够发挥出其实际效用。
参考文献:
[1]霍云晶,安军.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要点[J].中国科技信息,2016(24):19-20.
[2]孙文军.节水灌溉技术方法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7(5).
论文作者:王芳,耿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农田论文; 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作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